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4000000009

第9章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勤奋

前段时间,看了Ins上一篇关于抖森(Tom Hiddleston)的推送文章,只看了一半就果断“路转粉”。

此前,我也不认识抖森,对这张脸唯一的印象就是雷神的弟弟大反派洛基,当年看那部电影还是冲着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去的。可翻开抖森的履历,只说三条,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会七国语言,英、法、西、俄、意、拉丁和希腊语。放弃牛津去读剑桥是因为和父母吵架,想离他们远一点。

《雷神》试镜时,为了得到雷神一角,抖森特意增重20斤。结果试镜之后,被告知要演洛基,他又默默地减掉了这20斤。

每一句轻描淡写的描述,都是很多人一生都可能无法达到的高度。继阿米尔·汗、彭于晏之后,又一位男神印证了那句老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明明已经百里挑一,还觉得基数太小。明明已经出类拔萃,还觉得不够好。每天像缺钱一样勤奋,像欠债一样努力。每每遇上这样的人,我都会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

有个外国朋友,80后,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五年前来北京工作,哈佛、耶鲁、剑桥都念了一遍,美国、英国以及中国香港的律师执照,中文说得一流,年初刚刚跳槽到了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成了最年轻的合伙人,年薪百万。

妥妥的一个人生赢家。可前天,他居然跟我说,最近在看司法考试的教材,打算好好研究一下中国法律。旁边的几个律师朋友都感到了威胁,饭碗抢到家门口了。

他刚来中国不久后,就开始学中文。日常交流没问题了,他还不死心,非要学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民俗,经常把我问得一愣一愣的,比如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没有猫?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不叫吹羊?

跟他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是个假的中国人。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越学越觉得自己懂得少。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过他:“老师,你学识渊博,知道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还经常怀疑自己的答案呢?”

芝诺回答说:“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你知道得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于是,你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因此,虽然我知道得比你们多,但不知道的东西也比你们多。”

曾经听过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讲座,他洋洋洒洒说了三个小时的成功经验,却用了这样一句话结尾:“做投资的时间越长,越不敢投。”

大概因为这样,巴菲特才会只买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公司的股票,甚至反对炒股。他曾经说:“有时候我太过谨慎,但我宁可有一百倍的谨慎,也不想有1%的不小心。我不是靠炒股,成为世界首富的。”

越优秀的人,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于是,步履踌躇、心生敬畏成了一种自然反应,但也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不想停下探求的脚步。相反,平庸的人却经常一知半解,就觉得天下无敌。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中提到,人有四种认知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95%的人都处在第一层。

然而,是不是自知无知,正是优秀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区别。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所以,当我们问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努力的时候,或许我们更应该问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再努力了?

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恰恰是无知的开始。

有时候,小有成就比一事无成更可怕。

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90后的小镇姑娘,从小喜欢读书写作,从上高中起就开始陆陆续续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后来又开始写公众号、出书,很快小有名气,赚了点钱。有一家公司邀请这个姑娘加入,给了她丰厚的薪水。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考,去了这家公司。

我不知道,这个姑娘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这些年,社会一直在争论,上大学到底有没有用。说没用的人,总能举出很多例子,证明不上大学也能成功。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从爱因斯坦到爱迪生,社会这所大学好像更能培养出所谓成功的人。

可讽刺的是,那些没有读过书却成功了的人却比任何人都重视教育。见识越多的人,越能看见差距,也就越明白读书的重要。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周国平对这段话的解读,我特别赞同,他说:“你三日不读书,就会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这就是他所说的“读书的癖好”,读书为什么能成为一些人的基本需要?大概就是因为这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吧。

经常有人问我,怎么样能成为一个努力的人。我会反问他们,对于不努力,你的感受是什么?

他们通常会说,没感觉。

我想,这就是差距吧。真正优秀的人,是停不下来的,因为内心深处有一种对无知的恐慌。对于知识,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学得不够。

Richard St.John在《成功是一趟持续的旅程》中曾说过:“成功是一个由热情、工作、专注、推进、灵感、提高、服务和坚持组成的循环,我们一圈一圈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而不是一条从A到B的直线。”

可是,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40岁在吃30岁的老本,30岁吃20岁的老本。

我不是说,人必须勇往直前,一次次地勇攀高峰。而是说,人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和一种谦卑的心态,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

笛卡儿曾说过:“没有知识的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知识丰富的人却时时发现自己的无知。”

所以,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反而越勤奋?

答案或许很简单,他们比我们看得见更多值得努力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习惯的打造(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习惯的打造(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谁不愿与一个具有高雅气质、风度翩翩的青年成为挚友呢?所以这样优秀的青年必定会前途光明。而一个脾气古怪、态度粗鲁的青年则会遭人厌恶,因为人们都向往快乐和光明,谁会喜欢冷酷和黑暗呢?一个人如果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却有一身怪习气,那么他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 性格诠释

    性格诠释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伟大的励志书

    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该书中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从15个方面探讨了通向成功的道路究竟应该如何去走。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聪明,可以理解为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中国人造字就是想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耳聪目明就算聪明。但如今却造就出大批的精明之人,所谓精明我以为就是急于表现聪明,争名争利、争风争气,小胜一分便自以为得逞,聊以自慰,于是就不讲求规则,不顾及规范、标准甚至底线。其实,所有人只需要迟钝一点、愚笨一点、木讷一点,就会变得高明起来,高明实际上就是善于掩饰聪明,没有必要去耍弄脑子里头隐藏着的小聪明。数百年前的“权谋”,上个世纪的“厚黑”,近十几年的“忽悠”,实在害苦了中国人,实在深深地腐蚀了这个原本很伟大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啊,实在常常用得不是地方!
  • 穆里尼奥的说话之道

    穆里尼奥的说话之道

    何塞·穆里尼奥,是当代足坛最成功、最具个性的主帅之一,个性张扬,言语犀利,人称足球狂人。这就是一部足球狂人的精彩语录,一段草根人生的奋斗历程,第一本解密世界足球最佳教练穆里尼奥的说话秘籍。
热门推荐
  • 帝后:媚乱六宫

    帝后:媚乱六宫

    一句话简介:她看着眼前风华若妖的男子,冷声讽刺道:“惜若竟不知皇上对妾身一介弃妇这么有兴趣。”……***青梅竹马、贫苦相依的夫妻情分在他高中状元之后灰飞烟灭。她抱着三岁稚子跪在朱漆红门前求他回头。寒冬腊月,一盆冰冷的水从里面泼出,随后丢出的是他亲手写好的一封休书。“周惜若,你拿着这银子滚回乡下。这里没有你的夫君!他现在已是郡主驸马!你,配不上!”府门前,满头朱钗的女子笑得得意非常。她抱着稚子在冰天雪地中簌簌发抖,看着那张高高在上的高傲女人,含着屈辱拿起散落一地的碎银。破庙容身,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黯然了此残生,却没想到厄运紧随其后。“娘亲,爹爹不要我们了吗?”发着高热的儿子揪着她的衣襟问道。她心急如焚,深夜求医,却不防病重的儿子却被人设计偷走。从此母子天涯相隔,不得相见。当她再次回到那高高的郡主府邸,看着他一身锦衣绣袍,扶着美艳的郡主从身边含笑而过,终于泣血含恨:“邵云和,终有一天你会不得好死!我要你身败名裂,为我的儿子陪葬!”她狂笑而去,却不知不远处有一双邪肆凤眸把这一切收入眼中。“想要报仇吗?”那个男人挑起她精致的下颌,笑得风华若妖:“朕给你一切你想要的东西。”她看着眼前邪魅男子,冷声讽刺道:“惜若竟不知皇上对妾身一介弃妇这么有兴趣。”三年后,她高高在上,生杀予夺,执掌权柄,毫不容情,负心郎低头低声道:“若惜,你忘了从前吗?”她笑得千娇百媚:“周若惜已死,今日的我,你要尊称一声皇后娘娘。”江山如画,后宫美人如过江之鲫。他翩翩而来,龙袍加身,面容邪魅如妖,究竟他是昏庸无能的少帝还是心有沟壑的一代圣明君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怜她惜她助她,只是这一份深情如何来还?深宫重重,荆棘遍地,帝王之爱若即若离看似有情又似冷酷无情。她在爱恨中一步一血,走上不可回头的一条……此文为弃妇文,美人谋的升级有孩版。高虐+斗智斗勇+加斗前夫小三,不适者请点叉叉。冰的文一向喜宫廷权谋喜江山社稷喜美人英雄,一定要多多收藏!
  • 盛世暖婚:傲妻乖乖入怀

    盛世暖婚:傲妻乖乖入怀

    “老婆,听说有男病人给你送花,我吃醋!求安慰。”“老婆,今天刚签了九千万的合同,养家太累,求喂饱。”“老婆,我都十个小时没见到你了,太心酸,求补偿。”面对他无休止的要求,她顶着一双熊猫眼,将一张纸拍在他胸膛上,白纸黑字,“我怀孕了,自己看着办..。”
  • 荷风竹露

    荷风竹露

    “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清脆的声音像一缕清泉一样沁人心脾。何风不由得抬起了头,只见一个白衣如雪、肤若凝脂的女孩侃侃而谈,谈吐间眼神波光流转、顾盼生辉,何风不由得出了神.,她本身不就是一朵洁白无瑕的莲花嘛!
  • 彼之道

    彼之道

    世无昼,夜如服,苍生蝼蚁战战兢兢。望天无德许世无道,此又何妨?大不了以彼之道见招拆招。周星之下,古木狼林惊风魅影,李飞仰天轻笑……
  • 续水浒传

    续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中行走

    梦中行走

    却吉玉措的眼睛呈现出一种迷离而柔美的状态,像杏仁一般的眼眸,那么真挚而朴实,偷偷微笑的嘴唇恰似一钩新月。我的心加紧跳动起来,双腿不禁稍微往后挪动了一点,而她,却靠我更紧了,并且很自然地将满是发辫的头颅深埋在我的胸前,似乎是想要听到那些真切的心音……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FBI管理课:美国联邦警察教你高效管理策略

    FBI管理课:美国联邦警察教你高效管理策略

    美国联邦调查局,简称FBI,是蜚声世界的执法机构,好莱坞大片的宣传更是让人们对FBI特工勇敢、果断、高效的形象印象深刻。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成熟、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本书就教你FBI的成功管理经验,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如何带出执行力强大的顶尖团队。本书从目标、制度、沟通、激励、决策、执行、团队、危机、人才、自我管理十个方面,全面剖析FBI的管理艺术,结合真实且生动的FBI管理案例,进行通俗易通、深入浅出的分析,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启发。希望自己像FBI的指挥官那样果敢、睿智吗?希望自己的团队像FBI特工那样强大吗?打开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 司藤

    司藤

    1946年,天师道长丘山于沪上镇杀女妖司藤,临死前,司藤嘴角现出一抹如释重负的诡异微笑。2013年,男子秦放携未婚妻前往西部囊千寻找一位祖上的恩人,车毁坠崖,崖底的尖桩刺透心脏,滴落的血复活了长埋地下的女妖。她自称司藤,卒于1937年,逼秦放听从自己驱使,要下一局复仇的好棋。秦放千方百计想脱离司藤的控制,但抽丝剥茧的复仇路上,他渐渐发现,自己的命运,早在七十余年前,就已经有了安排……
  • 带病活到天年

    带病活到天年

    本书将为你呈现如何从心理上理解疾病,当遭遇疾病时,如何与它和平共处;如何走出心病;等等。其实,一切很简单,最想说的是:请理解和接受疾病,我们可以改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