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3800000008

第8章 执行力篇

执行力只与“做”有关,与“说”无关;只与“做完”了多少有关,与“做了”多少无关。所以,如果你只会“说”而不会“做”,抑或“做了”很多,却没有一个“做完”,那么你的执行力就是——零。

别拿自个儿当“省委书记”

民营企业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务实。任何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都是荒谬可笑的。

都知道民营企业是以做事、赚钱为本的。这个大前提决定了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切事物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两个字:务实。任何与务实无关的东西,都应该扬弃。

但在现实世界中,搞混了这一点的民营企业真是何其多也!不知是小时候电视看得太多,还是从前计划经济时留下的遗毒太深,现在的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看上去几乎与省委书记无二,十分有领导派头,说话必打官腔,言必谈开会。诚然,开会是在任何一种组织中落实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可或缺。但如果事物仅仅停留在会开了没有,而不是事儿办了没有的程度的话,那么会议本身就仅仅流于形式,成了为开会而开的会,开会这件事儿就会成为一种在民营企业中极为可笑的官僚主义的典型象征(尽管在事业机关中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但人家那是吃的皇粮,有国家养着呢,而你是民企,你的食儿得自个儿挣,千万别搞错了角色)。

当然,也许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拥有一个梦幻般的团队,做事儿唰唰唰,利索得不行——遇到问题赶紧开会,会开完了弟兄们立马儿行动,齐心协力,三下五除二就把事儿漂亮地办了,根本不需要你操心——多爽!这种执行力不是盖的!

问题是,你是否拥有这样的梦之队?

恐怕绝大部分时候让你郁闷甚至痛苦的事儿是——甭管你开了多少会,基本上说的都是重复的话,讲的都是重复的事儿——意味着你的会开得极没效率,开了也等于白开,因为什么事儿都没解决,什么事儿都没办成。也就是说,你这就叫为了开会而开的会,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典型的官僚主义——甭管事儿干没干成,反正会我开了,事儿我布置了(意味着我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没干成是他们的事儿,和我无关。

现在问题来了,你虽说可以这么理解这件事儿,但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你毕竟不是国家队,有国家养着,你是民企,得自食其力,如果企业垮了,你也就没饭吃了。没人给你包底儿,你的底儿得自个儿包。事情就这么简单。

归根结底,开会是为了解决事儿,解决不了任何事儿的会不如不开,或至少应该少开。

那不开会的话,怎么解决问题呢?很简单,有些事儿一对一地做效果更好,且更结实。

因为开会,说白了就是把大伙儿招到一起商量一件事儿。这种形式重不重要?实话实说,重要。但走了形式主义的话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很多事儿可以不用把大伙儿招到一起商量的话尽量不要这样做。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了,就等于给了很多人滥竽充数的机会——表面上也事儿事儿地往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实际上脑子里根本就什么都没听进去。所以,很多时候,与其大家伙儿一块儿说,不如一对一地说来得实在。这样做表面上看似乎效率不高,但结果却很结实也很真实,一点一点地积累这种真实而结实的结果,最终你会收到你想要的成效。总比你开了一万多个会,事情还在原地儿纹丝未动强得多。

开会就好比一刀切的办法,表面上看是你想来个一举搞定的大动作,而实际上其效果往往就像一块玻璃一样,易碎而不堪一击。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它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也往往不具备可持续性,就是说成果很脆弱,不结实。

而一对一、人盯人的方法就好比挖墙脚、掺沙子的游击战法,灵活机动。虽说每次的成果都极为微小,却很结实,也很真实,这样的微小成果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话,你最终会拥有一棵真正的参天大树的。这就是经典的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

别总和自己较劲儿,老想做大事儿,一口吃个大胖子。实际上我们都是凡人,都习惯于做小事儿。但你要相信,一百件小事儿总能凑成一件大事儿的。

做你习惯而擅长做的事儿吧,别总是异想天开,当自个儿是个省委书记。

“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了”

记住,我们的管理者不是国家干部,凡事只要交代下去就算完事儿。对执行的推进与落实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件经典的头痛事儿——你安排给下属做的事情好几天都没有反应。当你把这位下属叫来询问的时候,他会颇为理直气壮或时而带点委屈地说这事儿不怪我,我已经把这件事儿交代给下边的人做了。言外之意,他只能做一个传话筒,把话传出去就算完事儿,至于底下的人做没做到,那是他们的责任,与自己无关。

中国人称这种现象为大懒儿支小懒儿。每个人都指望着别人去做事,自己只负责发号施令就行。

诚然,在企业管理当中,层级管理很重要。只要企业组织架构中所有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哪怕按部就班地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来,事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推进。但是,这种理想的各尽其责的局面在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中,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中往往很难真正实现。因此,这种大懒儿支小懒儿的做事习惯往往会导致很多事情都是在众人的嘴上打转儿,根本得不到切实的落实。每个人都在说,但是没有人会去做。

我在上文中颇为刻薄地批判了民营企业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做事才是最高指导原则,是一切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而摆谱则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是什么经理,这个总那个总,只要你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做事就没饭吃。

但是,我们的很多管理者也许会有话说——我并不是想摆官架子。我也很忙啊!有一大堆事情做。而且,我也不可能事必躬亲,那要底下的人干吗啊?

说得很对。我并不反对支派人做事,相反,我一贯认为真正聪明、能干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少事必躬亲的机会,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支派别人做事。说得极端一点,那些过于兢兢业业,凡事必亲力亲为的管理者往往是二三流的管理者,他们的过分敬业与亲力亲为与其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不如说是起到了剥夺手下人的责任感、敬业机会与表演舞台的反作用。真正好的管理者绝不应该做那种让别人(手下人)闲下来,累死自己的傻瓜,一定要做到累死别人,让自己闲下来才行。当然,这个闲下来不是说鼓励我们的管理者偷懒,恰恰相反,因为把手下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做到这点本身就是一个管理者管理手腕强大的生动表现。记住,让别人做事的人才是管理者,自己做事的人只能是普通员工),自己才会有闲下来的机会,而利用这宝贵的闲暇时间,管理者需要去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儿——监督那些你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再重新捋一遍思路。管理者要善于支派别人去做事,从而让自己相对地闲下来,这样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监督自己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否则,不但自个儿累个半死,交代下去的事儿也一件没落实,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的结果。

记住,你只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是政府机关的高官达人。务实与做事才是你能够生存的唯一基础。“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这种官腔还是少一些为妙。

天下没有“长了腿”的政策

任何一种制度与政策都不可能只要被制定出来就会自己保证自己的执行。所以,只负责把政策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不是管理者尽职尽责的表现。只有推进执行才是硬道理。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中有一个通病——对于各种制度与政策,他们是只管制定,不管执行。仿佛这些制度与政策都自己“长了腿”一样,只要被制定出来,就能自个儿保证自个儿的执行似的。

在我的公司里,每个月都要为销售部门制定提成政策。就是说为了激励员工向企业希望的业务发展方向上努力,企业需要经常灵活地调整提成政策,将企业的战术意图如实地反映在政策中,通过政策大力引导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与努力方向。

但有意思的是,回回费了半天劲儿才制定出来的政策,销售经理只是在月初的例会上简单宣布一下,然后就贴到告示板上万事大吉。所以每个月的政策都会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对业务的指导和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仅仅沦为了销售人员月底拿来估算当月收入的一个参考工具而已。

无独有偶,我还发现,无论是哪个层级的领导召集的会议,基本上一散会就完事儿。会上讨论的内容、制定的政策与制度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所以回回开会都说相同的事儿,相同的文件发了一大堆,但是事情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出于一个相同的原因——执行力太差。或者再上纲上线一点儿,也许还因为在我们的某些管理者的头脑里还残留着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我只负责说事,做事是别人的事儿。

如果我们的管理者都这么想,也就只有指望我们的制度与政策都能“长出腿”来,自己保证自己的落实了。

就拿上边关于销售部门提成政策的例子来说,作为部门管理者,不能宣布完了就算了事。员工是否都做到了真正的理解,有没有疑问,在日常工作中到底执行得怎样,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都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去关注、监督,甚至于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助。而不能当个甩手掌柜的,把事情推出去完事儿。

同样的道理,每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出台的决议与制度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谁去负责落实,什么时间落实,落实不了怎么办等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PDCA管理方式一定要有个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是一插到底式的推动。否则,开多少会也是白搭,大家凑到一起浪费唾沫星子而已。

记住,世界上没有“长了腿”的政策与制度,甭管是多小的事儿,都得靠人力去推动,去解决。

与其把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制定政策与开会上,不如省点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几件事儿来得实在。

“句号”式管理与“逗号”式管理

“画句号”式管理可以让企业拥有坚固无比的地基,所有的政策与制度都能修成正果;而“画逗号”式管理则会让企业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随时有可能坍塌。

我们在做事情时,一定要养成一个刨根问底儿的习惯,就是说,要养成一个“画句号”式的做事风格。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又有几件事儿是扎扎实实地以画上句号结束的呢?恐怕99%的人在99%的情况下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周而复始地画着逗号儿,并任凭这些逗号们不停地折磨着自己的神经,耗费着自己的精力乃至于生命吧?

以下就是几种典型的“画逗号”的方式及其后果。

1.本来是想着一门心思做某件事儿来着,但做着做着别的事儿又来了,只好把这件事儿放下,又去干那件事儿。结果干着干着也就把这件事儿忘了——这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式的方式,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都瞎忙活了。自己都犯晕,不知道都忙了点什么,是为忙乱。

2.压根就没想着好好办这件事儿,草草画个逗号了事。别人问起,就胡乱找个借口搪塞过去——这种人一辈子都会在逗号中度过的,因此一辈子都干不成几件完整的事儿,整个儿是废人一个。

3.本来是想一门心思干成一件事儿的,但是中间遇到了挫折(阻碍或干扰)而露了怯,只好中途放弃了——这种人也并不比上两种人强。充其量也仅仅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难成大器。

……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频繁画逗号的结果是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色彩。

喜剧色彩说的是往往天天画逗号的人会有一种苦闷,很多事儿总是绕了一大圈儿又回到原点——明明努力过很多次,费了半天劲儿,怎么还是那样儿,一点儿都没起色?

悲剧色彩说的是往往这种人办事并不一定偷懒儿,甚至有可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主儿,可到头来却两手空空,落得个有苦劳没功劳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你干的事儿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干完。就是说,要把那件事儿干到最终结果出来那一刻才能停止,是为“画句号”式的工作方式。我们宁可少干几件事儿,但只要干就干到画上句号为止,捞不着苦劳,捞个功劳才是聪明人。反之,只要你扎扎实实地积累你的句号,就算你的做事速度比那些一分钟就能画上十个逗号的人慢得多,时间长了,你的收获也会远远超过他的。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故事总比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好听。

实际上,句号,也就是我称之为凡事彻底的原则,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就好像是一座建筑物的地基。大家都拼命地多画一些句号,这个企业的地基就会很坚固、很扎实,所有的政策、制度都能开花结果。反之,一个大家都拼命画逗号的企业,它的地基是不稳固的,就好像把楼房建到了沙滩上,整天都摇摇晃晃,没准儿哪天就会崩塌。这样的企业,所有的政策、制度都将不可避免地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有意识地多画一些句号吧!宁可把其他的一些事儿先耽误下。

“抓细节”与“找碴儿”

对细节紧抓不放并不是故意找碴儿,而是为了防止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

我们常说细节重要甚至细节压倒一切这样的话,但真正明白其真实含义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细节重要这句话已经和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一样,成为了中国经济界最为著名的,也是最为经典的两句废话(也许是两句笑话?)——是个人嘴上都挂着,但没人真把它当回事儿。(罪过罪过!也许真有一千万分之一的人把这两句话当成事儿了也说不定?世界上也许真有这样的怪物?)

比如说,前两天,销售部的几位美女就向公司领导提出了抗议——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按照标准着工装,女员工要按照标准把头发扎起来并戴上头花——太过分了,连扎不扎头发都要管!这是我们的自由,我们也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

不好意思,我想回您一句:公司的要求还有很多,比如不许戴耳环、不许化浓妆等等,是不是也妨碍到了您的权利?公司禁止穿牛仔裤上班是否也妨碍了您显露身材的权利?或者说,如果您真的是身材曼妙,觉得只有比基尼最能展示您美好身段儿的话,是不是公司也应该允许您穿比基尼来上班?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相信只要不是太过分(比如某家公司的制度不近人情到了触犯法律的程度),国家一般都不会过问的(这点儿事还要麻烦国家本身就是一种罪过)。你不接受可以选择放弃这家公司,而没有权利让这家公司放弃它的制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抓细节与找碴儿的关系问题。

我们的很多员工(比如前面提到的几位女员工)都认为公司制定并执行这些关乎细节的制度,简直就是找碴儿,因为它毫无用处——扎不扎头发和做好工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工作做好了不就完了吗,你管我扎不扎头发呢?)此言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感到漏洞百出——不扎头发真的就能做好工作吗?不尽然吧?我今天允许你不扎头发来上班,恐怕明天你就会觉得工装也碍事儿,不如穿便装;后天就敢戴个大耳环来上班;大后天也许就真敢只穿件儿比基尼现身了……那时恐怕就很难保证你能很好地工作了。当然,我承认我的例子有些夸张。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抓细节,真的不是为了找碴儿,而是因为如果我们轻易地放掉了一些细节,惰性与惯性就会悄悄地侵蚀我们的意识,往往会令我们不仅仅止步于此,其他的环节也会不断地沦陷,直到整体变得一团糟为止。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想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达成高效率的工作流程的话,就一定要从抓细节着手。

简单点说,就是说如果你开始忽略掉第一个细节的话,其他的环节也会相应地以骨牌效应般的速度迅速地崩溃,最终导致整个局面的彻底混乱;反之,如果你想挽回混乱的局面,也要从一个一个地抓细节开始,重整河山。这就好像是用双手抓沙子,如果你的手指缝闭得不紧,沙子就会一点一点地漏掉,最终让你两手空空;而只有紧闭十指,一粒沙子都不漏,最终才能满载而归、修成正果。这就是抓细节的道理。

相信我,天底下没有真正喜欢找碴儿的人,除非他的脑子进水了。抓细节自有它的道理。

同类推荐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管人用人有心计

    管人用人有心计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用人管人的重要心法。一、把人才看作企业的无价之宝,立足于企业的根本,选择适用的人才。二、全面考察人才的能力,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三、主动与下属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达到高效沟通,进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四、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食粮。
  •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

    对于总经理来说,要经营好企业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增加收入,二是控制成本,而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实现增加收入的目标。只有实现降本增效,企业才能保持永久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长足发展。 《总经理降本增效要懂的234条锦囊妙计》用事理结合的方式告诉总经理:如何从人力资源成本、生产成本、投入成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物流成本、资金成本及日常支出成本等方面人手,轻松砍掉成本。在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如何保持警惕;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如何转亏为盈,反败为胜。
  •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本书从管理层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组织沟通的本质内容,解决了组织建立合理沟通机制的问题;运用大量图表与案例,为组织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是一本将技巧与知识巧妙融合的实用型沟通手册。
  •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涉及到许多使你终身受益的知识,其中包括经理人心理训练和道德建设,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找准创业致富的方向,机智灵活的管理,塑造经营理念,提高决策水平与竞争意识,练就公关高手,实战营销的锦囊妙计,艺术地领导优秀团队等。打开本书,你还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主题,如经理人如何与老板建立融洽的良性互动,智慧女性如何成为才智过人的女经理。
热门推荐
  • 盛宠娘子

    盛宠娘子

    她在临死之际,才看清了身边男人和妹妹的真面目,她后悔了。重生后,她发誓要做霸气御姐,既然躲不过,她就准备三十六般兵器,把庶妹姨娘渣男打的落花流水,看见她就绕道走。“喂,师兄,你别绕道啊,我不会打你——”
  • 余生之年与你相遇

    余生之年与你相遇

    青梅竹马的爱情,不过是写在纸上的童话故事,年少时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在劫难逃,只是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一起弄丢了那二十年的感情,后来我们忘川不见。
  •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难关。
  • 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

    车开了,扬起满天灰尘。但没有人走开。亲人,所有的乡亲,都静静地站在漫天尘埃里,目送着青梅竹马消失在天际。本书是小橘灯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它秉承冰心先生的名篇主题,展现了当代少年的别样风采。
  • 生化之末世

    生化之末世

    一个普通的少女突然穿越到了异世,摸爬滚打,好不容易熬出头,回到了原来世界,却不想,生化危机爆发了……
  • 经稗

    经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Q币助手

    最强Q币助手

    “哎,打折?不要,就要全款买。”“游戏土豪?不存在的!”张天看着Q币余额的几十个0,有些无奈。“任务积分可以兑换任何东西。”“一个渣渣的小厉鬼,怕你?”“三年之约,南极穹顶,等你!”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妃常穿越:太子的嚣张萌妻

    穿越了不要紧,穿越到了大清也没关系。但是,你总该让我在大清熟悉熟悉吧,哪有当天穿来就成亲洞房的啊?!嫁人吧也没关系,嫁到了皇家也没关系。但是,为毛别人嫁的都是四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的,我却要嫁给皇家有名的炮灰呢?!即然嫁了,就要认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努力,争取不让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给吃了!只不过,为毛大清唯一的太子殿下表现得如此的怪异呢?呜呜,看着好害怕,一点也不像别的清穿小说里面写的那样好色嚣张,简直就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啊!呃……只不过有点不着调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作品精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作品精选

    本书是一部诗歌等作品选集,作者是世界级文豪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以其卓越的才华驾驭众多文学体裁,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领域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留下诸多经典。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本书选取普希金各个时期的诗歌代表作,包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青铜骑士》《致恰达耶夫》等,体现了普希金的生活轨迹和思想的变化轨迹,从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普希金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