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5600000004

第4章 4. 赌命何如

“先生,您要不进指挥室待着?这日头要起来了。”

“不急,你先领我在船上逛逛。被绑数日,想多走几步。”说罢,书生站起,伸展了一下手脚。

五子看他动这几下,自己也被累到了。这先生好像一动哪都疼,风刮下就倒了。自己老大留这种比姑娘还弱的人在船上图个什么?还要供着?五子越想越纳闷。他上下打量这书生。

别说这先生长得还真是标致啊。

五子胡思乱想之时,甲板另一侧,几个船员吵嚷了起来。白衣书生听见了动静,好奇地走了过去。五子也跟了上去。

“你们这么做太不厚道喽。拿死人的东西,犯忌讳,小心神明怪罪。”一中年男子抱怨道。

“你这老家伙费什么话,人都凉透了,扒他件衣服咋的了?”对面一青年骂骂咧咧。

“你们跟这些南蛮子事怎么那么多。”

“你小子懂不懂礼貌,有没有点规矩!”

领头的吵吵起来了,手下的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围了过来,自发地站成了两边。

“四哥,钱哥,你们吵吵什么呢?”五子一看事态要大,过去劝架,同时示意两边,别吵吵,有外人在。两人一看,五子身后站着一白衣书生,立马不做声了。

外人在,不能丢人!外人不在了,关上门该怎么掰扯怎么掰扯,家丑绝不外扬!人情世故,亘古不变。

“兄弟们,都散了散了。该干啥干啥。”五子打发人散开。等人都走了,五子拉这两人到了一边,离书生远了之后,问起了缘由。

“五子,老大让兄弟们把尸体处理了,这事你也知道。他们不让。”

“行行行,四哥,不是兄弟我说你,你跟老大带着这帮兄弟刚来这,人生地不熟的,不靠钱哥这样的老人,咱们靠谁?你就不能态度好点?话好好说。”

那青年一听有理。他想起来,这些老人真没少照顾他们,也就服软了。

“钱哥,是我混了,太不懂事了,不应该这么骂人。我梁四给您赔罪了。”

中年人一看对方服软了,也就退了一步了。

“哥哥我不是故意要跟你们对着干,只是这事太不合规矩了。小五啊,咱们跟着温老大的时候,可从来不是这么办事的。再说了,你家张老大这下手也太狠了,这些人都不用死的。”

“钱哥,我知道这事不合规矩。您这样,晚上,等老大醒了,您给他好好说说这事就行。张老大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他刚到这江上,行事都是淮水上那套。温老大当年定的规矩,他哪里知道?”

中年男子一听,也就没了脾气。五子一看他态度有所松动,继续劝道。

“事已经办了,人也死了。尸体不扔江里怎么办?搁船上臭着?听张老大的吧。钱哥,您也不用替这些人可惜,他们死的不冤。跟谁不好,非要跟姜家那两鬼,该着他们喂鱼。”

“你说的也是。”中年男子听完,叹了一口气道,“要是温老大还在就好了。”说罢,他就吩咐手下兄弟,照着梁四那波人那样,扒衣抛尸。

“先生,让您看笑话了。”五子劝完两人,回到白衣书生身边。白衣书生一笑,不再追问刚才的事,他现在饶有兴致地看着船舷那边,眼睛全放在梁四那波人身上。

不得不说,梁四那波人扒衣抛尸这事干的真是熟练。扒的那叫一个干净,一件不留,扒完之后,两人一组,一人抬手,一人抬脚,喊着“哎哟嘿”,“嘿”声起手,尸体一具一具入江,入了鱼腹。

“五子,我要是得罪了你们老大,是不是也这个下场?”看了一会儿,白衣书生突然问道。

“先生,不会的。呵呵呵。”五子尬笑着。他嘴上说着不会,心里想着,真这样,这书生怕是得更惨。五子脸上的表情,书生看得仔细,瞬间就明白了。

张魁,不能得罪!

书生在甲板上也待够了,就听从五子的安排,进了指挥室。这指挥室倒还算宽敞,书生环顾四周,对墙上挂着的水路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子见他看的入迷,搬了把椅子放到他旁边,自己则靠墙坐在了地上。他实在是困了,眼皮打架,那书生半天也没有什么动静,不大一会儿,五子就倚着旁边的木箱子睡着了。

这一觉他就睡到了晌午,直到梁四进来。

“五子,五子,吃饭了。”梁四见书生正盘腿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就先晃醒了熟睡中的五子。

“这么快啊。”五子睁眼,打了个哈欠。

“老大跟不跟咱们一起吃饭了?”梁四继续问道。

“不用了,他睡着呢,留一份给他端这就行。”五子回答。

书生一听要开饭了,睁开了眼睛,站了起来。梁四看到了之后,走了上前。

“先生,我姓梁,家中排行老四,您叫我梁四就行。”梁四先报姓名。

白衣书生微笑回礼。

“这都中午了。饭都做好了。您在这吃?还是下舱跟我们一起?”

“在这吧,这稳。”

“行,五子,你那份,还有老大那份,我也端这,你跟老大和先生一起吃吧。”

“好。”五子点头。

不一会儿,午饭上桌。主食是米,菜只有一道,鱼。

“梁四,没有别的吗?”

“烤的不可口?那先生,您等会,我让厨房给您整条清蒸的,或者给您整个……”

“不用麻烦,我想问的是有没有除鱼以外的。”

“没有。”梁四摇头,“只有鱼。”

书生皱了皱眉,不再说话了。

“这鱼可新鲜了,现捕的。”梁四说道。

“呵呵。嗯,很好,很好,现捕的自然新鲜。”书生笑着说道。

这顿饭吃得一言难尽。五子发现这书生筷子都拿不稳,吃鱼不会挑刺,掉的比吃得多,自己看着干着急,这不找个人喂他吃怕是不行了。五子想了半天,把张魁叫醒了。

张魁睡得迷迷糊糊的,一看饭在桌上,上来就开始扒着米饭吃。吃了几口,他就注意到书生吃饭吃得十分难受。他啥都没想,直接拿过书生手里的筷子,熟练地挑出鱼刺,开始喂着他吃饭。书生应该早习惯这样了,也没拒绝。两人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饱了吗?”大半碗米下去之后,张魁问道。

“嗯。”书生点头。

张魁听罢,回头把自己的饭吃完,没好气地留下一句。

“照顾好这个残废。”说完之后,他就又回去睡了。

这顿尴尬的饭终于吃完了,五子如释重负。

“五子,张头领脾气好大。”五子收拾筷子的时候,书生抱怨道。

张魁脾气大?张魁怕是他见过的脾气最好的人了。五子心中想着,连忙解释道。

“没有的事。他两宿没合眼而已。我们在岸上等这艘船等了三天。”

“这么说,你们劫这船不是临时起义?”

“不是,先生,刚才吵架的那两批人,您看见了吧?其中的一批就是冲着这个船来的。这船是温老大的船。”五子停顿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温老大要是还在,兄弟们也不必这么辛苦了。”说罢,继续收拾碗筷。

五子收拾好碗筷,把它们送到了舱下。他再回来的时候,发现书生还在对着那个水路图看。他走了过去。

“先生,这图怎么了?”

“五子,这图画的是附近的水路吗?这比我看到的可详细多了。”

“那是自然,为了画这图,温老大费了不少功夫。”五子一脸骄傲地说道。

书生停顿了好久之后,突然冒出来了一句。

“五子,我现在要是再把你家头领叫醒,他能不能把我扔江里喂鱼啊?”

“不会,不会吧。”五子其实十分不确定。

“好,那我现在就去见他。”

五子看书生坚持,便不阻拦,他拉开了暗门。书生迫不及待走上了楼梯,也不管身后五子有没有跟上。五子十分惊讶,他这腿是不疼了?

张魁实在是困得不行了,饭一吃完,他躺床上粘枕头就着了,正睡得迷迷糊糊,只听有人喊他。虽心里不痛快,他还是翻了个身,睁开了眼睛。

这TM又是谁?噢,是那书生。这祖宗又怎么了?张魁睡眼惺忪,坐了起来。

书生看他醒了,伸出双手,一把抓住了张魁的右上臂,不知他哪来的的力气,他直接把张魁的手臂拉到了自己身体那侧。

张魁一惊,他本能地察觉到这书生跟刚才不一样。他抬头重新打量了这书生。

书生此刻神采奕奕,眼睛里有了光亮。

这才是书生本来的样子!张魁心中窃喜。

切!在爷面前,装什么柔弱纯良。读书人,装来装去,真TM累。

张魁自信看人从无看漏,这书生他确实没看透,但是违和感,他一开始就有了。看到这个书生现在这个状态,张魁心里踏实了。

“张头领,我们劫漕运吧。”

“先生,这次您几成把握?”

“不到一成。一旦有失,性命不保。”

“哈?”张魁笑道,“先生,您这是要我赌命啊。”

“是,就是赌命。”书生拉着张魁的双手在颤抖。

“张魁,压上性命,豪赌一场,如何?”

“好!我赌!”张魁毫不犹豫。

为何不赌?

赢,我享富贵荣华。天赏饭,该着发财;

输,葬身江中作鬼,命如此,我张魁认。

同类推荐
  • 解读王朝 王子卷

    解读王朝 王子卷

    封建帝王们的后妃多,生的王子也多,从十多个到数十个,有的帝王生的子女甚至多达百个。然而龙椅却只有一张。为了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一人,于是杀父继承者有之;兄弟互相杀戮者有之;杀子废立者有之;特别是被指定接班的王子,往往成为诸王子们阴谋杀戮的对象。据统计,从春秋战国的公元前77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约有290个王子死于非命。他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然而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历史。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实现显著进步的历史阶段。秦汉交通建设对于此后交通史的进程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秦汉交通史稿(增订版)》作者王子今总结了秦汉交通道路建设、津桥、车辆制作、运输动力开发、内河航运、近海航运和海外交通、造船业、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对于秦汉主要文化区的交通结构、仓制和主要粮路、产业布局及运销区划、运输业、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论述。交通与秦汉政体的成立,交通与秦汉经济的运行,交通与秦汉文化的发育,在“秦汉文明的交通史背景”这一主题下有所说明。“秦汉人的交通心理与交通习尚”也作为历史文化考察的对象有所讨论。
  • 继承了一个帝国

    继承了一个帝国

    开局一座小村庄,缓缓的接收一个帝国的遗产,最终整压一方,东守,西征开创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
  • 大省长安

    大省长安

    天大地大不如百姓大。看吕大省(xǐng)如何将长安八大门派聚拢在顺义盟旗下,与明军,与清军,与流寇,与各路明末英豪斗智斗勇,换得一方太平。杜鹃啼血不过三寸柔肠,桃李芳菲皆是一腔爱恨,柳念心、康柳儿、古飞凤、左盈月……到底谁才是一生挚爱?
热门推荐
  • 大明忠魂

    大明忠魂

    公元一千六百二十七年崇祯即位,为退后金兵,解辽东之危,重新启用了衰崇焕。袁崇焕,广西藤州人氏.少小时就喜欢读书习武,三十六岁考取进士,辞去县太爷不做,刺血书要到山海关外镇守。那时候,朝里朝外无人不说“山海关是鬼门关,辽东将领是替死鬼。”明朝和努尔哈赤打了好几年的仗,丢了抚顺,辽阳和广宁等大小近百个城镇,损失了杨镐、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好几员赫赫有名的大将,谁还敢来关外。
  • 校霸女友超萌的

    校霸女友超萌的

    “不准和男生说话,不准和学校里的异性有任何接触,不准告诉任何人你的身份。如果我找你,你必须立刻到我身边来!”他霸道的命令着她,只因为她是被恶魔独占的小丫头,她是被他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全世界只有他可以任意妄为的欺负她!这是一头大灰狼把小白兔叼回家去的故事!(绝对宠文,黄金狗粮遍地撒!)
  • 独宠蜜爱:惹上小甜妻

    独宠蜜爱:惹上小甜妻

    那个雨夜,她撞见了牧凌轩和别的女人缠绵,本是受害者,却如同丧家之犬被赶出了家门,一场蓄谋已久的车祸,她被某男抱进了医院。“签了这张合约我帮你报仇。”傻乎乎的她提笔签了后才发现,这是一纸婚约。从此,他宠着她,深爱着她,眼中只有她。
  • 余生安好孟先生

    余生安好孟先生

    【女主+人狠话多,男主+人狠+闷骚+爱撩——剧情略带婴儿车】谢梦记得外界传闻的孟七爷,高冷,禁欲,杀伐果断,商业奇才人狠话不多。可当她那一次遇见他以后才想吐槽,外界传言的话少人狠的孟七爷呢???“梦梦,以后叫我的名字”孟七爷要求好嘞,谢梦愉快的答应。后来又有一次。孟七爷“啪”的一声跪在地上,“老婆,我错了,我不该惹你生气,不该不听你的话,老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吓得谢梦一个激灵也跪了下去。再后来,谢梦不经意提起,“这家私人菜馆的菜还挺好吃的。”孟七爷金手一挥,“老婆,现在你就是这家店的老板了,想吃什么尽管吩咐他们。”谢梦:……
  • 墨染此彼成两岸

    墨染此彼成两岸

    墨染此彼成两岸,有些已经注定的缘分正在悄悄变化……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枭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天命帝凰:神医嫡女逆天下

    天命帝凰:神医嫡女逆天下

    苍穹霸主一朝损落,再次重生,变天惩煞星,人人得而诛之?没关系,她还是天命帝凰!土木双属性修为,相辅相成,上古修炼心法,不但等级蹭蹭蹭,各种仙草随便种,别人修百年,她一颗草吃完就好!渣爹庶母缠上门?没事,灵丹、仙符、随便轰炸,虐的他们求爹告娘。修炼成功,爱情扑?那也是不可能的。天下第一冰山男神,乃她前世爱侣!这是一个顶级大神重新练小号虐渣,外带大把撒狗粮的故事……【女主萌+男主高冷+1V1+绝宠+双强】
  • 东卫俏王妃

    东卫俏王妃

    她很倒霉,她觉得!新婚夜被‘神仙’告知她命不久矣,不过念在她以前当过仙草,所以给她一次重生的机会。对于‘神仙’的说辞她很不以为然,不过,内心来说,她很怕死,她想是人都怕吧!总觉得被算计的她不是太情愿的来到陌生的国度,对于‘神仙’的安排也颇有微词,她不介意当小三儿,也不介意当后妈,但是,为什么要找个身中剧毒的躯体给她呢?冷峻的七王爷、邪魅的六王爷,还有那笑起来像天使的十王爷,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王妃?死士?蛊毒?她到底在扮演谁的角色?她是谁?她是东卫太师麾下的红牌死士!什么叫穿越?她不懂!什么叫老婆?她不明白!那顶着一头短不拉几的头发,比市井泼皮还无赖的痞子敢扑上来掐她?找死!只是,他周遭的一切都散发着她不了解的气息,他说的话她怎么也听不明白。这是哪里?拜托可不可以来个说‘人’话的人,麻烦帮她解开这个迷~~~~~~~
  • 海贼王之终极忍者

    海贼王之终极忍者

    突然出现在海贼世界中的终极忍者到底是谁?从世界顶级大战到鱼人岛再到新世界,路飞海贼团的命运将如何牵绊……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