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100000584

第584章 交换

三人进入帐篷后王仁智道:“这里条件不是一般的差,我想客气也没有条件,将就坐吧,现在受苦遭罪是为了以后美好生活,在这里我先感谢李氏全族对我的信任。”

李载想道:“老爷这种客气话以后就不要讲了,我看重的是老爷是个做大事的人,如果为了享福,川江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势力远超川江能源的有很多,但是这些富豪的格局小人看不上。这次川江抗洪川江能源居功至伟,可是到论功行赏时却没有川江能源的份,这帮人还好意思腆着脸登门。承蒙老爷不弃那天带着小人赴宴,使小人有幸现场见识老爷的气度,也得知老爷在川江能源内部也有阻力,正是因为如此,小人才甘愿为老爷效犬马之劳。”

王仁智听后发出一阵大笑,然后说道:“看来你们是想随川江能源干一番事业,如此看得起川江能源,幻想今后双方携手共同努力,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恐怕让你们失望了,川江能源没有多大的野心,并不想成就大事业,所求不过令川江能源所属过上无忧无虑安逸的日子。”虽然比较欣赏李载想,但是他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家族所属,自己虽然理想远大但是不能过早暴露,危及到既得利益者,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李载想道:“老爷这话恐怕说的不对,这世上没有那个人没有自己的理想,老爷现在的理想是让下属过上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这点绝没有任何不妥。一个身份低贱的奴仆保证做过成为自由人的美梦,普通平民的理想是成为拥有妻妾的小富豪,小富豪梦想成为威震一方妻妾成群的大富豪,那个大富豪不幻想替代五大财阀。这些绝对是事实,但是实现的希望非常渺茫,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今天老爷的理想三、五十年后恐怕老爷自己想起来都感到好笑,也有可能一百年之后老爷仍然在为此奋斗。只要老爷不丧失信心,李氏全族必然紧随老爷,川江难民和老爷沾不上半文钱的关系,老爷都付出巨大代价救助这些难民,李氏一族加盟川江能源,一旦出现困难老爷还能坐视不理?至于老爷最终走到那一步,其实并不重要,也许老爷终其一生丝毫没有进展,没有前进半步,但是李氏并不遗憾。这也许是时运不济、也许是某些势力故意干扰,也许触碰到某些人的逆鳞,李氏起码做出过努力,不努力必然寸步难进,哪怕随川江能源一同覆灭,李氏也甘心情愿紧随川江能源。”

李载想毫不掩饰自己率李氏加盟的目的,川江能源能够付出巨大代价救助无亲无故的难民,李氏加盟后属于其所属势力,一旦遭遇危难川江能源绝不会坐视不理。很多大势力在其附属小势力危难之时,因为有可能危及自身,因此并没有伸出援手,李载想同时也在暗示王仁智,哪怕他不想前进,李氏作为其附属势力也会在后边推着他前进。不用李载想操心王仁智也必然找时间和他谈谈,但现在不是谈这些的时候,从今天开始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难民抵达,这些难民和之前的难民还要为接收后边抵达的难民做准备。

王仁智准备告诉李载想以后再谈这些时,李载想问道:“老爷莫非真计划在这里建农庄?天仙般的如花姑娘老爷为何不动心?”

感觉李载想的第二个问题好像有啥问题,郑媛媛一战竖威名,母暴龙的名声传遍四方,远在华亭的吴思丽还调侃过郑媛媛。这件事情人们都不清楚,李载想多少比其他人知道的多一点,王仁智先是救了如花,后边郑媛媛又救了癞痢头,也相当于王仁智所救,两人都曾经受过王仁智大恩。明明清楚自己曾经救过如花,如今癞痢头和如花走的很近,这小子和如花又在自己手下,自然是自己对如花没兴趣,这还用问?

李载想明知故问,虽然心里感觉怪怪的,但王仁智还是说道:“这个地方只能搞农庄生产粮食,你说说这地方还能干什么?这些人又能做点什么事?”不清楚对方有何目的,王仁智干脆避而不答,农庄是一定要建,不然这么多难民如何安置,他倒是想建几个企业,但是资金在那儿?

需要干的事情很多,放着正事不谈,却问起这些闲事,王仁智的语气自然不好,李载想听出王仁智语气中不悦的成分,开口说道:“老爷是否仿效鲍槐树那种农庄?”

王仁智不止一次听说过鲍坏水经营农庄主要目的是从事贩卖人口,其次才做粮食生意,在川江甚至川北国名声极差,这是李载想第二次在自己面前提起鲍槐树。这时他已经清楚李载想估计有什么话要讲,便说道:“你有什么话就直截了当的讲,别东问西问旁敲侧击,只要你说的在理,我会考虑采纳你的建议。”

自己本来在做铺垫,不料王仁智直接点明,李载想笑道:“先请老爷听听鲍槐树发迹的故事,想必老爷就会明白小人的意识了。”说罢,便给王仁智讲起鲍槐树的发迹史。

四十几年前,国家联盟曾经遭受过一次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当时各地旱的旱涝的涝,损失极为惨重,据各国统计当年因灾害和瘟疫共损失一亿一千六百万人口。这些损失的人口当中并不包括死亡的奴仆,川北国灾情尤为严重,在当年大范围灾害前两年,川北国连续遭受洪灾、旱灾和蝗灾,粮食生产连年告急。

那时的鲍槐树刚刚接任家主才不到五年,鲍家只不过是个普通乡下小地主,不知道是鲍槐树眼光独特还是运气爆棚,灾害之年鲍家却因为他的决策暴富。鲍槐树接掌家主之位时鲍家拥有不到五千亩山地,鲍家五房不到一百人,劳动力只有三十来个,男女奴仆不算少,有几百个奴仆,近五千亩耕地少了也忙不过来。

自打鲍槐树接掌大权后,鲍家便再未出售一粒粮食,为了储存余粮,鲍家利用农闲时修建了很多大粮仓,用来储存余粮。鲍家每年大约可收获一百八十多万斤粮食,自家近五百口人每年消耗二十来万斤,年年丰收当时粮价比较低,人们以为鲍家也把粮食以稍高的价格贩卖到外地,从未有人注意过鲍家这个小地主。

就在鲍槐树接掌家主大权的第五个年头,川北国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当年夏秋两季粮食大面积减产,粮价稍有上涨。第二年又遭遇春旱,随后发生大面积蝗灾,川北国很多地方夏粮绝收,猛然间全国粮食极为紧缺,粮价大幅上张,粮老板从外地贩运了不少粮食回来。当年据说粮老板没有不赚钱的,秋季国家联盟各地发生不少灾害,但是川北国基本上风调雨顺,粮价基本上恢复正常。

第三年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各地粮食大面积减产,川北国尤其严重,部分夏粮绝收,大部分夏粮减产,粮食猛然间开始紧缺。一个地方受灾问题不大,大范围受灾尤其是上年秋粮大范围减产,各地粮价普遍上涨,粮商很难进货,因此川北国粮价涨幅比较大。谁料想当年秋涝,国家联盟整体粮食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一时间粮价暴涨,川北国三年当中只有一季粮食生产未受影响,粮商库房里几乎没有库存,粮价可说是疯涨。

本地粮食减产,外地粮食进不到货,川北国新年刚过,许多粮店便关门歇业,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平民,都在四处采购粮食,不到开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便有很多人家断粮。起初还可以买到高价粮,粮价翻番都不止,正常年馑一百斤粮食两个半到三金币之间,这时三五十金币买一百斤算你运气好。

所有粮店全部关门歇业,哪怕还有粮食的也不敢开门营业,敢开张当即把你库房腾空,因此即使有粮食也都是私下交易,很多人拿着金币找不见门路还是挨饿。当年整个川北国所有人都体会到什么是春荒,三月中便出现饿死人的事情,一个月后整个川北国饿殍遍地惨不忍睹。很多饿死之人不是没有金币,而是根本买不到粮食,手里攥着金币饿死的大有人在,为了防止这些人破坏庄稼,川江各地军队护卫庄稼都不够用。

当时川北国全境粮食极度匮乏,各地粮食即无价也没有市场,遍地饿殍,奴仆不要分文白送鲜也人家愿意接收,饿死了还得负责掩埋,谁肯接收奴仆?一个馍馍一碗米饭绝对可以换一个年轻貌美的少女。鲍家几年下来储存几百万斤粮食,哪怕粮价再高,鲍槐树硬是顶住家里压力一粒没卖,直到这时才故意透露出消息。

无论任何人登门,鲍家人仍然声称家里没有余粮可卖,很多人空手而归,但是那些从鲍家搬运出的粮食躲不过人们饿狼般的目光。鲍家确实有余粮,鲍家也没有说谎,余粮一粒不卖,鲍家的粮食得拿出鲍家满意的东西换,这年头金币有什么用?鲍家交换余粮还算公平,富豪家里的贵妇和千金小姐,鲍家周边村镇的住宅,部分身体强壮的强劳,这些鲍家都看得上眼,价格也比较公道。无论身份贵贱,哪怕是身体强壮的奴仆,身价和高贵的贵妇富豪千金同样对待,一斤换一斤,绝对童叟无欺。当然不能说是个强劳鲍家就看得上眼,你还得是个种地的好手,耕地里的活不但样样拿得起还得是个高手。城市里的豪宅对鲍家没有吸引力,鲍家就是乡下小人物,过不惯城市里的奢华生活,出于帮助乡邻,鲍家才愿意换乡邻家的宅院,总不能眼看乡邻饿死吧,鲍家只有百十口人,要那么多宅院干什么?

至于其它东西,鲍家谈不上看中不看中,一律不要,鲍家是庄户人家,清楚农田是乡邻生存的命根子,哪怕上好的高产田鲍家也绝不夺人所爱。鲍家换乡邻的住宅完全是为了救乡邻的性命,一间房一百斤粮食,不过还有个条件,要换的话整个宅院必须全换,不然的话一个院子住两家人,这个地方到底算谁家?

鲍家确实没卖一粒粮食,不过鲍家换回来几千个宅院三万多间房,周围五十多个村庄三分之一的宅院都归鲍家所有。富豪家的贵妇以及千金小姐倒是换回来不少,足有三千多个,也不知道川江市附近那来这么多富豪,鲍家唯一遗憾的是种田高手实在太少,只换了将尽五百个。

同类推荐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陆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陆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抗战之铁血兵锋

    抗战之铁血兵锋

    (新书《抗战之超级小兵》发布,为华夏铁血激战,请前往阅读,谢谢!)岳锋,超级战略狙击手,意外回到抗日战场,他凭借超强军事素质、战略目光,浴血奋战,痛歼日寇!他神出鬼没,酷爱摧毁日军重要基地,喜欢爆鬼子头颅,日军无不哀鸣,骂他是“爆头鬼王”!战争爽文,请君笑纳!((新书《我真不是逆天巨星》已经上传,请搜索阅读,谢谢!))
  • 觉醒者

    觉醒者

    神秘杀手冒名进军统,打鬼子,除间谍,美女相伴,破坏特高科惊天阴谋,揭露不世之密。
热门推荐
  • 刑侦调查二班

    刑侦调查二班

    跟着岚沁斋主人一起走近刑侦调查二班,共同感受离奇的刑侦故事。
  • GULLIVER'  S TRAVELS

    GULLIVER' S TRA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女王大人

    重生女王大人

    她英勇牺牲,从没想到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她的世界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滴个神啊!有没有搞错!她居然会重生,还该死不死的重生在送她去黄泉的男人未婚妻身上。拜托,她暗恋多年的男人居然指着她的头要暴她脑袋,只因为他们势不两立?!拜托,石油大亨,我和你非亲非故的,你有必要送来一卡车一卡车的钞票吗?!天理何在!好吧!既然老天爷不让她痛痛快快的壮烈牺牲,非要让她重生逼她走上一条不归路,姐也不是省油的灯!【此文,男强女强,男主女主干净,一对一。】【此文,偶有小虐,小虐怡情。】【此文,求支持,求收藏。】…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死去的太阳

    死去的太阳

    《死去的太阳》以五卅惨案为背景。主人公吴养清目睹了南京路上的大屠杀。他热血沸腾,义愤填膺。他受上海学生会的委派到南京活动。南京的工人和学生携手罢工罢课。他在南京外交后援会上遇见了少年时代青梅竹马的女友程庆芬,七年分别,程已与别人订婚。这次重逢二人才发现彼此相爱很深。痛苦中程悒郁而死,吴养清却渡过了感情的波澜。工人教育了他,王学礼这些革命者的牺牲精神感动了他,他在实际斗争中走向成熟。他觉得王学礼并不曾死去,他不过是一个死去的太阳,“依然会和第二天的黎明同升起来,以它底新生的光辉普照人间”。
  • 讲故事,说出销售力

    讲故事,说出销售力

    人人都想在销售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赢得滚滚财源,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懂得商战谋略。一个从事市场销售的人员,一定要有强大的销售力。销售素养、口才、宣传、拜访、做渠道、推销技巧、服务客户、回款和客户管理等在销售过程中的作用和技巧,这些强大的销售力全在一个个故事中……
  • 佛说呵雕阿那含经

    佛说呵雕阿那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文春秋

    人文春秋

    《看历史》创刊8年来积累了大量优秀文章,这些文章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许多新观点,让读者获得新感受,受到新启发。杂志编辑部从几千篇文稿中进行精华筛选,并针对不同主题来展开作品的集结。《人文春秋》则是其中一辑。
  • 观测者世界

    观测者世界

    我曾在高阶天堂据理力争,也曾在地狱深处封印混沌。我曾组建焦灼议会,也曾消灭过七宗罪。我曾去过食物链的顶端,见识过莫瑟心中的理想社会。我曾与古代龙人为伍,在五龙之间传递过信息。我曾拿起过金苹果,领略了先行者的文化。我曾见过最高尚的魔人,也曾见过最卑微的死神。如今我坐在这天空之塔的废墟上,探寻着最初的秘密。
  •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