登陆注册
11390800000086

第86章 为何读书

告别柳云映后,李言悠悠来到柳家酒馆,待到中午时分,季峰果然提着大批银子赶到了。

李言得意笑道:“季公子,中午好啊。”

季峰神秘兮兮道:“李兄啊,这是两千六百两,两千两是你的,剩下六百两给我那两瓶好酒。”

李言会意,就对柳庞道:“给季公子拿两瓶最好的醉生梦死。”

柳庞诧异道:“那么多银子,就拿两瓶?”

李言翻了个白眼,道:“叫你拿你就拿,问那么多干嘛?”

柳庞无奈笑了笑,从酒柜中取出两瓶精致的瓷瓶,道:“季公子,这是我们柳家最好的醉生梦死。”

季峰笑了笑,对一起来的下人就道:“你们先拿这两瓶酒回去给我诸爷爷,我还有事,就不跟你们回去了。”

下人连忙应下,拿着两瓶酒就离开了。

季峰尴尬笑道:“李兄,你昨天说的……”

李言拍了拍胸口,就道:“当然不会骗你,跟我去一趟翰林书院如何?”

季峰一愣,道:“去翰林书院做什么?”

李言笑而不语,告别酒馆内的柳庞跟小桃后,带着季峰就到了翰林书院。

而书院内,张国民正带着书生们念着什么之乎者也,李言也没打扰,在窗外静静等着。

许久,张国民讲着讲着,看到了院外的李言,微微皱眉,却没说什么,可书生们也发现了李言,不由的交头接耳起来,最后惊扰了正在埋头睡觉的李黛儿。

“先生!先生!你来了。”

李黛儿也不管张国民正在上课,高声就呼了几句。

张国民不由得沉下脸道:“郡主,现在还是老朽在讲课。”

李黛儿吐了吐舌头,就道:“那张老先生继续好了,我自己出去找先生罢。”

张国民咬牙道:“郡主,老夫也是你先生吧?先生上课你却要擅自离去,莫不是之前学到的尊师重道都忘了不成?”

李黛儿想都没想,道:“可是他才是我父王专门给我找的先生啊。”

张国民眯着眼就高声道:“整日不见人影,也不知道在哪里不务正业,放着好好的先生不当,难不成忙一些下人该做的事情不成?”

李言见张国民明摆就是针对自己了,无奈笑了笑,走进院子中,抱拳就道:“老先生此言差矣,在下本来就是答应只教郡主一人,其他人,不过是顺带罢了。”

张国民立刻就道:“这么说,你是不屑教他们咯?”

李言一笑,就道:“是啊,他们资质太过愚钝,教太多反而会耽误他们。”

众书生听了,面露悲愤,本来见识李言的本事,已经有些心服口服的书生们纷纷对李言怒目而视。

张国民讪笑道:“他们各个日颂诗书,诗词经国,无一不懂,若是这样还说愚钝的话,怕是天下没有聪明人了吧?”

众书生纷纷得意的点了点头,放眼金陵,还有那些书生能比自己更加有才?就算放眼整个大华,都也是顶尖的,如何肯接受别人说自己愚钝?

李言笑了笑,就道:“如果不愚钝的话,为什么回答不上来我提出的问题?”

众书生面露难色,张国民也曾看过李言布置的作业的,解围就道:“你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根本就是毫无作用,即使回答上来了又能如何?”

李言看了看在场书生,缓缓道:“你们也觉得那些问题回答上来了也没什么用么?”

众书生纷纷低下了头,其他书生纷纷都是一脸忏愧的样子,只有张东斌目带怨毒,嘴角得意一扬,不过很快就被李言发现了。

李言笑了笑,就道:“杜云诗。”

杜云诗连忙站起,抱拳就道:“先生,学生在。”

“你来说说,读书是为了什么?”

杜云诗一愣,皱紧眉头,一时竟回答不上来,并不是不知道,随口就能说出许多答案,可每一个答案都不能杜云诗自己满意。

“是入朝为官,还是求得富贵?”李言笑道:“或者是治世经国?”

杜云诗皱眉道:“入朝为官,这里的任何一个人现在只要跟王爷说一句,都可以做到,富贵更不用说,就算只字不识,我们的家世都能保我们一生富贵。”

李言点了点头,就道:“那就是治世经国咯?”

杜云诗惭愧道:“能站在金銮殿上的,又有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可世道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学生很是不解,还望先生作答。”

李言无奈笑道:“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已经知道答案了么?”

杜云诗幽幽道:“学生想问的是,读再多的书也会在权势面前低头,那读书还有何用?”

张国民怒道:“杜云诗!你在说什么胡话!”

杜云诗抱拳就道:“学生确实糊涂,还请两位先生解答。”

张国民喝道:“读书自然是修养身心,明达事理。”

杜云诗连忙道:“是。”

李言摸着下巴就道:“修养身心,明达事理?”

张国民皱眉道:“怎么,难道你另有高见?”

李言目光往那群书生撇去,一脸坏笑的样子,让做在前排的张东斌心里一慌。

“张东斌,你过来。”

张东斌弱弱道:“你……你又想干什么?”

李言随意道:“我布置的作业,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回答上来一两道,只有你一道回答不上来,是不懂还是不屑?”

张东斌见自己爷爷也在一旁,鼓起勇气就道:“你那些问题答上来了根本没有什么用处!很多都是多此一举的问题!”

李言笑道:“多此一举?比如呢?”

“比如相同体积的铁为何会比棉花重,这中问题根本就没必要回答!”张东斌弱弱道:“本来就两种不同的东西,当然重量也会不一样,还有什么为什么每天太阳都会升起下落,为什么夏日白天比夜晚长,到了冬日却又相反,这些根本就是本来就应该如此的,哪里有什么为什么?”

李言放眼翰林书院的学生,就道:“你们也觉得这些问题本就没有答案么?”

一时间众书生们弱弱的低下了头,就连杜云诗也忏愧道:“先生,即使有答案,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李言点了点头,走到张东斌身边,拍着张东斌肩膀就道:“张东斌啊,你说是五斤棉花重,还是五斤铁重?”

见李言靠近,张东斌心底一慌,连忙道:“铁……不是,都是五斤,当然是一样重。”

李言眯眼就道:“那五斤棉花打在你身上,你会不会觉得疼?”

张东斌一愣,吐口就道:“棉花打人怎么会疼?”

李言突然就拿起一边杜云诗摆在书案上的剑,就道:“这把剑差不多也就五斤吧,你说打在你身上会痛么?”

张东斌连忙退后,惊恐道:“你……你想干嘛!”

张国民喝道:“住手!”

李言笑了笑,举着剑就对众人道:“你们说是五斤棉花重还是五斤铁重?”

李黛儿一脸看好戏的样子,狡黠笑道:“先生,当然是一样重!”

李言摊手对张国民就道:“吶,你看,大家都知道一样重,如果我现在手里拿的是五斤棉花,你还会这么慌张么?”

张国民气道:“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为何不能相提并论?”李言笑着高举长剑,对准张东斌,就道:“再给你一次机会,五斤棉花给五斤铁,那个重?”

张东斌惊恐道:“铁!铁重!”

“满嘴胡言!”李言手中的长剑带着剑鞘,狠狠抽在了张东斌身上,笑道:“该打!”

张东斌疼得捂着身子一阵惨叫,张国民怒道:“李言!你这般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实在是有辱斯文!”

“到底是我有辱斯文,还是你孙子有辱斯文?”李言眯眼就道:“你刚才可是说读书是为了明达事理?这睁眼说瞎话,就是你所谓的明达事理?”

张国民咬牙道:“你这是威胁他!”

李言笑道:“你的意思是说读书人只要被人威胁,就可以睁眼说瞎话?这是修身养性,还是缩头乌龟?”

张国民一时哑口无言,就连在场的书生都愣住了,是啊,张东斌换成自己,难道自己就会坚持真理么?既然谈不上什么修身养性,明达事理,那自己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又为了什么呢?

李言不屑笑了笑,转头就道:“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读再多的书也会在权势面前低头了吧?”

杜云诗愣愣道:“因为怕?”

“因为你们读书根本就只是为了自己,还非要安上什么治世经国这样冠冕堂皇的借口!”李言高声就道:“是,你们确实看上去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样,确实是修身养性,明达事理,因为你们知道,不修身养性,会有人唾弃你们,不明达事理,在权势面前不肯低头,只会下场凄惨!既然这样,本就是自私自利,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一个个全是伪君子而已!说你们资质愚钝,只是不想把你们裹在脸上的面具扯下来而已!”

众书生心底一颤,却都噤若寒蝉。

张国民咬牙道:“一派胡言!简直一派胡言!照你这般说,哪天底下读书人岂不是都是小人?”

李言摇头笑道:“确实,有很多是为了天下百姓读书的,忧国忧民,那是圣人,天底下有几个圣人?你们在座的,有那个敢掏心自问自己没有一点功利心,不图名,不图利,单纯的是为了天下百姓读书的?”

没人说话,李言不屑笑了笑,道:“哼,圣贤书上尽是教导你们为国为民,可你们打心里认同的又有几个?不过是书上怎么写,你们怎么做罢了,违心而维,最终只会碌碌无为,就算极为认同,也只是跟着前人的步伐,永远也无法超越!知道为什么大多读书人到最后都碌碌无为,最后就算拔尖的,也超越不了已经逝去的那些圣人们了吗!”

杜云诗羞愧道:“先生,那我们该为何而读书?”

李言缓缓道:“为了喜欢而读书!”

李黛儿诧异道:“喜欢?”

李言笑道:“就跟你一样,单纯是对各种事物好奇,便想跟我学,这就是因为喜欢,而不是他们这样,为了什么明达事理,让自己增加什么见解而要跟这我学。”

杜云诗诧异道:“学生还是不解。”

“有人为了提高情操,学诗词歌画,有人为了功名利禄,学为官之道,有人为了天下百姓,学治世经国,这些都是因为喜欢。”李言缓缓道:“而不是跟你们一样,明明不喜欢,非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同类推荐
  • 解读王朝 王子卷

    解读王朝 王子卷

    封建帝王们的后妃多,生的王子也多,从十多个到数十个,有的帝王生的子女甚至多达百个。然而龙椅却只有一张。为了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一人,于是杀父继承者有之;兄弟互相杀戮者有之;杀子废立者有之;特别是被指定接班的王子,往往成为诸王子们阴谋杀戮的对象。据统计,从春秋战国的公元前77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约有290个王子死于非命。他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然而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历史。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商韵

    商韵

    元末,经历近一百余年半奴隶制统制的华夏大地,总共有约近三千万人死于暴政之下,其中多数是中原地区的人口,故事从商羽这位贫寒之子的奇特经历开始!华夏中兴,明朝诞生过程中居然另有一段传奇故事,家、国、天下事尽在其中……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龙傲汉末

    龙傲汉末

    刘天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和刘备抢张飞,关羽,重用的赵云,得郭嘉,抢貂蝉作小妾。大乔,小乔,额还是留给孙策周瑜吧。看他怎么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江山,我已经要了。
热门推荐
  • 远方的呼唤

    远方的呼唤

    作品讲述半个世纪的等待,60年的期盼,那是怎样的望穿秋水,又是怎样的肝肠寸断?作品讲述60年前,石桥村的姑娘王秀梅和村民刘正康订下了婚约,来不及举办婚礼,刘正康就随军离开了大陆。王秀梅正珠胎暗怀,在生死边缘,王秀梅毅然决然的生下孩子。从解放初期的等待,到了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布,没能等到刘正康回家。刘正康的生死存亡,成了她的心病。终于等到拨云见日的时候,刘正康回来了。虽然他早就瞎了眼睛,可是,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见到心爱的人儿,更能宽慰人心了。二老互相搀扶着,书写了这种旷世情缘。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凶手别想逃

    凶手别想逃

    当一宗命案发生,再聪明的凶手也别想掩盖杀人的事实,因为某一个习惯足已泄露你的秘密;再敏捷的凶手也别想逃之夭夭,因为某一个痕迹就能暴露你的行踪……
  • 夜赎

    夜赎

    指间的青锋还未流淌尽最后一滴血,无边的罪恶已由九天之上洒遍人间。暮光已尽,苍穹破转,单薄的身躯在跨越荒古之后孤自问天;九世为尊,谁言审判,任由那失落的乾坤在岁月里斑驳不堪。堕落吧,像那执剑的魔主!怒吼吧,如那失道的苍天!冰冷的地狱之门,轮回早已在来时的路上止步,带着亿万人的鲜血涌尽夜里。救赎,只愿在末法来临前。
  • 重生:守护天使的诺言

    重生:守护天使的诺言

    “我们分手吧。”没有理由的一句话,顿时碎了他的心,在川流不息的马路边,在纠缠中,世界顿时一片红色。“从今天开始,忘记在人间的一切,在我身边。”上帝念她善良,她成了天使,可是她仍心念着在人间的他,于是,她和上帝做了个约定,以一年为期限,来界定他们能否在一起。她认识的他,从王子变成了恶魔,没有了过往的记忆,虽然他们之间有层层阻碍,但她仍相信,只要有心,他,她,还会在一起……
  • 耕禄槀

    耕禄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儿朵朵

    花儿朵朵

    《花儿朵朵》实际上是70后这代人的一次怀旧告白。那些曾经与成人世界的弱势对峙,那些天真要求被粗暴拒绝的伤痛,那些说不清的无助无奈,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苍白,这小说却让它们在我们人近中年时又一一浮现、鲜活,并提醒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小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单纯而脆弱,需要我们成人加倍的关爱与呵护。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管理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管理学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的是世间万物的发展总是在“生长”与“收藏”间相互交替。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只重业务(生长)而轻管理(收藏),很可能会刚站起来又很快倒下去,甚至被市场迅速淘汰掉。领导者学好管理、用好管理、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基业长青。
  • 良秦择木

    良秦择木

    她陪他五年,替他平定战乱征战沙场,为他出谋划策,铲除异己,帮他一步一步得到皇位。他为她专门定制最美的嫁衣,用她的名字命名她所住的宫殿,他说,他的登基之日,必定封她为后……然而五年后,他高居龙位,身边莺莺燕燕环绕不绝,他却冷笑不止,放下绝情之话:“你只不过是一罪女,有何资格称后?”他只手将她打落云端,命她服毒,灭她满门,削她血肉,就连尚在孕育的孩子也不放过。如今她重活一世,带着不死不休的怨气归来,定要将所受到的苦,倍数还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英国王室之子·译言古登堡计划

    英国王室之子·译言古登堡计划

    《英国王室之子》是一本讲给孩子们听的历史。内斯比特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将阿尔弗烈德大帝、亨利五世、“黑太子”爱德华……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国国王、王子们的儿时轶事娓娓道来。在这本书里,除了历史故事,还有适合孩子听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英国诗人迈克尔·德雷顿的战争诗。王室之子不再是单薄的符号,而是活生生的人;历史不再枯燥无聊,而是如此真实有趣。让我们以英国王室之子为典范,了解历史的同时,学习勇气、智慧与道德情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