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4100000004

第4章 御龙行动

第二天六点,天还蒙蒙黑,胖子把我叫起来,说张国生让我们收拾一下即刻启程。借着几分钟的时间我和胖子闲聊了几句,他的名字叫陆飞,西南人,祖辈三代都是部队出身,不折不扣的军人世家。

其他的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就往前走了。杨董这个小滑头跑到我旁边扯着嗓子叫我快点儿,张国生和李申已经走出去好远了。

我赶快收好帐篷,携带的东西里无缘无故出现一个通体漆黑的铁盒,没有记错的话,是从载张国生他们的车里抬下来的。黑盒质地是十分寻常的铁皮,不是很大,不过足以装下一个成年人的脑袋。

里面不知装了什么东西,开口处设有密码锁,三排密码,每一排有五个数列,也就是说得输对十五个数字才能打开。

杨董问要不要打开来看看,指不定里面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也让我们见见世面。

我说密封得这么好就是为了防止打开,要是真有了不得的东西也不该我们看。我心里隐隐对杨董有些疑惑,他真是个当兵的?

说话间杨董的手已经在转动密码锁旁侧的旋转钮了,一只手忙不过来,索性一屁股坐到地上,将黑盒抱在怀里,也不去看,侧着耳朵,两只手飞快地旋转着那些按钮。

我正要出手阻止,杨董瞥了我一眼,朝我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双手继续摆弄,原来他在听声音,密码还能这么解?

我以为他不过是在逗我玩,难度这么大的密码组合如果用听的就能解开,那还真是稀奇了,没去理他,背起背包就要走,还没等我迈开步子,只听身后“咔”一声细响,杨董紧跟着嘿嘿一笑:“开了!”

不可能吧?

我把头转了回去,杨董已经把黑盒盖掀开了。

黑盒当中铺着一层很厚的红色棉布,似乎是为了保护当中的东西。杨董将手伸进去,掏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银色薄片,看上去不像银箔,比那要厚上一些,是个什么东西?

杨董盯着那薄片看了一会儿,递给我说:“吴哥,你看这是什么?”

我接了过来,凉凉的,但摸上去又很润,就像握着一块玉似的,和一般的金属有很大的不同。薄片通体银白,只不过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边沿部分有些许的残缺和翻卷。相比这些,这块薄片最能引起注意的还是当中文刻的那些奇形怪状的符号。

那些符号,或者不能说是符号,看上去就像有人故意在上面胡乱刻上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线条,线条扭曲地重叠在一起,布满薄片正反两面,密密麻麻,说起来更像是画着某种东西,不过究竟是什么,实在看不出来。

杨董也许是见我翻来覆去地看,走到我旁边踮着脚尖,抓了抓头,道:“吴哥,你说会不会是个古董?不然怎么会是纯银的,上面还刻条蛇?”

不可能是纯银做的,摸上去的感觉太奇怪了。

不过,蛇?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杨董把薄片在我手里掉转了个位置,这么一看,确实像是一条蛇,不过没有蛇身,那些杂乱的线条此刻都顺着同一个方向,无数的线条看上去像极了一颗吐着芯的蛇头。

只是这个纹路似乎和我身上……

“哎呀,老头儿来了,吴哥快给我。”杨董一把抓过我手里的薄片,飞快地将它重新塞回黑铁盒中,盖上铁盖,打乱了密码重新锁上。

我转回头去,只见张国生喘着粗气跑了回来,面容紧张不已,看见地上的黑铁盒后莫名其妙地松了口气说:“都是些地质勘查的仪器,还是我来拿妥当。”说着就要去拿起来。

我看着他挺费力,往后的路还不知要走多远,让他把黑铁盒拿给我,我替他拿。张国生点点头,再三叮嘱黑铁盒里的东西重要得很,要小心保管。

我背起行军背包,只感觉腰上一沉,这铁盒可真够重的。

张国生这回走得不是很快,离我和杨董很近,时不时走几步便往后看我们几眼,对我似乎并不是很放心。我知道他恐怕是在担心我背包里的黑铁盒,可一个地质学家带那么一个奇怪的东西做什么?

越往山上走气温越低,空气也愈加稀薄,两位地质学家还算比较有精神,想来做他们这一行的也是长年累月在外边跑。除了看起来很是清瘦的李申一路上喝了不少的水,刚开始的时候还要去牧民家里方便,上山之后再也没有办法,憋也憋不住,又跟不上我们,只能在后面随地解决。

张国生看着很不是滋味,一再要求让他先行回去,有他就够了。李申却一再摇头,说:“事态已经这么严重,多个人也算多个帮手。”张国生没有办法,只能让我跟在后面照看。

大伙儿其实都已经基本熟识,这次任务不同以往,为了打发时间,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天来。

杨董的话最多,陆飞和他一直在为部队里的伙食争论不休,陆飞认为他们部队的伙食很成问题,一天才吃得到一只鸡腿加几两猪肉,牛肉只能偶尔吃到,部队对他们的健康极度不重视。他边说边往嘴里送花生,我看他一路上都在吃,就算再多的花生恐怕也已经吃完了,可他总能从大衣的口袋里摸出一把来,莫非他身上能种花生?每天洗洗澡就当浇水,不久之后便能收获长满身子的花生。

我不禁跟着想象了一下,白白胖胖的身子,上面挂满了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这里本来就很冷,又这么一想,只觉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杨董听罢一脸的不服气,扯着脖子,脖颈上的筋都凸起来了,叫嚷道:“什么?你说什么?还有鸡腿?还有牛肉?你跟我说说看你是哪个部队的?回头我让我们队长去考察一下,回来给我补偿点营养,你看看,我都快瘦成猴精了!”说完,突然想起什么,又嘟囔了句:“好像也没机会了……”神情一下子黯淡不少。

其他几位没有我离他这么近,最后这句谁也没有听到,却让我感到万分奇怪,难道他也同我一样面临着遣散?

多吉听他说完,一阵“哈哈”大笑,对杨董说:“杨董兄弟,有机会去我家啊,我给你宰牦牛吃。”

杨董摆摆手,道:“不行不行,我还是喜欢我们部队里的伙食。”说完神情又低落不少。

张国生走在前面带队,一直听着没有说话,听我们说了一会儿,突然停下来说:“过了这个山谷,大冰川也越来越近,在没有进入之前就先休息一下,补充一下体力。”

时间已近中午,太阳热辣辣地挂在头顶,山上的植物少得可以,到处都是怪石嶙峋的大崖壁,地上的杂草上满是冰晶,也没有坐的地方。我们已经到达这座山峰的雪线位置,接下来的路恐怕更不好走了。

山谷下凹程度很大,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小坑,说不上深,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四面都是壁立千仞的大冰山,行走其间我们好像就是一只只渺小的蚂蚁一般。这种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我徒步走过杳无人烟的羌塘大荒原,爬过连绵起伏的千里巴山,横渡过几乎全长的湄公河,对了,最近还穿越了中缅边界的热带雨林。严酷的天气,千奇百怪的毒虫异兽,虽说不是完全能够应付且全身而退,至少能够活着出来。但那些地方没有一处同这里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它的致命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在这些巨大的山谷和冰山面前,一切似乎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平和而又静谧,不过丧命的方式却又轻而易举,一个喷嚏、一个响屁都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关键是,根本无处可逃。

换句话来讲,从走进这些山谷开始,死神就已经猫在背后,将一把恰好可以准确卡住脖颈的、泛着寒光的镰刀抵在你脖子的肉上,无论是你还是他,只消一个轻微的动作,就脑袋搬家。

沉闷的气氛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家的脸色都变了一个模样,显然是被压抑得太久,太令人绝望了。张国生这些从事地质勘探的专家,心理素质到底强悍到了何等地步?

张国生蹲在地上,嘴里咀嚼着一块压缩饼干,我看着想笑但又笑不出来。有个说法,进山人休息时千万不能坐在地上或者树墩上,否则就是得罪了山神。原来科学家也有这种忌讳。

他望了望远处雪白色的高山,乐呵呵地看着我们,说要讲个故事。

张国生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从事地质勘查,他可以说是翻越了中国所有的大山大林,有时一次勘查延续长达到几年。长期远离人群,终日面对着连绵不绝的大山和丛林,几十年穿越其间,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和窒息般的空虚感。许多能够重新走出大山的同僚在回归社会后,都患上莫名其妙的心理疾病,最终只能抑郁而死。

好在张国生运气颇好,只不过瞎了一只眼睛。说着他把眼镜摘了下来,指着那只瞎眼说:“你们看看我这只眼睛有什么不同?”说着他把眼皮使劲儿往外翻,好让我们看清。

张国生的左眼眼眶空空如也,只留下一块小小的息肉还在眼眶中间。我吃了一惊,张国生的眼球是被狠狠地抠出去的!

记得刚进部队那会儿,有一次近身搏斗,大家都缺乏安全意识,尽管教官交代了数次,有一组队员(两人一组)因为打得太凶,其中一名的眼珠被对手不慎抠出。当时空旷的场地上满是鲜血,被抠出眼球那人一个劲儿地挣扎,一只被血染红的眼珠掉在血泊中。

我们都没有说话,张国生笑着把眼镜戴回去后,和我们讲起了这只瞎眼的故事。

他说那场事故发生得太突然,突然到所有在场的人都猝不及防。也因为那次,他这个无神论者开始学会了相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不要不相信,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五十二年前,张国生曾以勘探技术人员的身份被调往大兴安岭腹地进行实地勘查,包括他总共有二三十人参与了这次勘查。等到他们被大卡车运到目的地的时候,大家都很是奇怪。因为这次勘查没有下达任何有关命令,没有领队,也没有具体任务行程。现场还有很多行踪诡异的军人。张国生一行人慢慢嗅出了这次勘探的不一般,大家都在猜测大兴安岭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他们就被带到一条河边,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具体在大兴安岭腹地的什么位置。只记得那是一条说不上宽的河,混浊不堪,水流大的时候,到处都是漩涡,很不寻常。河边许多地方都被大棚布紧紧盖了起来,不过一些建筑物因为太高,没有盖住的地方可以看出来是类似瞭望塔的军事建筑。

直到张国生发现不远处的一面破破烂烂的外国旗帜,他才意识到这里是一个荒废的外国军事遗迹。但是究竟把他们带来这里干什么,所有人都还被蒙在鼓里。

他们在河边逗留了几天,这几天当中完全被限制了自由,每天吃的是行军罐头、干粮。许多人水土不服,浑身浮肿得像一颗颗充满气就要炸开的球,这些人陆续被带走,带去哪儿了?不知道。

上边传达下来“三不许”:不许问、不许看、不许动。

不许问,顾名思义就是无论你看到什么,都不准和其他人交流,也不许和驻军说任何话;不许看,远离大棚布,不准往里看,看一眼,立刻带走;不许动,这就有点像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所有人不得出这个圈的意思。

他们所有人的行动都被限制得死死的。

这在以往的勘查行动中是从来没有遇到的,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事,要在这里被秘密处决了。

在这种莫名的强压下大家都过得很不好受,没曾想不久之后,终于来了一个大人物,他组织开了个会,向他们透漏了这次名为“御龙”行动的具体任务。

行动的名字倒是稀奇古怪,张国生说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御龙”到底代表着什么。

一个月前,河道不知为何突然干枯见泥,不久后河床底部的淤泥逐渐龟裂,一条条缝隙布满了整个河床,深不见底。

后来,他们在河床下方发现一个地下空间,经过初步勘探,得知这个地下空间是德军的秘密基地,初步勘探推算开凿时间为“二战”时期。不过,他们不远万里到这片大山大林里来做什么,谁也不知道。

起初开凿这片空间的时候或许还没有这条河,河道出现之后不断冲刷地下空间顶部的泥土,使得用于稳固顶层的密密麻麻的钢筋裸露,河水下渗,这也就造成了湍急的河水中满是漩涡的奇怪景象。

初次挖通并进入地下空间时,他们发现里面没有任何储备物资,只不过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大坑。由地质学家和工程兵组成的第二小队在进去勘探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整队二三十个人全部失踪,他们所携带的一些勘探仪器、随行物品却完好无缺地摆放在洞内。没有一丝痕迹,所有人就这样凭空消失在一个空空如也的大石洞里。

听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即将进入的天山大冰川,他所讲的这个故事和这里会不会有什么关联?神秘的地下空间,莫名失踪的勘探者,或者用“消失”恐怕会更贴切一些。

张国生讲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远处被阳光照得刺眼的白色山脉,接着说:“我听到那位大人物说的这些话,起初只感觉到奇怪。我们可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家,什么时候也管这类神秘事件了?就算从这里活着出去了,外面世界又怎么能饶我?我的亲人已经基本全死了,难道……”

他似乎意识到偏离主题了,叹了口气没再继续说下去,将话题重新拉了回来。

当时或许被限制了太久,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秘密基地是属于德国的。据传,“二战”时期,希特勒曾两次秘密派人前往中国最神秘的地方——西藏。

如果传言是真的,如这里所展示的,德国人也深入到了这里。希特勒到底在寻找什么?

那个大人物说完了第二小队失踪的事后脸色陡然一变,带着几分威胁,或者说命令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接下来给大家展示的东西只要现在记住就可以了,等离开了这里,务必请求各位忘得一干二净,国家会记住你们。”

他们惴惴不安地被带进守备森严的大棚布里面,那些东西,那些神秘至极的东西,只一眼,折磨了他整整五十二年。

同类推荐
  •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卡夫卡奖获奖作品:受活

    在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
  •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夜半笛声(蔡骏作品)

    在书店打工的池翠爱上了一个神秘的男子肖泉,一夜之情使池翠有了孩子,肖泉却失踪了,她找到了肖泉的家,却发现早在一年以前肖泉就已经死了。池翠处于深深的恐惧中:与她有肌肤之亲的那个男人是一个早已死去了的幽灵! 她腹中的孩子是幽灵之子!七年以后,单身母亲池翠带着儿子搬进了一栋破旧的住宅楼,第一天就在楼顶发现了一具尸体。同时,附近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半夜失踪事件,每当有孩子神秘失踪,就会有人听到一阵毛骨悚然的笛声,传说中的鬼孩子也开始在黑夜里出没…… 这个城市的人们想起了五十多年前关于“夜半笛声”的可怕传说……乐团笛手苏醒曾经有过一支神秘的笛子,据说一旦吹响这支笛子就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降临灾难。 这支珍藏的笛子却不翼而飞了……笛声又响起来了,恐怖弥漫在这个城市的上空。
  • 驯服

    驯服

    在24楼,最大的好处就是安静。这栋总高24层的大厦,名字非常简单,就叫“24楼”。当初建成之后,这名字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然而,一到跟前,还没上楼,人们又折返回去,打消了购买的念头。因为24楼没有电梯。楼梯倒是有两座,大厦内一条普通楼梯,外部,环绕大厦盘旋而上,如同一条长蛇的,是镂空的救生梯。我曾经尝试走上救生梯,才走了两层,便觉得头晕目眩——透过楼梯板便能看见脚下,楼板与楼板之间层层悬浮,扶手也是铁架支撑,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的地方,感觉自己仿佛随时会跌下去。
  • 梦中的酒香

    梦中的酒香

    这天是周六,受约去参加个作品讨论会。这种会好哇,动动嘴,就有水果吃,有三百元的车马费,作者若再大方些,还能顺盒好烟。帕弗尔宾馆的顶楼,那会议室装点的可以,见棱见角的横幅还是金字,俗点但瞅着挺吉祥。记得在八十年代初,若开作品讨论会,作者就像一只挨宰的鸡,如今不同了,提倡和谐,落实最好的是文人间的嘴皮子,都他妈被蜜蜂睡过,于是,作品讨论会像作者娶小老婆,喜兴着呢。捧着作品的目标人是外县的,不熟。文研所的老于是招集人,电话中说,你们省报总该弄个记者来,发条消息最好。远远的瞄了瞄那位。
  • 沙滩浴场

    沙滩浴场

    镇里要来外国人!一天早上,孤都镇里突然冒出这么个惊人的消息。接着,如同伤寒杆菌爆发了一样,这个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镇子。每个受到传染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激动,急不可耐地发烧,迫不及待地将病菌传染给下一个人。于是,镇子里的人像刚复活的苍蝇一样,没头没脑乱嗡嗡地飞来飞去,传递着“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于是,街道上、马路边、小巷里、大树下,甚至一些厕所的门口,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两人见面后,神秘兮兮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以严肃的语气说:“知道吧?镇里要来外国人。”另一个人也必定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说:“嗯,是要来外国人。”前一个肯定地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后一个也符合着肯定说:“真的。是要来外国人。”然后,两人再对视一眼,分道扬镳,各自去找下一个目标。就这样,“镇里要来外国人”的消息不停地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传播。早饭时,消息终于传入了书记和镇长的耳朵。是政府食堂的大师傅老孙告诉他们的。
热门推荐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逆世神尊

    逆世神尊

    华夏王牌特工意外穿越到了修真大陆,凭借着强大的秘籍和坚韧的心性一路高歌,最后踏上巅峰……
  • 老婆你别跑

    老婆你别跑

    江煜宸是凤城顶尖的钻石王老五,凤城的女人翘首欲嫁,可他却觉得,他这辈子是栽在林安祎手里了。因为那个女人人前特拽,走路带风,自己的事业还贼拉牛X,在他面前却是会卖萌会撒娇,眼波流转,楚楚可怜,看了就想拼命保护。他知道,他们总会相遇,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第五次相遇,他第二次向她求婚,“我不介意再追你一次。”温柔谦和的美食大亨vs眼泪收放自如的美妆高管,不比腹黑,只拼演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事就这几招

    做事就这几招

    许多人都感叹:“现在要做成一件事真难!”我们每个人都在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在社会上能不能站得住、吃得开,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会不会做事。其实,要想在做事上有所作为并不难,关键在于必须要有招数。招数有正、奇、攻、守、毒、险,视情而定,因人而异;可以成事,也能坏事;既能害人,也能害己。希望读者正确理解,运用于正道,造福社会,自己也因此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未来。
  • 穿越之玩转古商

    穿越之玩转古商

    一朝穿越,来到了个架空时代。关键是人家穿越的要么是什么富贵人家,要么是什么厉害的江湖人士,为什么自己还是个普通人?我要逆袭,我要挣钱,把现代商业开在古代!别问我是谁,一穿越的小青年。
  • 方谬传

    方谬传

    这是一个不是穿越的穿越故事,剧情很简单。有关于三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之国,雪之国,铁之国,火之国。 天龙界,大世界。
  • 金有陀罗尼经

    金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First Year in Canterbury Settlement

    A First Year in Canterbury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