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300000023

第23章 僖公(8)

[注释]

①掖(yè夜):挟持,指持人的手臂。②师于:驻扎在。

[译文]

鲁僖公二十五年春季,卫军进攻邢国,礼氏二兄弟跟随国子在城上巡察,两人左右挟持国子扔到城外,杀死了他。正月二十日,卫侯燬灭掉邢国,因为卫国和邢国同姓,故而记录卫侯的名字。礼至在铜器上作铭文讲:“我挟持杀死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挡我。”

秦穆公把军队屯驻在黄河边上,预备护送周天子回国。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像为天子的事尽力有效了。能够获得诸侯信任,并且合乎大义。继续文侯的事业,而且在诸侯当中宣扬信义,现在可以做了。”让卜偃占卜,说:“吉利。获得黄帝在阪泉作战的卦兆。”晋文公说:“我担当不起啊。”卜偃答复说:“周王室的礼制没有改变。如今的王,便是古代的帝。”晋文公说:“占筮。”又占筮,获得《大有》变成《睽》,说:“吉利。获得‘公被天子设享礼招待’的卦,战胜之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什么比这大的吉利吗?并且这一卦,天变成水泽来接受太阳的照耀,象征天子自己降格而迎接您,不也是行吗?《大有》变成《睽》而又回到本卦《大有》,象征天子也会回去他的地方。”晋文公辞去秦军顺流而下。三月十九日,晋军屯驻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了温地,左翼部队恭迎周襄王。夏季四月初三,周襄王进到王城。在温地捉住太叔带,把他杀害在隰城。

[原文]

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①,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阳樊不服,围之。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注释]

①未有代德:没有取代周王室的德行。二王:两个天子;晋文公欲求得天子葬礼,就等于有二王。

[译文]

四月初四,晋文公觐见周天子,周天子用甜酒款待他,又命加上币帛来助欢。晋文公请求死后可以用隧道葬自己,周天子没有答应,说:“这是天子的典章。没有替代周王室的德行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不欢喜的。”周天子赐予晋侯阳樊、温、原、茅的土地。晋国此时开始开辟了南阳的疆土。

阳樊人不服从,晋军包围了阳樊。苍葛大喊讲:“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震慑四方夷狄,如此做无怪我们不敢降服。这儿谁不是王室的亲戚,难道能抓捕他们吗?”于是便放阳樊的百姓出城。

[原文]

秋,秦,晋伐。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①。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注释]

①坎:掘地为坎。血:杀牲取血,即歃血。加书:把盟书放在上面。伪:伪装。

[译文]

秋季,秦国、晋国进攻鄀国。楚国斗克、屈御寇领着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路过析地的弯曲地带,同时捆绑着士兵装成俘虏包围商密,黄昏时逼近城下。晚上,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装成和斗克、屈御寇盟誓的模样。商密人害怕说:“秦国占据析地了,戍守的人反叛了。”于是便向秦军投降。秦军囚禁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回国。楚国令尹子玉追击秦军,没有追上。于是楚军围住了陈国,把顿子护送回顿国。

[原文]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与温大夫。

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对曰:“昔赵衰以壶飧①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注释]

①以壶飧(sūn孙):用壶携带食物。

[译文]

这年冬季,晋文公围住了原城,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城人不投降,晋侯命令军队撤离原城。间谍从城里出来,讲:“原城预备投降了。”军吏讲:“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讲:“信用,是国家的宝贝,民众靠它庇护,获得原城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丢掉的东西就更多了。”退兵三十里而原城投降。晋侯把原伯贯前往冀地。任用赵衰担任原大夫,狐偃担任温大夫。

卫国人调停莒国跟我国的关系。十二月,僖公跟卫子、莒子在洮地结盟,重温卫文公时的旧好,并且跟莒国讲和。

晋文公向寺人勃鞮询问原地长官的人选。勃答复说:“先前赵衰用壶携带了食物随着您,一个人走在小路上,饿了而不去吃它。”故而晋侯让赵衰做原大夫。

僖公二十六年

[原文]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冬,楚人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公至自伐齐。

[原文]

〔传〕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丕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①,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东门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师,臧孙见子玉而道之伐齐、宋,以其不臣也。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

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宋以其善于晋侯也,叛楚即晋。

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代齐,取谷。凡师能左右之曰“以”。置桓公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

[注释]

①竟:同“境”。

[译文]

鲁僖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僖公会见莒兹丕公、宁庄子,在向地结盟。重温洮地盟约。齐国军队侵扰我国西部边境,这是对鲁国参加洮、向两次盟约的惩处。

夏天,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卫国人进攻齐国,因鲁、卫两国曾在洮结盟的原因。僖公派展喜前去犒劳齐国军队,并先让他向展禽请教怎样措辞。齐侯还没入鲁国地,展喜便迎上去,讲:“我君主听说您亲自移步,将屈尊前来我国,派我来犒劳您。”齐侯讲:“鲁国人害怕吗?”答复说:“小人恐惧了,君子却不怕!”齐侯讲:“公室像悬挂的罄,野地里都不长青草,依仗什么不惊恐?”答复说:“仗恃着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太公捍卫周王室,在左右辅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而且赐给他们盟约,说:‘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不要互相侵害!’这盟约放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它。齐桓公由此联合诸侯,解决了他们的不和谐,弥合了他们的裂痕,救援他们的灾难,这正是昭明太公的责任。到您就位的时候,诸侯期望您,讲:“将会继承桓公的事业!”故而我国也便没调集军队,防守边境。我们觉得:“难道他继承君位九年,便丢弃先王的命令、废除太公的责任吗?将如何向他的先君交代?您一定不会如此做。’仗恃着这一点便不惊恐。”齐侯于是撤兵回国。东门襄仲、臧文仲到楚国请求援兵,臧孙进见子玉并引着他进攻齐、宋国,因齐、宋两国不肯臣服楚国。夔国不祭奠楚国先祖祝融、鬻熊,楚国人谴责他。夔子答复说:“我们的先王熊挚有病,鬼神不能免罪,才自己窜逃到夔地,故而失去了楚国的救助,又何必去祭奠他们呢?”

秋季,楚国的成得臣、斗宜申领兵灭亡了夔国,把夔子抓回楚国。宋国因同晋侯友好,就背离了楚国而亲近晋国。

冬季,楚国的令尹子玉、司马子西领兵进攻宋国,包围了缗地。僖公领着楚军攻打齐国,夺取了谷地。但凡领兵打仗,能够任意指挥别国军队的就称为“以”。僖公把齐桓公的儿子雍安排在谷地,由易牙服侍他,把他作为鲁国的援助。楚国的申叔防守谷地。齐桓公有七个儿子,都在楚国做了大夫。

僖公二十七年

[原文]

〔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原文]

〔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

秋,入杞,责无礼也。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暌,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①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轼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将中军,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使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②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注释]

①入:率全军回国。②民听不惑:百姓明白道理,不致迷惑。

[译文]

二十七年春天,杞桓公来鲁国朝见,行的是夷人之礼,故而《春秋》称他为“子”。僖公看不起杞桓公,由于他不够恭敬。

夏季,齐孝公逝世。鲁国对齐国埋怨,但并没有废弃对齐国的丧礼,这是合于礼的。

秋季,鲁国进攻杞国,责难杞桓公朝见鲁国时的无礼行径。

楚成王准备攻击宋国,派子文在睽地操练兵马,子文一个早上便操练完毕了,而且没有惩处一个人。子玉在地操练,练了一天才完毕,鞭打了七人,用箭穿耳三人。楚国老臣都去祝贺子文推荐的子玉有才能,子文请大家饮酒。这时贾年纪还小,最后才来,也不向子文祝贺。子文问他原因,他答复说:“我不晓得要祝贺什么?您把大权传给子玉,说是为了安定国家。如此国内即使能得到安定,对外作战却要失败,岂不是得不偿失?子玉作战失败,也是因为您的举荐。推荐一个使国家失败的人,还值得祝贺吗?子玉刚愎而无礼,不能让他治理民众。要是他率领超过三百乘的军队,恐怕便很难安全回国了。要是能安全回国,再来祝贺也不算晚吧?”

冬天,楚成王跟诸侯发兵,包围宋国,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告急。先轸说:“回报宋公赠马之恩,解除宋国被围之患,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成就晋国的霸业,便在此一举了。”狐偃讲:“楚国刚刚得到曹国不久,又与卫国新近缔结了婚姻。要是进攻曹、卫,楚国一定前去援救,如此宋国、齐国也都能解围了。”于是晋国在被庐检阅了军队,把部队编成三个军,并商量谁做元帅。赵衰说:“行。我从他多次谈话中,晓得他爱好礼乐,注重《诗》《书》。《诗经》和《尚书》是道义之所在,礼乐是德行的原则。德行道义,是利益的根本。《夏书》讲:‘任命一个人便要听取他的意见,并交给他一项任务尝试一下。要是他有了功绩,便赐以车马服饰作为酬劳。’国君不妨试一试。”晋文公便委派郤榖领着中军,郤溱为副帅;委派狐偃领着上军,狐偃让给他弟狐毛,自己做副帅;委派赵衰为卿,赵衰让给了栾枝跟先轸,栾枝领着下军,先轸做副帅。荀林父驾车,魏犨为车右。

先前晋文公刚一回国,就开始训练民众,两年后,便想使用他们。子犯说:“民众还不明白道理,不可以安居乐业。”于是文公便出兵帮助周襄王安定王位,回国后又致力于为民众谋求福利,民众就逐渐安于生计了,文公打算使用他们。子犯讲:“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用,不了解信用的作用。”于是文公通过进攻原国向民众表示什么是讲究信用。从此,民众之间交易商品不求多得,明码标价,公平合理。文公讲:“现在行了吧?”子犯说:“民众还不晓得礼,还没有产生恭敬之心。”于是文公又通过阅兵使民众晓得什么是礼仪,并设置执秩一官负责掌握爵禄等级,让官员各归其位,如此,民众才听从命令,不再迷惑,然后再使用他们。最后赶走了驻扎在谷地的楚军,解了宋国之围,一次战争便称霸于诸侯,这都是文公看重教化的结果。僖公二十八年

[原文]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已,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卫侯出奔楚。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陈侯如会。公朝于王所。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卫元出奔晋。陈侯款卒。秋,杞伯姬来。公子遂如齐。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卫元自晋复归于卫。诸侯遂围许。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

[原文]

〔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人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颠颉怒曰:“劳之不图①,报于何有!”爇僖负羁氏。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②宋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卒实从之。

同类推荐
  • 大唐隐王

    大唐隐王

    "听说过穿越后美女相拥,前程似锦的,但你听说过穿越后却要被活埋,然后流亡逃窜的吗?考古学家李承训只因穿越到大唐李建成之子身上,便注定要被活埋?好不容易逃脱,他还没松口气又被朝廷高手追杀,多舛的他只好隐身少林,学武练拳,却不曾想又失手打死了和尚,被少林通缉,一场更大的风雨正扑面而来……看他如何破局?缔造大唐隐王!"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美国人看《古墓丽影》,中国人看《古墓贼影》!全面展示从古到今的盗墓史实,深度披露历朝历代的盗墓谜案!讲述盗墓贼的前世今生,窥探古墓中的玄机秘闻,演绎墓内墓外的惊天真相。一部考据详尽、云谲波诡、震撼人心的中国盗墓传奇。讲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盗墓事实和真相,解说盗墓活动的兴起缘由、盗墓者的组成和身份、盗墓工具和盗墓技术、历次重大的盗墓风潮和骇人听闻的盗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为防盗而采取的设置疑冢、虚墓,暗设机弩、毒烟、伏火等凶险奇异的反盗墓措施,还揭示了中国盗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见鬼”现象。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大唐征伐志

    大唐征伐志

    本书从唐太宗率领大唐将士征讨高句丽开始,至唐睿宗继位结束,主要描写大唐在此期间对外征伐的事迹、宫廷的事迹、部分人物生活的事迹,本书中有很多融入了我的经历和我对人生的感受的内容,通过书中人物的事迹展现出来,所以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也是一部与众不同的自传。因为本书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所以书中的内容有经过了我的艺术化创作的真实的历史,也有完全杜撰出来的内容,历史题材的小说的内容需要真实的历史与杜撰出来的内容相结合。
热门推荐
  • 婆媳大战

    婆媳大战

    婆婆与媳妇,自古来便是站在楚汉两界的敌对方。当然,婆媳关系好的也有,但在少数。导火索,源于争夺她们之间互爱着的男人,这个好似老鼠钻进风箱的男人,担当着两种角色,一头是儿子,一边是丈夫。几千年来,这个战场销烟弥漫,喊声震天。时光荏苒,双方战术在不断更新,决胜方的地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以前,处在上风的是婆婆,她老人家只要眉头轻轻那么一蹙,老手随意那么一扬,儿子们便得高唱一曲《孔雀东南飞》,貌似兰芝的媳妇便只能掖着休书哭哭啼啼地回娘家。如今,媳妇昂首挺立,不仅与婆婆分庭抗礼,而且,当仁不让地霸着“导火索”,再也不许婆婆多染指。婆婆岂甘就此拱手相让?绝对不行!先揪过沉浸在老婆温柔乡里的儿子,劈头盖脑的一通训,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一通革命家史教育,可效果甚微。婆婆对分不清“敌友”的混小子既是失望更是生气,可她老人家将一切归咎于这个成天打扮成小妖精似的儿媳妇。都是她,媚惑得儿子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再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婆婆决心与媳妇来场PK,来个争夺战!很不幸,本书中的女主柳芊芊恰好是现代时尚超前的媳妇,而书中的婆婆却是个看不惯一切,独尊,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的传统人物。婆婆扯过亦步亦趋地跟在新婚媳妇身后的儿子,一脸的不满:“每天都不知道早起给自已的婆婆和爷们做早饭,你娶得是啥媳妇?”新娘子柳芊芊气得满脸红晕,举起大红枕头便朝新郎林晨飞扔去:“跟你娘睡去,成天你妈你妈的。”战场摆开,狼烟顿起。除了这个主战场外,还有另外三个次要的战区。这三对婆媳,或婆强媳刁,或婆蛮媳悍,或婆土媳洋…总之,开战伊始,形态各异,精彩纷呈。呵呵,这下可有热闹看喽。在这里,婉儿要特别感谢可爱的小冰月,是她不厌其烦地替婉儿做封面,做了一张又一张。小冰月,新年快乐哈!还有,咱们的宝贝狼儿与小冰月合作,替婉儿重新做了一张封面,在此,婉儿祝狼儿在家乡一切安好,新春快乐!推荐一下自已完结的文文《惹火小丑后》强力推荐好友的文文:筱语依依:玩毒小王妃静窗幽恋:王爷奴家有了宋喜:肥婆皇后梦幻的色彩:《爱上吸血鬼总裁:》三木目:幸福那根骨头瑜玥:皇帝弃了种蓝羽水月:皇宫宝贝之睿智六公主晨曦梦晓:想跑没门久仙::惹上邪总裁落櫻:这家伙好拽流泪的天空:战神总裁潇丹青:替欢小娇妻
  • 佛说法海经

    佛说法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知罪

    时光知罪

    “你爱着他?”承堪捏住闵初瓷的手腕,仿佛他们之间有深仇大恨一般。他红着眼眶,布满血丝的眼再也不见深沉,他疲惫又偏执的咆哮道;“告诉我是不是?是不是,,,,”看见承堪因愤怒而充血变得粗红的脖子上狰狞的动脉和额头上暴露的青筋,闵初瓷有一瞬间觉得触目惊心。比起承堪疯狗式的狂躁,她平静的让人绝望,“是,从我决定勾引他的那一刻开始我已身处地狱,而我要做的是让他和那个老女人陪我一起永世不得超生。”闵初瓷再也不是闵初瓷,她一字一顿极声音的力道重的似铅球,及其冷血的说;“而—你—妄—想—阻止—我。”
  • 天才小神医

    天才小神医

    她是误打误撞的穿越,却被一个凶狠的摄政王带了回去。她身为医生,原本只需要治病救人。但是现在怎么还有对付那些妃子呢?当她丢了心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当她需要被利用的时候,他居然能够狠下心。多年不见的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还能像以前一样吗?当她不在在乎的时候,他们之间又能够怎么样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接招:嚣妃二进宫

    冷王接招:嚣妃二进宫

    那一年,她一曲倾城,却被他以奸细的名义囚禁于府中。倾付真心只为他唱,他却将她的真心碾为粉末。直至她中毒而亡,他才知,自己心中早已容不下她人…复国大典,再度相见,她视他如陌路。战场峥嵘,兵刃相见,他降战难抉择。如果,那一年,我早些看清我的心,你我是不是又会另一个结局?
  • 血族公主别想逃

    血族公主别想逃

    她,冷酷无情,是血族最高贵的公主;她,善良却屡遭欺负,他闯入了她们的世界,她爱他,想将他占为己有;她爱他,只想默默守候,她们将如何选择?
  • 爱妃有妖气

    爱妃有妖气

    传说,她踏着怪物降临,是邪恶妖女。靠,那素宝马,啥眼神。传说,她以一己之力震撼战场,无人敢撄锋。全靠家伙带得全,凤姐一顶三,牛啊。传说,他们是最完美的妖废组合,天地难容。姐素坑神,姐怕谁,坑不死,不用谁融化,咱自个儿躺坑里去。一袭白衣,一双火瞳,这一生,这一世,只求遵循本心。逆命为法,逆法则道,逆道是天,逆天成尊……
  • 宗华

    宗华

    一个现代人穿越虫洞到一万年前,教导中国原始先民种植农业。他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基因突变,以至基因能遗传现代记忆到自己某一个后代身上……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吐火罗人……古埃及,赫梯,巴比伦……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希腊,印度,中南半岛……这本书的主角是因穿越者而与华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文明,国家以及民族。
  • 伪萌少主勿靠近

    伪萌少主勿靠近

    他救了一个浑身是血、来路不明的男人回家,却不想他苏醒之后记忆全失,彻底赖上了她。本以为可以带着这个软萌可爱的他一直这么生活下去,却不想某一天,他竟然会变成她全然陌生的样子,冰冷嗜血、残忍无情。自此,夏琳心的人生彻底颠覆,她怎么可能会想到,他竟然就是至尊少主?!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私营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它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在考验着公司总经理的勇气和耐心,需要总经理们时刻保持敏锐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从小到大,由大到强,可以说是每一位私营公司总经理的不懈追求。本书较之于琳琅满目的企业管理著作和大学MBA教材,最为显著的价值和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言简意赅,系统完整。私营公司的总经理们不仅可以从本书中学到目前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本书获取洞察未来,把握公司成长方向的能力,掌握私营公司竞争力的提升之道,对私营公司的管理和做强做大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每一位私营公司的总经理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每一位在私营公司打拼的职业经理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