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0100000114

第114章 制盐与卖盐

第120章制盐与卖盐

给矿盐做脱毒处理的实验涉及的是物理和化学的综合知识,这本身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但这里是大魏,格物被认为是世间最神秘的学问。

什么是格物?格物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是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算是儒学的一个分支。只是很可惜,因为格物要涉及许多的具体操作,会需要了解很多的农、工、甚至是商方面的学问,这是骄傲的儒家的学子看不上的,所以这门伟大学科在战国后期就被儒家所抛弃了。

然而,袁烜对于格物有自己的看法。所谓格物应该是前世他所知的所有自然科学的统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学、天文学,甚至是水力学和建筑学等等!

大魏人不知道下雨是格物,挑水是格物,烧饭是格物,就连放个屁其实都有格物的大道理在里面。他们狭隘且固执的认为,像是袁烜现在所做的这种伟大的尝试才叫做格物,才配叫格物。

“荣国公,其实这些真的不用你亲自来的,随便叫个有些力气的侍卫都可以的!”

四大镇国将军,这是曹穆当年潜邸时期的四个武职亲信,天下历来有郭锋憨,曹策儒,齐垠忠,夏乔猛的说法。如今袁烜已经见过三位大将军了,如果说齐垠和夏乔的特点还不明显,那么对于郭锋的这个憨字,袁烜十二分的认同。

袁烜说换个人来打下手并不是关爱这位荣国公,而是嫌弃他做事毛手毛脚。用小锤子把整块的盐矿砸成小块,然后倒进石磨里,袁烜要的是把这些矿盐磨成粉末,而不是变成粉尘。

郭锋硬是不听,他觉得这种伟大的试验就该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他看了这些工具,觉得唯一有可能轰轰烈烈的就只有这个石磨了,于是非要自己亲自来转动石磨。

只是他转的痛快,却是不能让人继续添加进石磨眼,他转的是空磨不说,还把那些磨好的矿盐粉末给转的扬起了粉尘。

袁烜的劝阻不仅没有起到作用,那郭锋转的更起劲了,憨傻的笑容似乎在告诉袁烜自己才是最有力气的那个。

好在曹穆也受不了了,所以一脚把郭锋给踹开了,然后马上就有內侍上前轻轻的转动起来。

这个太监的年级不大,长得有些像是袁烜前世的某个流量鲜肉般清秀,但是那手指的关节很明显是练武练的,说不定还是老不死的门下,这让袁烜立刻有了些好感。

深褐色的矿盐粉末从石磨走边处缓缓溢出,另一名小內侍在袁烜的吩咐下拿着干净的笤帚把粉末扫进木桶里。

一连磨碎了八斤的矿盐,然后桶里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再也看不见一颗完整的颗粒,这意味着矿盐全部溶解进了水里了。

再找来几个差不多大小的桶,就倒进下一个蒙了密麻布的木桶。倒完之后大家发现麻布上全是灰褐色的东西,看上去很是邪乎,而揭开麻布后,刚刚还是深褐色的盐水竟然变淡了不少,但颜色依然鲜艳。

第三个木桶口上在绑上双层麻布,然后是三层,再是四层,如此重复再三。等到第四层麻布被揭开之后,木桶里的盐水基本已经完成了脱毒。但是此时的盐水一定还是非常苦涩,想要干净清爽的盐还需要进一步提纯。

六层紧密的麻布包着柳木枝子烧的木炭,一小包一小包的把掌柜的新买的大漏斗塞的满满当当。灶台上方搭了个简易的木架子,把漏斗固定好,然后把木桶里的盐水缓缓的倒进漏斗,然后无色透明的盐水淅淅沥沥的流进了锅里。

清澈见底的盐水和一开始浑浊的深褐色溶液完全是两个品相,若不是这么多双眼睛看见,谁能相信。

一直坐在椅子上旁观的曹穆已经起身了,他已经确定袁烜真的会制盐,而且一定是更好的盐。

当漏斗里的盐水不是流下来,而是滴下来的时候,袁烜吩咐点火加柴。郭锋自告奋勇的要去灶后看惯炉火,这关键时刻曹穆终于没有允许,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由那个掌柜的亲自来做。

做到了这一步基本就不用忙活什么了,袁烜悠哉悠哉的给自己倒了杯水,时不时的瞄了锅里一眼就当是在监工。

“这样就能出盐?”

曹穆就算是心性再好此时也忍不住发问,因为这东西对于大魏来说意味着太多太多。

袁烜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抓着刚刚曹穆座位边小几上的不知名糕点品尝起来,这一时半会的卡在喉咙上回答不了曹穆的问题,刚要喝口水顺顺喉咙,背上被人一拍,袁烜差点把自己的肺咳出来。

一看就知道是老不死的下的黑手,他或许是在告诫自己出盐之前不要太放肆。

“陛下稍候,只要这锅水烧干了自然就能出盐!”

于是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平生第一次关心炉膛的火是不是很旺,还亲自捡了一块劈柴到炉膛边。

看着沸腾的盐水不停的翻腾冒起气泡,所有人都像是被提着脖子的鸡看向锅里,然后保持这个姿势等待水干。

一锅水变成了半锅,半锅再变成半半锅,这时候原本清澈的盐水变成乳白色的液体,然后越来越白,锅的边缘往下尽是一层白白的痕迹,并且越是底下越浓密。

“出盐了!”

锅底已经有大块大块的盐了,这让郭锋忍不住叫出了声,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傻,紧紧的捂着了嘴巴不再言语,只是那两只大眼睛越瞪越大,仿佛它们也在呐喊一样。

“撤火!”

当锅里只有最后一点水的时候,袁烜果断下令撤火,炉膛里的余炭和铁锅的余温足够把这些水烘干。

没等袁烜验收,他就被一群人挤出了灶台范围,那里现在已经成了禁地。

老不死的抓起一小块轻轻一捏,然后那块盐就变成了一搓粉末。

老不死的用手指来感受,郭锋就豪爽多了,他直接掰下一小块直接丢进了嘴里,然后他的脸就变得精彩了。笑不是笑,哭也不是哭,看上去更像是痛苦的抽搐,只是依然不舍得把那一小块盐吐出来。

曹穆的手指在锅里轻轻一蘸,然后在舌头上轻轻一舔。很咸,很涩,但就是不会苦!

这是盐的味道!

“天降祥瑞,我大魏国注定万世永昌!”

曹穆张开双手哈哈大笑,似乎眼前的这点盐就让他拥有了全世界一样。

“恭喜皇上!”

所有人齐齐下跪大礼参拜,而且说得那叫一个整齐。袁烜有些懵逼,这好好的怎么又要跪了。

不过别人都跪了自己不跪似乎说不过去,所以也赶紧跪下表示恭喜。可袁烜心里那可真是苦涩,狗屁的天降祥瑞,还不是自己这个后世人带来的福利,至于恭喜也应该恭喜自己即将获赏才是!

众人起身后,掌柜的小心翼翼的把锅里晶莹的盐块取出装盆,只是略微拿锤子一砸,盐块就变成了细细的盐粒,模样说不出的让人喜欢。

三斤七两,掌柜的当着曹穆的面把收集起来的盐称了重量,然后包括曹穆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八斤矿盐能出三斤七两的无毒精盐,而且还没用用到什么其他的贵重神物来制作,这个过程都是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

“一斤盐市价是两百文,这还是江淮和洛阳地区的价格,若是偏远些的地方更高,据说蜀中最高时候买到了五百文还是有价无市,那些私盐商人黑了心肠,只顾着自己发财,全然不顾百姓缺盐是如何困苦。

如今好了,袁烜你献出制盐秘法,从今往后我大魏再无缺盐之忧,朕倒要看看那些世家还怎么用盐道掣肘朕的政令。”

不像是刚刚的欣喜若狂,此时的曹穆更像是一条张牙舞爪的猛虎,而这盐就是他新长出来的翅膀。

“陛下,不知你为这新盐定价几何?”

袁烜必须在这个时候把盐价给敲死,他可是和田家还有个交易,万一曹穆一拍脑袋定高了,那袁烜岂不是只能捏着鼻子赔钱给田家。

曹穆可能是没想到袁烜会在自己雄姿勃发的时候问这么不上道的问题,所以显得有些不高兴。

“定什么价有什么问题吗?”

“陛下,当初家师发明这制盐之法想的也是有朝一日人让天下人都能吃的上盐,若是和以前一个价,恐怕有违我师父的初衷。

当然,更吃亏的还是陛下!”

听袁烜这么一说,曹穆倒是来了兴趣。

“哦?朕又如何会吃亏了?”

曹穆这么一问,他身后的老不死的暗暗感叹,袁小子多半又要开始卖弄了,然后他又能说服所有人。

“陛下,刚刚制盐的全过程你也看到了,这三斤七两盐的原料是北地的矿盐,可以说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只要陛下一道令下,全天下的有毒矿盐都能收归国有,这甚至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再有就是这些设备都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就算是人工和柴火,甚至是铁锅的损耗,这些统统加在一起应该也不超过五文钱已经的成本。

如果要说成本,最主要的应该是运输!好在陛下你富有天下,我大魏的用这个方法能制盐的盐矿遍布全国,所以运输这块实际上也不是问题。

既然成本如此之低,就算是不卖高价也能有暴利可图!

再者,之前我大魏的盐一半在朝廷的掌握,一半归暗地里的盐帮所有,而盐帮是怎样的背景陛下想必比我更清楚。如果我们卖了高价,那就是给盐帮继续生存的空间与土壤,起不到打击的作用。

然后,盐自古就是暴利,同时也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精盐的问世必定会有一大批新的与盐有关的官员,到时候难免有些不法之徒!

最后,如果精盐还是高价,甚至更高价,那贫苦百姓依然吃不起,他们的体质不能得到改善,我大魏也难以找到更好的兵员。”

袁烜说了这几点,本来还想再胡说八道几条,结果曹穆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大手一挥问道。

“那你说说该如何定价?”

“陛下,小子觉得在定价之前,我们应该先开放盐市!”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准许私人可以合法卖盐,当然必须是在大魏境内,私自贩盐出境者还是老规矩杀无赦。

只要国内开放盐市,陛下只要下令他们只能在朝廷的盐场或下辖机构进货,然后卖价也不得超过陛下所定的最高限度。此举最关键的作用在于把盐税清楚明白的掌控在朝廷手中。

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就断了盐帮的货源与渠道,朝廷就能把所有盐道握在手中,盐帮就没了生存的土壤。而没有暴利,盐帮就没了生存的空间。如此一来破坏各地治安的盐帮也将自动解散!

当然,朝廷收拢了市场,降低了成本并没有损失利益,相反税收这块还会因为市场扩大变得更为丰厚。

除了朝廷,得利的还有百姓,他们能以低价买到上好的精盐,不仅是从改善体质上有利于大魏兵员的征召,盐也能更好的储存食物,可以给百姓更多的选择。

所以小子才说盐不能定高价,而且必须让百姓参与其中,允许小商小户开店卖盐,如此得利的是陛下,是朝廷,是天下百姓!

所以,请陛下三思!”

袁烜说完便拜服于地,曹穆虽然很好说话,但是万一受不住暴力诱惑做杀鸡取卵的事情,第一个吃亏的还是袁烜。

曹穆看着跪在地上的袁烜,心中满意他的分析,同时也为他为民着想这一点很欣赏。但偏偏他的所有设定中自己竟然是那个目光短浅的愚蠢皇帝,想到这一点曹穆就有些牙痒痒!

藤条抽在屁股上的声音很清脆,虽然只有一声,但随之而来的惨嚎却是那么嘹亮!

同类推荐
  •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套装共3册)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套装共3册)

    纵览大国命运:欧洲战争革命史(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王权的覆灭:1640~1649英国革命史+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 勒胡马

    勒胡马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
热门推荐
  • 金色王经

    金色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红楼梦评论

    新红楼梦评论

    是关于新《红楼梦》电视剧的评论性文章。通过指出新《红楼梦》的不当之处,来对原著作个重新的解读。文中会着重分析一些新《红楼梦》对原著的增删改变的不当之处。
  • 思维成就效率:41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

    思维成就效率:41种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

    许多上班族都被“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困扰着。这种烦恼对于刚入社会的新人而言,更是如影随形,但即使成为中坚分子,甚或被誉为经验丰富的老手,仍旧难以轻易摆脱这种困扰。《思维成就效率:41中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从思维改变效率的角度,详细阐述了提升工作效率和快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要认真实践《思维成就效率:41中快速解决问题的思考法》介绍的思考方法,一定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最适当、最迅速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及工作方法,从而成为精明能干的职场人。
  •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又名《视妻如宝:帝少的亿万宠婚》电视访谈节目的现场。“雷小姐,听说你从10岁起就开始辍学环游世界?请问你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雷宝焙凝思,“最美的风景?那应该是个男人吧。”“啊?男人!”雷宝焙一笑:“是我的王。”她的王,就是她眼中最美的风景。那个桀骜不驯的黑帮世子,12岁辍学,用六年韶光,陪她环游世界;18岁消失,用四年争夺,让她成为魅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23岁回归,亲自将后冠戴在她的头上,并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宣誓:“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以整个有生之年,许你一世纵容。”如此视她如宝的男人,她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什么风景,能够比他更美!但是……
  • 吾家囧徒初长成

    吾家囧徒初长成

    古代小萝莉养成文!呆萌妞霸气上演艰难追师记!她,出身名门却长在山谷,卖萌撒娇耍无赖,无一不能。他,沉默寡言却文武双全,腹黑毒舌假正经,样样精通。她追随他出了山谷,一路风尘仆仆,进入皇宫,摇身变成小公主。他养育她十六年,受尽折磨痴缠,对天感叹:“女人为何如此麻烦!”阴险太后设迷局,镇国塔中的她九死一生。他救她于危难,却只说:“你怎么这样沉?”楚国皇子求和亲,为换得长治久安,她挥泪出嫁,却险些死在他剑下。她只知他沉默寡言,却不知,他曾为她拱手江山。他想护她一世周全,却不知,她想与他一世长安。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雪交亭正气录

    雪交亭正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看见我的刀了吗

    看见我的刀了吗

    沙雕爆笑文。文笔渣,入坑谨慎。林三木,许逢春。枯木逢春。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前妻请签字

    前妻请签字

    他说:“你签字,我给钱。”她答应了这桩以利益为目的的婚姻,婚后他仍是抢手的成熟黄金单身男,她是娱乐圈的绯闻天后。当他目的达成,她大着肚子递上一纸离婚协议。而她再次站到他面前,他有一个神秘儿子,却依旧逼她到墙角:“夏繁锦,抛夫弃子四年,你还舍得回来!签字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