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000000024

第24章 儒家之流传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从孔子游学者,相传有三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收录孔子弟子六十七人,皆才华横溢之士。《论语·先进》将孔门弟子分为四类, 其中子贡长于言语,而子夏优于文学,两者似乎暗示着儒家后学将来的影踪。

子贡是卫国人,以敏于事理、善于言辞著称。孔子往来诸国,交接之事多倚靠子贡。子贡还擅长经营,在孔子弟子中家资最为殷实。他周游诸国,可与诸侯分庭抗礼。齐国大夫田常曾有意攻伐鲁国,为救鲁国于危亡,孔子派遣子贡出使诸国。子贡相继前往齐、吴、越、晋诸国, 拜会游说各国的执政者,最后终于挽救了鲁国的危难。子贡后来曾为鲁相,终老于齐国。战国时期往来于各国的客卿、纵横家之行事、地位, 多与子贡相近。

子夏是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之中的博学者,致力于研究古代礼制。子夏后来任魏文侯之师,魏国贵族纷纷从其学,其中著名的弟子有李悝和吴起。但是子夏的后学更多是教授古典学艺的教习,秦汉之间博士多近乎此一流派,如汉初定礼仪的叔孙通之辈。

与子贡、子夏相比,曾子在很长时间里影响微弱,其后学亦鲜为人知。与孔子、子贡、子夏等师长在政治上的积极活动不同,拘谨矜持的曾子更注意内心的自省。曾子的自省意味着古典政治理想向内心自觉的过渡,最后演变成孟子的道德先验论,不断寻求人类心灵的共鸣。

子贡派的变法家、纵横家在战国时期昙花一现。子夏派的博士、经师随着汉代的衰亡而没落。宋代儒学兴起之际,复兴者们最为钟情的却是早年颇受冷落的曾子一派,在古典时代终结后,他们依然以内心的自省为反观现实的参照。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功令:此指国家颁布的发展教育、实施考核、选拔人才的法令。广厉学官:指扩大国学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学官,太学里的教官。],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关雎》:《诗经》篇名。司马迁认为此诗是用来讽刺周代政治的。],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闵:通“悯”,可怜,痛惜。王路:即王道。], 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韶》:古乐曲名。相传孔子在齐国学韶乐专心,食肉无味。],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辞微而指博:语言简单但含义深刻。],后世学者多录焉。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子路、子张、澹台子羽、子夏、子贡:皆孔子弟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田子方、段干木:都是魏国名士,分别受学于子贡、子夏。吴起:曾受学于曾子。禽滑厘:墨子弟子,司马迁言其受学于儒门,未知据从何出。],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孔甲:孔子八世孙。],卒与涉俱死。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故孔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归与归与”至此:语见《论语·公冶长》]”。夫齐鲁之闲于文学[闲:通“娴”,熟悉。],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选首:首先被任命为官。],于是喟然叹兴于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庠序:学校。见下文。]。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乡:通“向”,趋向,赞同。],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 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公孙弘:因熟悉《公羊春秋》而获得汉武帝宠信,以布衣身份平步青云。],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丞相御史言:汉代群臣上书,开头的固定格式。下文“制曰” 是引用汉武帝诏书中的话。]: 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正博闻之士,咸登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与博士弟子[与博士弟子:给博士配备弟子。与,给予。],崇乡里之化,以广贤材焉’。谨与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太常臧:指孔臧,太常是官名。博士平:博士名平的,姓不详。]: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 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令相长丞:指县一级的行政长官。二千石:指高于县的郡一级。],二千石谨察可者, 当与计偕,诣太常[与计偕,诣太常:跟随各郡国上计的官吏进京,到太常那里报到。计,代表郡国到朝廷汇报郡国情况的官吏。],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通一艺:精通五艺中的一种。文学掌故:太常下属的小官。];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高弟:成绩优异。郎中:皇帝身边的低级侍卫官。籍奏:造册上报。]。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秀才异等:成绩特别突出的。辄以名闻:将其姓名上报朝廷。]。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请诸不称者罚:意谓有不称职的,荐举的要受罚。]。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 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治礼次治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此句晦涩。颜师古曰:“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仪而用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刘敞曰:“言治礼、掌故,其迁常留滞,故请特选用以劝之。” ]。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让他们给左右内史与大行令充当卒史,担任卒史者必须具备一定职阶。左右内史,指当时首都长安及其郊区的行政长官。];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诵多者:指诵习儒书多的人。],若不足, 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备员:指按照沿边各郡一人,内地郡国两人的规定把人数配齐。]。请著功令。佗如律令[“请著功令”至此:意谓请求把这一项作为法律确定下来,其他按旧有的规章办。]。”制曰:“可。”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延伸阅读】

今古文之争议

春秋、战国时代流传的书籍大致有三种:诸侯国的史记,鲁国收藏的周代官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述。其中前两种著述多是周代王官之书, 以古代文字写成,而诸子之书多以晚近文字流传。

秦代施行书同文的政策,以严密的正字法统一帝国境内的文字。此后又发布挟书令,禁止私人收藏古代政治书籍。历经秦末汉初的战乱, 至汉代重兴学艺时,古典著述大多流散,可以辨识古代文字的学者也为数寥寥。汉朝廷唯有向民间搜求书籍、学者,以弥补此一缺憾。

汉初复原古代典籍的工作主要依靠世代传习经文的学者的口述,这些抄本是以汉代流行的隶书记下学者的口传回忆。在这种情形下,抄本之中自然也录下了学者自己的理解,发挥甚至谬误在所难免。另外少量的经典是根据尚存于世的古代典籍残本,将其重新写成隶书而得的。

这种在汉初以隶书写就的典籍复原本被称为今文经。通习今文经的各家学者被立为博士,负责传授典籍,赞襄政务。博士并非高官显宦, 但是常常参与政治要务的讨论,或者被委以独当一面的重大使命,故而是汉代极受推崇的官位。在学术上,今文经学者极其重视恪守世代相传的经义解释,往往视自由的研究为离经叛道之举,这种保守的倾向与朝廷的认可不无关联。

与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源自出土的古代典籍原本。这些原本收藏于皇家图书馆,但是汉初今文经学者大多不识古代文字,难以考证其真伪。况且恪守本门经义的今文经学者,对古代典籍有意冷落。但是后来的学者研究之后,逐渐对这些早期的抄本发生兴趣。他们要求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立为官学,两种经学之间的争议由此展开。

今文经学者与朝廷联系密切,他们受到朝廷的鼓励,以经文为朝廷粉饰政治。各家学者严格坚持本门的解释,以维持自己的学官地位,并搜罗弟子以自固。在各家内部,学者与其弟子的关系形同官员与下属, 于学术难以交相启发。而后起的弟子为了追求学官地位,也往往发扬新说,以附会、粉饰当时的朝政。故而今文经学派渐渐沦落为不惜巧言令辞,穿凿附会以追求荣禄,在学术上空洞、虚妄,而又四分五裂的官方学派,越来越难以吸引追求知识的学者。

相比较而言,古文经学长期在民间流传,与朝廷疏远,保存着较为朴实的学风。而且治古文经以辨识古代文字为先,故而古文经学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文字、音韵、考据学者,有着严格的学术传统。古文经学本着民间的立场,更着意于知识的追求,因此可以兼采诸家之所长,甚至对于其向来轻视的今文经派学者,也不因人废言。今文经学盛行几百年后,越来越借朝廷的支持以自固。因此在朝廷厌弃这个一无所长的学派后,立刻烟消云散,唯有部分被古文经学派吸纳的见解,依然受到后人的追忆。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本书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读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

    本书沿着“走近葛兰西、辨析葛兰西、走出葛兰西”的研究路径,在评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尝试性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和“弹性边界三阶论”,并在当代国际政治交往语境中运用葛兰西思想分析比较了中国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话语和瑞士的“中立”外交话语,是一种“西为中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尝试。
  • 草原王国吐谷浑(八)

    草原王国吐谷浑(八)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1982年至今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针对海西州都兰县吐谷浑、吐蕃文化墓地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1982年到1985年间,青海省考古队在都兰县进行了连续4年的考古发掘。1983年,热水血渭一号大墓的上层封堆被揭开,出土了大量的丝织文物,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后,从1994年到199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都兰县又继续3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再次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热门推荐
  • 明名臣琬琰续录

    明名臣琬琰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符法自然

    符法自然

    人心如深渊巨兽噬人蚀骨修道一途多是独身前行,凡人情欲多被时间消磨一空视众生为蝼蚁,只是那长生不死万族贪念、皆是人心最难以磨化的执念。为此同族相残异族相杀,在这修士的世界、心性丑恶就是那被解开了枷锁的荒兽展露无遗。
  • 连环案元凶

    连环案元凶

    夜色已深,远江市金月剧场曲终人散,精彩的歌舞演出落下了帷幕。观众退场后,演员慢慢离开剧场回家。本市红得发紫的漂亮女演员林环在停车场找到自己的奔驰轿车后,就将车驶出了停车场。她全副心思沉浸在刚才自己演唱时满场欢声雷动的激动人心景象中,全然没有觉察到车中有什么异样。车开到离自己的住地不远时,车后座上躺着的一人突然坐起,用一柄匕首顶住了林环后背,用使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命令道:“别乱动!别叫喊!乖乖地把车开到郊外,可以保全你的生命!否则,就立刻要了你的命!”
  • 弗莱迪和宇宙飞船(小猪弗莱迪)

    弗莱迪和宇宙飞船(小猪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无敌传人

    无敌传人

    只是梦到美女,也会没命吗?再次醒来,李闲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太一样了,他能分出几十米外蚊子的雌雄,看清几百米外路人的微信,听到几千米外情侣的低语……慈祥又诡异的林老伯突然造访,固执地将高挑美丽的独生女儿全权托付给了李闲。从此,李闲的世界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欢迎加入本书交流群:647045202)
  • 笑倾天下

    笑倾天下

    他,南风国的四皇子,生性懒散,做事随性,为了摆脱做棋子的命运,他选择了做弃子。他,江湖上迅速崛起的暗门门主,行踪飘渺,集邪肆疏淡清冷于一身;他,南风最年轻的鬼面将军,冰冷的面具,卓越的武功,惊世的将才,威慑四国;他,他,他,收起懒散的那一刻,收起邪魅的那一刻,收起冰冷的那一刻,众人才发现,原来他是她,绝世之姿,祸世之颜,到底绝了谁的情,祸了谁的心?远尘,飘渺清逸,不染纤尘;————待前世今生记忆苏醒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存在于天地间的意义,原来的疏淡,原来的悲悯只因我不够完整,待我变得完整时,我便发誓再也不要遗忘……北傲天,蓝眸幽深,俊美无匹,狂妄,霸气,冷酷,残忍;————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男还是女,你,我势在必得,哪怕倾天下之力,你若想飞,我便折去你的双翼,你若想走,我便折断你的双腿,此生,你终将属于我,并且永为我所有,否则,我宁毁之。离幽,妖娆妩媚,魅惑动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跟随着尘的脚步,我讨厌你,因为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你都抢走属于我的尘,只是,为何在尘倒下去的那一刻,在看到你眼中延绵不尽的悲伤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心中更为心疼的是你?君岐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你是一缕阳光,一缕清泉,瞬间的相遇便铭记于心。南仲彦,五官俊美,优雅无比;————何时起,对你的欲望越来越多,亲情对我的束缚越来越淡薄,为你,遭受世人耻骂又如何。尤哈达,温和儒雅,俊秀绝伦;————为何,连停留你眼光的最后砝码也丢掉了?南永阳,阳光可爱;————为你,我愿放弃一切。蓝罗,俊美冷酷;————你是我永远的守护。***************************************************第一卷宫廷童年第二卷江湖风云第三卷群雄逐鹿第四卷花落谁家美男不断增加中,中间可能还会加上一些,若加了,我会提前写入简介,希望大家多多留言,多多收藏,多多投票,多多支持,泪心再此先谢过!【注意:该文已经设置为半价,全本订阅只需要一半的价格。】推荐自己的新文《天价小小儿》:《神战》:(精彩玄幻文)《无心皇后》:(精彩穿越文)推荐泪的新文:《狂妃纵世》(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推荐朋友文文:《绝世战妃》骨脉《邪惑天下》曦珞妤《谍影战妃》骨脉《邪君囚妃》夜宦灭
  • 吴承恩捉妖记(第二部)

    吴承恩捉妖记(第二部)

    继超度白骨、封印卷帘后,吴承恩加入镇邪司,成为新任“奎木狼”。半年后,他收到李大小姐李棠邀请,和师兄青玄同去李家参加百妖大会(水陆大会)——狮驼国青狮白象做局欲捧三弟上位,金翅大鹏却只想和小白龙吴承恩做朋友;天蓬独战群雄,势要为嫦娥报仇、为齐天平冤,但最终倒在孙悟空操控的吴承恩笔下;牛魔王低调做妖,奈何红孩儿斩断父子情误入李家;青玄封印松动,齐天再现;李晋错失猴妖,大战难成;袁天罡死而复生,李天王宝塔压阵,袁守诚手握因果……这一幅百妖画卷,且看吴承恩如何落笔成书、流传千年。
  • 妖孽王爷,追妻忙!

    妖孽王爷,追妻忙!

    前世她是金牌杀手魅影,意外穿越,她成了名震天下的废物,并且克死爹娘,她不以为然,废物又如何,废物照样虐渣渣,揍得你没话可说,何况她有人宠啊!等等……还有人敢说她是废物,欺她、嘲笑她。“喂,你说怎么办”某男邪魅的一笑“怎么办……抄家伙……”她缩缩脖子“会脏了你的手,放灵宠吧!”遇上他,是她的劫,他说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永远不变的诺言,但我想要的是生生世世,你在,我便在,你想要的,就算倾尽天下毁天灭地,我也会给你……
  •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人也要过得好

    一个人也要过得好

    本书围绕当下年轻人最有共鸣的话题“一个人”展开,用50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单身女孩的成长。作者用形式各异却又直抵内心的温暖笔触,讲述了她自己与自己在人生最美好时光里的蜕变。书中写有她最感动的小故事,知足的小回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走过的城市,以及经历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