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3500000001

第1章 虚幻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

1968年底,我和同学们来到山西,在一个叫长胜的村子里插队落户。去插队那一年,我16岁。同村插队的同学共有20多人。

对于上山下乡,我当年曾有过一些极其幼稚的想法。下乡之前,我曾在北京郊区参加学农劳动。那时,上山下乡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人生抉择。在京郊一座幽静的农家院落中,我见到过几位刚刚落户的知青。我觉得他们无拘无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颇有浪漫色彩,很受吸引。我还读过《边疆晓歌》,这本描写支边青年的小说也使我对未来的插队生活产生了美好的联想。

然而,真的要远离家乡,到偏远的农村去生活,毕竟令人恐慌。在下乡前的一段时间里,背井离乡的忧虑困扰着我们。到1968年的12月,我们都明白:命运已经决定了,我们已别无选择。对于前途的一切思虑都淹没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之中。

离开北京前,我跑了几家书店,买了许多农业技术书籍。有同学问:“想当农业专家吗?”我笑而未答。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和“边疆晓歌”式的插队生活,在一步步向我走来。

插队初期的那一段生活,在我的感觉中,虽然没有多少“田园牧歌”的色彩,可是真的颇有一点“边疆晓歌”的味道。我们长胜村的插队知青,有好几位是喜欢文艺而且颇有文艺天资的。在插队初期,他们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演了节目,如《红灯记》、《收租院》等。这些,给插队初期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同学们还自编自演了知青歌曲,开头的歌词是“风梳头,雨洗脸……”。

可惜,这段日子太短暂,太短暂了。

来到长胜村后不久,我们20多个知青就分到了六个生产队,每个队四到五人。由于村里还没有准备好给我们集体居住的房子,我们就都按所在的生产队分散住进了老乡家里。

我和三位女生分到了第四生产队之后,独自一人住进了村北的一间小屋。房主是一位小伙子,和我们知青关系甚好。这是一间西房,显然是历经了多年的烟熏火燎,屋顶是黑的,墙壁也是黑的。窗子很小,只能透进很少的光线。空荡荡的土炕上,放着我的一只漆成黄色的木箱和简单的行李,这就是我全部的财产了。在离开长胜村许多年之后,我依然不时地记起我在村里住过的那间小屋,回忆起那一段梦想与幻灭交织在一起的日子。当然,更多地记起的,是那时艰辛的劳动与生活。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1969年的春天,有这样一个早晨。天还没亮,生产队长就把我喊醒了。在黑黢黢的田野上,我跟在牲口后面撒粪肥,奔跑了许多来回,天才刚刚透亮。早饭是送到地里的。与我同队的有三个女同学,每天早晨留一位女同学做早饭。那一天的早饭又是玉米面煮饼子。饼子很硬,有一种苦涩的味道。然而,我们那时已经懂得,能够吃饱肚子就是最高的享受了。我疲惫地靠着粪堆坐着,吃着盛在瓦罐里的煮饼子,无意之间,看见了坐在对面的那个50多岁的汉子,并且注意到他正在吃的饭食。他的早饭是掺了谷糠的窝头。由于谷糠掺得太多,窝头变得很松散,他不得不双手掬成碗状,捧着那窝头吃。食物在他嘴里咀嚼着,良久,才艰难地咽入喉管。我看着他吃窝头,仿佛自己的喉头也在发紧。直到他终于吃完了那窝头,我才深深舒了口气,并且暗自庆幸我们插队知青享受着每月44斤原粮的待遇,有纯玉米面饼可吃。虽然我们也经常要忍受饥肠辘辘的感觉,但是比起当地农民来,生活还是要强一些的。

当时在生产队里,我们和当地农民一样干活,包括最累最脏的活计。有很多劳动是在相当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挖沟涧”。本文写到这里,我要鼓起勇气,让那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在这里复活。我在《白皮回忆录》中有这样的相关记述:

山西农村的厕所,是砖砌的又大又深的井一样的建筑。淘厕所时,把上面的稀粪掏干之后,还剩下一层很黏稠的沉积层,叫做“沟涧底儿”,要挖的正是它。

我要下沟涧了,穿上高靿胶靴,换上一身破衣服,还听了一个伙伴的话,戴了顶草帽。一架梯子放进沟涧口,那沟涧口本来就不大,又放了梯子,勉强能够下去人。我小心翼翼地一级一级下去,尽量不蹭上井壁。下到最后一级,再下面就是粪了。“下呀!”有人在上面喊,我才发觉自己的动作竟然停顿了。我把脚从梯子上移开,朝粪中踏下去。软和的粪使我的脚下陷、下陷,终于,我接触到了软绵绵的底层。这时,我的意识深处闪出一个念头:我是站在粪里了!梯子升了上去。

我适应了沟涧中的阴暗之后,看清四周都是发黑的砖,粘满了粪。抬头向上看,半个沟涧口被石板挡住,另外半边敞着,从那里吊下来一只粪桶,一把铁锨。我的任务,就是用铁锨把粪桶装满。

这工作绝非轻而易举。四周的砖壁上都是粪,我不能自由地挥舞铁锨。虽然脚下到处都是粪,可它们是如此“滑头”,如此易流,我几乎捕捉不住它们。

过了一会儿,我渐渐学聪明了。先把脚边的粪挖开,让自己有一个立足之地。脚下灵活了,就可以更主动地向粪“进攻”了。我把它们全部赶到一边去,然后,哪里有粪胆敢朝我流过来,我就先挖掉它!就这样,粪在一点点地减少。

粪桶一次又一次地被提上去,又放下来。从桶沿上、井口上,一滴滴粪汁滴落而下。它们落下的声音滴滴答答地响着,回荡在这洞穴般的沟涧中。幸亏戴上了草帽。

也不知干了多久,我忽然感到头晕,仿佛还记得粪中是有一些有害气体的。而且,沟涧里的凉快已经变成袭人的寒气了。幸而,我的工作在这时结束了。梯子放了下来,我上去了。我是满不在乎地上去的,反正都一样了。

关于我们在农村经受的磨难,在这篇文章中是无法一一记述的。我曾获得过一张五好社员奖状,可以作为这一时期艰辛劳碌的证物吧。

尽管生活中有诸多困苦,但当时也有一些应对困苦的理念,比如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等。我们当时是认真地相信这些的。

在插队的初期,我们这一群食仅可以果腹、衣仅可以遮体的青年人,凭着一腔热情,也曾试图改变农村的面貌。我们搞了科学实验,譬如玉米优种繁育、点播耧,等等。当时我们20多个知青分散在6个生产队,但都在一个大村子里,住的地方相距也不太远,彼此经常有交流沟通。为了科学实验,同学们时常在一起切磋,共同实施这些试验。

我们那时认真地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相信自己是在干一番“大事业”。我自己是这些试验的特别热心的参加者和推动者,也曾将希望维系在这些大胆而艰苦的尝试上。但是,这些试验都失败了。现在回想起来,即使这些试验成功了,又能怎样呢?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这些知青没有能力去改变农村的面貌,来农村时的那些想法,其实都只是虚幻、不切实际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这些虚幻的理想很快就破灭了。虚幻的理想破灭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然而,前途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呢?

同类推荐
  • 日谍越狱案

    日谍越狱案

    1937年2月25日,元宵节。上午10时,一支由摩托车、满载武装军人的卡车和囚车组成的行刑车队,从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中央监狱内驶出,一路警笛长鸣,行抵雨花台刑场。车队停下后,法警从4辆囚车中分别押出4名五花大绑的死囚,来到早已设于刑场中间的一张法案前,面对监斩官站立。面无表情的监斩官圆睁双眼,目光在4名死囚的脸上一一扫过,缓声问道:“各位,今天送你们上路,还有什么话需要留下的?本人负责转达。”4人中的三位一齐摇头,只有一个瘦瘦的高个中年人哑着嗓子道:“委座要咱死,咱不得不死。
  • 北方钢琴神童

    北方钢琴神童

    老曲从北京专程赶来,天正下着雨,他在电话中说早晨八点钟到,问我行不行?他是怕我起不来。我说行,没问题。果然他八点钟准时来了。天还下着雨,应该说这场雨是沈阳的第一场秋雨,而一贯多愁善感的老曲在秋雨的浸淫中更多了几分感伤色彩。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了,尽管穿着具有时代感的T恤衫,尽管他的腰板还一直那么挺拔,尽管他的一头卷发还那么充盈着艺术气息地蓬松着飘逸,但是,他确实掩饰不住一夜旅途带来的疲惫——眼窝塌陷,声音嘶哑。几年来,老曲习惯了这种沈阳至北京的路途,他曾在这条线路上为别人制做小提琴而寻找着或者说搬运着琴木。
  •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七种武器》中登场的经典人物:白玉京、袁紫霞、秋凤梧、高立、双双、段玉、华华凤、萧少英、葛停香、丁喜、小马、杨峥、狄青麟、朱五太爷、柳长街、龙五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夺取的。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此外……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去冒险,天下就绝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 笔墨江湖

    笔墨江湖

    良子曾经是枪手圈鼎鼎有名的代写枪手“神笔马良”,因为在一次代写工作中逼死了金主而金盆洗手。但他为了帮助未婚妻小婉还债而重出江湖,受吴公子指使,成为商业间谍,帮助吴公子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刘大富。然而吴公子为了给被良子害死的哥哥复仇,事后反咬良子一口,暴露了良子身份,挑起了刘大富与良子的矛盾,良子陷入到了复仇的恶性循环之中……
  • 熊王托尔

    熊王托尔

    《熊王托尔》是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故事中,熊王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托尔咆哮着恐吓兰登,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
热门推荐
  • 佛说宝贤陀罗尼经

    佛说宝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世残诀

    创世残诀

    一个被沙尘暴卷入异世,全身经脉被封印的俊朗少年,一本挨打换来的<创世残诀>,一只自食心头血签订契约的萌宠,充满艰辛的寻亲之旅,困苦艰难的创世之路由此展开……
  •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的人生智慧课(智者人生系列)

    钱钟书先生成就卓越,他低调为人、高调治学,与家人和睦共处、其乐融融。这正是对如今骄纵、虚妄的社会风气的鞭策和激励。
  • 老古玩店

    老古玩店

    1841年,狄更斯迁居到德文郡巷,认识了老古玩店的老板,以此为素材开始创作《老古玩店》。书中讲述了一个老古玩店店主和他的小孙女的悲惨遭遇。店主吐伦特为了让小孙女能过上有保障的生活,不幸落入高利贷者的圈套,失去了老古玩店。爷孙二人因此颠沛流离。狄更斯怀着深重的同情与爱刻画了纯真善良的小奈尔,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 医品妖后要逆天

    医品妖后要逆天

    她,是21世纪佣兵界让人闻风丧胆的无冕之王――阎王。她,是灵召大陆人皆可欺的废材草包大小姐――炎凰。有朝一日,当她变成了她!欺我者我必还之,害我者我必除之。器灵这东西,很难召唤吗?
  • 白昼的星光

    白昼的星光

    容貌尚可、脾气尚可、连头脑也只是尚可的小女子顾且喜,因为一次意外,匆忙嫁给了优秀男人赵苇杭,而后者也是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后,急于在现实中寻找一份没有爱情奢望的婚姻。两人各取所需,各尽本分,相安无事地过着有性无爱的生活。在“大灰狼”一样的丈夫面前,顾且喜始终扮演着一个的谦卑的、没有骨气的小媳妇形象,可爱、可恨之极。然而,在琐碎的、不经意的家庭生活中,爱在两人之间悄悄萌芽,当两人都深陷其中时,又不得不分手……《白昼的星光》,木梵又一情感力作,透视都市男女的爱情纠葛,触动你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 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本书是关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完全攻略,从“时间碎片化”“精准营销”和“用户体验式营销”等移动互联网营销新思维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手机创造财富的种种营销策略:APP怎么定位?微信怎么营销?微博怎么互动?如何迅速吸引人气,积累粉丝?……这本书将给你最全面的答案!书里附带不少极具启发性的真实案例,极大增加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
  • 复仇冷公主的樱花恋

    复仇冷公主的樱花恋

    从小受尽折磨的她再度回归......10年后和仇人的再次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重生之侯门孤女

    重生之侯门孤女

    侯门嫡女,郡主之后,本为金玉之贵。奈何亲娘离世,被后母欺凌,逼嫁疯傻夫君。因不甘受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涅槃归来,撕下后母伪善面具,惩治薄情亲爹,亲手毁掉不平的婚约,且看她笑傲人生、曾受的苦难,一一让仇人十倍还来!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