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800000003

第3章 黄序 温润如玉,谦健君子

活泼是《论语印心》的特质。《论语》活泼?很多人必然心存质疑,但是尹先生不以句读解经,而是以经解经加上他自己的生命体悟,开卷阅读,如见活泼泼的孔老夫子亲临面前。一般阐释《论语》者有爬梳古人文字,汇集各家所言而成;或纯为个人体悟,与孔子原意多少有些差距。本书则是尹先生数十年的章句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炼,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章句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

虽然与尹先生同为毓老师的学生,但是到2012年年底才有幸相识。2012上半年我向老天发出祈愿,祈请找到一位儒家思想与奉元书院一脉相承,同时具备佛道涵养的老师,会有此祈请的主要原因在于从这几年的交流中,发现大多数的朋友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但不深刻,甚至于有误解或者似是而非之处,也因此明白了“恶恶紫之夺正朱”的真正含义,以前总觉得孔子太挑剔,现在才确实了解假到乱真的可怕。

至今想到与学长初次见面的情况,仍然不禁失笑,建维学长一见面劈头就问:“你最近读哪些书?”我也二话不说直接回答:“不读。因为老师总说‘书读多少就要做多少,做不到,还不如不读’,我怕自己做不到,所以不读!”用生命历程走出经典含义是我今生的习惯,我是实说,但不知道当时建维学长的感受如何?或许在那刹那间他的脑海已经浮现“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的字句。彼时,他莞尔一笑,开始聊起他的感悟,当然绝对少不了《论语》的章句讨论。

双方邮件往返是从自知之明的讨论开始,而后是“悲智双运”与空性,对于“悲智”的关系,他写道:“慈悲永远要有相应的智慧跟着,否则,自己就会被卷进去、跳脱不出来。所谓‘悲智双运’,不是对佛的形容词,是人修行的方向和定位。有悲无智是烂慈悲,自己也卷进去。有智无悲非真智,自己也难真提升。”数次下来,真的了解到他就是一个就事论事,执有不执空,不因人废言的“论语迷”。圣人之教就是他个人行为举止的依据,这点不但符合师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诲,也展现他知行合一的人生态度。

建维学长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成长,而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但是学习的重点完全不在章句,而是在态度、在逻辑、在价值观。章句只是个很有用的工具而已。这些都是学长为了引我入正道,尤其是在邮件中的教导。每次阅读邮件,我都能读到经过深思以后的独立看法,同时在字里行间还能够感受到善意跟担心,当然还有教训。不过这些教训都是苦口婆心,有时循循善诱,有时棒喝针砭。后来读到这本书的“《论语》开宗明义,就是谈学习。这是人之初就该有的态度,也是人到最后一天还应该保持的态度”,我才真明白学习跟成长在他生命中的分量。

2013年1月,我们对某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我故意问建维学长还记不记得老师如何解释“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他回答:“不记得了,老师如何说?”我写道:“当初老师说的大意如下:就是经过前面两个次第(‘学习思得’、‘有朋来’)进入到‘君子不愠’的第三层。从远地来的朋友一定是志同道合的,因此不会聊琐碎八卦,一定聊彼此的所悟所得,朋友听不懂是自然的,如果你一说别人就懂,那就是你想得太浅,想得太少。所以别人听不懂你说的是正常的,表示自己的思考有点深度,自然不会心中不悦,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他再次回我:“我曾写过一本以经解经的《论语印心》,目前放在那里,等因缘成熟的时候再说。关于这第一章,发给你作为参考。”看完后,我满心羞愧地回他:“家有漫漫粮仓,却跟个穷小子借粮。”还记得当时看到“时者,非春夏秋冬,亦非晨昏定课,乃笃行之时也。是故,学忍者,怒时学;学细心者,烦躁不耐时学;学度量,难忍之时学。”

出书的因缘在2013年9月具足,承蒙建维学长厚爱让我校对他的书。在数月间屡屡前后翻阅印证,越读越佩服学长对《论语》所下的功夫。毓老师生前《论语》读过千遍以上,二十多年前在黉舍上课时,常常听到老师训勉我们书读百遍自通、不要被古人的注解限制死了、要直接看经典以经解经的道理,以及现今还存在的古书都是治世之学,没有空话,书必得会用,所谓做学问就是跑接力……学长完全领悟老师的教诲,所以他在书中写下“孔门学问,乃至中国学问,无形而上之空理虚论,凡有所说,皆可行可证。师父所传,必深习,方能证知,后得师父印证。须有所证,方可传人,斯曾子所谓习之意”。

看完《论语印心》,望尘莫及之心喟然而起,没有数十年在章句间优游琢磨的功力是无法写出这些见解的,同时学长又谨遵以经解经的师训来阐扬《论语》。以经解经的优点在不以今人的情境揣度古人之风貌,毕竟古今有数千年的差距,即使饱读史籍欲返古代,重拾当时风情亦不可得,总还是揣测,唯有以孔子之言解释孔子之语,才能得其旨要。就以《论语》中的“无友不如己者”为例,连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对于“友”属于动词还是名词就已经有所争执,双方各执其理,尘埃难定,何况后代子孙?建维学长直接举出《子罕篇》中一章: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以及《卫灵公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从这两章可以清清楚楚地了解到“友”必须当动词解释,这才是孔子的原意,这也就是以经解经的优点。

《论语》是孔门学说的入门书籍,都是孔子教导弟子如何做好人世道理的方法,没有一句虚言,都是实际可以操作的。儒学以孝顺为基础,然后才开展出仁、智、勇、信、礼等德行的修炼。学长提出“孝者,夫子政治纲领、教育之本也。天下人皆孝,则上下和顺、大同而治矣”的见解,来说明孝顺的重要性。

对于孝顺,建维学长就用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心系父母”,将孝顺本意完全烘托出来。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都揪在一块了,是啊,就是心系父母,哪有其他可言?一个人只要心系父母,自然会做让父母高兴引以为荣的事情,那些败德害人的事情就不可能做。人不仅要有孝心,同时必须在行动中落实,因此学长写下:“要让自己从德性上、从灵性上提升,从而兼善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每个人的生命运势各有安排,唯有勇气才能活出生命的光彩,但这个勇不是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而是仁智圆满的真勇。书中也举出孔子提到三达德的时候,勇都在仁智之后,从这些即可明白‘仁智勇’三者有层次关系,不是单蹦个儿独自存在。

话虽在理,要如何修呢?常言“仁者爱人”,但要如何爱,才是仁者?以前听老师说:“仁就是二人,心里有别人才能仁,我们说桃仁、杏仁,种子里的那个小芽就是仁,万物就从仁长出来。”学长则说:“不要连年征战,能造福老百姓,就是仁!”因此仁者不忧于私。智者不惑,老师说孔子四十而不惑,是不惑于“欲”,学长进一步阐释不惑为“不会因为情绪而左右一个人的判断”,并且提出不惑的方法:“要掌握自己的情欲与情绪,要多在反省、观照上下工夫。”至于如何修智,书中写道:“何以修智?读经看教,学、问、思、辨、行,如《中庸》所说。然读经之智,属‘经智’,尚需行道以修‘权智’。‘权智’力行中思、辨乃得。”

勇气是以负责担当来呈现,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追求与实践。仁是天生所有,只是被习气所蔽,回归本性就好;智需要靠学习古圣先贤的经典来养;勇则要因时而动,从实践中来获取。仁智从心中而来,勇则从行动中得到。学长不是死守经教不放,而是知经用权。当然他还不是圣贤,无法完全做到圣贤之言,但是,他在实事中实践守经用权的原则,因此也就自然写下“有了灰阶,才知道如何‘笃行’。”以及“人,一定要有立场。做事,一定要选边。这就是智慧的开始”的句子。

学长的言行一致是我打从心底佩服的,有次学生问了一个问题,他不假思索地说“这个我不懂”,听到这句话,心里头就浮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句子,书中的“不可解,不可解”以及“这一点,我需要取得大家的原谅。因为我也只是理论派而已”,即可见其真性情。有次他说得过了一些,自己先说“有伤德行”,但是还是为了学生说了,那时候脑海还真浮现孔子说的:“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画面。在书里,也特别为了对孔子有所批判唯恐年轻学子不辨黑白,因此写下:“年轻人若是看轻了孔子,也像我这么批判,就学不到太多东西。这是我的难处,也是我必须郑重地说明、强调的事情。圣人不是不能批判,要等都学得差不多了,再谈切磋琢磨,否则自误误人。在此剖心,祈求天宥!”

然而对于认定的事情,他却是勇往直前,至死不悔,例如对师父重要性的强调,不但上课时耳提面命,在书中也屡屡提及,仅举一二为例:“人生首要大事,在得师”、“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父也”、“一个人好学,又有师父,前途不可限量”、“设有一丝进益,皆师父之教也。师父之恩,昊天罔极!”除了师父,另外一个再三强调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天命。”可是天命是什么呢?孔子到五十才知天命,平庸如我者岂非要到七八十才能窥探一二?学长从孔子的言说及其一生行迹琢磨出天命的定义为:“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所谓圣凡的差别,就在是否能知天命、实天命,力行而不辍了。在还没找到天命的时候就努力学习,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天命,也是为了找到天命后,履行天命的准备。天命的探讨请看【2.4】以及【9.1】的“疏、钞”。或许有人会觉得建维学长是否完全臣服于命说,不是的,他认为天命的目的从个人而言是让自己进步,从大体来说是让世界朝向善的方面前进。因此有“然命虽由天生,却由我使”之言。

学长一介平民,虽无经国济世之责但秉承读书人要有经国济世之志的师门教训,在书中提出“诚信复礼”作为整治现今社会浮夸紊乱的药方。礼,简单地说就是规矩,让人的行为处事有所遵循,借由规章礼节将人内心深处的优雅带出来。例如“揖让而升,下而饮”,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他也指出礼胜于法的地方:“礼,可以正面地造就框框里的和谐,法律不行。礼,可以引导人心悠游自在、优雅自得。”当今的社会以我为出发点,私心自重,自然仁心难现,此时建立诚信最重要,可是如何做到呢?就从言可复开始,社会上不管政府、企业、个人都说话算话,说到做到,没有彼此怀疑,社会自然就和谐。但建维学长紧守不在位不谋政,对于现今社会崇力不崇德的现象,也仅仅提出“‘力’为劣币,‘德’与‘宜’才是良币。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就不只是出问题”的警句,仅仅呈现冰山一角,希冀读者自省,盼用文字唤醒国人,继而恢复我华夏泱泱尊荣。

学妹&学生 惠株写于2014年01月

同类推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该书详述了关于明清城墙的历史过往,特点及价值,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已出版《生活世界中的民主》、《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安全》、《文化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学中的政治》、《阅读经典:世界文化名著阐释》、《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名著通论》、《裸体的诱惑:论文学中的性与情》等著作。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The Conflict

    The Confli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汉之建国路

    秦汉之建国路

    萧何、曹参已经缒墙而出。穿越到秦末乱世,成为了刘邦的侄儿刘辟非,马上却要面临被逮捕的命运。他巧舌如簧,他胆大坚毅,他用兵如神,热烈拥抱乱世的到来!刘邦:辟非,吾之左膀,汉之右臂。郦食其:小刘将军虽然没有我会说,但胆子比我大。韩信:吾善用水,独羡慕小刘将军火攻之术。
  • 手残玩家

    手残玩家

    在这个氪金遍地走,高玩多如狗的游戏中,没钱还是手残的玩家高远如何在《清淮》中立足?没钱就没尊严?手残就该被按在地上摩擦?高远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手残也能有一片天……
  • 世界欠我一个初恋(邢昭林、白鹿主演)

    世界欠我一个初恋(邢昭林、白鹿主演)

    邢运其人,又呆又萌又宅。单身多年的她迫于母上大人的压力,终于一脸悲壮地走上了漫漫相亲路。只是没想到这不情不愿的“处女相”,竟然……成功了?不过这一爆炸性消息的影响力,很快便被公司头号单身钻石王老五夏柯夏总居然也“脱单”了的消息所覆盖!似乎过了很久,看着他们携手共进退的样子,广大围观群众不淡定了——“不是说好你们是纯洁的上下级关系吗?”抱得美人归的夏柯得意扬扬, “我想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把她从人才市场捡回来,然后把她从相亲路上劫回来,最后奋力跨过‘老板’跟‘老公’这一字之差!”好吧,我承认,遇见你,爱上你,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 南澳牧场

    南澳牧场

    新书《西部庄园主》,请大家多多支持! 跑马放牧,出海钓鱼,萌宠为伴,驾驶越野车穿越澳洲!失意青年成为澳洲牧场主,邻居竟是只呆萌的考拉。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地上,他尽情享受这份乡间的快乐生活。牧羊犬赶羊群、剪羊毛、围着篝火烤面包、墨尔本杯、塑料钞票,这里有独一无二的澳式文化。放牧归来,到小镇酒吧要上杯啤酒,和漂亮女孩开开玩笑。闲暇之余,出海钓鱼,周末派对,荒野探险,露营打猎,跟随楔尾鹰一起驰骋!每一滴汗水都是荷尔蒙。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盛宠狂妃

    盛宠狂妃

    她一个现代白领,职场女强人,一觉醒来,已然穿越千年!人前她是尖酸刻薄的柔弱千金,人后她是淡雅如墨的水家主事。无数人的生与死都只在她的一念之间。阴谋诡计,尔虞我诈,谁比谁狠?明枪暗箭,刀光剑影,谁比谁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在她的素手遮天。【片段一】“墨儿,嫁给我,我许你天下,与我并肩而立!”他深情凝眸,浅淡的笑容洋溢出无与伦比的自信从容。“女人同样有野心,我若不满足于并肩而立呢?”她笑靥如花,抬眸巧笑的看着他,狡黠的目光让人看不穿心思。他微眯深邃的双眸,闪过一丝邪魅的光,长臂一伸将她揽入怀中,薄唇凑到她的耳边,含着她如玉的耳垂,魅惑的声音格外暧昧:“女上男下,为夫也不介意。”【片段二】“小姐,听说三王爷要封妃纳妾了。”门帘外一个怯怯的声音响起。“哦?是吗?”躺在男子怀中的,女子魅惑的看了身后的男子一眼,警告的意味不言而明。“墨儿,你知道的,祖制不可违,我也是无能为力。”眼中的笑意却是那么的明显。“是吗?那本小姐就休夫再嫁好了,反正是情理之中嘛!”红唇轻启,妖娆万分。“你敢!”男人一声低吼,眼睛危险的一眯。“有什么不敢的,不就是换个男人而已!”【片段三】“阁主,有人来买三王爷的项上人头,黄金三万两!”“没想到他还满值钱的呢!”掰了掰手指,女子算了一下开支,嗯,资金有点紧张了呢!“墨儿,你可是要卖夫赚钱?”抚摸着女子的秀发,男子眉毛一挑,邪肆的表情中满是笃定。“听令下去,收了钱,把他们主子的人头送过去!”再怎么贪财,也不能出卖自家相公不是?“还是墨儿心疼我!”笑意闪现,不愧是他的女人,够狠!“等我想换夫了,会考虑的!”郑重的点了一下头,少了麻烦还赚钱,值!蝶舞开新文了,亲们多多支持啊,喜欢的点击一下收藏,蝶舞感激不尽~喜欢咱家墨儿的且看她如何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精彩多多,不容错过哦~
  •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穿越喜马拉雅山的信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尔各答市的人都忙着训练鸽子,希望所养的鸽子能被选为传信鸽。小男孩也一心想把花颈鸽训练成信鸽王。它曾冲向老鹰,去救自己的同伴,也曾在暴风雨中迷航;还曾在战场上穿越枪林弹雨……不幸的是花颈鸽在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时受伤,从此意志消沉……它还能飞上蓝天吗?
  • 文选注

    文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遗忘的圣域里寻找失落的记忆,最后的天堂中,天使也会哭泣,在雨后天空的第一道彩虹,耀眼的光芒,会刺穿枯萎的幻想,梦想不是一种奢望,展开勇气与执著的翅膀,释放自己的力量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