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6500000123

第123章 张同方的烦恼

保持山东和江淮的局势安定的重要性,崇祯这点基本大局观,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些海盗如果能为朝廷所用,自然是好事,授些官职什么都好说。只要能够接受朝廷招安,能够接受朝廷所派遣的官员统辖,其他的名份都可以给。

但是,这群海盗走私的事情非常难办,不允许海盗走私就要靠朝廷供给军饷;可朝廷哪还有军饷可以供给?很多卫所都是靠囤田度日。纵容对方走私的话,朝廷里的都察院和翰林院的清流们不闹事才怪;再者,此例一开,日后走私的事情就会变得明目张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日,为了招安纵容这些海盗走私,那么,日后就会有更多的军队和官员就会参与到走私中。

就在崇祯沉思之时,温体仁奏道:“臣谏言从内阁或者兵部派重臣前去招抚,只要海盗肯接受朝廷招安,就对我大明海防作用重大”。

崇祯不耐地问道:“温阁老有何良策?”,他现在越来越烦温体仁这种拖拖拉拉的性子。

温体仁奏道:“对这群海盗,微臣谏言可授予为首者总兵一职,再派文臣节制其部众”。

熊文灿突然插话奏道:“陛下,温阁老此言不妥!微臣以为,对这群海盗有三必抚;等抚其归心后,再循序渐进派重臣管辖。如果贸然要对其收编,只怕会弄巧成拙”。

熊文灿对温体仁这种不切实际的书生气内阁首辅没好感,这个兵部尚书是靠崇祯破格提拔的,所以并不卖温体仁的帐。

崇祯无不可的说道:“愿闻其详”。

熊文灿算是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之人,这三年,掐指算算,也就三个文官会带兵:一个洪承畴,一个卢升象,一个熊文灿。

相对来说,崇祯对科举出身的文官统兵会更信任一些。这个熊文灿在江西和湖南剿匪,剿抚并重很快安定了南方的治安。崇祯六年,浙江发生洪涝灾害,灾民闹事,部分人还聚众造反;熊文灿调任后四个月时间平底乱民,并重新安置灾民兴建家园。对此事,不管是官场,还是地方镇守太监对他的评价都不错。

熊文灿说道:“其一,海盗帮众多为穷苦百姓出生,投奔海上从贼无非是为了温饱,所以,臣请朝廷赦免其过往之罪。抚其心”

崇祯颔首道:“准!”。这条没有几个官员反对,儒家也讲究惩前毖后。

“其二,不管海盗在招安过程降与不降,都要鼓励他们出兵盖州、归州、营口一带骚扰满清。让他们在对待满清八旗的立场与我大明保持一致。千万不可被满清所招揽!

“敌酋皇太极此人善于笼络人心,毛文龙死后,孔有德等人就投靠满人。臣谏言,抚其行!”。

听着这话,在场的君臣脸色大变,如果皇太极不记过往之仇的话,真要是招揽海盗入辽,那就对大明威胁太大了!要知道长岛就在山东登州边上,如果他青龙帮投敌,八旗军可以坐船过海随意出入山东直隶。

这完全有可能的!三国时,曹操征讨张绣,张绣降而复叛,使得曹操死了个儿子和一个爱将。曹操第二次征讨时,张绣再投降,曹操不计前嫌大度的接纳,此事成为曹操历史评价的闪光点。

如果皇太极学曹操呢?有没有可能?

大凌河之战,祖大寿无奈诈降,然后又借机逃跑回锦州。皇太极在事后不但没有怒骂祖大寿,还派人财礼到锦州并写信给他并嫁了一个侄女给他。皇太极表示,如果明朝容不下祖大寿,欢迎再次投奔后金。弄得现在,明朝不敢再派其他文官和将领去节制锦州兵马,因为怕把祖大寿逼急了,狗急跳墙之下真的投敌去了。

这时,这些大臣们都非常后悔:当年,戚继光告老之后,没让朝廷继续发展登州水师。现在整个大明只有福建一队水师,而且,这支水师前不久被盘踞厦门岛的郑芝龙率领海盗打的全军覆没。

其实禁海之策在民间已经不起作用了,只是禁海是太祖朱元璋的祖训,没人敢在官方立场违背这个祖制。

熊文灿的意思很明白,潜台词就是就算不能招为臣属,也最后结成军事同盟。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仇!

大殿里沉闷了许久,同为内阁大臣的刘宇亮表示附议,户部尚书薛国观和工部尚书孔贞元也表示附议。但是温体仁反对,理由是:有违礼制。温体仁这才发现今天的立场有点失策,作为首辅大臣,与皇帝抬杠那就风骨;但是,被新任的兵部尚书打脸,那就是威望和权力的问题。所以,温体仁内心暗恨熊文灿。

崇祯瞟了温体仁一眼,最近两年发现自己任命温体仁为首辅是个错误选择。温体仁的军事格局和能力差太多了,一点都不知兵。萧何之才能运筹帷幄,张良之才能决胜千里;为什么大明朝就没有这样贤相辅佐自己,崇祯非常郁闷。

崇祯对曹文灿说的第二条,回复道:“准了,此事另有安排”

熊文灿见自己关键谏言得到采纳,顿时倍感鼓舞,他接着说道:“其三,抚其功:不论长岛的海盗是何出生,他们终究是我们汉人子民,迟早有一天会重新服从大明朝的王化。此次,朝廷派大臣前往,谏言朝廷表其功,臣请授予其为首者总兵之衔”。

这个有点为难朝廷了,草寇还没招安就先封官职,这个朝野舆论压力太多。崇祯也不敢就此事情表态。

温体仁终于抓住了熊文灿的言辞的漏洞,连忙说道道:“陛下,此言荒谬!先不说此举无法朝廷文武百官交代,也有违列祖列宗好的祖训。其次,这青龙帮海盗以龙字命名,是为不臣之举。再者,此班草寇的贼首是何人?其帮众骨干又是何许人?全然未知,现在言谈此事,是不是为之过早?”。最近一个月,京城里的各种小道消息,这个新出现的海盗帮会的名称被议论纷纷,使得温体仁也知道此事。

崇祯发现,所这个话题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不好马上决策。心想着:不如...让锦衣卫指挥使张同方去查一查。

崇祯无奈地说道:“此事还需再议论,不过派遣重臣前往之事就不必再等”。

温体仁乘胜追击道:“陛下,微臣以为,熊尚书既然胸有成竹,不妨以熊尚书代表朝廷代表前往”,你不是能说会道吗?既然你出这个难题,这难事就你自己去办了。办成了,首辅举荐有功,办失败了,就是拿你熊文灿顶罪。

熊文畅早就过了愤青的年纪,对事态人心早已深有体会,他很明显的感觉到温体仁的恶意。不过,他没有避退,而是大步上前向崇祯请命道:“陛下!微臣愿意担当使命。只是,微臣请陛下从大臣中再选一人作为副使,与臣同去”。

熊文畅也不傻,如果自己一个人。那么,他在青龙帮海盗里所叙述的事情将无人可以佐证;到时候如有人污蔑他通敌之嫌,他就无法辩驳。但如果有位副使陪同前去,将可以为他洗清嫌疑。

崇祯想了想,招过王承恩说道:“明天叫张同方来上书房一趟”。

......

张同方踏着沉重的步子,走出太和门,步过金水河的汉白玉桥。他心里一阵悲凉,看了看天空中,冬日的阳光让他肌肤感觉到一丝温暖,但也驱使不了他内心的冰冷。

快一年没有召见他的皇帝陛下,终于再次给他安排了新的差使。这几年,就连司礼监掌印太监所控制的东厂都好像变成了正人君子。唯有他张同方所统领的锦衣卫,依然是人不人鬼不鬼;苦活脏活有他们的事背锅顶罪的份。论功行赏从来没有锦衣卫的事。去年,他的拜把兄弟兼锦衣卫南镇抚司莫启良去趟山东秘密探查;结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奏请发放抚恤金的事情,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作为天子亲军首领,锦衣卫指挥使的所有上奏的折子都不需要经过六部和内阁,而是直接递交到上书房。很明显,皇帝陛下对此事毫不理会。

曾几何时,锦衣卫作为天子的鹰犬,是何等风光。对内,让贪官污吏魑魅魍魉闻风变色;对外,南至安南,北至瓦刺,东至长白山,西至嘉峪关,四方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在锦衣卫的明察暗访监控之下。他们是黑夜中的守护者,是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开疆辟土的背后无名功臣。

那张锦衣伴驾图和岳王爷的画像就挂在锦衣卫官署的大堂内,锦衣卫指挥使传承至今已经十八任了,每任锦衣卫指挥使都以忠臣自居。忠臣可以默默牺牲,可以替天子做黑手套;但是锦衣卫的声誉和千秋史册的贡献不容抹黑!锦衣卫上下的几千人付出必须得到回报。可现在...

近来朝野上下有不少官员议论招安海盗之事。有的官员主张招安青龙帮海盗为朝廷所用;而都察院翰林院一班清流们则表示反对;朝野上下的两种声音争论不休。但对于这个问题,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出奇的保持沉默,都没有表态。

张同方担任锦衣卫多年,不管是前面的木匠皇帝,还是现任在位的勤政皇帝,都对自己爱理不理。但他在这个位置多年,很多隐秘的事情都瞒不过他。这次的事情,本来只有内阁阁老和六部尚书才能知道的事,结果闹的全京城沸沸扬扬。依照他的经验和掌握渠道判断,十有八九是首辅大臣温体仁透出的消息,温体仁是故意把这趟水搅浑!

在这样的一个风头上,这个一个充满争论的差使现在落到锦衣卫的头上。张同方抬头张望了望午门外街道,遂即向是锦衣卫指挥所的官署衙门走去。

没多久,锦衣卫官署衙门后院,张同方的签押房里。两个千户单膝跪在张同方面前,神色恭敬的说道:“大人!不知招卑职等前来有何要事?”

张同方拿了一个竹筒,走到他们面前问道:“你们两人跟随我已经有十三年了吧?张某平时待你们如何?”。

两个千户互相对视了一眼,诚恳的说道:“大人待我们兄弟手足,这些年我们锦衣卫日子不好过,武将们看不上咱们打探情报的能力;文官们更是视我们如眼中钉。有一段时间,朝廷俸禄银子都放不出来,是大人散尽家财为锦衣卫上下垫付。才使得锦衣卫的兄弟没有饿肚子”。他们说的是崇祯二年,八旗军入关劫掠京城四周事情;这事,张同方自然知根知底,那年,整个直隶钱粮欠收,直到八旗军退回关外后,江南的钱粮才押运到京城,才缓解局势。

摆了摆手,张同方低声的说道:“既然,你们听命于我的,现在有一个重大任务需要一个人与我同去。此事,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你们两人必须有一人随我同去;另外一人则留守京城。你们从竹筒里各抽一千,抽到短签的随我出京城一趟;抽到长签的留守京城替我照顾锦衣卫上下。你们也知道,那位新任叶抚司只是挂名的主,他是个不顶用的人,我也看不上他”。新任的锦衣卫南镇抚司叶崇礼是个开国勋爵后代,一个皇帝提拔和文官推出来的摆设罢了。所以,张同方一直看不上。

两位千户没有出手抽签,而是说道:“大人,如有任何艰难的差使,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属下们们都替大人去办,请大人安心留守京城吧”。

张同方苦笑道:“你们有此心,我心里已经满足了。这趟差事是皇上亲自点名我去的!”。

两位千户见形势不可违,只好执行抽签的安排。

最后,脸上长着横眉的千户抽到短签,笑着说道:“周兄,这次就由我护卫大人出京,家里就拜托你了”。

另一个高瘦的千户则一脸无奈的说道:“刘兄,我们锦衣卫们不能没有大人,还请刘兄出京后看护好大人的安危”。

张同方心里一酸,忍住内心的情绪说道:“你们两兄弟要叙旧,等一下再说。现在我有事要交代,刘烨,你这几天回家安顿家事,三天后回到官署衙门随我出差。周凯,你随我到内屋来一下”。

说完,带了周千户到里屋去,示意对方落座后,张同方说道:“其实,这次去山东有两个任务:其一,要秘密调查山东当地地方官员,豪强大户的关系。皇上担心山东的三个卫所你与地方和豪强大户勾结,干些蒙骗朝廷行违法勾当”。

然后递过有三把钥匙,指着柜子里三口贴着封条的箱子,继续说道:“其二,我随兵部尚书熊大人去招安青龙帮海盗,此去有可能一去不回。如我能安然回到京城,一切自然好说。如果我无法回京,你拿好这把钥匙,这三个箱子里的东西就归你保管。直到朝廷重新任命指挥使,你才将这些东西叫给新到任指挥使”。

同类推荐
  • 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各位书友可以加群讨论:736020426)
  • 异世玄镜
  • 南明:流亡的悲歌

    南明:流亡的悲歌

    崇祯帝继位后,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大明朝走向灭亡。南明,那个崩溃的时代,那个病态人格比比皆是的混乱社会,任何挣扎都无法阻止它衰亡的进程。大明建国二百多年后,一代雄杰朱元璋的皇裔圣种朱由榔,像丧家犬一样,流落到缅甸境内,度过了他人生最艰苦的岁月。在“亡天下”的浅层忧虑和“失身家”的深层恐惧双重夹击下,病态的“清醒者”们,成为晚明士人的“表率”和借口。文人士大夫内在的号称“坚韧”的精神品格,最终匍匐于刀锋利刃之下。但中华忠烈,不绝如缕。一批抗清殉明的忠臣孝子: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张名振、瞿式耜、张同敞、张煌言,或为封疆大吏,或为布衣文士,国难之时,他们皆临危不惧,挺身赴难,以“姑留螳臂强当轮”的悲壮之举和带血的头颅,为南明半明半灭的历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朝代土崩瓦解了,一代又一代凤子龙孙被抛入了历史的深渊,但鲜活沸腾的灵魂,却从帝国死亡的躯体上腾然而起,引导我们进入更加光明的涅槃的另一端!
  •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辛亥革命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革命,“驱除鞑虏”更被视为革命的制胜法宝,但这种民族主义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民族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或被扭曲;被视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清末皇族与旗人在这场革命中到底处于何等地位;革命的冲击下,他们又遭受了何等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之前史家所未深入探讨或做忽略处理的。本书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所经所历,以更全面地展示革命年代中所不为人了解的历史侧面。
  • 唐风吹过

    唐风吹过

    巍巍大唐,多少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晃晃盛世。一个流浪的灵魂,穿梭在大唐与梦境之间,期间嬉笑怒骂,看精怪挣扎祈活,看仙佛俯视众生,孤寂的灵魂要带领大唐铁骑恢复我华夏,让人族主角名副其实。唐风吹过,皆为唐土,唐风过后,尽入华夏版图。
热门推荐
  • 霸皇勾蛮妃,独荤!

    霸皇勾蛮妃,独荤!

    她穿越成霸皇宠于一身的绝美云贵妃,却受尽万人唾骂:眷恋嫡兄、与太后男宠纠缠不清、惑乱宁国太子…有人骂她、欺她、害她、毁她。也有人帮她、爱她、宠她,愿意为她而残,为她而死,为她放弃一切。—壹—广兰十六年,太后苏绾为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个个容颜惊绝。某日,御花园中,一排粉衣轻纱的妃嫔垂手静立,屏气凝神。一名瘦小太监暴躁地来回踱步。“颜妃,你长得最好看,嗓门怎么大得跟雷一样!女人味在哪儿!”“吃吃吃!脸都圆成磨盘了!虞双雪,你是想气死你的太后姑妈啊!小心真成肥嫔!”远处,小太监嘀咕道,“这云贵妃还真是与众不同,怎的成天谋划着帮别人争宠呢!”皇帝锦廉玺双眉紧锁,看来昨晚自己的榻上功夫没使好!这不知好歹的女人,今儿居然还有力气在这儿折腾!—贰—广兰十八年,太后“病危”。锦廉玺却在这时候独揽众怒,诏告四方:“五日后,晋云贵妃为皇后,朕要给她最盛大的册封礼!”然,五日后,四方权贵云集,新后隆装登座。众人皆惊:她,不是云凰!
  • 两女争一男:闺蜜了吗

    两女争一男:闺蜜了吗

    当闺蜜遭遇爱情狙击,谁能全身而退?徐子嫣和苏荻是高中同桌,一对挚友。在那所竞争激烈的重点高中,她俩相互支持,走出青春的迷惘。毕业后,两女飘在南方。婉约清秀的徐子嫣经历了两次恋爱,靠着努力和才华成了报社名记。开放性感的苏荻则依靠机变和能干,成了女老板。但为了一个男人,两女友谊破裂。最后,当苏荻的家庭、名誉陷入危机时,徐子嫣出手挽救了她。
  • 主编万岁万万岁

    主编万岁万万岁

    杂志编辑招聘!要求如下:性别:只限女性,单身。年龄:25岁以下,需有明星般的面孔,模特的身材,能熬夜,能早起,高学历,高情商,温柔贤惠,大方优雅。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打的过狗仔,避的过保安。翻的了高山,踹的倒围墙。满足以上要求,无论你是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我们都拍手欢迎你的到来于是,应聘的顾涟溪与主编第一次相见……主编大人很冷静的询问要求是否满足,顾涟溪犹豫支吾解释有些差错。主编大人很淡定的问是杀人犯?顾涟溪摇头。抢劫犯?顾涟溪再一次摇头。某主编很理解的点点头说原来是强奸犯啊!顾涟溪已气结,她还是大学生,允许兼职吗?霸气暴王主编封冥琛与小清新女神顾涟溪暖萌宠心来袭……
  • 天怮

    天怮

    何为因?何谓果?何为缘?何若悲?十六年,一朝成空。既然,你说我为魔,则我便化身成魔!正魔之分已扭曲,那我便以我染血之手,重划修道秩序!
  • 恶魔索爱:顾少的甜蜜宠

    恶魔索爱:顾少的甜蜜宠

    老妈嫁进了家族显赫的顾家。她也不是很情愿的住进了,还顺理成章的有了个“不爱说话,性格孤傲,完美到无可挑剔简直人神共愤的弟弟…”……她这个小绵羊,口出狂言的说要在学校罩着她这个如神谛般的弟弟,但事态往往不如她所料,向来都是沉默寡淡的顾少,转而夜间变成了翘着尾巴的大灰狼,将她吃干抹净,不留丝毫。
  • 南唐近事

    南唐近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钱门之教官与狗不得入内

    大钱门之教官与狗不得入内

    陈家的小少爷又闯祸了,而且这次还闹大发了,出了人命。钱北北原是不想理的,但实在听不进去陈老爷对付少帅说的那种“杀人的不是我家小儿子,而是他的孪生兄弟,因为从小失散最近才找到,所以我还没来得及对外公布。不过我那逆子也知道做错了事,昨日已经自尽了”的鬼话。她看着挂满白幡的陈家大门,心里冷笑:呵呵,说什么双胞胎?还自尽?这种鬼话付少帅相信,她可不信!等她掀开棺盖,闹出点儿动静来,看陈家人怎么办!来陈家吊丧的人很多,钱北北想混进去也算容易。她目标很明确,所以进去后,趁着家丁们都不注意,便混进了大堂内间。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 独家星闻:苏少,求轻宠!

    独家星闻:苏少,求轻宠!

    “苏三少精神有问题!!”“他吃的药比我吃的饭还多。”“听说他是圈子里身份最低贱的私生子……”那个时候,帝都的人都认为苏三少是走了狗屎运,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权贵。
  • 微伤初恋:秋天别来

    微伤初恋:秋天别来

    进入大学的何秋奈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遇见了自己的初恋。初恋是美好的,也是深刻的。只是和大多数的初恋一样,客观现实以及不成熟的性格,给何秋奈的初恋也蒙上了阴影。在百转千回、分分合合之后,她最终忍着痛为自己的初恋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