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3600000002

第2章 “司天” “司地”的远祖(2)

后世也有以为羲和是两个人的,如《扬子法言·重黎》说:“羲近重,和近黎。”按扬雄的意见,羲是司天的,和是司地的。这与《尚书·尧典》的说法不同,我们无须分辨孰是孰非,因为传说类似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也会发生歧变的。战国时代,关于羲和的传说愈出愈奇,变成神话,以为羲和只是一位天神。《山海经·大荒南经》说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下了十个太阳。《离骚》则把羲和视为日御,即为太阳驾车的神。上古的天文学家和历数学家被尊为神之后,竟变成十个太阳的母亲或者太阳的一个车夫,实际的功勋淹没在虚幻的神通之中,科学掩藏在想象之中了。

文献资料表明,在传说时代,最早知名的天文学家和历数学家是楚人的始祖祝融。

我们的先祖力图在神话的混沌中建立某种秩序,在传说的龃龉中求得某种调和。同时,被释放出来的想象力任意奔突,以致在秩序中出现了新的混沌,在调和中出现了新的龃龉。我在这里所做的,是力求说明混沌和龃龉的来由,以期对楚人的先祖及其功业做出较为近实的介绍。

(第三节大巫·尊神·精灵

祝融凭自己的天文知识、历数知识和巫术特长,成为专职的大巫。把这事说得比较清楚而且比较确切的,还是楚昭王时那位博学多才的大巫观射父。据观射父说,在古帝少皞将衰之时,民间为九黎所惑乱,家家都可以祭祀,人人都可以做巫做史,漫无节制,极不严肃,以致神人混杂,而且因祭祀消费过度而生活困难。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神和人的界线才分清了,天和地的交通才阻断了。后来,在帝尧之世,受到三苗干扰,又闹得神人混杂,帝尧让重黎的后人继承重黎的事业,才又拨乱反正了。巫术的宗旨是人定胜神、人定胜天,巫术的泛化导致人人以为自己有莫大的权威,神和天都失去了尊严,部落则因没完没了的祭祀而生计维艰。有了专职的大巫,各家才不再能随心所欲地祭祀,各人才不再能随心所欲地做巫做史,神和天恢复了尊严,部落的生计据说也就改善了。

专职的大巫,如有出众的知识和法术,生前受部落民众敬仰,死后就容易被赋予神格,重黎就是这样的。他们生为火正,死为火神。这位火神非同等闲,号为祝融,已升格为雷神了。重黎弟吴回,也职居火正,也号为祝融。吴回子陆终,又是一个显要角色。学者多以为雷神是《楚辞》所谓丰隆,而祝融、吴回、陆终都不是雷神。

其实,祝融、陆终、丰隆都是状雷声的词。“祝”、“陆”为入声,“丰”古读重唇音,配上“融”或“终”或“隆”,恰似雷声。况且,金文的“终”和帛书的“融”是同字异写,陆终和祝融是同词异写。至于吴回,“吴”可训“大”,“回”则同“雷”。《楚公屰镈》铭文所记“吴回”的“回”字,实为“雷”字。

《楚辞·九歌》有“云中君”,应即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竹简所谓“云君”。前人多释为云神,不确。云神在中国是很晚才出现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神话中也殊为罕见。丁山以云中君为雷神,其说中的。小文《屈原赋的民族学考察》指出,云中君是以别号出现的雷神。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绘声绘影地描写了雷神,其辞曰:“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这四句,写的是电火。“连蜷”状闪电之形,“烂昭昭”为闪电之色。天地之间,只有电火可与日月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这两句,写的是雷电周流于太空,忽而在此,忽而在彼。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这两句,写的是雷电倏然降于地,倏然升于天。“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这两句,写的是雷电的高远和广大,不知其所极。《九歌》连头带尾共十一章,《云中君》为第二章;如果掐头去尾,得九章,《云中君》为第一章。在《九歌》的神谱中,位居云中君前的只有东皇太一,可见楚人对雷神的尊崇确实异乎寻常。雷必与云俱来,而云未必有雷。《离骚》有句曰“吾令丰隆乘云兮”,说的是作者屈原在幻想中让雷神乘云而行。

湖北南漳巫师(端公)秦应凯作法招魂的唱词有句云“雷公闪将云中坐”,正好说明云中君就是雷神。

雷神使天界之火化为地界之火,因而他的地位与日神接近。还是那位周太史伯说:“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

所谓“生柔嘉材”,就是促使美好的谷物和其他植物生长、成熟,这本来是只有日神能做到的,但周太史伯让雷神也享有此等殊荣了。

从自然界的循环来看,雷是生命力的象征。早春时节,雷始发声,卉木维新。晚秋时节,雷乃收声,草木黄落。从早春到晚秋,是雷活跃的时期,也是生命力旺盛的时期。这雷,似乎可怕,其实非常可爱、可敬。楚人的始祖被尊为雷神,是因为他们对中原农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后人难以忘怀的贡献。诚如周太史伯说的,祝融“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其功大矣!”

《左传·昭公九年》记郑国的裨灶说:“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妃”,其义同“偶”。说火为水之妃,一如说阳为阴之偶。

“相”,其义同“治”。裨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史记·天官书》列举重黎以来“传天数者”,周代共八人,其中就有裨灶。裨灶说火为楚之所相,无疑代表了当时公认的见解。由此,后世都知道楚人的始祖祝融是火神。然而,原祝融之始,他是由火神升格而为雷神的;察祝融之终,他却由火神降格而为灶神了。汉代,岂但祝融沦为灶神,连他的上司炎帝也同他一起被贬为灶神了,此为后话,毋庸详述。祝融作何等模样?《山海经·海外南经》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山海经》是战国时代的巫书,收罗着诸多来源不同的神话和传说,对祝融的长相有不同的记载是可以理解的。在楚人的心目中,祝融是半神格化、半人格化的始祖,其形象当然与众不同。楚俗尊凤,这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都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相互联结,相互贯通,乃至图腾成为祖先的化身。

在楚人的心目中,凤与祝融的关系正如此。待到五行学说形成之后,凤和祝融就都被编派到太阳即炎帝所在的南方去了。如《白虎通·五行》所记:“太阳……位在南方……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按,鸾为文采斑斓之凤。在楚人的信史时代,先民的图腾只留下了朦胧的印象,但仍有图腾的象征作用和神秘意味。

楚人尊崇凤,也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先;楚人钟爱凤,也就是钟爱自己这个民族。

《山海经》的作者主要是楚巫,一提到凤就流露出压抑不住的激动心情,用了不少赞誉之辞,以为凤的出现是莫大的祥瑞。如《山海经·海内经》说:“南方……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见则天下和。”“鸾”和“凤”,“歌”和“舞”,都是互文。“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实即“鸾凤自歌自舞”。再如《山海经·西山经》说:“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又如《山海经·南山经》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凤的原型应是一种或者几种凡鸟,雉或称翟是主要的一种。《尹文子·大道》记着一则故事,说一个楚人错把山雉当做凤,高价买了来,要献给楚王。不幸,山雉死于途中,然而,楚王仍给此人以厚赏。这个故事不发生在别国而发生在楚国,绝非偶然。从凤的原型来说,那位楚人没有错认,楚王也没有错赏。山雉和凤的其他原型,当然不会有楚凤那么美,那么大,那么神。楚人把凤设想成我们现在从楚国文物上所看到的那些模样,无非因为他们相信凤同他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神秘的亲缘关系,所以把自己认为美好的特性和特征都给了凤。在楚国的文物中,凤的雕像和图像多得数不胜数,远非周代其他各国的文物可比。这些凤的雕像和图像,虽有多种多样的体型和姿态,但都显得雍容华贵,伟岸英武。楚人以为只有在凤的引导下,人的灵魂才能得以飞登九天,周流八极。由此,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楚人好以凤喻己或者以凤喻人,这在先秦各族中是独一无二的。

按照一个夸张的传说,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政事,还下令要处死进谏者。一位大夫求见,说是要请楚庄王猜一个谜语,楚庄王左手搂着郑姬,右手抱着越女,坐在钟鼓之间,接见这位大夫。这位大夫问道:“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答道: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在这个为后人所乐道的故事里,寓谏于谜的大夫以鸟喻楚庄王,楚庄王则以鸟喻己。

这鸟,飞能冲天,鸣能惊人,非凤莫属。《九章·怀沙》有句曰:“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显然,这是屈原以凤喻己。类似的例子,在文献中还有不少。

春秋时代,楚是夷的代表,晋是夏的代表。还可以说,楚是南方的代表,晋是北方的代表。晋人与楚人不同,他们喜欢以龙喻人或者以蛇喻人。如《史记·晋世家》记晋文公即位后赏功臣,应受重赏者五人,但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郑人与晋人相似,也喜欢以蛇喻人。如《史记·郑世家》记郑厉公为权臣祭仲所迫,出居边邑。后来郑都发生一件怪事,“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这是一个先兆,不久郑厉公便杀死郑子而复位了。

殷人也尊凤,但不如楚人尊凤之甚。胡厚宣指出,殷墟卜辞表明殷人以为凤是天帝的使者。卜辞“于帝史凤二犬”,即用两只狗去祭号为“帝史(使)”的凤。卜辞“尞帝史凤一牛”,即用一头牛去祭凤。后世也有类似的观念,如《太平御览》卷9引《龙鱼河图》曰:“风者,天之使也。”上古“风”、“凤”两字相同,被尊为天使的风就是凤。上古的风神飞廉是凤的别种,称述“飞廉”最早的文献是《楚辞》。屈原作《离骚》,在幻想中巡天,夜以继日,有句曰: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为月亮驾车的神,飞廉则是风神。可见,楚人也以为凤是天使。

日中的踆乌也是凤的别种。它是日神的化身,一如鸾鸟是雷神兼火神的化身,飞廉是风神的化身。日和火都是红色的,由此凤也染上了红色。崇凤的楚人以红色为贵,就是出于这个缘故。汉代以后,凤有了“朱凤”、“赤凤”、“火凤”之类代称。唐人杜甫所作诗《朱凤行》有句云:“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唐人李端所作诗《江上赛神》有句云:“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唐人元稹所作诗《筝》有句曰:“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古代正宗的凤就是这样,虽有五彩文,但以火红为主色。

同类推荐
  • 盛唐第一驸马爷

    盛唐第一驸马爷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已经把大唐调教的差不多了。年初的时候搞了一个凌烟阁,让阎立本在里面画了二十四个人。十五岁的高阳公主也要被许配人家了,李承乾看似安稳的待在东宫里,其实已经磨刀霍霍。武媚娘还老实的做着才人。一切看起来都顺顺利利的。余鹅只想赚点小钱养活自己,猥琐发育。不想却影响力了历史进程,让资本快速积累,武器改良,政治改革,攻突厥,降吐蕃,灭高句丽……好吧,开工没有回头箭,撸起袖子就是干……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春秋风云録

    春秋风云録

    以《左传》、《史记》、《国语》等史书为基础,以故事性,大众化的语气来介绍春秋这段历史。每日一更!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盛唐小侯爷

    盛唐小侯爷

    屌丝化工男李思聪魂越大唐县侯爷,在大唐搞工厂,开超市,发快递,卖彩票......巨富商贾对其名忌讳莫深,朝廷官员对其恨之入骨,可是那有怎样?老子就是活得精彩,不服来干!(本书不出意外,月底完本,将近三分之二免费字数,相当于免费看了,大家若是可以的话就支持一下正版吧,哪怕是一分钱也可以叫作品走的更远一些。)
热门推荐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Julia's Cats
  • 两个老头

    两个老头

    两个可爱的老头精彩的人生片段,在小镇的上空像变幻多端的云彩一样,时而薄如蝉翼,在春风中荡漾;时而气势恢宏,仿佛埋伏着千军万马:时而又像绵绵细雨,滋润进人们的心田。他们永远映衬在小镇的蓝天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春来冬去,依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依然撩人心扉,给人以启迪,让人难以忘怀。
  • 戴大帽子的女郎

    戴大帽子的女郎

    摩莱夫人总在想那天下午命运女神之手若给我们指出摄政街玛蒂咖啡馆而不是里昂咖啡馆是去饮下午茶的最可取的地方,那么库勒东先生眼下恐怕还会活着呐。我在伦敦警察厅最敬爱的警探就是摩莱夫人。她确信——不用说,我也相信她这种自信——自己想必会先发制人,防止那个谋杀犯达到目的,从而避免伦敦市中心发生那起迄今最为残酷无情的谋杀案。
  • 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你会说话,就有可能拥有一副人见人爱的好口才。只要肯下工夫练习,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可以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说话高手。《时光文库:说话的艺术》站在现实的角度,将目光投注在日常生活中,以采撷鲜活的理论和事例,提炼出浅显易懂的说话方法。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场合,为大家展示相关的说话技巧,提升大家的说话能力。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练,告诉大家如何修炼说话能力、怎样提高说话水平、掌握说话技巧,堪称一副智慧的锦囊。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

    本书讲述美国青年弗里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通过描述二人的爱情,本书揭示了战争的荒唐和残酷的本质,反映了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以及战争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毁灭。
  • 虎踪

    虎踪

    他们就跟在我身后,我知道,他们就在那里,寸步不离。我不停地跑,一刻都不敢停下来,就算是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也不敢停下来。但是我压根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跑,因为被他们带来的时候,那辆快要散架的小五菱,所有窗户都遮得严严实实。我不敢走公路,连小路都不敢走,依靠两条腿,哪里跑得过汽车轮子和摩托轮子?所以我净拣树木多、石头多、山坡多的方向跑,这样就算他们追上来,也要多费点事。让那些狗娘养的东西也累成狗样,我心里充满恶意地想着。我明白得很,现在他们肯定已经发现了,肯定已经出发在追我的路上了。
  • Iphigenia in Tauris

    Iphigenia in Taur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