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000000003

第3章 红卫兵文艺浪潮的兴起(2)

老红卫兵在道义上支持“四四派”,但其成员大多已饱经政治沧桑,对“文革”若有所悟又无可奈何。许多人成为“逍遥派”,置身于“文革”运动之外。有少数人开始抽烟、喝酒、“拍婆子”(交女朋友)、倒卖绿军装……唱“黄歌”(《外国民歌200首》)。在此情况下,一些老红卫兵试图有所振作,有所作为,便把主要精力投入相对脱离运动的文艺运动。

红卫兵文艺运动的兴起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小报活跃起来的。1967年春夏之间,在全国范围内各大专学院、中学的红卫兵组织纷纷出版报纸。当时,中学生只要几个人凑在一起,把手表卖了凑几百元,就能出一张报纸。如:刊载《出身论》的北京《中学“文革”报》(“四三派”报纸)一次印刷30000份,一抢而光。《出身论》(作者遇罗克)又引来“四四派”小报载文与之辩论,也销路不错。老红卫兵派则办有《莱茵报》、《新湘江评论》。

在大学则有《井冈山》(清华井冈山)、《东方红》(矿院东方红)、《长征》(石油学院5.25红卫兵总部、北京公社)、《指点江山》(钢院革命造反公社)、《革命串联》(建工学院毛泽东思想兵团)、《上天》(北京航空学院)、《人大三红》(首都红代会、人大三红)等,加起来这些小报不下上百种。一时大街小巷小报满天飞。

这些小报上登有政论、评论、杂文、诗歌、散文。写大字报的能手,纷纷为小报撰稿。1967-1968年北京小报满街,加上外地小报入京,一时龙蛇混杂,泥沙俱下。这些小报为红卫兵诗歌、散文开辟了大量的版面。当时小报的销售不成问题,一般人为了解瞬息万变的运动情况,搜寻小道消息,都乐意购买小报。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

“红卫兵诗歌”从“文化大革命”初见诸大字报、传单、油印小报,长久徘徊于“打油诗”的阶段,随着1967年夏天之后红卫兵报纸的普遍出现,红卫兵诗歌便随同红卫兵政论文、散文一起,有了长足的进步。

1968年12月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红卫兵文艺》编辑部,编辑出版了一本红卫兵诗集:《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内收从1966-1968年三年间全国范围内产生的红卫兵诗98首。

诗选的扉页上写有:

献给

人类历史上第一代红卫兵的

最高统帅--毛主席

在诗选的《序》中,编辑者说明:“收集在这里的诗章,几乎都写自年轻的中国红卫兵战士之手。”编辑者热烈地欢呼:“燃起埋葬资本主义世界的熊熊烈火,迎着共产主义的胜利曙光,前进--解放全人类,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中国红卫兵万岁!”

诗集共分八编:红太阳颂(11首)、红卫兵歌谣(31首)、在那战火纷飞的日子里(27首)、夺权风暴(5首)、长城颂歌(5首)、献给工人同志的诗(6首)、井冈山的道路(7首)、五洲风雷歌(6首)。

歌颂毛泽东的诗歌,在“文革”中可谓浩如烟海,但红卫兵的颂诗,仍具特色。

我手抚天安门红墙,

像孩子呀依偎着亲娘。

--《红太阳颂》北京向日葵

天安门是一艘时代的巨轮

毛主席阔步走在巍巍的甲板上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纪念毛主席

“十一”接见红卫兵一周年》东北鸿耶

莫斯科一饭馆的女工,在街头看见中国留学生红卫兵胸前佩戴着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她跑步上前轻声说……

您胸前像章闪着红太阳的光辉,

中国红卫兵,请给我一枚!

灾难深重的俄罗斯啊,

盼望第二次十月革命已望穿秋水。

--《您胸前闪着红太阳的光辉》佚名

北去的风儿慢慢地行,

你捎几句话儿到北京城。

延安的山头都插红旗,

造反派最想念毛主席。

--《祝毛主席万岁,万万岁!》陕西佚名

“红卫兵歌谣”在“文革”中大多见诸于“大批判专栏”以及小报、刊物的“报屁股”、空白夹缝。能够反映出“文革”时代的语言特色。诗选中收入的歌谣,一部分曾在当时社会上、口头、大字报上广泛流传,另一部分则是仿造歌谣手法充塞报章夹缝的“打油诗”。现选其有时代特色的歌谣,转录如下:

***算老几/老子今天要揪你!/抽你的筋,/剥你的皮,/把你的脑壳当球踢!/誓死捍卫党中央!/誓死捍卫毛主席!(湖北)

毒打、围攻领教过,/最多不过砍脑壳。/要想老子不革命,/石头开花马生角。(四川)

面包馒头算老几,/老子饿死不要你。/雄文四卷快拿来,/革命小将要真理。(湖北)

铁气节,英雄胆,/提着脑袋来造反;/方向一明不回头,/敢闯火海上刀山。(江苏)

这些歌谣当然没有什么艺术性,却能折射出“文革”时代的审美标准,典雅、温文是丑,横蛮、粗野是美。仿佛童稚气未脱,而又霸气十足。这类歌谣中最常用的词汇是:老子、杀、砸、攻。奇异的是,当年的红卫兵却能从中获取到“美感”。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一编,收入了在当时颇负盛名的诗作《放开我,妈妈!》:

放开我,妈妈!

别为孩子担惊受怕。

到处都是我们的战友,

暴徒的长矛算得了啥!

我绝不做绕梁呢喃的乳燕,

终日徘徊在屋檐下;

要作搏击长空的雄鹰,

去迎接疾风暴雨的冲刷!

诗中提到“英雄的爸爸”:“二十年前,/他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下。”“而今天/在两个阶级生死决战的关键时刻,/哥哥又高举‘造反有理’的大旗,/在殷红的血泊中冲杀……/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年轻的生命,迸发出万丈光华!”

诗人说:“想一想吧,妈妈!/活着的人应该干些啥?”“造反派从来不会向阶级敌人低头/顶天立地的英雄从来不怕镇压和屠杀!”

诗人最后说:“再见了,妈妈!/我们的最高统帅毛主席/命令我立即出发!”

“等着我们的胜利的捷报吧,妈妈!

总有一天,我们会欢聚在红旗下。

不夺取‘文化大革命’的彻底胜利,

儿誓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放开我,妈妈!》的作者吴克强是武汉人。此诗作于1967年6月,武汉“七二〇事件”的前夕。1967年1月林彪的揪“军内一小撮”以及上海的“一月风暴”,这两股风卷入湖北省,2月初军内造反派强行占领汉口红旗大楼,接管设在大楼内的长江日报社。2月8日换了主人的《长江日报》上发表了《关于武汉地区当前局势的声明》(即《二八声明》),提出:“全武汉、全湖北要大乱、特乱、乱深、乱透……”武汉军区又于2月28日发表《严正声明》(即《二二八声明》),派军队重新接管红旗大楼。三四月份,“工人总部”与“百万雄师”两派组织的冲突白热化,战斗流血事件频频发生,最后导致震动全国的反对“中央代表团”事件--“七二〇事件”。王力被定为保守派的“百万雄师”群众包围,大批军民涌上街头,数千辆大卡车载着头戴柳条帽、手持长矛的工人、农民,以及驻汉部队指战员,排成四路纵队,举行示威游行,“打倒王力!”的口号响彻武汉三镇上空。7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给武汉市革命群众和广大指战员的一封信》,支持造反派打倒陈再道。同日,撤销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政委钟汉华的职务。武汉军区所辖独立师被打成“叛军”,徐向前元帅等人被诬为“黑后台”。

就在“七二〇事件”的两天后,江青对河南省群众组织讲话时,提出“文攻武卫”口号。7月23日“文攻武卫”口号登在《文汇报》上,从此全国武斗急剧升级,进入全面内战。

吴克强的诗作反映出了当时武汉、湖北省激烈、残酷的武斗流血冲突。此诗中所述“哥哥”在武斗中死亡一事,是否是吴克强家中的真事,还不清楚。但在“文革”中,一般读者都把这首诗当成生活的真实记录来读,这也是此诗传播甚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放开我,妈妈!》高度概括、浓缩了武汉以至全国,在运动冲击、武斗流血氛围中,众多人民群众、青年人的生活境况。无论是自我投入,还是被迫卷入,“文革”运动已经无情地冲击了每一个家庭、个人的生活,把宁静的和平生活击得粉碎。《放开我,妈妈!》整首诗发出悲怆、激亢的声音,同时也可以嗅出其间散发出的硝烟味和血腥气。

反映同期武汉大规模流血冲突的诗歌,还有《请松一松手--献给抗暴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友》(武汉吕凉)、《我在武汉大街上行走》(武汉小战)、《红旗大楼颂》(武汉李长生)、《在那天快亮的时候》(武汉朝晖)等。这些诗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运动冲突的激烈程度。斗争双方都声称为毛泽东而战!

请松松手,松一松手啊!/亲爱的战友!/交给我吧,/你手中的这本《毛主席语录》。

按着滴血的伤口,/朝着北方,你英勇地倒下了……/鲜艳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的袖章,/已被滚烫的热血浸透!

一把血淋淋的尖刀,插进了你的咽喉!/……白色的花圈和挽联,/已经摆满了你躺下的街头。/……你亲爱的妈妈,一滴眼泪也没有,/她咬着不屈的嘴唇,/和我们一起游行示威,/迎着朝霞,走在最前头……

--《请松一松手--献给抗暴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友》

……让革命的暴雨把我们淋个够!/纵然是火烧雷劈,/也要杀出一条血路!/……胸中自有雄文四卷,/横眉冷对大刀和匕首!

--《挺起腰杆昂起头--献给我们的战友》(武汉吕凉)

在“文革”的疾风暴雨中,在“文攻武卫”的枪林弹雨中,红卫兵把全部热情颂词献给了他们的战旗。战旗是“文革”斗争、青春理想和英雄主义精神的神圣象征。

啊,战旗!我们是如此深切地怀念你--

怀着烈火般真挚的感情,蓝天般崇高的敬意!

……

战旗啊,有谁能比我们更熟悉你的容颜--

血液般纯洁,火焰般鲜艳,彩虹般明丽!

--《火红的战旗》(河南红烂漫)

大旗,你在我们心中飘扬了多久多久!

苦涩的汗把旗上每一根纤维浸透,

鲜红的血染红你每一寸纹路!

……

走资派的黑手曾撕毁这鲜艳的红旗,

挑灯含泪,我们一针一针把你补就。

……

忘不了那红旗大楼前的日日夜夜,

大旗和革命小将的红旗并肩战斗;

……

大旗,你是我们红彤彤的革命宣言书……

--《大旗颂歌》武汉丁晞

安息吧,亲爱的战友,

让我们给你盖上一面火红的战旗!

……

--《请松一松手--献给抗暴斗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友》武汉吕凉

在诗选中收入直接记录“文革”运动斗争的红卫兵诗歌有:

《造反者日志》(210行,佚名)、《夺权风雷--一月革命之歌》(190行,山东纪宇)、《好--欢呼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王荣)、《赠红色播音员》(东北佚名)、《高歌埋葬刘邓王朝》(江苏战歌)、《斗争会》(江苏佚名)、《陶铸脸谱》(诗配画,河南)、《印传单》(外三首,湖北)等。

好!/这罪名,/再列一千条,/我们--担!/你听着,莫打颤:/谁笑到最后,/谁才最好看!

--《造反者日志》之五《答黑党委审讯》

拿起滚子,用足力气,/压过去!压过去!压过去!/……啊,革命的压路机,/你开辟!开辟!开辟!

--《印传单》(一)印传单

撒!撒!撒!/撒下的火种要开花。/撒!撒!撒!/撒下的仇恨要爆炸!/撒下的利刀光闪闪,/刀刀向着刘邓杀!

--《印传单》(二)撒传单

播!播!播!/……卷起的筒子是炮口,/炮炮打中敌心窝!

--《印传单》(三)土喇叭

刷!刷!刷!/刷满大街刷上瓦。……

--《印传单》(四)刷标语

有些诗歌则记录了红卫兵活动中富于“情调”的另一些历史画面,这是生活的另一种真实:

你自江南来,/井冈山的星火,/在斗笠上闪耀。/我回陕北去,/蓬乱的头发间,/粘着延河畔的草屑。/……“见到了么?”/你笑着问我。/“嗯。你呢?”/“八月十八号!”

--《相遇在天安门》陕西延继烈

我坐在南去列车的窗口,/窗外已是江南金黄的深秋,/长征队旗掠过金色的田野。/红卫兵编织草帽用溪边的垂柳……

--《坐在南去列车的窗口》浙江风宇

从广播时暴风雨般的欢呼声中,

妈妈,你可听出哪一个是你儿子的声音?

--《在北京》陕西高梁

《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从1968年7月开始编选,历时5个月于1968年底编选完毕付印出版。在后记中,《红卫兵文艺》编辑部特别指出,此诗选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首都大专院校--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帮助,并提供“不少便利”。

从《诗选》的作品风格、思想倾向上来看,是典型“文革”运动的产物。创作手法比较单一,内容极左,而词句却比较“驯雅”,其中找不到当时的“碍语”。1968年年底的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本身已受中央“文革”小组操纵控制,这本诗选能受到各大学工宣队、军宣队的“帮助”,也说明曾获得“官方”支持。

在这本诗选中还收入了一篇散文诗--《献给披荆斩棘的人》(佚名),全诗约2000字,是把江青吹捧得天花乱坠的一首散文诗。

“你是无产阶级永远出鞘的宝剑,你是二十世纪划破云空的闪电,你是啊,文化大革命红色暴风雨中矫健的海燕……敬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无产阶级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女政治家、女英雄,一个普遍的共产党员!”

--《献给披荆斩棘的人》

评价这本诗选必须考虑到它编辑时的政治背景。在1968年7月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已经奉毛泽东指示进驻全国大、中、小学。在7月26日姚文元的《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传达了毛泽东指示:“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中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

当时风云人物--北京大专院校的五大学生领袖:北京大学聂元梓、北京航空学院韩爱晶、北师范大学谭厚兰、地质学院王大宾、清华大学蒯大富,在7月28日凌晨被毛泽东召入中南海,毛泽东批评了蒯大富,蒯当场放声大哭。召见后,五大领袖返校,各自动员下属放下武器,拆除工事。不久传达了毛泽东最新指示:“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结合的……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造旧思想。”

由此,红卫兵运动在1968年7月突然中断,造反的学生由“红卫兵小将”变身为“再教育”对象。在8-12月66、67、68届大中学毕业生即踏上了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征途,被分配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考验。

考虑到这本“红卫兵诗选”结集时的历史背景,诗选自然具有“奉迎”色彩,但是它毕竟保留了一批历史材料。其中搜集的一些诗作,虽然通过筛选,剔除、打磨,但毕竟存留下不少有个性的作品和诗作的“原始”风貌。基本上可以说是对红卫兵运动1966-1968诗歌创作的一次总结集。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之后,各地群众组织部被解散,社会秩序逐渐得到全面恢复,“文革”便进入了新阶段。九大之前的“文革”历史被有意“遗忘”和重新改写、解释。《写在火红的战旗上》这本曾被默许的红卫兵诗选,也被忌讳提起,受到封禁。

话剧.舞剧.史诗剧

1.话剧《敢把皇帝拉下马》和大型舞剧《井冈山之路》

1967年夏秋季,是北京各大专院校红卫兵组织开始文艺活动的黄金季节。各大学的几派组织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大型节目,在学校、机关、工厂及街头演出。如:中央戏剧学院的“长征”战斗队、“红旗”战斗队两派先后排演了三部多幕话剧:《敢把皇帝拉下马》、①《海港风暴》和《五洲风雷》,曾南下杭州、广州演出。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红海求索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红海求索集》共收录十六篇有关《红楼梦》的文章,多为批判、评述性文章或者综述类文章。这些文章,*能见出一个人的文史功底和思辨能力。这些文章不仅需要高度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文章,实际上就是一部相关学术问题的小型学术史。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俐侎人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有着原始的崇拜,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
  • “囚犯”的救赎

    “囚犯”的救赎

    这是一个未掺杂任何水分的原版故事。去年冬天一个雪花飘飞的夜晚,笔者与几位律师朋友在京城一家酒楼小聚。酒酣耳热间,一个缠绕已久的问题浮上脑际,笔者斗胆发问:“各位,你们都是知情人,当今究竟有多少冤假错案?”朋友们先是一怔,继而不假思索地抢答起来。A律师:“没有作过统计,10多年我辩护的近百案件中占大多数。B律师:“我的几乎是全部!”C律师:“我的也一样!”
  • 暗香

    暗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十年代出生的铁路技术高级工程师周桂欣的一生。小说从他考上江南理工大学讲起,以他与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夏丹的重逢作为结尾,讲到了他与孙教授的师生情、与夏丹的恋情、与家人的亲情,以及与童养媳即后来的妻子张翠翠的情感纠葛。
热门推荐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Hello,检察官先生

    Hello,检察官先生

    三年前,一场蓄谋已久的案件,萧绎失去深爱的女友,从此原本深沉的男人更加深沉,遇到不熟悉的人,一句多余的话,或是多余的表情都不会有。第一次的见面,苏心觉得这个男人,不是聋了,就是傻了。苏心是帝都警队的一名法医,精湛的技艺和精准的解剖手法为人所称道,那一天,她刚边解剖尸体边吃早餐,就听到有人说整个法医部都没有做事的人。苏心一听就不干了,一转身就发现是他,抖着狐狸尾巴说了句,Hello,检察官先生!再次见面,萧绎觉得这个女人像只狐狸,不过却嘚瑟的厉害。……我们曾经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重逢谁也不再认识,只是总会在不经意间觉得熟悉,所有罪恶,所有情感,都是从我们的心开始。
  • 仙女山的爱情

    仙女山的爱情

    本文约十二万字,讲述山民刘德福一家人,因家庭遭遇一场土匪打劫的变故,以及多年以后在山林遇见了一位小仙女,引发系列恩怨情仇的故事。有妇之夫刘德福邂逅仙女玉儿,并苦苦相恋,玉儿和众仙女却与刘德福的养子、妻子产生难解的怨仇,爱恨交错,矛盾交织,引人遐思。整篇故事用镜头语言讲述,情节展现似视频播放,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带入感强,步步深入,层层揪心,语言简洁,生动感人。
  • 女权倾天下,摄政王爷不好惹

    女权倾天下,摄政王爷不好惹

    注(本文甜宠爆笑)现代特工穿越至女尊架空王朝,扮猪吃虎虐渣莲,步步为营称霸朝野,谈笑风生畅快江湖!这一世她不过懒散随意而活,结果一个不小心惹下两朵芳香扑鼻的大桃花。凤啸鸣“本公子追了你两世,还敢跑?小心你的狗腿!慕容锦鲤“自溢双飞但求双宿永双飞!生死相陪只为执你之手,博佳人一笑但愿时光永相随!谁知她只是回眸一笑“抱歉,天下之大,我想出去看看。"“好啊,娘子准备去哪?"再回首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两道妖孽的身影早已赖在身后丢之不去。慕容映月……可以退货么?
  • 修丹妙用至理论

    修丹妙用至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医娇妻:总裁老公宠上天

    妙医娇妻:总裁老公宠上天

    这年头,都流行穿古,偏偏她反其道而行,不仅魂穿越现代,还顺带抓了个高智能的“球?”,而且原主还被结婚?老公还是个双腿残废的家伙。算了,有本神医在,啥病都能痊愈。原本以为小日子就是修炼加谈恋爱,可谁想到被某人宠上了天,得了个绝世好男人。某个高科技的飞船上,银球:“宿主,位置坐标已经锁定,是否启动定点跳跃。”坐在驾驶座上的某女满脸怒容,“给我追!敢抢我男人,灭了!”
  • 转生成舰娘

    转生成舰娘

    别人穿越成提督,我却穿越成为舰娘?而且还是举世闻名的本子风?!不过你以为这样我就无法撩妹了吗?且看我如何祸害提督的后宫!“作为一名RBQ,你的职责就是贡献更多的本子。”某萝莉一本正经地说道。某舰娘:你才是RBQ呢!你全家都是RBQ!“岛风酱,你以为只有驱逐才会发射鱼雷吗?”一只名为斯佩伯爵海军上将的“大姐姐”说道。某舰娘:……所以这就是你偷我的鱼雷的理由?“岛风,我喜欢你,请务必和我结婚!”某只萝莉单膝跪地,请求道。某舰娘:哎嘿,这个可以有哦。(日常为主。)(如果嫁给女生也算嫁人的话,那女主会嫁人的。)
  •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经通解(精装)

    道德经通解(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迁魂换命

    迁魂换命

    只有一人灵魂的双胞胎。姐姐的男盆友爱上了妹妹,却左右了两人的生死!迷雾重重,最终能活下来的只有一个人!“我生下来是双胞胎,24岁时我妹妹死了,我成了我姐姐。”活下来的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