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4100000001

第1章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第04期

栏目:中短篇小说选萃

花园庄没有花。没有花的花园庄为什么叫花园庄,谁也闹不清。

花园庄是个小区,是个开发商在不前不后,也就是开发最闹的那段时间,在一个山脚下开发的一个小区。因为是在山脚下,依山势而建,因此小区的形状也就有点特别,不是楼房排排坐,而是错落有致、高低不等、前后不一、方向各异。因此花园庄在外人眼里有了几分美感和情调。又因是在一片山脚下开发,空间感比较大些,这又让它有了些宽畅,不像市里的楼房挤扁在一起,给人拥挤堵塞的感觉。总之,在这里让人一看就轻松舒畅又开阔。这个有感觉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

我是在偶然的一天发现这个地方的。那时,我来到这座北方城市不久,一心要搜集点建筑史之类的资料,整天骑车满大街地闲逛,希望能发现点什么。

那一天没有太阳,有点云遮雾罩的。我骑车穿过城南一条不宽的马路,路的尽头是座老式大桥,桥下面是条干枯的流着一点黑水一样的小河。我停下车子看看小河,心想,这样的小河,在城市或是乡村是越来越多了,假如时光倒转几十年,说不准就是一条清澈的能洗净人心的小河。可惜时光永远不能倒转,昔日也就永远不能再现。

从小河收回目光,我便看见了这片小区,确切地说是一片错落不等的楼房,和楼房前的一片开阔平坦的地方。再顺着楼房往上看,是一片墨绿的山头,在云雾笼罩中,苍松翠柏,清郁逼人。黛色山头和前面亮色楼房形成一幅画。既飘渺又真实。我感觉我的心一下子呼出来了,心气舒畅,开阔敞亮,有什么东西细细地流入心田。

我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地方。在此居住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一座城市到哪去寻找与山为伴的地方?在这里我意外找到了。接下来的事就很明确,找人问寻,然后谈价,然后是搬家,很快,在这个地方我有了一个住处。一个崭新的家。

花园庄真是不错的名字,不错的地方,我一连开心了几日,登了山玩了河,把小区逛了个遍。并约了几个朋友聚了聚。这座城市的朋友不多,能聚在一起的更是寥寥几人,又加上我这人好静,不愿让人打破那种一人独处的安静之美。所以这处心爱之地也就不愿示人,成了我秘密的行宫。

我选择了顶楼,为的是站得更高,更为了静,没有人踩在你头上时时敲击你的感觉。当然更为了楼后面那片山。

我的楼层是坐西向东的,于两边的两楼成了凹行。站在楼前的阳台上放眼望去,前面一片开阔,再远处便是缩小了的城市,和那条弯弯划过的干河。桥上的人流便成了风景。而站在楼后面的阳台上,或者是只要打开后窗,翠山便映入眼帘,清晰地可以看清树上的枝杈。

每天里我就是看看这些开始我的工作的,确切地说,我每天的工作是阅读、研究、写作。大家可以从我这种闲散的工作态度和居住方式看出来,我不是一个正常上班拿工资的人,而是一个怎么说呢,闲人,自由职业算不上,因为还没有开始。在这座相对较保守的北方城市,好像这个词还没有认可,确切说,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活着,完全是由于我个人的原因。那时我刚刚从北方另一座城里受伤而撤出。怎么说呢,我的爱情鸟飞走了,仅仅是嫉妒者一通流言蜚语,便转身而去拥抱住了另一位,我则一气之下,转身离开了我俩合创,并为之立下汗马功劳的公司,掉头投进了这座城市,为的是陌生忘却远离,心在陌生中可以疗伤。我便是在这座城市做窝疗伤的。因此环境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远离城市喧闹的地方,我可以尽兴的睡懒觉,可以天马行空地乱想,还可以拼命写作,或尽情专注我喜欢的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种状态。渐渐地我看到了小区里许许多多的生活景致,渐渐地我也成了花园庄里的一道风景。

我是在住进花园庄一周后,开始注意上这里的。就在一周后的那个早晨,我的隔壁也就是二单元的楼上,一位刚新婚一个月的妻子从四楼跳了下去。弄得小区一片混乱,所幸的是人没有死,只残了一条腿和胳膊。

因为早上睡懒觉,这轰动的场面没让我看到。中午下楼买饭时,才听几个买馒头的女人围在一起叽喳。听她们说的玄又神色不一般,就多嘴问了句,才知八楼有人跳楼了。

八楼就是我住的楼,我住的楼里有人跳楼了。那一定是在八楼里发生了什么,还藏了什么秘密,要不谁在新婚蜜月里跳楼呢?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一个女人在最幸福的时刻要毁灭自己?我不得而知。我无法向人询问。即使询问也是徒劳的。没有人知道这对新婚夫妇的情况。即使知道,他们也不会向我这个陌生人说,当然更多的是他们不知道。小区里相互知底的人大概不多,或者没有,因为多半是跑到这里来租房的或买房的,各色人都有,各地的也都有,还有一部分就是城市的拆迁户,他们大都从城市那个地方搬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让他们把守住各自的秘密。对谁都有一份提防之心,从而严守一切又有点相互探询。

我就这样开始用眼光扫视两边的楼。我想既然八楼有故事,那么七楼九楼也同样有。说不准那天,七楼九楼的哪扇窗子打开,就会冒出一个故事的头脚来。我这样一想又想笑,说不准在那层楼的阳台上也正探出一个脑袋来,希望看到我这里的故事。我也许就是他们探询的那一个。我就这样看了许久,又想了许久,终于走进了一串故事里。我不知道该如何向你们讲这一串故事,也不太清楚这算不算故事,因为这一切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延续。组成了我们每天的生活,组成了我们每天的日子,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就这样无限向前延续。

同类推荐
  • 家谱学

    家谱学

    林一含在金屋宾馆成立了“我们的来历”工作室,专门为人编修家谱。随着业务拓展,需要招聘写手。招聘启事发出后,林一含没想到应聘者那么踊跃。其中以退休者居多,有退休中学教师,退居二线的行政干部,和从史志办退下来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林一含都不满意。教师文字功夫不错,但人古板。干部就不用说了,他们拎茶杯,翻报纸,还太计较待遇。而史志办的人又过度倚重考证,每个人和事,甚至一根发丝都要有出处。这些人林一含都不需要,他们没法工作。说穿了,林一含要的人必须擅长说谎,要把谎言编圆。它是工作室的原则,这么做,无非是让顾客高兴。
  • 太极奇侠传

    太极奇侠传

    杨露禅(公元1700年—1872年)字露禅,别号禄缠,名福魁,直隶永年县人,年轻时慕河南温县陈氏拳名,往投陈长兴门下学太极拳。他天资颖异,秉性坚毅,终于尽得陈氏拳法之秘,次与陈家诸徒较量武功,皆败之,师惊其才,遂飞授秘术。数年后,以能避强制硬之力见长,“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人称“治绵拳”。后至京师,任旗营武术教习,名震朝野,有“杨无敌”之称。曾与董海川较手,名望极高。其子班候、健候,自幼秉父教,均卓然成为名拳家。满族人全佑、凌山、万存、万春,亦得露禅之真传,但均奉露禅之命,拜于班候门下。
  • 废柴的日常生活

    废柴的日常生活

    我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抽烟,今天阳光很好,气温适宜,天空也很蓝。我给张顺打电话,打了两次都没人接。我从包里拿出水杯喝了一口,然后看着周围,人挺多的,有大人也有小孩。在我前面的不远处是个水塘,一个小孩坐在旁边玩,她的母亲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站着,拿着手机在打电话。我盯着那个小孩发笑,然后又看了眼她的母亲,刚好她也正在看我,充满警觉性的眼神令我只好将脸上的笑容收起。池塘对面的空地上有一拨人在跳舞,周围聚集着不少观看的人。我走过去,十几棵粗大的松树下面有许多石凳,人们或聚在一起打扑克或聊天歇脚。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来。
  • 多尔衮

    多尔衮

    多尔衮,大清国入主中原的领军人物。他生前登上了阿玛王的高位,成为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太上皇;身后则被追尊为成宗义帝,那是皇帝才能有的庙号和谥号。但最灿烂的瞬间往往是最短暂的,荣耀和他宏伟的陵墓一样很快就被人摧毁。直到一百多年后,乾隆还他一个公道。正所谓“一生荣辱,盖棺难定论;百年沉浮,去伪方存真”。
  • 曾小芹的耳朵

    曾小芹的耳朵

    周大辛多迟回来,都带着老婆曾小芹,项母眼里,曾小芹是周大辛忠实影子。周大辛曾小芹是一对夫妻,是项母家房客。项母住处是碧水城最后一片老街区,老街区老住户,死的死,搬的搬了,剩下像项母项老伯这样恋旧老人守望老街区老宅最后岁月。老街区腾下的老宅和空房租给来谋生的乡下人与外乡人。项母女儿项叶嫁人,儿子独立门户,空出楼上俩房间,一间堆杂物,一间租给周大辛曾小芹夫妻俩。他们早出晚归,无论多晚,项母都留门。门是老式双合大门,上下安装石臼,推拉门扇,咿呀作响,古老而悠远。两口子有时三更归来五更出门,甚至加班通宵不归,真真是铁打的身板累不垮。
热门推荐
  • 妈咪招牌菜

    妈咪招牌菜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惠慈康复中心

    惠慈康复中心

    东琪到达惠慈康复中心时已经是黄昏了,叔叔没有来接她,电话也打不通,好在她记得地址,只是不管怎么说,司机都只肯在桥头把她放下,无奈之下,东琪只得拖着行李箱,一步一步过河穿山,往康复中心的大门挪过去。等她的手终于抓住满是铁锈的大门时,东琪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她坐在行李箱上喘气,打量着自己的实习地点。惠慈康复中心无疑很老旧了,连“惠慈”二字的亚克力“心”字底都没了,只留下模糊的痕迹。灰泥墙面,方方正正的三层楼,一侧的爬墙虎已经攀到了楼顶,楼内没有开灯,昏沉沉看不清所以,窗口又长又窄。
  • 名门盛恋:大叔轻轻宠

    名门盛恋:大叔轻轻宠

    他教会她为人处世,告诫她除了他的话谁都不能信。他让她爱上了他的同时,他带着未婚妻来到她的面前。她泪目,他教会了所以,貌似没有告诉她,如何可以进他心。直到她消失……她再次回来,换了身份,未换皮囊,看到他的震惊,她冷笑,给他的报应来了!
  • 好父母 教品德

    好父母 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 古墓诡事

    古墓诡事

    他误打误撞闯入皇家墓穴,在凶险之路上历练成机关术大师。墓穴中他们一行人遭遇食人虫,躲避过程中却遭遇了更加凶险的多名机关和食人鬼婆,在搏斗中他们困在地下暗河,却机缘巧合的破解了千古之谜……
  •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膳食能“治病”也能“致病”,哪种食物与你的体质最契合。
  • 白日梦成就富豪

    白日梦成就富豪

    没有金手指,没有重生,开创新一代现实温馨励志搞笑日记流,本文过于真实,请轻点
  • 生死界

    生死界

    《生死界》的几个中篇,分别描绘了当代的城市、乡村、机关、基层官场纷繁的生活情景,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极具性格的人物。从作家绘声绘色创造出的艺术境界,从作家对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官场倾轧、物欲情欲等现象客观的描摹中,读者自可透过艺术的具象去领悟那份社会生活的真实——譬如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的戕害,譬如对官场“潜规则”的警省等等。
  • 梦境

    梦境

    一个多小时后,麦子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这个电话的区号已经显示不是0571了,是0575。也就是说这个电话已经不是杭州的了。但电话里的声音很熟悉,麦子能想起那张黑黑的爬满蚯蚓的脸,能想起这个人佝偻着身子的模样,能想起他的女人说话不多却声音嘶哑。麦子说,怎么了?麦子没有说后半句,麦子知道这个男人肯定很难过,她的下半句本来想说,你是不是反悔了。电话里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爬过来,从另一个城市爬到杭州,佝偻着身子沉重地爬到麦子的耳朵里,麦子,你给我们的钱我塞到你楼下的306信箱里了。只有一个多钟头的时间,相信不会有邮递员会去打开过,你去取了,赶紧收起来。我们从没想过要拿你的钱,你能给我们最后跟萝卜丝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已经很让我们知足了。
  • 这就是个坑!

    这就是个坑!

    芜凰域,昨日血流成河,今日花开遍野,明日会是怎样的光景,试问谁可知?肆意与恶魔谈情,任由理智、情感、利益在漩涡中厮杀,心碎了也不后悔。当死亡气息不断发酵,尘封往事已无法再缄口不言,偏偏情感剪不断理还乱,迷雾重重间,孰能看清对与错。谁是这场悲剧的幕后玩家?又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只道天上掉馅饼,这就是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