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700000003

第3章 脉理奥旨详解(2)

吕真人曰:此推论脉之发源。脉皆发源于五脏之真气。北坎者,何?在天则坎为水,居北;在人则至阴之所,肾是也。肾属水,故取象于北坎。何以谓之命根?盖先天阴孕乎阳,为发生之始。人之肾水,乃生身源头,两肾中间一穴有真火在焉,所以作生化之本,故谓之命根。活五黄者,何?五黄乃中宫之土。其色黄,土数五,故曰五黄。在人则脾土是也。曰活五黄者,何?土无水则燥,而不生物;无火则土亦冷,而不生。所以水中寓有真火,合而润暖乎脾胃,谓之活五黄。通九紫者,何?九紫即南方离位,属火。火本赤,但赤与北方之水相映;水色黑,赤黑成紫。在人则为心,故心属火。曰通九紫者,火得水之上升以交济,则火不烈,而心不焦燥而宁。心下有小肠相附丽。特言心者,省文耳。南离即心。心为神明之区,神不宁则谓之火烈,火烈则火烹而溢,水溢而涸,则不能活乎金,其金必至于燥。白者,西方之金,其色白。璧字勿泥。在人则肺是也。肺金燥,多因心火盛,而逼肾水之漏。水漏不能上朝,而肺故燥。所以心为肺之源头,谓之宰白璧。举肺而大肠可推矣。守青松者,何?东方属木,其色青,在人则肝是也。肝藏魂,若心火盛,逼肾水泄,而至于干。水干则木无所灌溉,而木亦枯矣。松字勿泥。心神怡则水生,水生则木茂,谓之守青松。肝中有胆。特言肝者,省文耳。

疏:

常谓肾脏左阴右阳,错也!此可见命门是什么?两肾皆为水脏,两肾之间的命门才寓真火。

此言肾与脾胃之关系。注意此“润暖”二字,肾脏的本质是“水中寓有真火”之脏,水能润,火能暖,所以肾脏能“润暖”脾胃。时医在温中健脾时兼顾温肾,而在养胃阴时却常常忽略滋养肾阴,观此可鉴也。

此言肾与心“水火既济”的生理状态。

此言心火盛则肾水漏即肾阴虚,肾阴虚则肺金燥。

此言心火盛则肾水漏而即肾阴虚,肾阴虚则肝阴虚。

此段言心肾肝的生理状态。

其动也,若换宿移星;其生也,如长虹闪电。清清淑淑,洋洋悠悠。

吕真人曰:动者,脉之流动也。脉之动,气为之。不外一阴一阳,摩荡而使之然。若换宿移星者,即上所谓晷度。人身脉窍同之。其转动,若星辰之周行次舍黄道、赤道,绝不紊乱。星宿随气为旋转,人之脉亦因气而周行。所谓若换宿移星也。生者,乃脉动而透达。如长虹闪电者,何也?此言脉之神气,自其来而论。试看虹之上透,神采奕奕;电之发施,神采烂然。实无异于此。其中意味,在人领会。清清淑淑者,乃脉之不刚不柔,好似春风之来一般。洋洋悠悠者,乃脉之无过迟,亦无过疾。如下文所譬是也。能知此者,其心领神会,而脉之意味晓矣。

疏:

此言脉之体状、神情。何谓脉之体状?何谓脉之神情?简言之,脉之有体状如人之有形貌,脉之有神情如人之有气质。很多相似脉的辨别就是要靠脉之体状、神情,否则极易出错。如弦、紧、牢三脉象之辨别,《濒湖脉学》云:“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左右弹;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可见,只有结合脉之“形神”,才能辨别准确无误。所以书云:“能知此者,其心领神会,而脉之意味晓矣。”

十二辰动数有常,上下关周行不滞。略言其概,大象如斯。

吕真人曰:十二辰者,即昼夜之时辰,自子至亥也。天之度数,每按十二辰,其转动无过差。人之脉络,亦按十二辰,动发不悖。所谓数有常者,乃一日之间,息息相通,无止时也。即以一息而论,亦是四至为常。上下关者,即人之三关,举上下以括中间耳。气脉之周行于上中下三关,原无隔碍,一有碍则病生矣。碍即滞也。略言其概,即上文所谓度数运转之机也。象者,天之垂象。其运旋可推,亦可见。人之内象,如天地之化育,亦可推测。常人以为不可见,然既可推测,则不见实不啻见之矣。所谓如斯,指人合乎天地而言也。

疏:

谈到中医特色,谁都知道有个整体观。但什么是中医的整体观?中医整体观究竟包括哪些层面的意思?一般认为的是空间上的整体,即身整体,身-心整体,身-心-灵整体(谓之人整体),人-社会整体,人-社会-自然整体(谓之天人合一),空间的整体包括这六个整体。但是,仅仅这种对整体观的认识本身就不整体,因为这种认识忽略了中医更为重要的两个整体观:时间整体,以及时空整体。对中医整体观的认识可能也只有认识到这三个层面,才是整体观。“十二辰动数有常,上下关周行不滞。”可见,“人之脉络,亦按十二辰。动发不悖”。“一日之间,息息相通,无止时也。即以一息而论,亦是四至为常。”这个不是时间整体、时空整体观吗?如此,学界目前对整体观认识何其片面也。

至若究乎命之源本,必审乎脉之根苗。土釜润温,息息之来不暴;金钟鸣响,点点之报有神。

吕真人曰:命者,何?即三宝也。人无此三者,岂不立毙。然三者,皆禀于天而为人之命宝,所以谓之命。命,何以有源本?精藏下宫,为生身之本;气藏中宫,为运行周身血脉之本;神藏上宫,为宰乎精气流行之本。三者互为其根。欲究其本之盈亏,何以知之?则有脉可测,所以必须审。审者,悉心静气以察之也。脉,何以有根苗?盖脉之寸关尺,皆伏根于内五脏。审乎脉苗者,审脉即以知其伏根之所,或美或恶,或盈或歉,无不恍然如见。苟能审脉而知根苗,则命之立与不立,可知矣。土釜者,胃是也。人之胃如釜载物,下有真水以润之,真火以温之。既有真水以润,则釜不燥烈;有真火以温,则釜中之物长,而无刚急暴戾之气。不然釜中之物不化矣。所以下部之水火,其关系于中宫之土釜不小也。金钟者,肺是也。肺属金,其形之悬于内,有如钟,故曰金钟。钟实则不鸣,钟破亦不鸣。即如人之肺金,为火逼金,成痰蔽塞,谓之实。而人之声音重浊,而不主气故也。古书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不响”。钟苟鸣浏亮之神,以其下有土以生之也。

疏:

此言中华医道诊断治疗首重脉学,而现在的中医几乎不切脉,更有中医已到了何症用何药,通过电脑来处方的地步。如此中医,岂不悲乎?

此言如何辨别脉之“有胃气”,中医很重视“胃气”,谓之“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此段言如何通过切脉辨别肺气之无伤,并结合“闻”诊而论“金实不鸣”、“金破不响”的病因病机。

火得水而不飙,象如燕飞下上;水得火而可治,形若鹅行往来。

吕真人曰:火得水者,乃人阴海中之真火,得水以制其烈性也。假火则遇水而灭,真火则得水而不灭,但伏脏耳。不飙者,其火不上冲,安其位,而暖周八方。故其发于脉也,轻清流利,活泼异常。常其状,则如燕之飞。试观燕之翔风,颉颃有度,或上或下,皆有自然之概。人之脉,何以谓之下上,非以寸关尺分上下也。此言下上,乃脉之自下而来时,方来是下也,既到是上也。其神情实似于此。此中神味,细参自能领会。水得火而可治者,浅言之,人身中之津液,皆水也。得火则水活,动而不凝,乃无水停、水泛之弊。世有土不能止水,而至于泛滥,或蓄于关膈者,其原亦由于火之不能生土,所以火又运化乎水。深言,其发于脉也。若鹅之行,疾徐有节。人亦知脉之不可过疾与过徐,究竟疾徐之节,其情状不能说出,何以使人领悟?往来者,何?脉之去,既往也;脉之至,即来也。其来去之神情,实如鹅之行耳。学者静参之。

疏:

此言人肾中水火生理状态下的脉象。需要注意的是其特征“象如燕飞下上”,即“乃脉之自下而来时。方来是下也,既到是上也”。“形若鹅行往来”,即“脉之不可过疾与过徐”。换言之,什么才是生理的肾脏之脉?难道仅仅是“有根”那么简单?观此方可知道怎样判断肾中水火之平衡态。

藏魂宫安,那有钝刀刮竹;载意垣稳,岂见竞弩张弦。

吕真人曰:藏魂宫安者,何?肝乃藏魂之区,故曰藏魂宫。秘经所谓“七情打破林中鬼”,即言此宫也。曰安者,乃人之魂,安稳于肝经。然此宫何以能安?即肝木得所培植,犹之乎宫室之不坏,而可居也。盖人之肝木,多被七情所伤,伤之日久,一遇灌溉不足,而木为之衰,魂从何而安耶?所以肝木无损,谓之藏魂宫安。肝又主乎血,肝不耗,则血无伤而流行。其发于脉也,来去顺利,自无钝刀刮竹之弊。试观钝刀之刮竹,其跳跃神情,乃不顺利之状。然又有一种似木盛而实非盛者,因情动肝,肝木郁结;或有假火在其中,至木克乎土。不知者妄用伐木之功,急求捷效,不知再加调理,厥弊维均,时人言木盛,非真盛也。大率类此耳。真盛之木不动,岂有作弊之理?何谓载意垣?乃中宫之土是也。人之意。发于中宫。即古经所谓“土载意”。垣者,中空而四面有如墙垣。谓之稳者,中垣之土不败也。人之意,虽载于土,而意乱则摇动肝木以克之。克之盛,则中垣亦不稳而破败。惟中宫稳固,不受大林之伤。故其发于脉也,自无竞弩张弦之弊。竞弩者,强弓也。弦即弓绳也。强弓之绳,其梗硬之概,不甚按指,所以如竞弩之张弦。弦张极而知土垣之崩坏。但又当细究其因,何而张弦?或起于坎宫,或始于震宫,皆能致垣之坏。治者参详之。所以凡事有来因,不究来因,是拙人。即此故也。

疏:

此言肝之生理和病理脉象。“钝刀刮竹”是形容脉之体状,中医名之“涩脉”。《濒湖脉学》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体状诗: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此言肝郁之证,“似木盛而实非盛者”,不可当实证而“妄用伐木之功”。此条值得临床细究。因为一般认为“肝郁”之证,当属实证,轻则逍遥,重则龙胆泻肝之类。此独云“时人言木盛,非真盛也”,“真盛之木不动,岂有作弊之理”,值得深细究之。

此言木克土,肝气犯胃之谓,多见弦脉。但并非见到弦脉就断言肝气犯胃,因为“起于坎宫”,即肾脏疾患也可影响脾胃,非独“始于震宫”即肝之一脏而可引起“张弦”、“土垣之崩坏”。

其至如宾,知五脏之完固;其去似客,识六腑之平和。

吕真人曰:其至如宾者,乃脉之从下而来,既无刮竹张弦,故其来也,俨若宾之进见,举步不能,驻足亦不敢行。神气有节有度。然辨其如处,须在至字玩其神情。若以迹象求之,则胶柱鼓瑟矣。知五脏之完固者,察其脉之节度雍容,乃知内五行之相生,不害不悖,镇八方而安固。察脉者,察其来,又须察其去。若来有雍容之态,而去无舒缓之情,则内景犹有乖违。试看客之去也,去不遂去,去而尚有回顾之神,即此便见去之不疾。脉之去有如此气象,便可知六腑之平而不偏,和而不戾。六腑者,腑之类是也。言六腑者,对举耳。

疏:

此言切脉要“形神合参”,尤其是“神”。“然辨其如处,须在至字玩其神情。若以迹象求之,则胶柱鼓瑟矣。”怎样切脉之神?“察脉者,察其来,又须察其去。”

兴衰虽按四时,端的实凭三指。此乃以平等而论之,先知无病所流露也。

吕真人曰:兴衰者,强弱之概,何以谓之按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也。方书云:春弦,夏洪,秋毛,冬蚀。此四时之名号,不过借而言之,即木火金水之义。春者,木也,肝也。弦者,非弦硬之弦,乃脉之清利明显,两旁不散也。夏者,火也,即心也。洪者,非燥暴之谓,乃神气旺盛,不流于弱小。秋者,金也,即肺也。毛者,非细也,乃凝结上浮,不横梗,不沉陷。冬者,水也,即肾也。蚀者,非如月缺之谓,乃其脉之沉静而不发扬,好似剥蚀一般。此所谓按四时,乃最要之论也。至于一岁之四时,脉亦各分兴衰,则其浅者耳。端的凭三指者,端,即究其端倪之流露;的,即得其内景之准的。然非三指之灵,与心相合,则脉之神情难测,而五行之盈虚莫辨。三指有轻重之别,所以究其底面之有无强弱,至于各指所按之位,自不待述。所以诊法在心领神会,首贵养心,亦不可不养指也。以上皆言无病之脉。平等者,平和也。察其脉如上数节所云,便知其中藏之无病。谓之流露者,五气发而见于脉,所以古仙师云“欲学回春手,先向平地窥”,即此意也。

疏:

此言四时之脉,即春弦,夏洪,秋毛,冬蚀是正常之脉,不可以为病端。值得注意的是:此春弦之弦部同于病脉之弦,弦者,非弦硬之弦,乃脉之清利明显,两旁不散也。洪者,非燥暴之谓,乃神气旺盛,不流于弱小。毛者,非细也,乃凝结上浮,不横梗,不沉陷。蚀者,非如月缺之谓,乃其脉之沉静而不发扬,好似剥蚀一般。现在的中医院校的教科书上则把正常脉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蚀与病脉之弦、洪、毛、蚀混为一谈,岂不误人?须知此弦、洪、毛、蚀部同彼弦、洪、毛、蚀也。《医说》云:“四時平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六歩主位平脉:初之气自大寒日至春分,厥阴风木之阳用事而气微也,故曰冬至后日甲子少阳主,然冬至甲子斯无常准,若以大约分之一月,如在冬后即大寒交,初气之分也。每一岁六周甲子以应六气,下皆仿此。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时物及风木之象也。二之气春分至小满,少阴君火之位,阳气清正在两阳合明之间,故又云阳明。主脉弦也。三之气小满日至大暑,少阳相火之位,阳气万物皆盛,故亦云太阳。主脉洪大,而长天气万物。人脉与造化同。四之气大暑日至秋分,太阴湿土之位,天气尚盛而夏后阴已用事,故云太阴。主此三阴三阳,与六气标本之阴阳异矣。脉缓大而长。或云紧大而长者,传写之误也。湿土主缓大而长,燥金主紧细而短涩,以万物干湿,明可见焉。时湿土盛,肤腠开通,汗液时泄,故脉虽大长而力缓,不能紧也。及至秋后,气衰寒凉乍闭,故虽微细而力紧也。五之气秋分日以至小雪,阳明燥金之位,气衰阴盛,故又云少阴主也。脉紧细而微。终之气小雪日以至大寒,太阳寒水之位,阴极而终尽,天气之所收隐,故曰厥阴主。厥者,尽也。脉沉短以敦万物收藏,在内寒气闭塞而肤腠不通,气液不能散越,故脉沉短而反有力敦厚,而如石也。凡四时六位平脉大退,则时气有余而为病”宋·刘守真撰《伤寒直格方》卷上,《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

此言修习脉法的基本方法“首贵养心,亦不可不养指也”。

来长去短,阴海泉涸何疑;去疾来迟,阳关气亏莫错。

吕真人曰:此种脉人最易昧。来长去短者。乃因脾土假实,有萤惑之火挟入其中,而气未至于亏,所以其来也,自下而上,神情亦似长,殊不知一察其去而病根自见。去短者,乃脉之应指时,神情一到,即伏如蜻蜓点水,此中微妙,世人罕知。所以然者,皆因阴海中精损,故有去短之象。吾今发明于此,学者静参之,勿因其来之长,遂以为全无所歉也。去疾者,乃脉之一到而即不见,绝无神情之可玩,较之去短更速。来迟者,乃脉之自下而来,其神情有欲来不遽来气象,非特减至数,乃谓迟也。减至数,何人不晓,若减至数,则病大发矣。迟字之义。必究到其来之神情方尽。其神情似病鹤飞一般,皆由阳气亏损。学者既知部位之分,实不可不细究乎此也。吾篇内参伍错综,学者亦当参伍错综以会其全体之妙,乃得源流贯通。世人有几,粗知一二,便以为天下莫敌矣。安肯虚心详究,以尽其微耶。

疏:

此言察脉首辨阴阳。从何辨阴阳?要在察其来去。平脉之来去是“其至如宾,知五脏之完固;其去似客,识六腑之平和。”若见“来长去短”,则为阴虚,即“阴海泉涸何疑”;若见“去疾来迟”,则为阳虚,即“阳关气亏莫错”。中华医道唯“阴阳”二字最易细辨,此言脉血亦首重阴阳也。

察来撒豆抛珠,知命基之不立;按去转绳扭索,有暴客之相侵。

同类推荐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 陈卫川中回医发微

    陈卫川中回医发微

    本书分为中医篇、回医篇两部分,主要包括:行医之路、中医“五方”“五药”谈、陈卫川老师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的体会、陈卫川辨治糖尿病经验撷要、陈卫川学术经验拾零、陈卫川医案等。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今生注定赖上你:野蛮女友

    今生注定赖上你:野蛮女友

    “林少龙,你给我站住,这辈子我是要定你了。”一对恋人在海边戏耍追逐着,说这话的是个女孩。文欣是一个近30岁的单身剩女,既没固定工作,也没恋爱对象,她简直像一个十足的男孩,哪个男人见到都会怕,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服装设计工作,却没想到自己的上司竟然是面试那天的倒霉鬼,上班后,她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逼她离开昌盛服装公司,天天都要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对付他,居然私底下还跟他签了一年的“奴隶”协议,发生一大堆的搞笑趣事,这一切都在一个女人的出现后改变了,变成刀子嘴豆腐心的两人,情感的纠葛,利益的旋涡,如何上演一个单身剩女爱情与工作的双丰收?
  • 溯河而上

    溯河而上

    亚伯翰安静地坐在那里。他的左手放在剑柄上,身体斜倚着扶手,右手撑起下巴。他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始终默默望着前方,黑褐色的瞳孔聚焦在别处——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那样的眼神……陆乾从未见过如此孤独的目光。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
  • 青荇纪年

    青荇纪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肯·福莱特悬疑经典(共6册)

    肯·福莱特悬疑经典(共6册)

    《肯·福莱特悬疑经典》囊括了肯·福莱特6部经典作品:《大黄蜂奇航》、《针眼》、《危险的财富》、《寒鸦行动》、《鹰翼行动》和《突然亡命天涯》。《大黄蜂奇航》这部小说再次证明了—肯·福莱特是讲故事的天才!《针眼》构思巧妙,一旦读了开头,就忍不住要一口气读到结尾。《危险的财富》高潮迭起,犹如触电般的悬疑感!《寒鸦行动》特别具有画面感的悬疑故事,紧张刺激,这无疑是福莱特十分受欢迎的小说之一。《鹰翼行动》没有任何一个好莱坞编剧能够像肯·福莱特一样完美地讲述这次冒险。《突然亡命天涯》是肯·福莱特真正的杰作!只要读上三分钟,就会听到自己逐渐加速的心跳声。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维摩经疏卷第三

    维摩经疏卷第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我向你看

    许我向你看

    一天的很多细节,韩述都已经成功地忘记了。记忆好像有块黑板擦,悄无声息地抹去了他害怕回想的片段,留下满地粉尘……唯有一幕他怎么也擦不掉——她站在被告席上,而他在台下。韩述不敢看她的眼睛,却期盼着她能望他一眼。可是她没有,他知道,一秒都没有。桔年的心里住着一个人,她坚信那个人只是闭上了眼睛。很多年后,她做了一个梦,那个人终于睁开双眼对她微笑,然而她却哭了。521台阶上的那棵石榴树,年年开出火红刺目的花朵,曾经一笔一画刻下的“XHS&JN",谁陪着谁一起来看?
  •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象的权力

    从蒋经国到奥巴马,从俄罗斯的严冬到阿拉伯的春天,在这个改变的时代,张铁志的写作为所有期待改变的人们带去希望。在本书中,来自台湾的多面手评论家张铁志,以一贯的睿智理性的批判笔调,挑战既成的政治、商业与文化权力,强调个人抗争和参与对时代改变的作用与意义。本书前半部分是有关台湾民主化历程及其当代问题的回顾与评论,尤其关注台湾公民社会成长的曲折与艰难,以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视角厘清大陆对台湾转型的部分误读;后半部分将视野推向世界,既反思民主与市场的政治经济结构,也关注反叛文化与社会运动的结合,无处不在探问时代正怎样改变,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改变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