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000000001

第1章 序

§§§序:文气如虹,妙思泉涌

多年前,一个非常曲折的机缘,一次小聚会上,认识了高力夫,当时她是做记者还是当教师记不清了。在沿着什刹海的路上,我们忽然谈起了古典文学,她的如数家珍使我大为惊奇,我试探性地提了几个难点,竟被她一一化解。再以后,完全没有她的消息。直到近两年,才读到她的文章,一篇又一篇,不由惊呼其为“燕赵才女”。这绝不是夸张。她的目前身份是编辑,但她的水平并不逊于某些以散文家自诩的人。当今时代,像高力夫这样从事实际工作却满腹经纶的人,把主要精力献给社会只留出很小空间进行自适性写作的人,正自不少,我们对他们注意得太少。这也就是我这个宣称不再写序的人,愿意为高力夫这样的编辑型文友写序的主要原因。

熟悉她的人都说,高力夫是一个博览群书、攻读不倦、以读书为最大乐趣的人,经常废寝忘食、不计晨昏。她的职业是编辑,她的业余爱好却是整个文学文化世界,涉猎面颇广。她在《书中有我,眼底无他》里写道:“书中的大千世界,丰富精彩,徜徉其间,其乐无穷。”读书“有的是书中有我,眼底无他的一份超脱和淡远,一份风趣与灵动,一种与先贤对话的怡然自得”。近年来,高力夫勤于笔耕,现在从已发表的大量作品中筛选出近八十篇,辑成此书,洋洋十几万言。粗略看来,涉及社会生活、人生百态、古今历史、家庭情感、文化现象、名人访谈、读书旅游、异域风物,等等。那么,作者通过人间万象的精彩描绘和展示,以及缘事缘物而生发出来的情感和议论,到底要阐释或说明些什么呢?我认为,作者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的崭新而宏大的语境,展开的是多方位的思考,包括人生目标、人的生存境界、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人对幸福的理解等等。她把一份极具个性特色的人生感悟,奉献于社会公众之前。

顺生,乐生,贵生。

一份人本主义的悲悯情怀;

一种虚实结合的人生智慧。

这是一位前辈对她的文章的整体评价,不妨看作解读作家创作初衷和文本内涵的钥匙。“悲悯情怀”和“人生智慧”八个字,浓缩着作者的生活理念、生命体验和美学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可资参考的路标。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在柳暗花明、曲径通幽之间,被引领到作家倾力打造的散文世界。这些作品,大到宇宙人生,小到青萍之末,大都能举重若轻,见微知著,那众多闪光的亮点,显示出作者思想艺术的深刻与成熟。

作者写道——

现代化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富裕;最大的麻烦,是快节奏;最大的损失,是自由的缺乏。假如可以允许再极端一些,则是价值多元之中的价值失落,是文化重建中的文化贬值。

这段文字,满含忧虑,有一种警世色彩。毫无疑问,这些年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不断丰富的时代。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经济腾飞的过程相伴随,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现代化与“现代病”二者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决不可掉以轻心,任其蔓延滋生。否则,社会越富裕,可能越腐朽。这样的富裕和先前的贫穷,孰优孰劣,真是难说得很。作者援引德国思想家阿伦特的话,认为只不过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进而认定“如果我们至今对此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选择,最终,我们所面临的,将是比贫穷更大的尴尬”。这的确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须正视的。《陌上花开缓缓行》中的不少作品,正是沿着上述思考路径,以精神文化为切入点,对人生做出解读和阐释,用以回应“顺生、乐生、贵生”的这一理念。

无疑,关于人生意义和人生境界,是这本书的重头话题,作家的见解渗透在许多文章之中,在《陌上花开缓缓行》一文中,作家回顾了和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的交往:那时张先生告诫作者别老是那么忙,“陌上花开缓缓行”,不要“久别吴娘暮雨声”。接下来作者写道——当时,只是偏重于诗的境界的理解,后来才越加感悟到其中更深的人生哲理。仔细想想,能不能减少一些对现代化的过分依赖?

不使或者少使自己被浮名和俗利过分奴役,尽可能多地维护身心的自由。这,对我们也许更为重要。

生活,生命,都需要更多的“陌上花开”、“吴娘暮雨声”的温情滋养,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更加温润柔软,更加生动鲜活。幸福与否,更多取决于个体的感觉、体验……美好的生活,应该是理性与诗意的共同存在。

这是作者关于人生境界、人生幸福的内心独白,也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提供一服方剂、一番忠告、一段诤言。作者同张中行、启功、季羡林等大师有着亲切的交往,领受到前辈学人丰富的人生经验、耀眼的人格魅力和深厚学养的熏染点化,实在是一件幸事。加上作者自身的聪颖悟性、思索钻研,她对“人生”这一困扰了无数人的话语,逐渐有了深刻、透彻的体认和理解。在她看来,“在对人性最为朴素自然的本质追求与对平常生活的感悟中,去满足对幸福的渴念,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她提出“一粒微尘也快乐”的新命题。在《秋思与秋色》一文里,她写道:

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无论怎样美好,都因其短暂而不免凄凉。生命的智慧,就是要在这浮生逆旅的感伤里,在世事无常的迷惑中,寻找坚持到底的理由和勇气,把沉思与感悟、快意与豪情,外化为神闲气定、步履从容。

秋季,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语,应该是“诗意的安居”。

这也许就是“顺生、乐生、贵生”的真谛,是贯穿文本滔滔数十万言的一道精神清流。

于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作者凭借自己综合素质的强有力支撑,在各种不同的表述对象中,无论是急就成章的千字小品,还是洋洋万言的长文,都能驰骋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的天空,指点江山,感物抒怀,横空盘来,浑然天成,不少段落情韵生动,哲理深刻,读之令人击节。

如《又近秦淮》,写作者江南之行的诸多见闻和深长感喟——秦淮河的声名远播,秦淮河的享誉古今,更多的是因为秦淮名妓用惊世美艳、兰心蕙质、绝代才华,用万种风情、缠绵悱恻、千秋忠义,合成人生悲剧而演绎出的无数或悲凉凄婉或风流蕴藉,令人回肠荡气、伤痛欲绝的千古绝唱,让后世之人在凭吊痛惜、感怀追索中,低回俯仰,兴叹无穷。

在这个背景上,作者推出她所敬重的名妓柳如是的凄美人生,歌颂了这位烟花女子的脱俗气质与惊世才华,歌颂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气大节。在秦淮河畔的思古幽情里,洋溢着正气、浩气和英气。同时,作者从她女性视角出发,也给予了柳如是更深的理解和惋惜。

《书中有我,眼底无他》中,在列举了陶渊明、李白“物我两相忘”的率真天然和儒道两家的核心要义之后,笔锋一转,又回到人生幸福的话题上来。

生活是否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感觉。它并不在于是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否可以放情山水,亲近自然;是否可以夜雨读书,围炉品茗;是否可以日日笙歌,夜夜良宵;是否拥有豪宅深院,宝马香车。幸福更重要的元素,是你能否拥有和保持心境的轻松、平静和快乐。

……幸福快乐的最好状态,是身心的舒展飘逸,自由自在。

此间作者的幸福观表述得较前面引文更为深刻更为到位。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沉溺于欲望的怪圈而乐此不疲,愈陷愈深,以至触犯刑律,沦为阶下囚,教训惨痛。我翻阅过一本叫《最后的忏悔》的书,由若干巨贪在临刑前的最后表白汇成。其中深深的悔恨,带血的泪水,无法言说的生之留恋和死之恐惧,给我留下极深极强的印象。少一份欲望,就多一份轻松与快乐,看来此言不谬。

在艺术表现方面,《陌上花开缓缓行》有若干引人注目的特色。作者纵谈人生,评点古今,研究情感世界之奥秘,探讨生存境界之高下,思维活跃,文思和文笔自然流畅而无滞涩窘迫之感。作者十分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品位,选择并营造出一幅幅具有浓郁诗情的景象,有人物、景物描绘,有历史片断、心理刻画……也就是说,作者把文化、诗情、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迥异于他人的“看点”。

且看这段抒情——在细雨霏霏的清晨,打着花伞,细碎的步子踏在青石小径上,眼前的景物,被江南的杏花春雨,丝丝柔化,水雾微蒙,平添了几分梦幻般的不真实感,潜意识里,已模糊了许多界限:梦境与真实,今天与历史,他人与我自己。

花伞、青石小径、杏花、水雾,这些江南雨中的景物被作者整合成一幅有色彩、有动感的图画,更奇的一笔是写出了此情此景中人物的潜意识里那种微妙、朦胧的暗流涌动。

不少读者在经受了“文化泡沫”的戏弄之后,面对如此有品味的文字,眼睛一亮,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许多年龄、职业、身份不同的网友对高力夫的作品评价甚高。在时下能取得这种效果实属不易。

欧阳修在论述写作之道时说:“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这是非常中肯的经验之谈。在我看来,作家笔下的道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书中得来,也不是灵感的产物,而与其生命经验相联系。我们从作家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中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痕迹。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还是个十五岁的女孩,赶上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的扫尾,和许多孩子一样,离开大城市,到太行老区插队落户,锤炼红心,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知青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目睹和感受了北方贫瘠山区农民的生存境况。之后,上大学,当教师,再之后,凭着年轻气盛和勇敢无畏,只身南下,勇闯刚刚挂牌的海南特区,很快成为商海中的佼佼者。而因个人气质和兴趣爱好,使她在取得很大成功之际,毅然急流勇退,凭借学识、文化功底和个人魅力考进主流媒体,成了一名称职的新华社记者……经历是一笔财富,生活是一本无字大书,种种挫折和磨难,更是催生精神之花的土壤。南下北上几个回合下来,那个稚嫩的女孩成长为一位阅历丰富、学养深厚、思维深沉、眼光睿智的知识女性,她的心底保有许多生活赐予的珍藏,有不少发自内心的人生感悟。我们在读集子中的文章时,会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种种见解和理念,不是僵硬冰冷的教条教义,其背后有着一种鲜活、生动、真实的人生作为支撑和基础,故而倍感真挚。这正是欧阳修“道纯则充于中者实”的境界。这是有关“道”的一个方面,下一步是如何把“道”“发为文者辉光”。作者的语言潇洒流畅,委婉清丽之中透出风骨,纯净淡雅中彰显力度,在有些调侃的作品中,还能看到幽默轻松的另一种笔墨,其运用相当娴熟自然。比如在《珊瑚在网》中这样写道——前科,前科是什么?前科就是劣迹!就是污点!我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叫一个冤哪!

最后,我还是被人家说得理不屈而词穷,只好默认。默认的结果是,房东罚我出钱包赔……真黑呀!这房东,这家庭,这世道人心!我恨不能泪水滂沱!

这样的文字,风趣鲜活,跳跃闪烁。

总之,这是一本有关人生的书,有关生活的书,颇多玄机禅思,闪烁着才情智慧,雍容而潇洒。

同类推荐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我们一起牵手,手持爱与热情,和未来相遇!没有穿不透云层的阳光,没有无法到来的以后。世间所有的遇见,都值得珍藏。献给那些正用这份单薄的青春,触摸世界的你们!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 穿越子午线的日子

    穿越子午线的日子

    罗华政,重庆理工大学教授。他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核查官员,他作为该机构的专家核心成员,先后到过34个国家,核查化学武器104次,他与同事们数百次穿越地球上那一条条看不见的子午线的同时,也在飞越着他人生历程的子午线。人生处处有考场要想成为联合国机构的官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核查官员。
热门推荐
  • 绝地求生之鹰王传奇

    绝地求生之鹰王传奇

    电竞界传奇级选手白苍云因为遭遇意外,跨越大洋回到国内。偶然中一脚踏入了绝地求生这场全新的竞技风暴当中……面对无数顶级选手的挑战,他用一把98K坦然面对!你要和我刚枪?你要跟我比谁更苟?你要破解我的战术?可以,不过你们都要做好一败涂地的准备。因为我,是传奇鹰王!吃鸡,便是潜藏在我骨子里的野性本能;请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试看一代鹰王,如何叱咤风云,登顶世界FPS之巅!
  • 到处满目星辰

    到处满目星辰

    T42次列车开往北京。我掏出火车票通过安检时,意外发生了,检票员说,你的票已经过时了。明明是十四日的票呀,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吗?不是,我看了好几次。然而,我还是错了,十四日零点53分的确过去了。此刻,应该是十五日零点53分。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检票员用诡异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痴呆患者或者有些变异的人。我心里一急,浑身直冒冷汗。心想一个人独自出门又不是一两次了,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过去我曾一再说自己对数字过份的敏感,脑子里从来不记什么密码、电话之类的东西。
  • 战帝系列(六)

    战帝系列(六)

    三夫人见东门怒神情凝重,忙起身下榻,依偎过来,挽着东门怒的右臂,媚声道:“庄主是有福之人,就算有什么事,也不会牵连稷下山庄的。庄主,你已有好几天没有理会人家了……”
  • 资本剑客

    资本剑客

    这个事,要从一次不大成功的相亲开始说起,暴发户李伯庸捡到了落魄大龄女青年杨玄,他觉得这个女同志有点缺心眼……在资本横流的商海里浮沉,各中新仇旧恨,实在一言难尽。曾经翻云覆雨的人一朝跌落,利剑也藏锋,隐于市井;即使笑到最后的人,到底是否落得满腹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貌不惊人的大龄女青年杨玄居然是几年前纵横金融圈的“资本剑客”,年少得志几经大起大落,疲惫归隐却被暴发户李伯庸意外拣走。而当纯情农民企业家先生捡到疑似落魄的大龄女青年;万花丛中过的花花公子对上外表妖媚内心二货的白领妹,奔向理想与成功的康庄大道上蓦然多了鸡飞狗跳。一时间苦辣酸甜俱全,才算是不枉此生路过。
  • 偷脸

    偷脸

    女友被人杀了,还被更换了身体,神秘的“偷窥者 ”,可怕的真相……
  •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作为穿越女,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还要被极品家人抛弃,姚六六表示很无语。玩阴谋?斗极品?磨嘴皮?算了吧,我胸中自有丘壑,慧剑一出满堂辉,带着养父养母,奔小康,当地主,寻良婿,进财宝,千里姻缘一线牵!
  • The Man Who Was Afraid

    The Man Who Was Afr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复仇之恋,冷妻的圈套

    复仇之恋,冷妻的圈套

    她带着姐姐的仇恨来到A市,目的就是为了惩戒那些让姐姐曾经痛苦的人,她一面扮演着无辜柔弱的样子博取信任,一面变身狠戾无情的恶魔暗施诡计。当她的目的即将达成,她却发现自己怀孕,在盛大喜庆的婚礼上,她的身份和目的被揭穿,可是为什么面对他痛苦的目光,她居然会觉得心痛?
  • 云帝傲天

    云帝傲天

    全新章节,全新内容,将颠覆你的认知,玄幻世界,灵气氤氲,且看云帝在重生道路上能否找回自己!
  • 法华十罗刹法

    法华十罗刹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