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4100000007

第7章 社会政治历史的演进(1)

(第一节 传说时代与夏朝概况

我们之所以要将夏朝与传说时代放在一起研究,主要的原因在于夏朝时期的直接文字资料迄今还没有发现,人们对于夏朝情况的认识还主要依赖于文献记载的传说材料。尽管这些资料从种种情况看是相当可信的,但毕竟不像殷墟的甲骨卜辞那样完整而直接地揭示当时的社会面貌。关于夏王朝的考古工作也尚待更多的发掘,人们在殷墟发掘之后,期望也能发现“夏墟”,了解夏朝都邑的情况,但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成果出现。关于夏族的兴起和夏王朝的建立与发展等问题,离开了传说资料就无从谈起。所以弄清楚古史传说时代历史演进的源流对于阐述夏代历史便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将夏朝与传说时代放在一起研究,就目前的资料看,还是比较合适的。在没有文字记载出现的时候,历史由人们口耳相传的方法来保存与流传。这些内容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以后便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我们虽然很难把这些传说和考古资料一一印证,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可信的古史系统,但是透过这些传说却可以看出我国原始时代的大概的社会面貌,也能够据此而窥见和探讨夏代的一些社会情况。

一、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在《天问》篇里开头就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他将历史追寻到了天地未分、混沌无垠的时期。相传人是由女娲用黄土和泥捏出来的,屈原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之身又是谁做的呢,屈原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对于人类起源问题作出正确回答。但是这却说明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世界如何诞生、人类怎样出现之类的问题很感兴趣。战国秦汉时期的人对于远古时代先民的生活情况有一些推测。在相关的传说中,人们多着眼于对于远古先民社会生活社会生产情况的说明。《韩非子·五蠹》篇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有巢氏和燧人氏的情况显然和旧石器时代相符合。《礼记·礼运》篇也说那个时代“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关于那个时代社会组织情况,《吕氏春秋·恃君》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对远古时代婚姻和社会的情况作了正确的说明。在古史传说里常把农业耕作的起源追溯到神农氏和烈山氏,认为神农氏制造了耒耜并教民耕作,种植各种谷物,烈山氏有一位很能干的子弟,名叫柱,他“能殖百谷百蔬”(《国语·鲁语上》)。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有了农作,神农氏和烈山氏可能是那个时代以善于农耕而著称的氏族。在稍后的传说里还有一位伏羲氏,《易·系辞下》说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伏羲氏应当是一个善于占卜并以渔猎著称的氏族。相传与伏羲氏结为夫妻的女娲曾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可见女娲所在的氏族对于自然的斗争取得过辉煌成绩。

在我国传说时代最为著名的英雄人物首推黄帝和炎帝,其中又以黄帝占据最主要的位置。战国秦汉间人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过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

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为一。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黄帝族并非自天而降者,而是由其他氏族所繁衍出来的。春秋战国时人对于这一点还很清楚。《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今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史记·五帝本纪》)。

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如果纳入考古学上的时代划分来研究,可以说黄帝族影响的扩大应当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相传黄帝二十五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二十五个氏族。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词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在黄帝族所繁衍的众多子族中,帝颛顼与帝喾是时代较早的最著名的两支。帝颛顼又称高阳氏,帝喾又称高辛氏。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史克说他们各有“才子八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即八个著名的氏族。这些氏族名称在古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山海经》记载帝颛顼子族的名称有伯服、季禺、淑士、老童、中轮、头等。许多古文献中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说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并曾“生十日”、“生月十有二”。大概帝喾是很早就以干支为名称的氏族。帝颛顼和帝喾的时代曾经对社会上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相传帝颛顼“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洁诚以祭祀” (《大戴礼记·五帝德》)。那个时代的宗教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帝颛顼顺应了这种形势,“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改变了以前“家为巫史”,人人都能与神灵交往的局面,使宗教祭祀专业化。帝颛顼的这些改革后来被称为“绝地天通”。帝颛顼的一些改革是当时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反映。《淮南子·齐俗训》载“帝颛顼之法,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女子若在路上不小心碰撞了男人,便会带来晦气,所以要在通衢举行除凶去垢的祓禳仪式。帝颛顼的这项规定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男尊女卑的情况。据《史记·五帝本纪》说,帝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可见他是一位兼司神职的部落联盟首领。帝喾继续了帝颛顼的作为,使祭祀与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结合起来。帝颛顼和帝喾曾经与共工族有过激烈的斗争。《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原道训》说:“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可见双方的斗争相当激烈,并且延续了很久,大约到舜和禹的时期才告结束。

在“五帝”的系统中,唐尧和虞舜的名气要比其前的帝颛顼和帝喾大。尧,名放勋,号陶唐,所以又称唐尧,是帝喾以后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的时期,自然灾害严重,社会也不安定,尧就采取措施进行各种斗争,“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尧还命令羲氏、和氏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以制定历法。尧治理天下注重家族的作用,做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这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中所见的家族影响扩大的情况是符合的,家族与氏族的发展使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更加巩固,取得了很大成功,尧也因此而受到广泛的爱戴。尧的时期开始实行禅让制度。他在位的时候,洪水泛滥成灾,“四岳”推荐鲧负责治水,尧认为鲧品德不好而无法担此重任,可是在“四岳”的坚持下鲧还是被任命前往。尧在年老的时候,让“四岳”推荐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舜。尧便采取各种办法对舜进行考验和培养,证明舜确实合格以后才把权力让给他。

此后,又过了二十多年尧才去世。舜正式继位以前,曾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于南河之南。然而天下诸侯和民众却不信任丹朱,而拥戴舜。在这种情况下,舜才正式继位。

继尧而起的舜,名重华,号有虞氏,所以又称虞舜。舜是冀州之人,出身微贱,曾在历山种过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之滨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家具,在负夏做过买卖。舜所在的应当是一个既善于农耕渔猎,又善于制陶手工的氏族。舜继位以后,部落联盟更加发展,高辛氏和高阳氏的许多首领都被舜所任命。据《尚书·尧典》记载,舜还命禹为“司空”,主持治理洪水、平定水土的事情;命弃为“后稷”,主持谷物播种;命契为“司徒”,主持教化;命皋陶为“士”,主持刑罚。这些官职的任命虽然未必实有其事,但却反映了舜与各部落的广泛联系和受到尊崇的情况。作为部落联盟首领,舜已经拥有了很大权力。当时有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四个凶族,尧拿他们没有办法,舜在位的时候却把这四个凶族流放到边远地区,对其他一些不听命令的氏族和部落,如共工、兜、三苗等,舜也都加以处理,还将治水无功的鲧放逐到羽山。这些都反映了舜的权力的增强。舜年老的时候,将权位让给禹,又过了十七年才去世。禹在正式继位以前,仿禅让故事,把权位谦让给舜子商均,自己避居于阳城,但是诸侯们依然拥戴禹,禹这才正式继位。

禹在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杰出人物。禹的时期社会正经历着由野蛮迈向文明的巨大变革。古人曾用“大同”与“小康”来对比巨大变革前后的情况。《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我国上古时代的原始民主平等精神与“大同”所揭示的道德观念是吻合的。禹以后的“小康”时代,情况就有了明显变化。《礼记·礼运》篇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把禹作为小康之世的第一位代表人物的确慧眼独具,是很有道理的。禹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从禹之后,夏王朝正式建立,我国古代社会由野蛮时代跨进了文明时代。

二、夏朝概况

大约在我国古史传说中作为“五帝”之一的帝颛顼以后的时期,夏族逐渐兴起。古代文献常把禹的世系追溯到帝颛顼,《史记·夏本纪》和《大戴礼记·帝系》就曾说禹为帝颛顼的孙子,但还有的文献说禹为帝颛顼的五世孙。不管如何,说夏族是帝颛顼部落的一个支裔,应当是问题不大的。鲧作为夏族首领被封在崇,《国语·周语下》曾有“崇伯鲧”的说法,还有的文献说鲧子禹也曾继鲧之后为崇伯。这就表明夏族活动的区域最初应当在崇及其附近地区。鲧曾经被“四岳”推荐负责治理洪水,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据说他失败的原因是由于采取堵塞的办法,《尚书·洪范》说“鲧堙洪水”,《国语·鲁语上》说“鲧障洪水”,所以才遭到失败。其实原因不一定这么简单。治水采取填塞的方式,鲧子禹也曾采用,就取得了成功。所以说治水方式存在问题并不是鲧失败的主要原因。《尚书·尧典》记载,“四岳”推荐鲧的时候,尧起初曾以鲧“方命圮族”为理由而表示反对,认为鲧违负教命,毁败善类,不堪当此重任,只是由于“四岳”的坚持,不得已才委派了鲧。治水失败可能与他不善于团结族人、不能搞好与其他部落的关系并且违背部落联盟首领的命令有直接关联。

禹的极大聪慧集中表现于其父鲧被杀以后他所表现出的明智态度上。鲧被殛死于羽山以后,禹不仅没有表示任何愤怒,而且依然恭谨地事奉舜,从而得到舜的信任,受命继承其父的职责去治理洪水。禹能够广泛联系各个部落的力量,并且改进了治水方法,所以取得很大成功。他治水的时候,“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韩非子·五蠹》),艰苦卓绝,率先垂范,受到人们广泛颂扬。

据《孟子·滕文公上》,禹治理洪水,“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于广大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发展和民众生活的安定起到重要作用,以至于春秋时期的人还说“微禹,吾其鱼乎”(《左传》昭公元年)。禹不仅治水有功,而且在政治生活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平定三苗之乱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相传禹得舜的命令,“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墨子·非攻下》)。禹平定三苗之后“天下乃静”,说明他在部落联盟中已经有了很大影响。

同类推荐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工业造大明

    工业造大明

    王晨,一个人到中年的坏蛋来到了大明,看着满目苍夷的中华大地,不由得端起了自己坏蛋的饭碗在这个前有李自成、后有后金铁蹄、身边环绕着正义感十足的东林党、王晨该怎么在这个血与泪交织的大明混下去呢?(新书三国已经上传求收藏)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情剑侠侣

    情剑侠侣

    【《风流军神》已完结】淘气少年杨逍,得到一本武功秘笈,在盗墓行动中,触及神物,意外地穿越到明朝皇宫当了一名侍卫。面对皇宫三千佳丽,他破了“绝情心经”之戒,在美色与诡计的陷阱里,历经多番生死考验,最后成为军旅名将,富可敌国,笑卧花丛的风流尚书!(请点击【收藏此书】【我要推荐】)
热门推荐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被暗恋男友的女同学推一把,她跌到山下臭水沟华丽丽的穿越了……太子失踪了,五岁她变成楚国的假大王,亲了蓝将军的脸,牵了小尚书的小手,搅得七皇子休妾休妻,全皇宫鸡飞狗跳……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军火狂后

    军火狂后

    沈如歌,一朝穿越,遇神杀神,遇魔杀魔,谁人欺她一分,她便还以十分颜色。夜无忧,皇城翻云覆雨的黑暗之王,传说,他喜怒无常,残暴不仁,嗜血成魔,她,惹上了他,她让他街头秀春宫,他欲拿她犒赏三军,
  • 叩拜沂蒙(中)

    叩拜沂蒙(中)

    红哥,被淡忘的团队今天,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提起红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红嫂已经成了一个享誉神州的称号。提及沂蒙红嫂,大家无不肃然起敬,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称呼——红哥,却很少提及。其实在战争年代,红哥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泛指那些支前,救护伤病员,为军队做事的的男性农民。红嫂拥军,红哥支前,构成了八百沂蒙山最感人的历史画面。也许是红嫂的名声过于响亮,也许是历史给女性过多的偏爱吧,那些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红哥们站在红嫂们高大的背影里,默默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南怀瑾的人生禅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该书主要以南怀瑾著作为本,讲述人生苦乐、爱情、得与失、名利、幸福生活等,通过大师的人生经历、言行举止、著述,来讲述如何在尘世中修心的人生哲学。
  • 我有阳光和你

    我有阳光和你

    她,正当惨遭背叛时,遇到了他,却无意惹得朋友反目、阴谋乍现。明明她只是答应了他当假女友哄奶奶高兴高兴,可。。。一场车祸,老太太重病难治,他与她为了能让奶奶瞑目,一纸婚书假定终生。。。——————————————————“小晚,嫁我好吗?我定用一生守护于你。”鲜艳的深红玫瑰和闪亮的钻石戒指在眼前,他单膝跪地,十分温柔。所有人都等着她的回答。她却笑了笑,望了眼轮椅上虚弱的奶奶,心里狠狠地告诉自己:不许感动,这只是一场假戏而已。孰不知,这场所谓的‘假戏’,他用尽了真情!
  • 燥门

    燥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人故事集

    大人故事集

    “大人”是一个与“童年”相对的概念,大人的世界通常充满了种种诡诈与算计,深陷大人世界的人们,也总会回想“童年”,回望其中的梦幻、清新。饭饭的《大人故事集》反其意而行之,她笔下的大人们,虽在成人世界,整日应对的也不外乎古老的“食与色”“梦与实”这样的问题,但他们更像生活在童话中。他们小心翼翼生怕碰坏周遭世界,他们大睁双眼,在阳光下梦游。
  • 坑爹金手指发家史

    坑爹金手指发家史

    别人家的金手指是灵泉肥田,别人家的金手指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别人家的……对,那是别人家的!女猪脚表示,自己家的金手指就是坑姐的!摸啥啥就坏,碰啥啥就散,尼玛每天还提心吊胆的怕把别人给摸“散”了!唉,这日子可神马时候到头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