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5200000002

第2章

老木匠拎着一塑料袋茄子和黄瓜进了屋。

老木匠今天晚来了一会儿,往常下午他一点钟准到,不管给谁家干活,他总是这个点儿。他脸色有些红晕,中午他多喝了一杯酒。他是生气喝的,他回到家,用刨花子很快做好了饭等儿子,左等右等不见儿子。老木匠想,儿子准又和同学聚会去了。城里这是什么风气啊,动不动就聚会,聚哪门子会!妻子进城后也是,家里的电话天天响,多少年不见面的同学都连连上了,现在又轮到儿子了。乡下哪兴这个!顶多有谁家结婚坐回席,靠山屯三十多户人家,一年遇不上一两回。吃人家,请不请人家吃?哪来的钱?儿子一点儿也不体谅这些。社会这么乱,酒是什么好东西?装在瓶里稳稳当当,倒进肚里就不是它了。那时妻子秀丽和同学聚一次会,就回来耍一回,她想买楼房,说家里没有客厅,没有彩电,没有VCD,她说要出去挣大钱。妻子走了,老木匠天天睡不下吃不进,后来他想了,或许妻子对?或许真有一天妻子攥着挣到的钱回来了……可妻子总没消息。或许是想让他冷不丁高兴一场?影影绰绰的东西倒也好,它能让人白日做梦,拼命圆梦。老木匠做着妻子的梦,心情慢慢好了,可现在儿子又让他这样不省心。他下决心卖掉儿子的手机。老木匠脱下半截袖,换上工作服,理了理卷发,哼起了歌: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老木匠唱得不在调。他打小爱听歌,却从来不会唱歌。几个月前他从电视里听到了这首歌。他不知道这歌叫啥名,他觉得好听,有味,说了人的心里话。也怪,他很快就唱会了,他只会这两句,他没记住别的词,他觉得只有这几句才是这首歌的精华。老木匠不是总唱,只有他一个人时才唱,反反复复地唱。男人愁了唱,女人愁了哭,老太太愁了瞎嘟嘟——每回唱,老木匠都想起这几句话来。他知道,自己就是愁了唱。秀丽能听见吗?

老木匠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老木匠瞅见了地上那堆木方,他的歌住了,木方没净完,厨房的门口没有刨。他看看手腕上的“大上海”,快两点半了,他的火直往嗓子眼里蹿。这孩子真学坏了,他说了一句,又骂了一声,没听清他骂的什么,他骂人总是在嗓眼里。老木匠开始研大卧室的门了。这不是一个人干的活,研了几次都不成功。他的心火更大了。他跳上了卡凳改安石膏线。砰,砰,砰,老木匠手中的射钉枪比往常都急都响……

小木匠进了屋,他的脸红扑扑的,和老木匠一样,沾酒就上脸。他迅速地开动了“木工之友”。老木匠忽地从卡凳上跳了下来,一把关掉了“木工之友”的电闸。小木匠看了老木匠一眼又开了电闸。老木匠一拳砸下去又把电闸关上,吼道:“不用你干了,你给我走!”

“我怎么了?”小木匠不解地问。

“你还怎么的了!啥时候了?我问你,是不是又和同学聚会去了?”老木匠的脸憋得通红。

“和同学聚会怎么了,还犯法啊?”小木匠也喊了,声音很大。小木匠是借了酒劲,平时他不这样。

“你,你!”老木匠的嘴直抖,“你这叫干活儿,你这叫木匠?”

“木匠,木匠,我就烦这两个字。”小木匠一点儿也不让步。

“木匠怎么了?”老木匠黑了脸吼道,“木匠给你丢人了?木匠的师傅是——”。

“木匠的师傅是鲁班,”小木匠抢过话道,“鲁班有四个徒弟,木匠、瓦匠、石匠、银匠,木匠是头一个。爸,老实说,这话我早就听腻了,听够了。”

“你听够了?你爹的话你听够了?你再给我说一句!”老木匠紧逼小木匠。小木匠怔了一下,又抬起了头:“咋的,木匠有什么出息?”

“怎么没出息了?你给我说!”

“有出息,你装了多少楼房,你有楼房吗?你打了多少张床,你睡过床吗?你铺了多少地板,你家有地板吗?”小木匠一声比一声高。

老木匠血红着眼看着儿子,准备回话,可他想不出话来了。

小木匠知道自己占了上风,他说顺了,嘴上就没了把门儿的了:“有出息,我妈都不愿意和你在一起过……”

真是兔子急了也咬人,老木匠的脸由红变白,忽地举起了巴掌,在空中晃了几晃,终于落了下去,重重打在儿子的脸上,远远都能听到。

“凭什么打人?”倩倩猛地推开了门红着脸吼道,“打人犯法!”

“倩倩!”倩倩妈跟进屋喊着,“怎么你不会说话呀?回屋学习去!”又回过头对老木匠说,“继业,有什么话慢慢说,干啥发这么大的火!”

“凤丽,你是不知道啊!”老木匠一拳砸到了卡凳上。

“继业,气大伤身,不管有什么难事,想开了,有啥呀,闭闭眼也就过去了。别和自己过不去,丰收这孩子多好啊。”孔凤丽两眼直直地盯着老木匠说。

孔凤丽又回头看小木匠,小木匠不见了,倩倩也不见了。老木匠开门追小木匠,孔凤丽拉住了他:“继业,听妹子一句,让孩子消消气,你也消消火。”

“活多忙,他倒有闲心聚什么会,说几句又走人了,不行,不能惯他这个臭毛病!”老木匠说着往外冲。

“继业,”孔凤丽紧紧攥住老木匠的手,“社会就是这样,你要一点儿不交往不就死性了。”

“这活儿正等着他,他倒好……”老木匠叹口气狠道。

“下午我给你打下手。”孔凤丽说。

“不用不用。”老木匠摇着头忙说。

“什么不用!相不中我?”孔凤丽说着拢了拢披肩发,“我行,我跟你干了,你发话吧……”

天长得很,八点钟了,还没黑下来。人生气干活就特别累,老木匠推着自行车往家走着,他觉得浑身像散了花,上车的精神都没了。刚才孔凤丽一定留他吃饭,老木匠说啥也没依:“怕少给你工钱啊?”孔凤丽拽住老木匠嚷着拉扯了半天。老木匠说:“活儿还没完,有的是时间,以后找机会的吧。”脱身走了。

太阳早落下去了,西边的山顶上一片火红。老木匠常这样两头不见日头。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去。道两旁的秧歌早扭上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个子喇叭匠嘴里叼着两支喇叭,起劲地吹,声很大。两只喇叭一个嘴吹,真新鲜,乡下没有。老木匠小的时候也想学喇叭,闹着向爹要钱买喇叭,爹不给买,还打了他。要是往日,老木匠一定到跟前看看两根喇叭是怎么吹的,今天他没有这份心思了……老木匠想到儿子了,儿子能回家吗……咳,今天不该打儿子,打得也太狠了,要是吕秀丽在跟前能和老木匠拼命。可是儿子的话也太伤人了……老木匠掐算着,儿子自打跟他干活儿,一年下来在外边吃饭不过十次。老木匠说不准这是多是少,他想起孔凤丽的话,人也要交往,或许不算多吧。咳……

小木匠睡在炕上,什么也没盖,蜷着两腿,两掌合一枕在腮下。儿子打小就是这个姿势。老木匠不知咋的鼻子一下子酸了。他给儿子盖上了一条毯子,他哈腰时特意在儿子的头上嗅了一下。老木匠爱闻这个味,儿子刚生下老木匠就嗅了儿子。儿子这么大了,老木匠有时还在夜里偷着嗅嗅儿子。他每回嗅到儿子,就觉得日子有意思,有奔头。老木匠的鼻子又一阵酸……

老木匠走到外屋掀开了锅,见锅里中午坐着的饭菜一口没动,老木匠的泪水滴到了锅台上。儿子跟自己遭了许多罪!按老木匠的年龄,他本不该只是一个孩子,只为生活,他们要孩子晚。后来秀丽闲不住地干活,一连流了好几个。有了丰收,老木匠串百屯、走千家做活,妻子带着孩子照料着土地,丰收常常可垅沟儿里爬。后来他们办了小卖店,两口子常赶着驴车到旗上批发货,来回两三天,就给儿子备下吃的,白天黑夜一个人锁在家里。人家的孩子上高中就进城了,他们进不起。直到丰收上了高三才让他住进了第一中学,要不他考上大学没问题。高考时,儿子心里揣着个小兔子,老木匠心里揣着个大兔子,他怕儿子考不上又怕儿子考上。不让儿子再复习了,真是亏了孩子,只差十几分。可有什么办法,家里那点积蓄,都花到进城买房上了。儿子受委屈了,可他也不该那样说话——那句话真地刺疼了老木匠的心,老木匠不相信妻子会那样。秀丽不会的,老木匠常在心里这样念叨着,他们是恋爱夫妻,是患难之交啊。

老木匠做饭了。他做面条,刚生过气吃硬食不好。老木匠擀面,儿子爱吃手擀面。面条煮熟了,他又打卤,儿子爱吃鸡蛋大酱卤。

老木匠轻轻叫醒了儿子。儿子坐起来,一句话也不说。老木匠在炕上铺上塑料布,把面条摆到儿子面前,又把卤舀进面碗里,说:“丰收,吃吧,趁热乎。”儿子不说也不吃。老木匠说还生爹的气,儿子看了爹一眼摇摇头说不饿。老木匠说怎么能不饿,都这时候了。停了一会儿,老木匠又说:“时不时聚把会也应该。”“爸,我再也不参加同学聚会了。”小木匠说,声音很小但很清楚。“别,”老木匠忙说,“该去还得去,人在世上,该交往还得交。”小木匠使劲地摇摇头。“咱不说这些了,”老木匠说着又把碗筷往儿子跟前推了推,“快吃吧。”

小木匠还是不动筷。

老木匠又把毯子披到了儿子身上:“丰收啊,看来你还生爹的气。你要体谅爹呀,爹九岁上就和你爷拉大锯——就是拉二人台。我还没有板凳高哪,说是拉锯,其实是当锯架扶着锯。说来毛算也三十六七年了,那时候的木匠光有手艺还不行,还得有力气,是活都得动力气,光刨子就有多少种,大刨子、小刨子、二刨子、净刨子、缝刨子……那活儿细分多了,破料、改料、净面、倒棱、拆口、打眼,开隧、拼缝、插肩……多去了。你看看爹的这两只手,就是两把锉。”老木匠说着两掌合一在儿子的一只手上搓了搓,“我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你就哥儿一个。”

小木匠把身上的毯子扯下,低着头。

老木匠猜想儿子认真听了,继续说:“现在的木匠活比以前轻快多了,手下多少设备:木工之友、电锯、电刨子、汽泵、起线机、射钉枪、汽钉枪,你都用过了,省多少力气?木匠,木匠,哪朝哪代都少不了咱木匠,哪家哪户都离不开咱木匠,到什么时候咱都能凭手艺吃饭。咱木匠,大穷穷不了,大富也富不了,你没听说吗,一铆加一楔,总是紧傍紧。爹也想好了,咱爷儿俩好好干,慢慢攒,再加上你妈在外边的收入,往后一定供你上大学。”

儿子抬起头茫然地看了一眼父亲。

老木匠又说:“话又说回来,咱们干活还不能光为钱,咱的师傅是鲁班——好了,好了,我不说这些了,说了多少遍了。你快吃饭吧,我再给你热热去。”

“爸,我不吃,我吃过了。”小木匠说。

“吃过了?”老木匠一愣,“吃的啥?锅里的饭你一口都没动。”

“吃的小食品。”小木匠低声说。

“哪来的小食品?”老木匠一愣。

“倩倩给买的。”

“她上咱家来了?”老木匠又一愣,“让人家来干啥!”老木匠又要生气了,还是拉了回来,“让人家破费干啥,咱和人家一不沾亲二不沾故的。”

“她非要买不可。”小木匠看了一眼老木匠说,“她说她还认识我妈哪。”

“她认识你妈!”老木匠一惊道,“咋认识的?”

“她看照片了,说我妈到她家去过。我妈和她爸是同学。”

老木匠又一惊,不说话了……

老木匠睡着了,打一会儿鼾又哼起了歌: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老木匠翻了一下身还哼唱,还是那几句。

小木匠一直没睡,他第一次听爸爸唱歌,有些惊讶。小木匠读懂了爸爸的心。小木匠的心一阵痛,鼻子也有些酸。妈妈还能回来吗?妈妈给他来过电话,电话是打到邻居家的。他没和爸爸说,妈妈不让他说。妈妈没告诉小木匠她在什么地方,问她几次她都不说,只说是给他挣钱,将来让他上大学,考研究生。妈妈特意说了,现在还不想回这个家,她说她烦死那种无聊的生活了。妈妈还说了许多,说了爸爸的不是,小木匠更多的是听,后来他干脆不听了。小木匠听够了爸妈经常的吵。爸妈刚开始吵时,小木匠总是拼命劝说双方,后来他谁也不劝了。他劝也没用,他只是在一旁听——毫无表情地听。再后来爸妈一吵他干脆走开了,他曾想过爸妈应该离开——但绝不是离婚。妈妈走了,小木匠曾理解妈妈。可是现在他有些茫然了,他可怜爸爸了,他后悔白天说的那些话了——尽管有些话他至今也认为没错,但不应该那样说。

小木匠难受极了。

他又想起中午同学会的场面了。这次聚会是“大舌头”吴瑞花钱办的。吴瑞现在是百灵商城的老板。其实他的商城很小,经营得也很差。有人说他爸爸是为了洗钱才办的商城,他爸爸原来是副市长。今天被请的主要是他们高中同班暑期回来的大学生、原来的班干,还有在当地就业的一些同学。被请的女同学大多是当年的校花班花,整整坐满了两桌。吴瑞当年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小木匠是生活委员。当地就业的同学里,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那么多老板。去的人里没有一个当工人的,唯独丰收是一个木匠。“大舌头”严格按现在的地位排列坐席,连提酒的顺序和占用的时间都有不同的待遇。美女们有选择地敬酒,大家比老子、比票子、比房子,比夜生活。小木匠感到从未有过的自卑,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冷遇,他提酒时,“大舌头”几次打断了他的话,甚至规定了倒计时。他几次想提前离桌,当年的班长大哥都拽住了他。

小木匠决心永远也不参加同学聚会了。

同类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现代青年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现代青年

    本书描写上世纪30年代渔家子弟在求学和混迹商场期间同富家女及未婚妻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三人在十里洋场的命运沉浮。农家子弟周计春少年时素有神童之称,老父倾其所有、师长全力以赴支持他到北平求学。然而父亲离开北平不久,他便堕落于财色虚荣之中。先与富家小姐孔令仪订婚,又和一干舞女打得火势,以致于被骗走令仪的钻戒,情急之下畏罪外逃。父亲为拯救儿子而再次倾家荡产北上,辛酸失望凄惨离世。投靠著名作家的计春机缘巧合成为明星,再次与孔令仪重归旧好。回乡探亲中光环捅破不禁恍然大悟,痛下决心继续求学……
  • 乔女

    乔女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前后一直到文革中后期,主要描述在成分唯上、阶级斗争为纲的那段特殊年代里,乔女如何含辛茹苦,挺过一次次天灾人祸、斗争、欺辱,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成材,她的艰辛屈辱、善良勤劳,她坚忍执拗的生存欲望和挣扎扭曲的性欲,她三段或辉煌或苦涩的恋情,都令人唏嘘。这是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段特殊区间的母性史。
  • 幻觉师

    幻觉师

    一场由恐怖VR游戏引发的群体自杀事件,一个惊天阴谋的蠢蠢欲动。幻觉将蒙蔽你的一切,我们该如何拯救自己?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
  • 贵人相助

    贵人相助

    折方宇正在升迁的节骨眼上,父亲却去世了,他只得回家奔丧。折方宇的父亲折文治早年是给公社喂猪的,后来就成了炊事员,再后来就成了管理员,管理员当了多年以后,遇上改革开放,乡政府收粮要款刮宫流产,所有人天天下乡,他年龄大了,又多病,就退了下来。后来就索性和折方宇他妈一起搬回了老家七里村居住。和他们一同住在该村的还有折方宇的弟弟折方中和弟媳梅芳。折文治近年来一直多病,每年都要住几次院,冠心病、肺气肿、脑梗塞多种病缠杂着,有时在本县医院住,有时就在折方宇工作的强龙县医院住,有时还在市医院住。
热门推荐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駰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以随意地把上至国王小到平民的各式人等摆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又只能像个幼儿那样处处受制于人,到“慧駰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如政客的尔虞我诈,富人的贪得无厌等。
  •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出马仙:我当大仙的那几年

    南茅北马,自古以来以山海关为界,南方属茅山道术,北方则是出马仙马家,出马仙继承了上古萨满教的传承,信奉,胡,黄,长,蟒,这类野仙,胡三太爷,黄三太奶,常小跑,黄小花,蟒天龙,这些东北仙堂的名字,或许只是存在于传说当中。具有东北灵根的王莫枫,一个困扰几代人的诅咒,不想成为出马弟子可却偏偏与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命运会如何,成为出马弟子后又会有着怎么的命运。一本《天荒道典》,一段曲折的身世,白驰所谓的南茅弟子,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大荒土

    大荒土

    大荒世界,无奇不有。陈玄烙本是黎山脚下的一个凡人,有天清晨上山打柴,不小心用刀砍了一位剑仙后,命运骤然改变。与天斗,自分一半天道!
  • 夏凌异世记

    夏凌异世记

    夏凌因为一道闪电莫名到了凌天大陆,还有一个系统。夏凌本以为日子就这样了,但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 擒拿闷骚总监

    擒拿闷骚总监

    这个总监挺有范,冷酷冷漠,无情又无心,看他笑的那么灿烂,可千万别被他迷住了,这可是他要发火的征兆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的红颜,谁的江山

    谁的红颜,谁的江山

    爱江山更爱美人。红颜?江山?作者将为你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红颜究竟是祸水还是美丽的邂逅,历史上究竟是否真的有红颜的存在还是某种虚设,这些问题都会在本书中为您揭晓。
  •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 创造财富的100种方法

    创造财富的100种方法

    100种致富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本书将带你与过去彻底决裂,用100种具体有效的方法武装你,一步一步指导你踏上财富之路。作者史蒂夫和山姆是美国财经界的传奇人物。他们不仅亲身实践,使财富在短时间内获得天翻地覆的增长,而且指导众人领悟致富关键,抓准时机,一举成功。事实证明,经过他们指导的人都获得了上亿元的资产!本书是他们反复实践、不断修正的成果,曾参考身边百余位千万富翁的致富经历,十年时间精心打磨,一经面世立刻风靡全球,是公认的“现代财富圣经”,被无数渴望财富、追求自身价值的热血青年视为行动指南。目前为止,共有超过一千万人依靠此书成为创造财富的成功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