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900000002

第2章 百家之言,百种人生(1)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

生命的平衡

◎阴阳五行的智慧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中蕴涵了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它最初是源自古人对自然的探索和总结,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又引申到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皆分阴阳。

古人习惯用阴气和阳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事物的此消彼长。他们认为,蒸发上升的是阳气,沉滞下降的是阴气。阳气的季节,气从大地由内而外,促使万物生长;阴气的季节,气沉滞下降,万物凋零归根。这阳气和阴气是万物的根本,如果能相互平衡协调,则四季风调雨顺,不会偏衰;如果阴阳失衡,便会发生灾难。

这种观点现在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却解释了很多难以理解的现象。西周末年,太史伯阳父就曾以阴阳二气来解释地震的发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这也是史料中有关“阴阳”观念使用的最早记载。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认为,阴和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作用,由此才会有此消彼长的现象,这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史记·天官书》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认为,阴阳是促使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本,而五行则是构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五行,即木、火、水、金、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顺着循环来,五行便会互相生发,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环走,五行便会互相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阴阳与五行影响深远,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已经具有了崇高的地位,而正式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在一起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时,也是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等发展的基础。

◎八卦的奥秘

阴阳学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周易》的成书。

《周易》,也称《易》或《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古代帝王之学,人们常用它来预测未来、反映当前、决策国家大事。一直以来,各朝各代都有人研究《周易》,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更将其奉为一生必读之书。

关于“周易”,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周”就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大学士孔颖达则认为“周”只是一个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对于“易”的解释就更是众说纷纭了。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易”是因蜥蜴而得名,只是一个象形字,是蜥蜴的俗称“变色龙”的引申义。

而现代哲学家胡适则认为,“易”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时时刻刻变化的。他还举了个例子:孔子在江边看到滚滚不绝的江水,不觉叹了一口气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便是“过去种种”。天地万物,都像这滔滔河水,才到了现在,便早又成了过去,这便是“易”字的含义。

在这多样的解释中,虽然还没有得到定论,但《周易》书中涉及的诸多占卜知识,以及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描述,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和自然哲学的依据。

八卦,就是从《周易》中来的。《周易》中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即阴阳;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传说八卦是上古时期伏羲所画,象征自然世界的八种物象,后来周文王将八个单卦两两相叠,又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因此《史记》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后世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周易》就是周文王所著。

周文王,姓姬名昌,又称伯昌。商纣王时期,他还只是西岐的一个诸侯,人称西伯侯,因不满商纣王重刑辟暗、淫乐后宫,而被崇侯虎告发。崇侯虎对商纣王说:“西伯积德行善、政化天下,诸侯都心有所向,这将对大王您十分不利呀!”于是纣王下令将西伯侯姬昌囚禁在一个叫羑里的地方,不让他再回西岐。

被困在牢狱中整整七年的姬昌,无以打发时日,便发挥自己平生所积累的学识,潜心研究易学八卦。他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现在《周易》中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留予后代子孙。

其实,所谓的卦象,并没有吉凶之分,只是用来分析说明人们在顺境和逆境时,应采取的态度、行为和处事方法。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其内容十分丰富,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诸子百家中,无论是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黄帝内经》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易(二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周易·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周易·坤卦》

【注释】

[1]“天行”句:天体的运行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也应该发愤图强,永不停止追求的脚步。

[2]“地势”句: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也应该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制礼作乐的能臣

◎礼仪之邦的起源

周公,姓姬名旦,又称叔旦,因其封地在周地,所以世人尊称其为周公或周公旦。他是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儒学的先驱。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业。

有着皇族血统的周公,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他曾两度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之后又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执政,并制作礼乐,为周朝提出了成套的统治思想。

姬旦从小就懂道理、知孝义,且多才多艺。周文王在世的时候,他给父亲端茶,就像捧着很重的东西一样,十分谨慎。即使替父亲处理事情,他也小心翼翼,不敢独断专行。周公辅佐周武王把商朝推翻后,没多久周武王便因病去世了,武王的儿子姬诵继承了王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没有办法亲政,于是周公又开始替侄儿处理国家政务,通过摄政决断天下大事。此时的周公,为人处世果断坚决,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制定了许多安邦定国的制度。

儒家学说中“礼”的概念,就缘起周公。为巩固政权,周朝迁都洛邑,周公在这里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并宣布了各种典章制度,正式册封了诸侯,这就是著名的“制礼作乐”。

周公认为,“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礼仪规范,划分了等级并限制各阶层的权力;“乐”是配合礼仪活动而进行的音乐歌舞。所谓:“礼以分,乐以和。”礼强调的是分别,即“尊尊”,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乐的作用是感染众人和睦共处,即“亲亲”,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周公的礼乐制度对中华文明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从此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敬天保民

周成王成年后,周公及时将国家政权交还给成王,甘为臣子,全心全意为周成王出谋划策,对于成王交代的事项从不居功自傲,而是谨慎躬行。对于贤能的人才,周公唯恐失去。即使是在洗头发、吃饭的时候,只要他听到有贤士来拜访,便会挽起头发、吐出口中的食物来接待来人。

鉴于商朝灭亡的教训,周公先后发布了许多公告。他告诫统治者,为政要注意“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有孝有德”“知小人之依”。周公认为,民情能够体现天命,君主要与人为善,考虑民众的感受,多行恩惠,少施刑罚,做“保享于民”的有德君主,才能被上天保佑,才能“享天之命”。

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他的天命思想把“敬天”与“保民”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孔子的儒家学派,把周公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并将周初的仁政视为最高的政治理想。

一代智者的道德修养

◎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齐国任相四十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齐国实行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便是被人称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史称管子。

管仲与周王室同宗,也是姬姓,父亲是齐国的大夫管庄,不过,还在少年的时候,管仲的父亲便去世了,只有年迈的母亲仍在。家道中落的管仲,生活十分贫苦。为了谋生,他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从事当时被人们认为很低下的职业——商人。

当时,管仲有个好朋友,叫鲍叔牙,他们两个人合伙一起经商赚钱,可是,管仲总是分给自己的多,分给鲍叔牙的少。鲍叔牙对此却从不抱怨,不过,当他听到众人在背后说管仲贪婪、不讲朋友义气时,他立即出面解释:管仲并不是贪图金钱的人,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家境贫寒,尚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之后,管仲又做了很多工作,但都没有成功,鲍叔牙却从未认为管仲无能,而是安慰他说机会未到。在长期交往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管仲多次对人讲:“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这就是“管鲍之交”的典故,后人常用来形容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后来,两个好朋友分别担任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老师,一时成为美谈,但两人各为其主,在齐国王位继承上产生了分歧。管仲为了助公子纠取得王位,险些箭伤了公子小白,却被公子小白以假死骗过,最终登上了国君的宝座,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此时的齐桓公本打算任鲍叔牙为相,而鲍叔牙却推荐了管仲,自己甘愿听命于管仲……

◎贤相的安邦之策

在孔子最佩服的前辈中,管仲就是其一。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就是: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到现在还是披头散发,处在蒙昧状态呢!管仲十分重视统治者自身道德的修养,认为在上者应“称身之过”“治身之节”。

齐桓公拜相后,经常向管仲请教安邦治国的谋略。

有一次他问管仲:“你有没有发现我身上有很多毛病?我喜欢打猎,爱喝酒,还好色……”

管仲听后回复道:“这三样都不妨碍齐国称霸。”齐桓公很意外,紧接着管仲就说,“做国君有三件事不能做:第一,得贤而不能任;第二,用而不能终;第三,让贤人干事,而和小人一起议论贤者。”

原来,管仲认为好猎、好酒、好色,不是没有危害,只是这三种“爱好”的危害性与后面所说的三件事相比,要小得多。这也体现了管仲的一些用人观念。管仲认为,作为一个国君要重视人才,要有识别人才的眼力;任用贤者要能够信任人,并且要用到底;对待贤才要公平,要有一个公正公开的价值评判尺度。与贤人谋事而与小人议之,管仲认为这是最不好的。

同时,管仲还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大意是说,只有满足了一个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这个人才会学习并遵守法律和法规,受道德的约束。用现代哲学的话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从这一点来看,管仲的思想是属于唯物主义范畴的。

此外,管仲还是早期法家思想的先驱。他从治民的立场出发,既强调法制的重要,主张“严刑罚”“信庆赏”,又肯定道德教化的作用,指出治民仅用刑罚“不足以服其心”,必须辅以德教,“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他的这些言论主要被辑录在《国语·齐语》一书中,另有一部《管子》传诸于世。

顺其自然莫妄为

◎大道无形

著名哲学家、曾任北大教授的胡适曾说:“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的时候,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作为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之一,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世人又称老聃,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图书管理员。

老子的详细事迹,已不可考,据传,孔子曾从鲁国来到周都,向他请教有关“礼”的学问。

老子说:“你所谓的礼,倡导它的人早就死了,就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们的言论留了下来。君子时运来的时候,就应当驾车出去做官,如果生不逢时,就应当隐居起来……

“我听说,富贵的人会把钱财送给朋友,有德行的人会把箴言送给朋友,我不是什么富贵之人,便送几句话给你吧!当今时势,有些自以为很聪明的人却给自身招来了祸患,主要是因为他们爱好讥讽别人,过分夸奖别人,还有就是自视清高、太过自傲。把那些骄气、欲望和做作的身段都放下吧,这些对君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么多了。”

孔子听后受益匪浅,离开周都后回到了鲁国,他的弟子纷纷上前请教:老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我知道鸟可以在天空飞,鱼可以在水中游,兽可以在大地跑。会跑的,能用网捕捉;会游的,能用钩子钓;会飞的,能用箭去射。但是,龙,我不知道该如何了,它能腾云驾雾直上九天,我今日所拜访的老子,就好比一条龙!”

由此可见,孔子对老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老子是最先发现“道”的人,他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将其作为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这个“道”本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不容易解释明白,于是老子又从具体的方面出发,想到一个“无”。“无”即是虚空,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事物物质属性和形象的东西,但它的性质、作用,却处处和这个“道”最相像。

老子认为万“有”生于“无”,所以把“无”看得比“有”重要。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好比车轮间有了圆洞,车才能行驶;器皿有了中间的空虚之处,才能盛放东西;门窗有了中间的空洞,才能让人进出;房屋有了空处,才能容人居住……他说,具体的事物要么“有”,要么“无”。“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不可能既“有”,又“无”。

名实之争,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老子恰是提出这个问题的第一人。他认为人之所以能认知事物,主要是“名”的作用。不过,他虽然知道“名”的用处,却极力崇尚“无名”。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他认为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都可以用“名”来表示,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而天地又是从“道”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来表达,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朴素的辩证法是其学说的精华,主要见于《老子》这本书。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人创立道教后,将老子尊称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天神——太清道德天尊,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人生哲学

老子的学说,以声匿迹隐、不求闻达为主旨。他在周都居住久了,见周朝的王道日渐衰微,便决定骑着青牛离开这里。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 dnf之百万逆袭

    dnf之百万逆袭

    dnf六年回忆之作【本书主讲dnf金融】,新浪微博:河童咻咻orz作者查阅逾千万字资料(作品相关有资料截图),致力打造最真实的dnf,追求最真挚的游戏回忆。书中涉及dnf游戏改版,名人,大事件,经典视频,经历过的游戏bug等等,时间精准,内容考究。但毕竟年代稍远,难免有错。其中主角早期升级速度是个bug,书中已给出解释。其它的小错倒也无伤大雅,望读者切莫较真……尽孝,专情,重义,是本书主旋律。刷图、pk、商斗,是本书游戏看点。写回忆,尽回忆。
  • 世俗之乐是骗局:中观大师谈人性

    世俗之乐是骗局:中观大师谈人性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貔貅大帝

    貔貅大帝

    貔貅分雌雄,亦分善与恶。善者,博施济众赤子之心!恶者,跋扈恣睢残暴不仁!一次偶然或是必然,他们是到了上古还是去了另一片星空?万族林立,上演了一场岁月的争斗,皆为主宰天下苍生?亦或为不老长生?寻起源,探古谜,踩幽冥,踏九天,千难万险,笑傲苍穹……
  •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另类:斯坦福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本书收录斯坦福经济学精品课程,并将课程中对当下市场经济最具指导性,与可操作的方法与案例予以最简洁的诠释,摒除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保留对创业者、店主、商家最具指导性的商业细节与规划,除了教大家如何快速、高效地获取经济利益之外,还对企业如何保持基业长青,提供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很多独到的创业与管理思想,还是刚刚问世,理念非常新,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 我是冯同(罪推理事务所)

    我是冯同(罪推理事务所)

    本书收录求鲤悬疑小说四篇。《我是冯同》关注当下,展现了都市普通青年白领因生活苦闷最终精神分裂的噩梦;《司马氏的崛起》则将目光转向历史深处,以一个非核心人物司马徽来重新演绎了一番三国阴谋论。相较于《退休神探》的口味清淡与正能量,《狼人杀》则是一个充满血腥、恐怖与绝望的故事。
  • 别想让我放过你

    别想让我放过你

    这起轰动全城的恶性凶杀案发生的那天晚上正好是平安夜,或者说也就是西方人那个圣诞节的凌晨了。这些年改革开放的确引进了西方不少的东西,当然,好的东西还是主流,但糟粕也不少,就连西方的节日也引进了不少,包括什么情人节呀、玫瑰节呀、男人节呀、女人节呀,还包括这个圣诞节,反倒是对我们自己的许多传统节日不那么上心和重视了。现在,我正在停车的这家名叫“圣路易”的酒吧的玻璃门和玻璃窗上,都用彩色涂料喷绘上了圣诞树、雪花的图案,门前还站立着一个电动的圣诞老人,随着音乐在不停地摇晃着那长着长长的白眉毛和长长的白胡子的脑袋向路人招手示意.
  • 萌物入侵公爵请注意

    萌物入侵公爵请注意

    【呆萌萝莉顾念希强势来袭,公爵大人准备好了吗?】宠她的一次方:她受委屈,他单枪匹马挑战二十个小混混只为替她讨回公道;宠她的二次方:“念希喜欢糖果吗?我送你一个糖果屋好不好?”“可是……可是我的生日还没到啊!”;宠她的N次方:当她牵起别人的手说要订婚的时候,他冷笑,沉默的低着头在心里说道“宫谦辰,承认吧,看到她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嫉妒的发狂。”不一样的男神给她不一样的感动!总而言之,宠顾念希就要宠的不动声色。
  • 明伦汇编家范典嫂叔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嫂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纨绔少爷魔女妻

    纨绔少爷魔女妻

    本书已经进入半价促销,看完只需要原来的一半价格,大概两块多,亲亲们不可错过哦……=======文案:她是魔界恶女,翻云覆雨,所向披靡。她外表娇弱,却是个十足剽悍,典型的表里不一、她也是传奇学院的风云人物,叱咤风云的学生会副会长。他是江南恶少,吃喝嫖赌,欺压善良。他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令人们深恶痛绝,是为江南第一纨绔。然而本是江南第一恶少的人本是人们眼中如垃圾的人本是社会渣滓败类的人竟然让人跌破眼镜那朝中有着天下第一公子之称的最年轻的少相那战场中有着所向披靡的战神之称的冷酷少帅那令万千少女芳心暗许视为梦中情人的俊少年竟然就是曾经人们口中的纨绔子弟,恶霸少爷,败类垃圾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而她却是创造了这个奇迹的人。本文属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浪漫温馨文,美男多多!一次意外,两次穿越,还多了一个天才的小鬼头。烈焰:神界宠儿,以为自己想要的一切,从来都是唾手可得,只是在遇到她之后,才知道原来有一样东西是永远都得不到的,然而这种遗憾却成了一种幸福。蓝少逸:何其幸运,遇见了她,从一个纨绔子成为一个天降奇才,这一生再无所求,只愿与你相守永生永世,此情海枯石烂,至死不渝!沈子言:身为王爷,责任重大,却一再与她错过,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即使倾尽所有野再所不惜,可是还有机会吗?神秘势力的首领,各国的皇帝,神医……都因她而甘愿堕入情网,只是这情能归何处?场一:她:“从今天开始,我高兴你得让我更高兴,我不高兴你得让我高兴起来,我生气你得让我不生气,我很生气你就得做我的出气包!”他:“你干脆叫我给你做牛做马得了!”她:“太好了,我还真是这么想的!”他:“…”场二:她:“娘子说的话永远不会错,娘子说的话你永远都要服从,娘子说的话要比任何人的都重要。娘子的做的事永远是正确的,娘子做的事你永远都要支持,娘子的做的事你永远都不准反对也不准怀疑。”他:“那你要是做错了呢?”她:“如果我做错了,那一定是你的错;如果我坚持没错,你再说我错了,那也是你的错;如果我不承认我错了,那我就没有错;就算是我错了,你也要说我没错;如果你坚持我错了,那你就是错上加错;总而言之,我永远不会错,千错万错都是你的错!”他:“…”…更多精彩,且看恶魔公主与纨绔少爷的雷人组合。多多支持呀!!!!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影行天下》推荐好友的文文《风云初落》流风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