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4000000001

第1章 我的故乡

来源:《芳草·文学杂志》2012年第01期

栏目:作家手记

作者简介:罗伟章,四川省宣汉县人,一九八九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做教师、编辑、记者,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饥饿百年》《不必惊讶》《磨尖掐尖》《大河之舞》《太阳底下》,中篇小说集《我们的成长》、《奸细》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全国读者最喜爱小说奖等多种文学奖项,部分作品译介到国外。

我出生在山里。老君山。位于川东北宣汉县北部,属大巴山余脉。再往北是万源,与陕南安康接壤,东、南毗邻重庆,重庆往东是湖南湖北。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川”,宣汉是必经之道,举家迁徙之众,分明再辛苦些日子,就能走到沃野千里的川西,至少能走到有“小成都”之称的邻县开江,但双脚起泡,两腿抽筋,对未来的没有把握,更让他们不敢盲然而持久地在路上奔波;毕竟,作为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必须停下来,停下来才可能拥有一份产业,也才有一个家。于是以族群为单位,在群山之中驻足,“插占为业,指手为界”。

对土地的强烈渴求,使他们排斥后来者。我们村叫罗家坡,除一户姓李,所有男丁都姓罗;罗家坡卧于半山,绝对高度八百米,村东二里许,修有一座碉堡,至今残墙犹存,见山下来人,碉堡里放火铳,投飞石,将来人击退。碉堡之下十余丈,从山壁窝进一面大湾,叫泪潮湾,据传,是那些母亲、妻子、女儿们,来收儿子、丈夫或父亲的尸骨时,泪如潮水冲刷而成。加之宣汉在周朝时属巴国领地,巴人是世界上罕见的只用战争书写自己历史的部族,最后虽被秦军灭于丰都,但那粒强悍的种子,千百年来留存于天地之间,铸就了我们那里强悍的民风——强悍而悲凉。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村里天天都在争斗。村子共三层院落,百余人口,清早,听到队长的木梆声,人们带着农具,走向台梯层叠的田间。往往刚落脚,架就吵起来了:有人照管孩子,照管猪牛,或者去野地捡狗屎肥自留地,耽误了时间,比别人晚到了半分钟,少挖了两锄地,要扣五厘工分,被扣的人就和记工员吵,和队长吵,由此牵扯出各自的亲友,架越吵越大,终于动武。这时候,时间成为最公正也最昏庸的判官,把整整一个白天吵过去,一点农活没干,工分簿上,男人还是十分,妇女还是八分,比别人晚到的,哪怕他最终比先到者多挖了半亩地,依然要扣掉五厘甚至更多。

除评工分时吵架打架,谁家自留地塄坎上的草被割走了,谁家柴山里的干树枝被扳走了,谁家畜棚外的半截牛绳被捡走了,谁家的母鸡把蛋生在屋外的草窝里被摸走了,都会发生类似事件。

我很小就干活。第一宗活是照顾弟妹。山里的父母把孩子生下来,满月后就没工夫照顾。当时的报纸、电台和学生作文,都时兴用一个成语:披星戴月。山里农民要披星戴月地去贫瘠的土地上抠粮食,还要为争取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对他们自己却至关重要的权利,去跟人死掐,孩子只能用背带或裤子捆扎成人垛,扔到床上。对婴儿这样,某些家庭对五六岁的儿童也这样:怕他们滚到堰塘或茅坑里淹死了,还怕他们滚下山崖摔死了。山势陡峻,出门就上坡下坎,到处都可以摔死人。特别是砍了春柴过后,一块小石头也能一贯到底,直入河心。难怪山脚下的过路人偶尔抬头,总要又惊又疼地骂一声:“嗨呀,上面一只背篼也放不稳,罗家坡那些龟儿子是咋活出来的呀!”

孩子见到背带就哭,就挣扎,但毫无意义。父母走了,所有人都走了,只留下黑屋子里的哭声。把嗓子哭嘶,哭哑,然后睡过去,过一阵醒来,看到亮瓦透出晕光,间或听到鸡鸣牛哞,但听不到人声。恐惧袭来,又哭,哭得汗水淋漓,还可能拉了屎尿,周身发痒,却没办法挠一挠,只好接着睡,接着哭。山里人都有一副好嗓子,外界以为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养的,其实是小时候哭出来的。

兄弟姊妹多要好一些,大的可以带小的,比如我们家。我母亲很能生孩子。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大哥之前,还有个姐姐,幼年得病死了;弟弟是双胞胎,先出者离开母体半小时后断了气(母亲一次生俩,让父亲手忙脚乱,把前面那个晾在一旁,冻死了)。也就是说,我母亲生了九个,养活七个。我比弟弟大三岁多,比妹妹大六岁多,要说怎样照顾他们,根本谈不上,他们依旧要被捆在床上。我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醒来后,跑到床边逗他们玩。但我无法让他们闻到奶香,无法给他们切实的安全感,只能咯咯咯笑那么几声,随即把笑脸转为哭脸,笑声转为哭腔。孩子本就饿得快,哭又耗费体力,但晌午过了,正午过了,甚至到了下午,日头西沉,父母也没回来。

妹妹两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哭得特别凄惨,脸憋得发乌,小小的胸腔不停地颤动,却出不来声音。要很长时间才有哭声。我见她可怜,用背带把她和我绑在一起,去找母亲。这样做是危险的,母亲绝不允许在她出工时去找她;见了孩子,她不可能不停下活喂奶,如此就会扣工分,影响一家人的口粮。母亲身高超过一米七,是远近闻名的能干人,也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父亲木讷,少主张,个子又小(比母亲矮了一头),不大让人放在眼里。家里的安排,外面的应酬,包括跟人吵架打架,主要都是母亲的事。对待孩子,父亲慈祥,母亲极其严苛,稍有差池,动手就打。她名叫符代珍,但山上山下,凡认识她的,都叫她符铁匠,是说她打孩子像铁匠那样下狠手。

我知道母亲在碉堡那边干活。我们把碉堡叫寨,那方土地叫寨梁。我背着妹妹,朝寨梁上走。说起来只有二里地,可在我心里,它是多么遥远。山是空的,空得一丝风也没有。下午时分,天上游云如丝,太阳把田埂晒得像是烙铁,我的赤脚只敢弓起来,尽量用后跟着地,尽量往草垛上踩。草垛也烫得人直抽气。好在妹妹已经不哭了。走到半途,桂大娘从山弯转过来,她那么老,背驼得几乎额头触地,还是天天出工,今天是家里有急事,提前回来了。她站在高处,说:“乖儿是不是捂住了啊?”

她放下锄头,把妹妹帮我解下来,见我的背上满是白沫。

要不是碰见桂大娘,我把妹妹背到寨梁,就是一个死孩子了。

母亲没有责备我,因妹妹最终死里逃生,她还欣慰地笑着夸奖我。

母亲笑起来是很好看的,脸上是一副非难的表情,眼里的笑却关不住。

是的,尽管所有人都把我母亲叫符铁匠,我也确实跟哥哥姐姐一样怕她,但她怎样打我,却没有丝毫记忆。我只记得她朝我笑,带我去街上看汽车。她跟人吵架打架,哪怕吵赢了也打赢了,依然深感屈辱,别人如何骂她、打她,她常常私下说给我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多愁善感,与母亲告诉我的那些事不无关系。我相信,如果骂可以消灭仇敌,罗家坡绝对可以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对祖宗八代有鞭尸之效,对子子孙孙有绝种之功。母亲毫不隐讳地给我诉说,边说边叹气。

她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她娘家在河下游对岸,过河之后,两片巨石穿空而上,像两扇门,人只能从“门”缝挤过去。因这缘故,那带平缓的浅岗叫关门岩。我母亲在关门岩当姑娘时,跟她父母一起享有许多田产,过了十余年的好生活,可她嫁给了我父亲。我父亲虽从朝鲜战场归来,却上无片瓦。我们家的房子,是母亲嫁过来后才起的,她像个男人那样,起早贪黑地砍木材、平地基、窖石磉。

我有记忆的时候,大哥已经不读书了,二哥和两个姐姐还在上学,我常把他们的课本捧在手里,哇哇地念。母亲在家的话,会拉张凳子,坐到我身边,指着书上的字,她指一个,我念一个,每念一个,她都赞许地点头。许多时候我都是把书倒拿着的,母亲并不识字。她家境好,却没上过一天学。她只认识自己的名字。那年月,村里老丢东西,斧头、锄头、弯刀、镰刀,凡需带出家门的农具,都可能丢失,家家户户便用铁钉,在农具上錾上自己的名字。像花篮之类的竹制农具,就在不经意处打上记号。

除照顾弟妹,我还要刮洋芋皮。家里那么多张吃饭的嘴,且无油水,个个饭量大。我弟弟四岁时,就能一顿喝下七碗稀饭,胀得肚子透亮,能看见肠子,但两泡尿一屙,肚子就空了。老君山主种稻谷,但山实在太陡,稻田被分割成碎块,如果一块田有一亩,就被称为大田;且产量奇低,一年忙到头,分不到几斤谷子。我们很难吃到米饭,主要食物是红苕和洋芋。其实也说不上谁是主食,家家无积粮,某个季节出产哪样,就盯住哪样紧吃,吃得人翻胃、发呕。比较而言,红苕和洋芋的产量要高些。刮洋芋皮看上去是个轻松活,但要刮满一桶,就不轻松了。手软得像是没有手,被称为“刮刮儿”的铁片,把手指割出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水一泡,痛得钻心。

但这点苦我是能够吃下去的,因为跟另一种苦比起来,它根本算不上苦。

另一种苦,是寂寞。

村里跟我年龄相仿的,有七八个,大都在中院和西院(我们住东院),同院只有一个女孩子,比我大两天。别院的孩子要么被捆在床上,要么小小年纪就上坡干活,要么跟我一样,有弟妹要照顾;同院的这位女孩,我竟没有跟她一同玩耍的任何印象,她似乎也从没在院坝里出现过。

大人出工去了,我把洋芋提到院坝,开始劳动。手软了,就停下来,四处张望。南面和东西,都是木瓦房,每家的屋脊,都种着一钵自从放上去就无人经管的仙人掌;北面朝河,没起房子,长着一棵杏树,一棵橙子树。院坝下方,是村里的碾盆和磨盆,碾盆旁边,有棵巨大的檬子树,长年掉下寸长的圪针,锋利无比,干了水分有铁钉那么硬,扎在脚上,拔出来就是一个血洞。檬子树下方,是棵黄檩树,合围粗。我就看这些树,看树上的鸟,还有歇在矮枝上的鸡。院里虽然养了两只狗,但狗是不见影儿的,它们要遍山跑,找吃的,或者找配偶。干风从不明方向的地方吹来,把老去的树叶吹落一片,又吹落一片。偶有一两只松鼠,从树梢飞上房顶,又从房顶飞到树梢,轻盈得像长着翅膀。

太阳升起,阳光从东边的屋檐淌下,将院坝直直地、一毫米一毫米地切开。

我就是根据阳光在院坝里的位置来判断时间。阳光游走起来嘶嘶嘶响,如微微的喘息。院坝东明西暗,然后明暗对等,像张手帕,一半儿被水浸湿了。再然后,东暗西明,直至阳光越过西边的丛丛屋顶,跑到村子尽头的白岩寨。白岩寨是一面壁立的石头,有数十铺晒席那么大,表面平滑如镜,旗帜般迎风舒展;晚清四川提督、太子少保罗思举,就出生在白岩寨下的山洞里。

夕阳在白岩寨燃烧,慢慢的,色泽变淡,变软,变成苍青色的灰烬。

天快黑了。

猪饿了,牛渴了,把圈撞得砰砰乱响,发出震彻山野的悲鸣。

出工的人还没有回来。

上学的倒是回来了,但他们把书包一放,立即进山劳作。

那时候,我最盼望的事情是下雨。不是下小雨,下小雨没用,要下瓢泼大雨,顷刻间,屋檐水就把院坝灌满,拳头大小的水泡子,在水洼里生成又破灭,且能隐隐听见山洪的低吼——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丢下活路归屋。再大的雨,我也光着头站到院坝边的石磙上,看他们怎样吆吆喝喝地朝村落奔跑。

有天晌午,我专心地刮着洋芋皮,除“刮刮儿”弄出的声音,四周静如往古。洋芋的粉屑直往我身上扑,前胸已白了一片,脸上紧绷绷的,痒。我正龇牙咧嘴抠痒痒的时候,突然听到脚步响,惊喜地抬头,见侯三娘从屋后的小路回来了。只有她一个人。她背着花篮,扛着锄头,腮帮鼓包,两眼血肿,衣裤只剩几缕布条,完全遮不住羞。她沉默着从院坝走过,从我身边走过,从阳光里走到阴影里,之后进屋,嗒的一声将门闭了,就悄无声息。

很显然,她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她在那场战斗中输了,输得很惨。

她提前回来,是要静静地舔舐自己的伤口。

她的这副形象,给我留下了不灭的记忆,或者说,给我留下了不愈的伤疤。我不经意间看到了长辈妇人的身体,是那样不堪。皮肉松弛、发黑,连最隐秘处也刻着生活的艰辛。那时候她还不到四十岁。我虚着眼睛,望着虚幻的远处,心里很痛。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心痛。其实,侯三娘是跟我母亲吵架最多的人,也是跟全村吵架最多的人,她的全部精神需求,就是去探听别人的秘密。没有秘密,她就为别人制造秘密,然后极其神秘地说给甲,又说给乙,每说给一个人,末了都要警告一声:“我只告诉了你,你千万莫告诉别个啊!”终有一天,“秘密”的主人会知道的,就来找她对质。我们那里把闲话叫淡话,对质就叫“对淡话”。淡话是经不起对的,一对就吵,稍稍升级,就大打出手。

我不喜欢侯三娘,可是,在这个静谧而寂寞的晌午,她让我为她心痛。

同类推荐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日本文学大师太宰治半自传体绝笔之作。太宰治后期美学集大成之作品全收录。战争创伤,虚无主义美学代表作《微明》首次译介野间文艺翻译奖得主。陆求实 倾情献译。
  • 银河奖、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作品精选(套装10册)

    银河奖、晨星·晋康科幻奖得主作品精选(套装10册)

    本套书包括《天意》《决战奇点(上)(下)》《人机战争》《超能脑波》《上帝之手》《海豚人》《拉格朗日墓场》《养蜂人》《替天行道》《终极爆炸》共10册。
  • 母亲在远行

    母亲在远行

    火车,舅妈的贵人,飞奔,飞奔,她终是奔跑太慢,跑不过生命的旅程。舅妈坚持不住了,她缩在大大的旗袍里,颈边,腋下,胸前,都开放着黄裁缝盘出的美丽兰花。她的大眼睛,望着对面的车窗,天,就快亮了,晨曦一点点露出来。我看见星星和月亮,那么明亮。舅妈,也看见了,她露出微笑,带着少女的羞涩和腼腆,让那些美丽的星星,将她带走,永不归还。我的舅妈,死在火车上。
  • 曹处士外传

    曹处士外传

    曹处士是个老师,中学老师,中学英语老师,徽州府古阳中学高二年级英语老师。在此之前,他是徽州府某部门的副处长。他怎么到了古阳中学当孩子王了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三年前,曹副处长在单位吃了瘪后,心情极其郁闷,连晚饭也没吃,便迫不及待地径直搭车,跨过登封桥,登上齐云山,夤夜拜访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瘦骨嶙峋、须眉尽白的白岳道长。单位里有前车之鉴,凡是下班后被“革委会”王主任找去谈话的,第二天、最晚第三天就被押解或下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了,连跟家里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 愿为西南风

    愿为西南风

    超甜宠超热血超好看的校园军旅文!如何收服傲娇“坏坏”军校小哥哥?互撩互宠了解一下!全校都知道周尽城是蔫坏蔫坏的,荷尔蒙管控不住,随便往哪儿一站都能带起一波桃花。可大家也都知道,周尽城有一个放在心尖上的人,这个人让周尽城又爱又恨。这个人不辞而别六年,再相见抱着他喊“城哥”,把他撩得心痒痒了转头就说“不要他了”……可能怎么办?沈应知可是他从小一眼就看上的小姑娘,是他的命啊!一众单身狗鼓掌欢呼:都是报应啊!没想到,沈应知宠起人来更没眼看……
热门推荐
  • 异界至尊大小姐

    异界至尊大小姐

    余小本是异界顶级杀手,再睁眼已成为将军府的余大少爷。余小以为自己重生后可以狂虐渣渣,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这具身体竟连个灵根都没有,余小无奈扶额。当世人得知那个废柴少爷是个绝色佳人时,整个大陆都轰动了,不少隐门家族纷纷前来提亲。结果某男一手抓一个的扔了出去霸气回应:“我看中的女人,谁敢抢?”余小最满意的就是捡来的弟弟很呆萌,可是这个整天翻窗进她闺房的男人是谁?某女看着某人义正言辞的拒绝道:“大哥,可能我们不熟。”正在脱衣服的某男听完后盯着那人邪魅一笑:“你这是不准备负责?”惹了大佬该怎么破,在线等,挺急的!
  • 九度空间1:濒死体验

    九度空间1:濒死体验

    退隐数十年的悬疑大师陈岚重出江湖,通过媒体甄选30位最忠诚的粉丝至家中见面。见面会上,陈岚宣布了两个重大决定:第一、亲口为远道而来的粉丝们讲述其最新创作的九个超级经典的悬疑故事;第二、为了回馈支持他的粉丝,他将自己三分之二的遗产分给大家。同时,他又设下九条禁忌,凡是不符合要求者自动退出。最后仅剩下九位粉丝,他们被安排入住别墅的九个客房。九个人,九个房间,九个故事……仿佛一切早就被预言……从踏进这扇门的一刻,你的死亡时间就被提前决定了……
  • 1963年“湘江案”侦破纪实

    1963年“湘江案”侦破纪实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特务利用我中央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机会,阴谋进行行刺的活动相当猖狂。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其目标就是针对周恩来总理的,虽然他们的罪恶目的没能得逞,但是却杀害了周总理的多名随行人员。1955~1963年被我公安机关破获的台特谋刺我领导人案件计有17起之多。虽然,最后这些罪恶阴谋都没能得逞,但他们贼心不死,企图制造规模更大、行动更诡秘、手段更恶劣的暗害活动。196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受到隆重欢迎,鲜花招展,彩旗飞扬,热烈欢迎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
  • 沙姆巴拉之谜

    沙姆巴拉之谜

    1934年4月23日,德国党卫队头目希姆莱从戈林手中接过盖世太保领导权的第三天,来自希特勒老家奥地利布劳瑙镇的纳粹分子赫尔曼,奉命来到盖世太保总部,希姆莱与他单独密谈了五个多小时。赫尔曼离开总部时,一名德国纳粹军官交给他一口小黑皮箱。两天后,赫尔曼与另外三名军事谍报局的特工,分别装扮成德国和波兰商人,乘飞机到了印度的新德里。他们在距离印度列城约17公里处的锡克斯寺集中,随后涉河越岭,秘密潜入中国的西藏地区。
  • 农家悍媳之幸福压轴

    农家悍媳之幸福压轴

    童家女子,年方三十结婚有七,终于有喜车子房子,票子孩子眼见全揽,样样都有天不遂愿,魂断路边穿越农家,穷得掉渣一家七口,三餐忧愁爷奶妪叟,弟妹黄口痴傻小姑,娘亲憨厚爹爹没有,哥嫂远走床头屋漏,吃喝不够小双豆蔻,独自绸缪东奔西走,挣钱养口伐竹建房,作坊采购家长里短,看门有狗天降相公,河东狮吼家有悍媳,幸福压轴剧情简介,一丝不苟个中隐情,不是靠吼各位看客,请听我说如果还好,那就快收这是一个农家女子遇上一个身份神秘的翩翩美男子的故事,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种田宠文,轻松小白。她本是一个前世被爱所伤,今生不愿再相信爱的一个强悍女子,殊不知,自从遇上那个他,她再次怦然心动,为他打开心扉。她不嫌弃他的贫穷,一心带着他脱贫致富。谁知,他却在一夜情迷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再次归来的他,毫无半分当初的落魄形象,浑身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 穿书之养成

    穿书之养成

    顾温意外发现这是一本书的世界,而她一时心软救下的脏小孩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日后将呼风唤雨,成就至高神,带领一众小弟破碎虚空去往其它世界。顾温上下打量着像白面团一样软和的陆炎,有点难以相信他将来会是至高神。但他未来可以破碎虚空,那他能不能把她送回家呢?她仿佛看到了回家的希望:“我救你,帮你,护你,但我有一个要求,待你成神之后助我归家。”陆炎认真的看着顾温,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姐姐我答应你。”转过头去无声苦笑“我愿意为你铸一座宝塔为你遮风挡雨,也愿意成为你的仆人亲吻你的脚尖,但我舍不得放开你的手,所以很抱歉,我最亲爱的阿温,我怕是要食言了。”
  •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天上之山(王铁男登山探险笔记)

    他被称为“天山派野蛮登山家”、迷恋探险的疯子,他曾经7次登上博格达峰、10余次进入昆仑山和藏北地区探险,他就是中国登上博格达峰的第一人王铁男。本书是王铁男对自己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新疆探险、登山活动的梳理和提炼——抬着行军锅挑战博格达峰、拴着绳子夜宿“魔鬼5080”、慕士塔格冰缝中的漫漫长夜、露营天格尔峰之巅、木扎尔特河畔恐怖夜……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新疆探险登山过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贡献给世界的一部神奇作品,把现实、历史、幻想、神话糅合为一体。魔王沃兰德扮作魔术师造访二十年代莫斯科,检视莫斯科居民的内心世界,给无神论者带来震惊和冲击;无名大师写作了千余年前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历史小说,不容于世,被迫住进精神病院;崇拜大师才华的秘密情人玛格丽特不仅成为魔王盛大舞会上的女王,而且在魔王帮助下最终与大师一起进入永恒的世界……在开放性的叙述迷宫中,在宗教神话故事的架构下,在光怪陆离的魔幻场景里,人性的本质和历史的真实渐渐显露。
  • 我要去旅行

    我要去旅行

    穿越大陆,横渡大洋,飞过万水千山,完成这些壮举的不是旅行家,而是各种各样的动物。为了生存,无数动物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漂泊。哪种鸟的飞行路线最长?哪种哺乳动物的迁徙距离最远?什么动物的队伍最庞大?它们在旅途中又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本书里有你想知道的全部答案。
  • 血鹰迷踪

    血鹰迷踪

    大漠之中,孤城之内,几天内连发数次血案,一时间整座城市人心惶惶;深宅后院,暗流涌动,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又将挑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少年独闯孤城,是否能纠出幕后黑手,天理昭然,人间正义是否能够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