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900000002

第2章 厚德载物

在《周易》中,有一卦与《乾》卦正相对应,这就是《坤》卦。《乾》卦由六个阳爻构成,《坤》卦则由六个阴爻构成;乾表征天,坤则表征地;乾的性格是刚健有为,坤的性格则是柔顺宽厚。所以《坤·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中的“坤”字,据有的学者说,原本写作“巛”,而“巛”为“顺”的假借字,所以,“地势,坤”也就是“地势,顺”的意思参见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

《乾》与《坤》两相对应,二卦从两个方面表现了自然宇宙的基本品格。与对天道——《乾》的认识一样,古人也从对地道——《坤》的认识中,找到了提升人的德性的进路,那就是“厚德载物”。张岱年先生说,“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核心内容”(张岱年:《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见《文化论》,68页。)。可见其在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方面,曾经起到过多么巨大的作用。

2.1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到,君子“自强不息”的哲学基础是“天行,健”,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发现,君子“厚德载物”,也有它的哲学基础,或者时髦一点说,也有它形而上学的根据,这就是“地势,坤”,或曰“地势,顺”。通观《周易》可以知道,“顺”是《坤》卦最基本的品格。

“顺”字,《周易》经文(即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辞)中没有出现,《易传》中则出现了51次,其中特指坤卦(三画卦)的约有18条。如《师》、《比》、《泰》、《豫》、《临》、《观》、《剥》、《复》、《晋》、《明夷》、《萃》、《升》等,这些卦,其六爻符号中都包含一个三画卦坤,因此,《象传》、《彖传》也都以“顺”字释之,《说卦传》和《系辞传》也一致指出:“坤,顺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

当然也有一些六画卦,虽然包含一个三画卦坤,而《彖传》、《象传》却没有用“顺”字来解释。如《否》卦,是由乾坤两个三画卦组成的,《彖传》却说:“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君子而外小人。”不用“顺”字。但这句话中的“柔”字,则是指着坤卦说的。所以,“柔”也是坤卦最基本的品格。这样,与乾卦的品格为“刚健”相对应,坤卦的品格则为“柔顺”。

同样,与乾卦的“刚健”建基于六个阳爻的基础之上一样,坤卦的“柔顺”则建基于六个阴爻。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纯阴之卦,视它为阴性的代表,六十四卦之中,凡是言“柔顺”的,也基本上是就坤性来说的,虽然有些卦未必出现了三画卦坤。例如,有一些卦,六爻之中没有出现三画卦坤,但《象传》或《彖传》仍然用“顺”来训解:

“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旅·彖传》)

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巽·彖传》)

上述这些引文,大部分是用来解释该卦中的阴爻的。如“‘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中的“顺”字就是指着《旅》卦的六五而言的。“顺乎刚”,是说六五顺承上九阳爻。又如“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中的“顺”字是指着《巽》卦的初六和六四而言的,初六顺承九二,六四顺承九五。而且,“柔皆顺乎刚”一语,更是道出了阴爻为“柔”为“顺”的本质特性。

要而言之,坤卦的品格为“柔顺”。

2.2

乾卦的“刚健”品格源于天,坤卦的“柔顺”品格则来自于地,因为坤卦在《周易》中代表地,坤的基本取象为地。如:

地中有水,师。(《师·象传》)

地上有水,比。(《比·象传》)

明入地中,明夷。(《明夷·象传》)

以上引文,其中的“地”字,都是就六画卦中的三画卦坤的取象来说的。如《师》卦由坎和坤两个三画卦构成,坤在上边,坎在下边,坎为水,所以《象传》谓之“地中有水”。《比》卦也是坎和坤两个三画卦构成,只是二卦的位置有所颠倒,即坤在下边,坎在上边,所以《象传》谓之“地上有水”。《晋》卦由坤和离两个三画卦构成,坤在下边,离在上边,《说卦传》载:“离也者,明也。”所以《象传》谓之“明出地上”。《明夷》卦与《晋》卦正好相反,离为下卦,坤为上卦,所以《象传》谓之“明入地中”。等等。所以,《说卦传》解释说:“坤也者,地也……”,“坤为地”。

《周易》用坤卦的卦象来代表地,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对于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民族来说,土地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与对上天的认识相一致,中国古人对“大地”也很早就产生了独特而深厚的情感。《周易》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人之手,而周人的祖先便是从事农业的专家,并世代在尧、舜、禹的部落联盟中担任农官。据《国语》记载,祭公谋父在向穆王述说家史时曾经说道:“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国语·周语上》)大意是说,我们周人的老祖宗在尧、舜、禹的时代,一直是管农业的。部落联盟解体后,在夏后氏的排挤下,丢掉了农官之职,逃难于戎、狄(西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之间,但仍然谨守着祖先的事业,勤于耕种,发展农业。可见,农业对他们是何等重要。

正是由于对农业的重视和农业生产的发达,我国先民对于土地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并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因此,古人不但十分重视观察大地的变化,还怀着深深的敬畏对它进行崇拜,如古代的社神崇拜活动,就是对土地的一种最主要而隆重的崇拜形式。例如: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

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同上)

社神崇拜,也就是土地神崇拜。在中国古代,土地庙是无处不在的,此足见土地崇拜的普遍性。而人们之所以崇拜它,是因为它能负载万物,有不尽的资材供人们享用,概括一句话说,就是“人非土不立”。《周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并用乾坤两卦法而像之,也就不难理解了。

与对天的认识一样,《周易》对大地的认识也没有仅仅停留在情感的认同和现象的描述层面上,而是从哲学的高度对它生殖的功用、柔顺的品性进行了抽象的概括: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坤·彖传》)

这是《易传》作者对《坤》卦的特性作出的概括和赞美。大意是说:“美德至极啊,配合天开创万物的大地!万物依靠它成长,它顺从禀承天的志向。地体深厚而能普载万物,德性广合而能久远无疆;它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遍受滋养。雌马是地面动物,永远驰骋在无边的大地上,它柔和温顺利于守持正固。君子有所前往,要是抢先居首必然迷入歧途偏失正道,要是随从人后,温和柔顺就能使福庆久长。往西南将得到朋友,可以和朋类共赴前方;往东北将丧失朋友,但最终也仍有喜庆福祥。安顺守持正固的吉祥,正应合大地的美德永保无疆。”(黄寿祺等:《周易译注》,25~2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透过这段生动的话语,可以体会到《坤》卦的品德,大约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承天而资生万物;一是敦厚而普载万物;一是滋养而光大万物。

《周易》首《乾》、《坤》两卦,《乾》卦为纯阳,《坤》卦为纯阴,二者互依互存,互相为用,缺一不可。但相对来说,乾阳刚健,主进;坤阴柔顺,主从。因此,可以说坤卦主要以成就乾阳为己任,《彖传》所谓的“资生”,就是与《乾》卦的“资始”相对成文。孔颖达解释说:“资生者,言万物资地而生。初禀其气谓之始,成形谓之生。乾本气初,故云‘资始’;坤据成形,故云‘资生’。”(《周易正义》卷一)“据”,指根据乾元之“始”。这表明,坤元是不能离开乾元的“资始”而独立生育万物的。所以,它需靠着“顺承”乾元,来成就其生育的功能。而坤之所以能够“顺承”乾元,乃是由于它的敦厚足以普载万物,它的滋养足以光大万物。或者也可以换句话说,由于坤卦对乾元的“顺承”,使它同时具备了生育万物、普载万物、光大万物的伟大品格。因此,《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3

从人生哲学的立场来说,《周易》所谓大地生育万物、普载万物、光大万物的伟大品格,至少在三个方面对提升人类的德性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宽广能容;一是敦厚能载;一是以柔济刚。

宽与容,是大地最基本的品格,宽即其广大无边,容即其无所不包。关于这一点,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曾经有过一段颇为中肯的论述。他说: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韩非子·大体》)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上面没有辽阔的天空,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下面没有宽广的大地,就不能承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都能容纳,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都能吸收,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因此君主要像天地那样气魄宏大,才能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涵养宽广,才能使国家富强。在这里,虽然韩非子所要劝诫的是君主,但其中的道理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

宽容,向来被视为一种美德,早在周代就曾经有人指出:“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也特别重视宽容的意义,他说:“宽则得众。”(《论语·阳货》)“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治长》)“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等等。战国末期的儒学殿军荀子则更明确地强调了宽容的重要性。他说,君子度量自己要用绳直,接待别人要用引导。度量自己用绳直,所以足以为天下人所效仿;接待别人用引导,所以能够宽容百姓,依赖百姓,而完成天下的大事。(参见《荀子·非相》)这是强调宽容是君子的美德。所以,隋朝思想家王通说:“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中说·魏相》)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认为:“宽也者,君子之德也。”(《与辛幼安》,《陆九渊集》卷五)

在古代,有关宽容的故事比比皆是,兹举一例。

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年轻时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深知他的贤明和才干。管仲家里很穷,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待他很好,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对他有任何怨言。后来二人都做了齐国国君两个儿子的老师——鲍叔事奉公子小白,管仲事奉公子纠。后来小白得到了君位,做了齐桓公,却耍阴谋让鲁国人杀了公子纠,管仲也因此受到牵连而遭到囚禁。但鲍叔仍一如既往,与管仲交好,还向桓公推荐了他,并使之得到了重用。而管仲也果然有才干,桓公凭借着他的智谋迅速成就了霸业,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进行“维和”,使天下免于战火。管仲曾不无感慨地说:“当初我穷的时候,曾经与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以为我是贪财,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但因经营不善,反而使他陷于困境,鲍叔并不以为我是愚笨,认为时运有顺有逆。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并不以为我不成器,认为我没有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在战场上逃跑,鲍叔并不以为我是怯懦,知道我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乎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并不以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为小节而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羞耻。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则是鲍叔啊。”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己的位置置于管仲之下……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的知人。(参见《史记·管晏列传》)

在这里,鲍叔在知人方面确实独具慧眼,但其心胸的宽广能容,恐怕更重要吧。诚如《师·象传》云:“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又如汉朝人所说:“存人,所以自立也;雍人,所以自塞也。”(《汉书·梅福传》)

2.4

敦厚能载也是大地的一种品格。地球的直径有多大,圆周有多长,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不过古人对此并不十分了然。但他们凭着自己的感受,对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的这块土地却是十分了然的。他们折服于大地厚重稳健的品格、载育万物的能力,并从大地的这种品格和能力中体悟出了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慈悲忍让的德性溯求。

关于“厚”的美德,《周易》中有一个解释:“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系辞传》)汉人刘向在所著《说苑》中有一段表述,可以看做是这段话的注脚。他说: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刘向:《说苑·复恩》)

大意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把恩德施给别人,贵在不求别人报答;接受别人恩赏的人则一定要报答。所以大臣辛勤劳苦为人君服务,而不求人君的赏赐,人君把恩德施给臣下而不求他们报答。因此《易经》中说,勤劳而不埋怨,有功而不求报赏,这是最厚道的人了。

中国古人十分欣赏这种“厚道”的品格,把它视为人的一种美德。如孔子就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晋人葛洪则认为“厚则亲爱生焉,薄则嫌隙结焉”(《抱朴子·交际》)。这也就是说,有了这种“厚道”的品格,就必然能表现出能劳、能忍、推己及人的善行。所以,在《荀子》的《修身篇》中曾经有这样的话,尊敬老年人,壮年人也就因此而来归顺了;不嫌弃穷苦人,明通事理的人也就因此而来凑聚了;在暗地里做好事不图报答,贤明之人和不肖之人也就因此而被同化了。如果人有这三种行为,即使有大过临到自己,上天能不成全他吗?这里所讲的三种行为,无疑是从人敦厚的德性中推衍出来的。所以,古代的思想家都特别强调“推己及人”,如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孟子则把它看成是“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的根本原因。其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所谓的“善推其所为”,实际上是指善于将自己善良敦厚的品性开显出来,以便于施恩和影响他人。

2.5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柔顺是大地的特殊品格。这种品格,除了宽广能容、敦厚能载外,还能以其“柔”而济“刚”之不足,或者换句话说,以其柔成就刚之为刚,这也是《周易》首《乾》次《坤》的秘密之所在。请看下面的材料: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传》)

一阴一阳之谓道。(同上)

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同上)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彖传》)

这些材料讲的是天地、乾坤、阴阳相互为用,须臾不可离的道理,中国古人特别重视阴阳之间的互补,特别重视以柔济刚。东汉时期的著名哲学家王充说:“阴阳和,则万物育。”(《论衡·宣汉篇》)明清之际的著名哲学家王夫之更是认为阴阳相资、刚柔相济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若不互相资以相济,事虽幸成,且不知其何以成”(《正蒙注·动物》)。

关于柔以济刚,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曾经有过一段颇为精彩的议论,他说:“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友绝。夫刚则不和,不和则不可用。是故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易》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由不刚也。”这段话虽然重点强调了一个“和”字,但他所表明的只刚不柔必折、必裂的道理则是十分深刻的。

此外,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也有过一段相关的议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致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诸葛亮集·将宛》)应该说,诸葛孔明的这段议论更道出了刚柔相济的奥义。这也提醒人们,在自己的德性修养和行为处世中,一定要善于培植柔顺的品格,发挥柔顺的作用,以求收到互济互利的效果。

就像《周易》首《乾》次《坤》一样,在本书的第一、二章中,我们也首先讨论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种品格,这两种品格,是大自然的品格,是天地的品格,是乾坤的品格。《周易》认为,它们也应当是“崇效天,卑法地”的君子的品格。可以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人之德性修养的两大基调。本书的以后逐章,虽然论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离不开这两大基调。这也正如《周易》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传》)

同类推荐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

    思想家代表了他所在的时期的智慧最高水平,思想家的贡献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本书介绍了重要的思潮和思想家,为读者了解思想史提供了捷径。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素书

    素书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本书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热门推荐
  • 神医炼丹师

    神医炼丹师

    她本是绝世炼丹师,却苦逼穿成悲惨潦倒的弃女,而她岂能就此认命!再次睁眼,寒芒乍现!一尊炉鼎空间无限,种药、炼丹、提修为!一把蒲扇可生风,亦可杀人!药毒双绝,神力无边,世人仰视,猛兽也变土狗!霸气蜕变,威震八方!那些弑她母欺凌她的渣渣们,等着受虐吧!想她风华绝代,天下无敌!却屡屡栽在某妖孽手里,她表示不服!他妖孽腹黑,暗黑冷酷,本是高冷之王,却愿化身做她的温柔小情郎。(推荐我的新文:灵医枭妃)
  • 成功父母的7堂课

    成功父母的7堂课

    不是每位父母部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作为父 母,仅仅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有责任提 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廖康强编著的《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培训好父母的教材,告诉父 母家庭教育中的基本理 念,教父母如何与孩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何让孩子 自由地成长。对于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毫无疑问,《成功父母的7堂课 》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书。
  • 热武侠

    热武侠

    一点星火燃起广阔原野,寂静百年的天朝上国从此沸腾起来。金戈铁马,龙蛇起舞,又一个武侠的大时代从此拉开。(数群:312700689)
  • 懂幽默的人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懂幽默的人跟任何人都聊得来

    林肯说:“幽默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无疑是一个失败者。”我们的生活时刻少不了沟通,少不了与他人聊天。如何说话才能与任何人愉快地聊天,这是每个人面临的问题。而幽默能将我们所有人面临的问题变成不是问题,能让我们跟任何人都聊得来。因为,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聪颖,是一种机敏,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艺术。幽默能引发喜悦和快乐的源泉,能协调自我和社会关系。一个风趣幽默、具有出众口才的人必将是一个魅力无穷的人,无论是当众说话,职场沟通,商场交流,还是谈情说爱、家庭生活,都会让人们刮目相看,都能够如鱼得水,在轻松一笑中解除难题、高效完成任务,拥有工作或者生活的乐趣。
  • Out of Time's Abyss

    Out of Time's Aby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娘子逃婚上了瘾

    娘子逃婚上了瘾

    从村姑到皇后的华丽大变身。穿越成为三岁农家女赵安然,虽家境贫困,幸有疼爱她的父母和兄长。且看她如何带着全家发财致富奔小康。不想将来嫁个放牛娃,村姑要奋斗。鼓励爹爹参加科考,爹爹考了秀才考举人,安然无意中也引来桃花两三朵。本以为这就是穿越后的幸福生活了,不想爹爹竟然不声不响就把她许给别人了!婚姻没有自主权什么的最悲催了,无力反抗的她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退婚。谁都说爹爹中进士那是轻而易举,却不料爹爹会在赶考途中遇上强盗被人杀死……天塌了,地陷了,伯父伯母将家里的财产瓜分了。祖父祖母伤心死了,娘亲差点哭瞎眼睛,可怜的安然转眼间家破人亡。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安然迅速坚强起来,一边照顾娘亲,一边刺绣卖钱供哥哥读书。什么?已经是知府公子的未婚夫想退婚?那就退吧!她巴不得呢!谁稀罕那从未见过面还嫌贫爱富的纨绔?什么?已经成婚的表哥想要休妻娶她?这怎么行?她可不做第三者!终于,苦尽甘来。争气的哥哥考中举人,被举荐进入国子监,以前被侵占的财产又还回来了,未婚夫退婚的声音也烟消云散。安然扼腕,难道她还得嫁给那个嫌贫爱富的纨绔?不甘心啊不甘心!不行,她得想个办法,有通房小妾的丈夫坚决不能要……终于,退婚成功,让那自以为是的纨绔未婚夫后悔去吧!带着娘亲嫂子去京城找哥哥,不想也能遇到强盗,她不过怒斥强盗几句,居然也能惹来桃花……八大世家的公子,居然有两人来求娶,互不相让就差大打出手……
  •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

    名人传记丛书——哥伦布——开创了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任务系统之九尾

    任务系统之九尾

    刚刚得到系统就穿越了,咦好奇怪你们怎么这么小?纳尼我是九尾?额。嗨水门,你好啊。喂喂我刚来你就要封印我?啊♂,系统救我,我不要被封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