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24900000003

第3章 曾廷宇戏说铁路捐

自从打伤汪镖师逃出柳江后,已经两年了,家乡风物依然如故,只是自己却变成了和尚……毛苍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怆,然而,一想起闹革命,心中却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一进上场口,便看见一家新开张的杂货铺,店门口挂着“三槐堂”的招牌,货架上摆得琳琅满目。他想买几瓶酒送给袁子斋,当作见面礼,却见汪三槐在柜房里说话,忙避开汪三槐的视线,扭头便走。他想,这些靠收租吃饭的有钱人,也做起生意来了,世道真的在变。

中街靠山一边,砌着风火砖墙的,便是“聚仙居”茶馆,毛苍然小时也曾来过,他知道楼上是赌场,楼下三通铺面,都是茶馆,可今天只有稀稀落落几个茶客。

毛苍然和智伦跨进茶馆,就听堂倌喊道:“两位师父,请坐。要茶么?”毛苍然上前问道:“袁大爷在家吗?”

堂倌认得智伦,忙回答:“刚才出去,二位师父坐着吃会儿茶,他便回来了。”说着请二人在街檐坎的一张茶桌边坐下,随手摆出两个茶碗,泡好了茶。

刚坐下,只见一位身着对门扣短褂,腰系红绫子飘带的小伙子,跨进店来,高声对堂倌喊道:“开水准备好没有?大爷要回来了!”堂倌应道:“都准备好了。茶碗也摆好了。”

毛苍然往堂间一看,果然十多张桌子上,都放着茶碗,桌椅都摆得整整齐齐的。心想,莫非今天有人来茶馆评理么?看来袁大爷很忙。便对智伦说:“走吧,等会儿再来。”二人正要起身,那小伙走过来,把毛苍然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惊讶地问:“你是小毛哥!”毛苍然也认出来了,“你是赵老四!”

“你怎么做起和尚来了?”赵老四拉着毛苍然的手说,“你妈想你想得好苦呀,你可回来了!”说着,便拉着二人来到烧开水的炉房里。这炉房与茶堂只一窗相隔,透过竹窗帘,可以看见外面堂口里的一切。赵老四让二人坐在一条长板凳上,说,“你打伤了汪镖师,汪三槐还怀恨在心,你回来干啥?”毛苍然说:“这个我以后慢慢告诉你,现在我要找袁子斋大爷。”

赵老四听说要找袁子斋,拍着胸口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入哥老会啦,袁大爷就是我的拜兄。”说完,又隔帘望了望外面堂口,对毛苍然说,“你们看,茶碗都摆好了,等会儿老太爷们都要到这儿来开会,说是什么捐款的事。你们就在这里等着吧。”说完,出外忙去了。

不多时,堂口上便人声嘈杂起来。毛苍然透过窗帘往外一看,只见大胖子袁子斋,领着何八太爷、杨四老太爷、张二老太爷、团总汪三槐跨进茶馆,后面跟着一群绅士富商,长袍马褂,真可谓冠盖如云。绅士们彼此谦让了一番,自然是德高望重的何八太爷、杨四老太爷、张二老太爷坐在首位,其余绅士商人依次入座,堂口上坐得满满的。袁大爷忙吩咐泡茶,赵老四与那堂倌提着开水壶来回沏茶,忙得满头大汗。

茶沏好后,何八太爷笑着对袁子斋拱了拱手说:“袁兄,这回又来打扰你了!”

袁子斋忙还礼道:“难得众位大伯爷来这里议事,兄弟没什么招待,就这碗清茶,多有得罪。”众人齐说:“谢了!”

汪三槐嘬了几口茶,清了清嗓子,说:“诸位,今天请大家到这里来,还是那铁路的事,铁路这个……这个铁路……唉!要大家出银子,县咨议会有……有明令,这项款子一……一律随粮附加,每亩田课银一两。诸位,一两啊……”汪三槐话未说完,张二老太爷忍不住了:“每亩课银一两,我家三百亩,岂不要拿出三百两银子,这不是抄家么!”他一开口,乡绅们七嘴八舌吼开了,说是这年头苛捐杂税弄得人喘不过气来,又来什么铁路捐,二天不知道要来个什么“铜路捐”,那就别想活了。

杨四老太爷拍了一下桌子,愤愤说道:“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去年才搞了什么‘废科举,兴学校’,已经闹得不成样子,今年又闹着修什么铁路,这不是跟着洋人造反么?这些都是康有为在捣鬼!”

汪三槐哭丧着脸说:“谁捣的鬼,我也不知道。据说,这是先帝驾崩前批准的,有什么办法呢?我想,小皇帝爷走的是御道,这铁路有什么好走的?”

“是呀!”何八太爷说,“我活了七十多岁,哪里听说过拿铁巴来修路,就铺点大石板不是也好走吗?干吗要拿铁巴来修路?真荒谬绝伦!”

大家听了也莫名其妙,这铁路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坐在汪三槐后边的一位年轻绅士,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汪三槐掉头一看,原来是曾廷宇,便没好气地说:“曾学监先生,莫非另有高见,请给我们讲讲,这铁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毛苍然认得这位学监先生,他是拔贡出身。今天,曾拔贡穿着一件青布长衫,戴着红顶子瓜皮小帽,脸上虽有几个白麻子却目光炯炯,年轻英俊。他慢慢站起身来,向众人鞠了一躬,说道:“诸位老前辈,鄙人不才,曾去北京候缺,在外飘荡数年,虽一事无成,却受益非浅,深知要国富民强,一是要兴学校,二是要办实业,所以鄙人才从北京回来,创办了高等小学堂。有人反对,说这是忘宗典祖,这里我不想反驳。谁是谁非,要让事实来回答。现在要修铁路了,又有人反对,说是跟着洋人造反。其实,大家对铁路为何物都不知道,就盲目反对,不是瞎子摸象么?”毛苍然也想知道这铁路是什么,便屏住气,侧耳细听,只听曾廷宇继续说,“现在欧美各国,都在大修铁路。我国才刚刚开始,最近从北京到天津也修了铁路。鄙人就是乘京津铁路的火车,从北京到天津,再坐船由长江回到故乡的。”

“那你说说铁路究竟是什么样子?”何八太爷急着问道。

“铁路是什么样子,怎么说呢?”曾廷宇想了想,叫人拿了十几根筷子来,将筷子两根两根地平行摆在桌子上,摆得很长,然后对众人说,“那铁路,就是用两条平行的铁轨,连续不断地铺成的,上面要跑火车,那火车真长,有十来节车厢,每节车厢里可坐一百来人哩。”

众人听了都疑惑不解,问:“要载这么多人,谁能推得动?”

曾廷宇笑了笑,说:“当然不能用马拉人推,那火车是用蒸汽机带动的,跑起来风驰电掣,一天能行一千多里路程。”

众人听了都目瞪口呆,毛苍然也暗暗地伸了伸舌头。

曾廷宇接着说:“诸位想想,火车有如此大的载运能力,一天该运多少乘客和货物!所以,修铁路是一本万利之事。外国人都想到中国来修铁路,赚我们的钱,我们当然不答应。可是国家又拿不出钱来修,于是先帝才答应,铁路允许民办。我们四川要修一条铁路,直达湖北武汉,叫川汉铁路。要修这条铁路,就要大家来投资,购买铁路股票。外面许多商家,早就争着购买,我们这里已经迟了,所以决定有田地的绅士,便随粮附加,按你附加多少银子,就发多少股票给你……”

“这股票拿来干啥?”众人忙问。

“我刚才说过,这是一本万利之事。铁路修成了,每年要赚回多少银子!你就拿着股票去分红,将来连本带利一并还你,这比你放债强多了。”

众人“哦”了一声,说:“原来是这么回事。”

何八太爷瞥了那汪三槐一眼:“你怎么说不清楚,弄得大家虚惊一场,原来并非派款。”

汪三槐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说:“怎么怪得我呢,上头也没说清楚,我只当是像庚子赔款一样,按田亩附加,谁知这回弄错了!”

绅士们听了曾廷宇的解说,都愿意做这一本万利的生意,正热烈地议论着,突然街上喊起来:“打死人罗,打死人罗!”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孩子,边喊边跑进茶馆,直往人多的地方钻,后面紧跟着一位摇摇晃晃的小脚女人:“小娼妇,站住。再跑打死你!”那女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棍子追到茶馆里。

“杨二嫂,打你女儿干啥?”袁子斋喝住了她。

“这小娼妇十多岁了,不缠脚,打死算了!”杨二嫂怒不可遏。

“别吼。这儿正在议事,你就悄悄把女儿叫回去吧,什么事等会儿再说。”袁子斋想劝走杨二嫂。

“哎呀,袁大爷,你是一方之主,请你评个理。我女儿许配给方家,八字都合啦,那方家说我女儿不缠脚,要来退婚,你说气人不气人?这嫁不出去的东西,不拿来打死,活在世上丢人现眼么?”杨二嫂说完又要打孩子。那女孩东藏西躲,把个茶馆闹得天翻地覆。

毛苍然从未见过这样滑稽场面,他要看看上层人物们怎样处理这件事。袁子斋态度暧昧,笑嘻嘻地望着绅士们,希望他们发表意见,但却没有人肯先讲话,大家都用呆滞的目光瞪着何八太爷,要看八太爷的态度。八太爷咳了两声,开腔了:“打得好!”八太爷用长烟杆子指着女孩说,“你娘叫你缠脚是为你好呀!这么大的姑娘不缠脚,成何体统?人家会说你娘没家教,你怎么嫁得出去呢?”

“嫁不出去算了!不缠就是不缠,打死我也不缠!”女孩十分倔强。

“小娼妇!”女人骂道,“八太爷给你说话,你还敢顶嘴?”

“八太爷,九太爷说,我也不缠!”女孩不知天高地厚,竟如此蔑视八太爷,这还了得。

“反了!反了!”八太爷咆哮起来,额上迸起青筋,颤巍巍地对女人说,“你把她管不着,我来帮你教训教训她。”说罢举起长烟杆,向女孩劈脸打来。那女孩将身一闪,只听“笃”的一声,那烟杆子不偏不倚正打在汪三槐的秃脑袋上。汪三槐“啊呀”一声,倒在椅子上,众人忙上前扶起,只见后脑勺上迸起了个大疙瘩。于是众人哗然,毛苍然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何八太爷忙丢了烟杆,摸着汪三槐的头连声说:“对不起,失手了,失手了!”

汪三槐两手捂着脑袋说:“不要紧,误伤,误伤!”说完,使劲地让疼歪了的面部恢复平静。他睁开眼睛一看,那女孩还呆呆地立在他旁边,顿时火冒三丈,想把刚才挨的一烟杆怨气,撒在女孩身上,他举起手就要给女孩一个耳光,却被旁边的曾廷宇拦住:“犯不着生这样大的气,打别人的孩子不怕有失体统么?”

汪三槐火了,指着曾廷宇的鼻子吼道:“你是拔贡应该知书识礼,自从你办起学堂,鼓吹什么女子放脚,什么男女平等,全是异端邪说!这个女娃子不缠脚,就是受了你学堂的影响,你究竟要把地方上闹成什么样子?”

曾廷宇却不生气,泰然自若地说:“你的这番话,我听够了。这女孩不缠脚是不是受了学校的影响,这要叫女孩子自己来说。”说着将女孩叫到跟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大姑。”女孩子低着头说。

“你为什么不愿缠脚?”

“痛。我怕将来走不得路,做不得活!”

曾廷宇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扫了众人一眼说:“诸位听清楚了吧,这杨大姑说她不愿缠脚,是怕将来走不得路,干不得活,成个残废人,靠男人养活有什么意思!”

“女人不靠男人,那又靠谁呢?”汪三槐说。

“我说要靠自己!”曾廷宇喝了一口茶说,“我朝自定鼎以来,便三令五申禁止缠脚,总是禁而不止。我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脚,硬要缠成三寸金莲,弄成残废!”

“这是祖宗传下的规矩,女人不缠脚,还像个女人么?”何八太爷气冲冲地说。

“怎么不像女人呢?”曾廷宇笑道,“在座诸公都是有顶子的,想必知道三皇五帝,读过四书五经。要说是祖宗传下的规矩,请向三皇五帝时,女人缠过脚吗?四书五经里哪一篇哪一章,又讲过女人要缠脚呢?”

绅士们被问得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不,不,不对!”汪三槐结结巴巴地说,“女……女人不缠脚,怎、怎么好看?”

“是啊!”曾廷宇意味深长地说,“谁不知道秀才娘子那双三寸金莲?要不,总爷能喜欢吗?也许她还在守寡呢!”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弄得汪三槐面红耳赤,嘴巴直打哆嗦。

“缠脚这一陋习,完全是那骄奢淫逸的帝王们和那些闲得无聊的士大夫们倡导起来的。”曾廷宇继续说,“他们玩够了蛾眉柳腰之后,又把兴趣转移到女人脚上,人为地制造出小脚,酿成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惨祸。有人说女人不缠脚就不好看,试问,观音菩萨赤着一双大脚,大家却要拜倒在莲台之下,难道观音菩萨也不好看么?还有大家赞美的花木兰,说她是女中丈夫。如果她是小脚姑娘,能够万里从军,十年征战,为国立功吗?”曾廷宇说到这里,指了指杨二嫂,说,“看你杨二嫂,拖着双小脚,走起路来拐三蹩四,摇摇晃晃,连个小孩子都追不上,你这小脚有什么用呢?你女儿说她不愿缠脚,是怕将来走不得路,干不得活,这话说得多好啊!”

杨二嫂看到大家把目光投向她那双尖尖脚,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说:“拔贡老爷,别提我这双脚了,比起秀才娘子的三寸金莲,这就算是大脚了。不管你怎么说,脚是要缠的,不缠怎么嫁得出去呢?让你费心了。”说完,拉了女儿就走。

曾廷宇还想说什么,忽然街上的人叫喊起来:“起火啦!起火啦!”于是,所有话题一下砸了板。袁子斋大声问道:“哪里起火啦?”

“三槐堂起火了!”

汪三槐一听是自家铺子起了火,吓得脸一下白了,连滚带爬地跑出了茶馆。

同类推荐
  • 血字追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血字追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本书以美国摩门教徒的爱情悲剧酿成仇杀为内容,揭露了荒淫罪恶的多妻制,抨击了教会严酷制度对青年人纯真爱情的摧残。小说充满神秘色彩,显露出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塑造了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形象,奠定了福尔摩斯全部故事的思想基础和艺术基调——倡导科学与民主,发扬人性,崇尚自由,反对专制和恐怖主义,奠定了作者世界侦探小说大师的地位。
  •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走出单位办公大楼。院子里照例停着许多车子。门卫老张戴着袖章背着手在那里走来走去。如果是外单位的车子,老张会很凶地轰着人家。经人家摇下玻璃再三申告,他才放行,并指着一个方向让你沿着前进,稍有差池他又跳了起来。因此老张的那条戴了袖章的手臂总是伸得特别的直。但说实话,他对这门卫的作用还是有些怀疑的。他已接连在院子里丢了三辆自行车。并有两次都是锁在铁栏杆上的。开始丢的是在解放路买的那种旧车子。众所周知,那是专门卖旧自行车的地方,夫妻或兄弟形成偷卖一条龙的流水线。
  • 悲惨世界(全集)(经典译林)

    悲惨世界(全集)(经典译林)

    让·瓦尔让因为偷了一片面包而要服十九年的劳役;芳汀为了抚养自己的私生女,竟然卖掉了自己的牙齿;窃尸贼反而成了死里逃生的将军的救命恩人。这是怎样的一个悲惨世界?雨果用充满激情的文笔,再现了那段从拿破仑战争到法国七月王朝的深重黑暗而又荡气回肠的年代,勾勒出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众生相。
  • 生命恙

    生命恙

    还不到马年,就有亲朋好友不断打电话,他们找我不为别的,要么是为自己的父亲母亲、要么是因兄弟姐妹、同学战友身体出了毛病,需要看病和住院治疗。那种刻不容缓的急迫心情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当然,有的人还比较客气,说几句温暖的客套话;有的则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地提硬性要求,比如找什么专家、哪天把床位给安排了,没有一丝商量。他们压根不替我着想,就好像医院是我自家开的一样。近年来,我所在的医科大学三家附属医院,门诊量逐年逐月逐天攀升突破,不是命悬一线危在旦夕的病人,很难一步到位住进医院。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三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三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结构严谨,环环紧扣,故事情节惊险离奇,引人入胜,被推理迷们称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一百多年来,《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最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静心阅读,用心领略福尔摩斯的正义、机智和勇敢,在匪夷所思的事件、扑朔迷离的案情、心思缜密的推理、惊奇超级的冒险中尽享侦探小说的独特魅力!
热门推荐
  • 末世胜者为王

    末世胜者为王

    身在遍布僵尸的末世,耕田种地得温饱那是需求;打打僵尸升升级那是乐趣;如果再进一步,搞搞远交近攻,玩玩顺着昌逆者王的把戏,说不定在这个乱世也能成为一个王图霸业笑谈中的不世英雄。秦川是个商人,也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人。眼前的世界是他的战场,他所要做的就是——提剑跨骑挥鬼雨,搞他个白骨如山鸟惊飞!末世枭雄就是如此……
  • 泷崎宫

    泷崎宫

    峙神夫人从三途河取来的并蒂曼珠,经过三百年培育,终于养育出一对背生双翼的孪生姐妹,姐姐优雅知性,美名远播,妹妹古灵精怪,恶名在外。前世妹妹阴差阳错,嫁给了姐姐的爱人,同根同源的姐妹,转眼了成仇人。转世投胎,几人再续前缘,然而,相亲相爱的姐妹,多年之后,忆起前世,又该如何面对现实?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唐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唐史演义(下)

    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失潼关哥舒翰丧师 驻马嵬杨贵妃殒命”到“第一百回 徒乘舆朱全忠行弑 移国祚昭宣帝亡唐”的历史。安史乱起,唐玄宗仓皇西走之事,历述唐朝由盛转衰直至朱温篡唐之后续诸事件,重点交代了大唐王朝衰亡之三大历史教训中的阉祸(即宦官擅政,挟制天子)与藩镇祸(即军阀混战,割据一方,终于篡夺中央政权)。大唐盛世终至灭亡,从根本问题上解决起来,实自宫闱淫乱,造成种种恶果……
  • Bramble-bees and Others

    Bramble-bees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戏梦之黛玉

    红楼戏梦之黛玉

    孟恬儿,今年23岁,是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平时酷爱看《红楼梦》,喜欢里面的诗词,常常为林黛玉的命运落泪。虽不是国色天香,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那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这要归功与她亲爱的妈妈,从小就逼着她参加各种补习班。一头乌黑顺直的长发,一袭白色的连衣裙,也有一丝大家闺秀的味道。追求恬儿的男生也不少,可她喜欢上了科技大学一个叫林宝玉的男孩儿。这个宝玉还真是个被长辈宠坏的小白脸,身边的花花草草不在……
  • 靳少的专属情人

    靳少的专属情人

    她不惜糟蹋自己,威胁设计逼他娶她。“靳少白,我不擅长表达感情,如果你想知道目的,我会告诉你我有多爱你!”她恨他,但时常把对他的爱挂在嘴边。“莫倾心,你可以再假一点!”他只想掐死她。其实,不用他掐的。她是不要命的飞蛾,不惜粉身碎骨也要往他那堆火上扑,只因为......直到所有的阴谋都展露开来,他恨,却还是希望她可以像以前一样,软软地说爱他。她再次不顾一切,对着他笑靥如花,“靳少白,你忘了我叫莫倾心!”莫倾心,莫倾心,真的没有倾心吗?那些个惊醒动魄的伤痛和午夜梦回的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狄小杰侦探社3

    狄小杰侦探社3

    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虽祖上门楣显赫,人生却穷困潦倒;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虽为人聪明伶俐,生活却霉运连连。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时而横眉相对,时而相濡以沫。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命运的齿轮,已经紧紧咬合在一起。他们共同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华丽的纸上青春悬疑单元剧!悬疑青春派,推理非主流,尽在精彩永远不断的《狄小杰侦探社》!
  • 忆残殇之少年艺伎

    忆残殇之少年艺伎

    身为月渊国皇子的齐影岩,两次被骗进了玉玄宫这么一个娱乐场所,认识了一群貌美技高的少年艺人。音婉曲绝、气质出尘的男花魁曲纤歌;温润如玉、风轻云淡的琴师乐玄公子;容貌俊美、精通药理的书画师贺兰汀;出生世家、平易近人的棋术天才东方遥临;还有一个美得雄雌莫辨,关键时刻总会挺身而出的幽灵界将军蓝忆寒。一群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少年人,因缘相识于玉玄宫,从冲突怀疑到结为患难与共的朋友。在玉玄宫的笼罩下,看似一切都那么的平静和谐,当掺杂着利益、仇恨的面纱被撕破,有人在带着面具演戏,有人用谎言精心布局,有人无辜牵连性情大变,有人为情所困自甘堕落,从相识相知到相恨相离,时过境迁后,谁又能始终笑容明亮,一如初遇?从坑蒙拐骗的紫袍少年到手持玉箫的白衣翩然;从多年战战兢兢一朝被废的仙国皇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幽魂界祭司,他暗藏锋芒、隐忍不发,背后是否真的如表面般正义凛然?明明是咫尺的毫厘,却已是天涯的距离。
  • THE PROFESSOR

    THE PROFESS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