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300000016

第16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人要做到像谦卦那种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真的很难。如果能做到无争,在中国儒道系统中,你的修为境界已经相当不错了;按佛教的修持,起码也到了罗汉境界。小乘佛教的罗汉像观卦一样,修行的位阶是一阶一阶往上提升的。像《金刚经》就说,修到阿罗汉时,与人没有纷争,不起冲突,贯彻谦卦无争的精神,是“人中最为第一”或“第一离欲阿罗汉”,离开欲望的纠缠,是表现最优秀、最雍容大度的。修到这个境界,离菩萨仍有距离,但至少已经做到“无争”了。那么我们看政坛、商场的这些人,离“无争”的阿罗汉又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所以很多的痛苦、业障也伴随而来。

观卦是宗教性或准宗教情怀最浓厚的一个卦。什么是“观世音”?什么是“大势至”?什么是合起掌来“阿弥陀佛”的终极解脱之道?我们讲过,从数字观象法看,“临”加“观”就是中孚卦,中孚才有机会渡彼岸、得到终极解脱。“观(觀)”字如高空中翱翔的鸟,这种鸟飞得高,看得远,视野辽阔、巨细靡遗。在佛教中,观不只用肉眼,还要用心眼;不只看外面,也要检视自己的恶念、善念。做这种冷静的深透观察,才会真正看到事情的真相。肉眼看到的只是虚妄的表象,若执著为真,就会刻意争夺;要是把它看透了,自然觉得没什么好争的。这就是观的价值。

有高度、广度、深度,观卦六爻就如“欲穷千里目”,必须“更上一层楼”。每上一层楼就到一个位阶,看到的事物就不一样。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当你是众生的时候,趴在地上,天天忙于生活,天天都是忧悲烦恼,所观的就很有限了;可能也根本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就为那些虚妄的假象烦得不得了。要是有机缘,修到了罗汉果,脱离了众生的执著,你看的跟众生看的就完全不一样。从众生到罗汉,因为观的结果不一样,众生的痛苦,在罗汉可能就觉得可悲、可悯,但罗汉之上还有菩萨,菩萨之上还有佛。也就是说,罗汉往上看,就无法理解菩萨的看法、想法、做法;而菩萨也很难想象佛的境界。换句话说,自以为是的罗汉境界跟愚痴的众生境界,很难达到菩萨或佛的高度。而菩萨的观,和佛的终极圆满境界又是天差地远。这也就是观卦绝对不能脱离临卦的道理,身临其境,自然就有对境的“观”。所以临、观永远是一体的两面,没有临,就没有观。《易经》之所以有这么高明的“观”,因为它不是一个人作的,不是一个人的“临”,是很多人把亲身经历过的“临”,最后组织化,利用《易经》的卦爻结构,用文字表达出来。其实,一个人的经验哪有这么多?谁能经历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只有集结不同时代的众人智慧,才可能产生这么高远、深彻、广大的见识。

就像我平时讲学,有些《易经》的卦例,很多不是我自己经历的,有一大堆是学生经历的,结合自己或旁观别人,才可能每个卦、每个爻几乎都碰过。而动态的六十四乘六十四的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统统经历过,那是一个人的一辈子绝对办不到的,因为有几率的问题。像占卦,六个“六”的坤卦全变成乾卦,几率是最低的,差不多是一千七八百万分之一,要碰到真的很难。如果一个人在他一辈子之中,《易经》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都亲身经历过,那么当然有不同凡响的“观”。

同类推荐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历史学家张灏提出的“幽暗意识”与“转型时代”已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理论。张灏多年治学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探索时代大风暴的思想根源与背景?张灏的思考结晶之一便是名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张灏探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幽暗意识”也有独到的研究。本书是张灏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章精选。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菊与刀(译林人文精选)

    菊与刀(译林人文精选)

    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两种颇具象征意义的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事件入手分析了日本社会的等级、习俗、教育等,力图透析日本,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热门推荐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明伦汇编皇极典宽严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宽严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古真元诀

    太古真元诀

    少年沐真,偶得《太古真元诀》,从此踏上一条无上强者之路,铁拳粉碎山河,长剑血染乾坤,以绝世之姿,败尽天下强者。“我要让这诸天万界,在我的脚下颤抖!”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蝉声尖厉

    蝉声尖厉

    “何贝,何贝。啊,何贝,你在哪儿?何贝?”他又叫我了,声音听上去就像从地底发出来的,非常遥远。是我听错了?还是他找不到我,也走不出青枫岭,被那片蛇树困住了?我喊着:“好的,小海,等着我啊,我这就来了。”朝着声音的方向找过去。现在他一定后悔死了,为什么要回青枫岭呢?我说过有一大片蛇树包围着青枫岭,弄不好扎到里面再也出不来。他不相信,问我:“你是怎么穿过去的?”“我啊,我想过去就过去了。”他盯着我的眼睛。
  • 遥望玉京云上枝

    遥望玉京云上枝

    八荒域焰脂沙漠,燕苍诚救回一个重伤昏迷的少女,就此揭开尘嚣湮灭的过往......看文须知:女主向玛丽苏小白文,自娱自乐的作品,谨慎站男主,不喜点叉,缘更
  • 沧海(上)

    沧海(上)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小儿语_续小儿语_女小儿语

    小儿语_续小儿语_女小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综偶评

    词综偶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