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9900000018

第18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

【王弼注】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

“致虚极,守静笃”,“致”“守”二字为动词,“虚”“静”二字为名词,也是功夫。

“致虚极”,“虚”就是无,有“无”才有用,也就是说“虚”才有用。因此,要“致虚极”,要使我们“虚”的德行、“虚”的功夫达到极点。

“守静笃”,我们守住“静”的德也特别的笃实。

总之,“致虚极、守静笃”这是两步功夫。一个是虚,一个是静;一个是到“极点”,一个是得“笃实”。但是这两个都是天之道。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王弼注】动作生长,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万物并作”,“作”,生也。“万物并作”,万物一同生也。道家“万物并作”,这个观念和《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相似。

“吾以观复”,万物共同谋生,而万物之生,并不是一次就生完了,所以我们就以万物之生、万物之作,来察“复”的道理。“复”是什么呢?就是生而又生,生生不息,亦即终始之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我以万物共同谋生,就因它他的“生”,拿这个“生”,就了悟了“复”之道,就知道了生生不息。“复”给人无穷的盼望。

《易经》中复卦(こ),地雷复,最下一爻为阳爻,阴阳一交,即为复卦,就因为它复,才生生不息。复者生生不息,就是终始之道。以人事言,亚当、夏娃必偷吃禁果,一偷吃禁果则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王弼注】各返其所始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就是众众。凡物众众,虽然是多,可是不乱。也就是说我们看天下芸芸众生,这么多,不必怕,不要被吓住,因为“各复归其根”。芸芸众生每个都回“根”,根就是“始”,始就是“道纪”。《礼记》和《春秋繁露》中说过,不论叶怎么茂,丝怎么乱,不必心急,因为叶“茂而有间”(《礼记?礼运》),丝虽乱必有端,自“间”入手,自“端”入手(《春秋繁露》“言以元正天端”),必成功,与此章正相发挥。这也一样,芸芸众生虽多,不要被吓住,只要你懂得“玄”“元”“始”“道纪”,自根入手,也就是从“道纪”入手,必定成功。

更土气点说,你有芸芸众生没关系,我找你爸爸妈妈,便可以管住你,这就叫道纪。明白这,则不怕“芸芸”,因为我以一御万,以简驭繁。老子在前面说“三十辐,共一毂”(第十一章),“毂”就是“一”,“一”就御三十,因为“毂”就是“始”,就是“元”,就是“玄”。

前面王弼注:“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虚即无,有生于无,动起于静。可与此反复参悟。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王弼注】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常之为物,不偏不彰,无皦昧之状,温良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也。唯此复,乃能包通万物,无所不容,失此以往,则邪入乎分,则物离其分,故曰“不知常”则妄作凶也。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用白话来说,归根叫静,这就叫复它的天命。

“复命曰常”,复命叫“常”,常道即天道。简言之,前面我们说过,“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什么事我们只要自根想,懂得道理之后,以此为“道纪”,就能处理事情。

这里更进一步阐明,归根叫什么呢?归根叫静,所以我们要是能了解静,就能御一切事。“归根曰静”,归根叫静;“是谓复命”也就是复命,回到天命。何为天命?天之所赋,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因此,归根也叫复命;复命就是常,常是什么?常就是道。

“知常曰明”,就是“知道曰明”。前面我们说过,“常”就是静、就是根、就是复命、就是道。所归之根是道,所复之天命是道,常也是道。所以儒家称之为“常道”,这和道家所讲的道理,没有区别。

那什么叫“知道”呢?以老子的话说就是:“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第十五章)事未来得豫兮,其成之后得犹兮,中间还得“装”兮,见啥人说啥话,“无所不用其极”(《大学》),结果,“无入而不自得”(《中庸》)。此方为“知道”,方可称作“明”。

“不知常,妄作凶”,要是不懂得道,不知“常”,不知“明”,不知“道”,不知“豫焉”“犹兮”等东西,“妄作”,乱七八糟做,那非凶不可。

知常容。

【王弼注】无所不包通也。

“知常容”,“常”即道,一知常,那就不得了了。因为“知常容”,知道“道”了,就“容”了。因为道生天地,造天造地,所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既能统天,那天地之内啥不能容?

容乃公。

【王弼注】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

“容乃公”,既是天地之内都能容,这一容就公了,所以“容乃公”。

公乃王。

【王弼注】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

“公乃王”,“王”者,“天下所归往也”(《说文》)。要是一公,大家都归往我们。所以王弼注:“无所不包通,则乃至于荡然公平也。荡然公平,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既然没有不周普,那当然天下都归往我们,因此说“公乃王”。

王乃天。

【王弼注】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

“王乃天”,只要大家都归往我们,我就是天了,就与天合德了。

天乃道。

【王弼注】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

“天乃道”,天就是道。

道乃久。

【王弼注】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穷极也。

毓老师笔记

“穷极虚无,得道之常,方能至于治理无(不)穷极事物之适(音dí)然也。”

“道乃久”,王弼注:“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穷极也。”光到“虚无”之境界还不行,得到了“穷极虚无”之境,才得了“道之常”。得了道之常,“则乃至于无穷极也”。然后处理事情都能达到“适然”;“适然”,即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因“穷极虚无,得道之常”,“方能至于治理无穷极事物之适然”。到这时候就不穷极了,能够治理不穷极之事,什么事都给你对付了,什么都对付得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像一面镜子,谁来照谁。(此有二境,老师具存之,细味之,有深意。)

没身不怠。

【王弼注】无之为物,水火不能害,金石不能残,用之于心,则虎兕无所投其齿角,兵戈无所容其锋刃,何危殆之有乎?

“没身不殆”,一直到死都没有什么危殆,都没有危难,何以能“没身不殆”呢?因为我们到了“道乃久”的境界。因为什么到了“道乃久”的境界,就能“没身不殆”呢?因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我们若果能到“穷极虚无”,得“道之常”了,然后处理一切事务都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如此一来,什么都能对付;什么都能对付,那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吗?这种人可以说他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他,那死八辈子也没什么不妥当的,岂止死一次呢?那当然没有危殆。

由此章观之,老子和儒家相通之处极多。

同类推荐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热门推荐
  •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秘现象

    神秘现象

    这个世界在以我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变化着,在这个既短暂又漫长的变化过程里,诞生了多少神秘现象,难以估算。如:木乃伊的制作、法老的诅咒之谜、稀奇古怪的电台节目、古希腊古文明之谜、韦后为什么要杀夫等。这些现象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历史真相和神秘力量,还无法全面了解。然而,令人欣喜的是,正是这些如此繁多的难以解释的现象,才让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 都市小花农

    都市小花农

    诗云的新书《女配拒绝当炮灰》已经签约,希望小伙伴们多多支持,谢谢!洛桐在大三那年暑假出去旅游,无意中误入了一片原始森林,误打误撞地吞食了一颗碧绿色的果实,洛桐也因此拥有了木系异能。从此她不仅能看到植物的生命力,更拥有了与植物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毕业后,洛桐放弃了爸妈安排好的某学校的教师工作,转而不务正业的在她母校附近开了一家花店,闲时养花种草,撩猫逗狗,坐看云卷云舒,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诗云开读者群了,欢迎小伙伴们加入诗云的读者群,群聊号码:663990967
  • 逆天符咒师:妖孽邪帝嗜血宠

    逆天符咒师:妖孽邪帝嗜血宠

    前世懦弱无能被表妹夺走未婚夫,家业继承权也被蛇蝎心肠的表妹和渣男夺走,这一世重生,她誓必要让这对狗男女血债血偿,她要亲手报仇雪恨……
  • 教主贵姓(二)

    教主贵姓(二)

    花长老傲娇地道:“你不必不服气,我们教主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练成蛊王也不是不可能。”教主附和花长老:“就是!”项萧萧觉得自己要吐了,草包闭嘴!自夸的都拖出去烧死!很快他抓住了一个重点:“蛊王有什么用啊……”花长老:“顾名思义,此乃蛊中之王,能辟千蛊万毒……”项萧萧抢道:“这个我也可以吧?我刚才踩你虫子那招算不算?”花长老嘿嘿冷笑,刚想教训他,陡然眼神一变,若有所思地道:“教主,难道说和这蠢货成亲后,两个人接触久了,能将蛊王练成的时间提前?”左护法眼睛亮了:“这个推测有道理啊!”
  • 荒野猎人(奥斯卡获奖电影原著)

    荒野猎人(奥斯卡获奖电影原著)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凭借《荒野猎人》揽获88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结束了22年的追奥长跑!小说比电影更好看!《荒野猎人》取材自19世纪前期美国内陆毛皮贸易时代一桩真实发生的传奇故事。1823年秋天,履历不凡、身手强悍的皮草猎人休格拉斯受雇于落基山毛皮公司,参加一次深入蛮荒西部内陆的捕猎远征。一天,在外出侦察时,他受到一头灰熊袭击,重伤濒死。远征队安排了两名队友留下来照顾格拉斯,但这两个人不久便将奄奄一息的格拉斯抛弃在荒野中,还掳走了他的枪支等财物。万幸的是,依靠强大的求生意志与丰富的野外生存技能,外加天赐的好运气,格拉斯活了下来。
  •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理三经

    管理三经

    管人、管事、管财这三大要素是相互依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即,事业因用人得当而发达,财富因创新思维而无限聚敛,最终推动了企业的日益繁荣——如西方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所说,一个人在追求私利满足的过程中,却无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理,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私营公司的管理者们,他们为追求个人财富无限增长的内驱动力,都直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的实现。
  • 快穿之拯救男神100次

    快穿之拯救男神100次

    虚空中,元乐从睁开眼睛就在仔细的观察四周情况,一片漆黑,整个身体轻飘飘的,无处着力。难道这就是死后的场景一点都没有小说电影里那样恐怖,还以为能看到牛头马面呢。元乐没想到作为21世纪的进步女青年,还没来得及完成自己的梦想,就因为一场拍戏事故早早的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做了多年的三流演员,终于上了一次头条却是这样的情况,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元乐想到额度为0的银行卡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还好活着的……
  • 镜中那双眼

    镜中那双眼

    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少年的故事,很老套。所以我想换一个思维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