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000000008

第8章 卧薪尝胆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

经过成、康之世的分封,姬姓封国分布在整个中原地区。在宗周以东,成周、卫国、鲁国沿黄河向东延伸,燕国、宜国、晋国则拱卫南北。为防止南方部落的侵袭,周人又设立了“汉阳诸姬”。姬姓封国之间,又散布着齐、宋等亲近周人的盟国。上述地区构成了周统治的中心地域。从此扩散开去,渐入蛮荒之地。此即上古所称的“五服”。西周时,周昭王讨伐南方独立的部落。周军出师不利,遭到惨重损失,昭王本人亡于此役。自此役之后,长江以南长期游离于周政治、文明传统之外。

春秋末年,南方的楚国日渐兴盛,吞并了西周时分封的“汉阳诸姬”。楚国进袭中原时,与“尊王攘夷”的晋国多次争战。晋国为削弱楚国,采用楚国叛臣巫臣的策略,扶植楚国东部的吴国,助其整军经武。此后吴国多次袭扰楚境,甚至攻入楚国国都,又北上中原,盟会诸侯。自此之后,南方逐渐进入周人的视野,并被周人的史书所记录。原被周人视为未开化者的楚、吴、越诸国之政治史,亦因此得以流传。

北方封建政治中少有对贵族的刻意侮辱以及因之而生的仇恨和暴虐。相形之下,在南方的邦国中,暴虐不如北方那样受非议。吴越两国的政治史,就为这种难以置信的政治暴虐提供了佐证。

吴越两国本为世仇,吴王夫差在位时,终于击败世仇越国,拘越王句践夫妇为奴隶。夫差对自己的俘虏百般凌辱,但是句践忍辱负重,终于保全了生命。句践被释归国后,继续保持忠顺姿态,同时暗中积蓄力量,以图复仇。在吴王北上中原争霸时,越军袭取吴国首都,数年后灭亡吴国,迫使吴王夫差自尽。

尽管越国灭吴后接受了周的分封,但是封建政治远与越国无缘。君主和有权势的大臣怀着疑心互相防备。吴亡之后,句践的功勋大臣范蠡流亡齐国,他建议同僚文种仿效自己的选择。文种拒绝了流亡的建议, 不久之后,他被迫自尽。

范蠡以不祥的口气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暗示了文种悲剧的渊源。北方封国贵族的政治自信在范蠡那里已然荡然无存,后者最多将自己视为君王珍视的工具。在封建政治的大崩溃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范蠡的悲叹感同身受,也往往更愿意依着范蠡的建议行事。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苗裔:后裔。庶子:庶出的儿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披草莱而邑焉:意谓披荆斩棘建造城邑。]。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死士:敢死队,一说由死囚组成的队伍。三行:排成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 争者事之末也[“兵者凶器”至此:意谓兵器是不祥之物,战争违反道德,争斗是处事的下策。]。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持满者”至此:意谓按天道行事,才能得到天的帮助;安定倾危的局面,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节约财用才会因地制宜。]。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 触战以死[触战以死:指以死相拼。]。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句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 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必有当:(吴国)肯定会受到相应的损失。]。”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汤系夏台”至此:商汤曾被夏的暴君桀囚于夏台,文王曾被商纣囚于羑里,重耳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即位前晋国内乱,曾逃匿于狄。翟:通“狄”。小白即齐桓公。]。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 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振贫吊死:赈济贫者,吊唁死者。],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填抚:即镇抚。],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殷给:富裕。缮饰备利:整治军备。],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也[疥:即疥癣。]。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忍人:残忍之人。父兄不顾:指伍子胥之父被楚王拘捕,楚命子胥兄弟回京,子胥兄伍尚闻命即回,子胥奔吴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托子于鲍氏: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大夫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据《伍子胥列传》:伍曾佐阖庐破楚称霸,夫差即位前诸公子争立,伍“以死争之于先王”,夫差为表感激,欲分吴国一半给伍。],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习流:习水战之兵。教士:训练有素之士。君子:《集解》: “王所亲近有志行者。” 《索隐》:“君所子养有恩惠者。”诸御:《索隐》: “谓诸理事之官在军有执掌者。” ]。

吴师败, 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 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 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蚤朝晏罢:很早上朝,很晚休息。蚤,通“早”。],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见《诗经》。则,榜样,模型。]’,君忘会稽之厄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甬东:地名,今浙江定海。君百家:统治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 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长颈鸟喙:脖子长,嘴尖如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意谓你到先王那里去试用那四条计谋吧。]”种遂自杀。

【延伸阅读】

伍子胥复仇

伍子胥是楚庄王名臣伍举的后裔。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与少傅费无忌一起辅佐太子。费无忌奉命往秦国为太子娶妻,秦女美貌动人,费无忌遂建议楚平王自纳之。楚平王纳此女后,费无忌借机进谗言,称太子心怀怨望,有意谋反。平王心存疑惑,就召见伍奢询问其事。伍奢为太子辩解,但是平王不听,并遣使者杀太子。太子得到消息,逃往宋国。平王拘禁伍奢,以他为人质召伍子胥与其兄伍尚。伍尚往见,与伍奢一起被杀。伍子胥逃往宋国,与太子建会面,一起流亡宋、郑、晋诸国。太子建卷入了晋国的政治密谋,后因此在郑国被杀。伍子胥携太子建之子胜逃亡吴国。

吴王僚召见伍子胥后,准备任用他。但是其时吴国公子光有意夺位自立,他不愿吴王僚伐楚建功,劝其不要信从伍子胥。伍子胥发现不消弭吴国的内患,就无法借吴国之力复仇,遂退为他计。其后,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刺客专诸,欲借刀杀人。公子光宴请吴王僚,使专诸藏短剑于鱼腹之中,于宴会上刺杀吴王。公子光继位后,重用伍子胥,使之主持伐楚大计。

伍子胥一边训练吴国军队,一边反复派兵骚扰楚国,使楚军疲于奔命。几年之后,吴国与唐、蔡结盟,共同讨伐楚国。联军连战连捷,一举攻入楚国都城。楚王逃亡,伍子胥将去世的楚平王的尸体掘出,鞭尸三百,以报杀父之仇。伍子胥的旧友申包胥在山中逃亡,他派人责问伍子胥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则愤愤不平地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申包胥与伍子胥对话时,正值周文明渐渐向南方传播的时代。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颂·雅·风:中国文化精神之本源

    颂·雅·风:中国文化精神之本源

    本书强调,中国文化体现在全部文字典籍之中,所谓传统,就是汉字的因果流转,故中国文化精神乃是一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取此而弃彼,其乃俱足者也。作者从容游刃于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将种种文字及其思想完美地糅合进一场场精彩的对话和争辩中,一气呵成,展现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哲理思考,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趣味。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本书稿为中原与闽台关系丛书中的一种,主要关注点为豫台两地大学生的双向交流。全书共六章,介绍了豫台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两地大学生交流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自2011年至2013年两地大学生实际交流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展望。该书对加强两岸同胞往来和文化交流,尤其是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对增加台湾青少年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了解,从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一定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绝色萌妃:腹黑殿下狂宠妻

    绝色萌妃:腹黑殿下狂宠妻

    “夫君我不小心将皇上最爱的花瓶摔碎了一个”“碎了就碎了,娘子喜欢再摔一个”“夫君,这座山好难看”“来人把这座山移平”“夫君我差点被这个湖给淹死”“敢伤害我娘子,来人将这个湖给我填了”漫漫江湖路,快意恩仇曲。自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一本绝世武功秘籍的横空出世,在平静已久的江湖掀起一场惨烈的血雨腥风,也书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 新手纳税一周通

    新手纳税一周通

    《新手纳税一周通(第2版)》以最新的税收法律和政策为基础,以现行纳税实务操作为指导,详尽地讲解了企业中各个税种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与缴纳、账务处理、税收优惠及纳税筹划等办税工作中最基本、最实用的技能。
  • 红星兜兜

    红星兜兜

    1934年11月25日,这一天,旧时的大庸城平添了一笔骄傲。大清早,天地间像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满街都是扎着红布条的年轻人,他们肩头和腰间别着长短“家伙”,脸上洋溢的全是喜气,阴冷的早晨被注入了莫名的温暖和甜蜜。随后,零零星星的炮仗慢慢连成一片,喧天锣鼓,传统花灯、龙灯、狮子灯都舞起来。城里的、近郊的,还有像殷成福家这样乡下的,都来了,大家全挺起胸脯,成群成片地排着队,那个高兴哟,大人们个个像孩子,孩子们个个像大人……
  • 魔鬼进化系统

    魔鬼进化系统

    前世之师,后世为尊;一万年奈何,当生生不息。蒙沧海不弃,巫山依旧;辗转梦回,惟恸时间。……异世界魔鬼来寻,被封印在进化系统内;游走世间的游魂,从此找不到彼岸。对酒当歌,弹剑饮血,方雷惆怅:试问这天下,又有几人能回?
  •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金银珠宝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着胡须说道。
  • 德高望重的我谁也打不过

    德高望重的我谁也打不过

    本座诛邪道人,修真界最大组织浣世盟盟主,修真界十大门派听我调遣;十七岁入元婴,十八岁是以元婴中期修为跨阶怒斩合体期魔修,十九岁渡劫,如今已是地仙,当世修为最高之人;那边那个筑基弟子,你拔剑做什么?冷静下来!我不接受你的挑战!救命!救命!救驾啊!护法呢?老婆救我!————修真界五好少年宇程墨,身怀天道功法诛邪决传承,从此斩杀魔修如砍瓜切菜毫无难度,砍怪升级好似火箭一日千里,但是正道修士砍他……似乎也是砍瓜切菜啊!于是宇程墨唯一擅长的事情,似乎只有把自己装的德高望重一点……折纸星人第二本书,已有一部成绩不错的完结作品,质量、更新和完结均有保证。
  • 九重赋

    九重赋

    沧海桑田,抵不过世道无情。一世安宁,只不过痴人说梦。想挣脱宿命,却被玩弄鼓掌,神又如何,人又如何,你欺我一分,我还你一丈。打小,她便知道自己不一样,师父告诫,除了自己,谁也不可信。第一眼,她就认出了他,却也认错了他。因为宿命,为他迎亲三千里,因为宿命,她自封三万年,因为宿命,她甘愿化净半身修为。第一眼的冷,第一次的暖,他记着,却又不能记着,是怨是恨,只愿她好,就好。於终,招摇山上“爹爹,云彩之后是什么?”一年轻女子转身,巧盼浅笑兮。“九重天。”“喵喵说,娘亲在上面?”白发男子停顿片刻,眼神清冷,“不在,上头的都是欠你娘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子风华之王的爱妃

    世子风华之王的爱妃

    世人皆道:玉王府小世子纨绔无能。却不知,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生化武器专家。世人又道:三皇子空有容貌艳艳却大字不识一个。却不知,十年潜伏只待她归来!她本是红装,却为护家人入了朝堂。从此玩皇权、斗权贵,在打脸虐渣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还!笑面皇帝容不下她?没关系,她玉手一挥皇帝换人!恶毒皇后欲除她后快?玉世子邪肆一笑,莲妃上位皇后失宠!权贵子弟看她不顺眼?一个字,揍!众皇子想要拉拢?不好意思,爷更喜欢貌美如花的三皇子!搅乱四国,她只为讨回当年的公道。为了守护王府,她不惜推了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三无王爷登上皇位。本以为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却不成想,原本冷心无情的他竟是对她动了心有了情!从此想方设法将人留在身边,各种方式斩她桃花断她绯闻!玉韶华:爷不爱权势,但为了护所护之人,爷不介意翻了这天。宫祈寒:征战四国,只为留你在身边!
  • 校草的猫丫头

    校草的猫丫头

    超市无意间的触碰,两人便擦出了奇葩的火花儿,正是开学之际,大门口拥挤不堪,纯净的眼眸射向面前招蜂引蝶的货,第一次招惹了学院的风云人物,便引得无数粉丝围攻怒骂。你当真如此的玩弄我于掌心之中,你这般的虚情假意,又为什么还要唬弄我,骗取我的真心为你,你若欺凌我,我不会就此放弃,一定让你狠狠地先爱上我,之后心也渐渐沦陷下去……若喜欢请加Q群:178011638
  • 比丘尼传

    比丘尼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