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900000030

第30章 弑主求荣王武俊 割据真定传子孙

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没当成成德军节度使却反叛了朝廷,结果被大将王武俊杀了。李家不仅落了个乱臣贼子的恶名,还被诛灭九族。从此,王武俊家族便正式取代了李氏家族,掌管了成德军。

河北有三大藩镇,它们是真定的成德军、魏州大名府的魏博以及北京一带的幽州。这是唐代割据时间最长、割据势力最为顽固的三大藩镇。掌管成德军的是大将王武俊,另外两大藩镇的头子分别是魏博节度使田悦和幽州节度使朱滔。

李惟岳被杀之后,给唐朝遏制藩镇势力提供了一个机会。于是朝廷急忙下诏把原来成德军控制的河北中部六个州分成三部分,把易县、定州和沧州分出去,封一个节度使管辖,把赵州和深州分给另一个将领控制。原来成德军兵马使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使,管辖恒州、冀州,就是石家庄市、衡水的地盘。恒州真定城,在唐穆宗李恒即位后,因为避皇帝名讳而改名镇州。王武俊作为成德军的骁勇大将,觉得明明是自己消灭了李惟岳,却不但没有当上节度使,成德军还失去了赵州、定州、易县的地盘。此外,朝廷还下诏,要他给幽州的朱滔送粮食三千石,这显然是朝廷不愿让旧将控制藩镇。因此,王武俊发兵攻打被朝廷分割出去的赵州。

驻扎大名府的魏博节度使田悦,要求继承叔叔田承嗣的帅位,但是皇帝不答应,还发兵讨伐他。于是,田悦就派人到幽州节度使朱滔面前挑拨,指责朝廷不想让河北藩镇世袭,想派文臣代替。他甚至跟朱滔讲,“如果你帮助朝廷灭了我们魏博,你的子孙也会是同样下场”。其实朱滔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就和田悦勾结起来。他煽动王武俊要给田悦留条后路,而且还表示要把深州交给王武俊,这让王武俊非常欣喜。不久,朝廷命令王武俊派兵讨伐田悦。王武俊不但不听,反而把朝廷的使臣捆绑了送给朱滔。朱滔很得意,要求他的将领们南下,帮助田悦打击唐朝的军队,抢朝廷的粮草。结果有的将领反对,朱滔便杀了他们中间不愿叛乱的十几个人。这个消息,很快有人告诉给朝廷,说朱滔和王武俊都叛乱了。

招降纳叛,通义郡王能否听从朝廷派遣?

三藩联盟,各路诸侯如何应对皇家剿叛?

皇城告急,朝廷军队能否消灭河北三藩?

朝廷试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集中打击大名府的田悦和真定府的王武俊,而安抚朱滔,还给朱滔封官晋爵,赐封他通义郡王。而朱滔根本不稀罕这些封号,与王武俊、田悦勾结,出兵围攻赵州,让朝廷的官员投降。王武俊得到朱滔的协助,更加猖狂,也派儿子王士真率兵围困赵州。朱滔率兵南下,与王武俊率领的步骑一万五千人,在宁晋会合,支援田悦,一起攻击唐王朝的军队。征战中官军大败,上万官军被逼退到永济渠,在那儿被淹死或践踏而死的士兵堆积如山,以至于尸体都堵塞了河道。朝廷大将遭到空前的惨败,取胜根本无望,便派部将与朱滔讲和,朱滔同意了,但是王武俊不同意,坚持要继续打出个胜负。这时,田悦受到朱滔的救援,就和王武俊商议,奉朱滔为盟主,二人对他称臣。朱滔开始还假惺惺地推托,于是王武俊就派人邀请山东的另一位节度使一起称王。这四个藩镇的头子,筑坛祭天,以朱滔为盟主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他们自称“孤”,妻子称为王妃,长子称为世子,效仿天子的规制设置官员。王武俊回到恒州,建立赵王府,以恒州为真定府。

不久,朱滔的哥哥拥兵反唐,占领长安,自称皇帝。当时的唐朝皇帝和唐玄宗一样逃跑了,围攻大名的唐朝大军都西撤关中,只留下一员大将李抱真最后固守太行山关隘,防止河北的藩镇侵扰山西。于是田悦劝说王武俊一起联军进攻唐朝大将李抱真。面对强大的藩镇力量,李抱真知道难以抗衡,就采取离间计,派谋士游说王武俊:“你如果进攻李抱真,胜负难料。即使你能取胜,夺来的地盘也归田悦;如果不能取胜,两败俱伤,田悦毫无损失。你不如先夺回本来属于你的易、定等州,稳定你的领地。”王武俊觉得有理,就告别田悦,打道回府。李抱真的谋士乘机劝导王武俊:

“国家大乱,反而是兴盛的先机。朱滔的哥哥叛乱,必遭灭亡。朱滔自从做了诸藩镇盟主,轻蔑同列,又以您的封地名称王(朱滔自称冀王),现在又气势汹汹,想拥吞全部河朔地区。您当初力诛叛臣李惟岳,勇武善战,朝廷官员对您封赏不当,才使您被朱滔等人诳诱。如果您能与李抱真合力攻取朱滔,肯定能胜,您就是大唐功臣,可以转祸为福!”王武俊本来就与朱滔因争地而有仇恨,听这一席话,勾起心中旧恨,他气愤地说:“二百年的天子我不能臣,岂能向乡巴佬的后代称臣呢!”于是他与李抱真约为兄弟,暗中往来。

势态突变,河北三藩为什么反目自相开战?

反戈一击,真定赵王又为何联手朝廷平叛?

论功行赏,朝廷将怎样嘉奖这场平叛之战?

唐王朝实在没能力平息太行山以东的叛乱,于是皇帝下诏,赦免田悦、王武俊等人的罪责,王武俊、田悦去王号归顺唐朝。朱滔率领大军南下洛阳,帮他哥哥叛乱,当他让田悦一起出兵的要求被对方婉言拒绝后大怒,痛骂对方忘恩负义。当天他便派部将进攻田悦所属的威县、巨鹿东。就在这时,田悦被部将田绪暗杀,朱滔幸灾乐祸,又派大将攻打魏州,放纵骑兵和回纥兵四处抢掠。他派人劝田绪投降,许以节度使之职。这时,李抱真、王武俊也派人游说田绪,表示援助他,劝他不要与叛贼朱滔联合。田绪决定归顺朝廷,坚守城池等待朝命。

“朱滔一旦攻克魏博,你原来所属的易定地区也会马上归朱滔。那时候,朱滔必然会率领幽州、易定、魏博三道之兵,加之数千回纥骑兵,直攻你所在的常山郡。如果你的常山不守,河朔地区就全部归于朱滔。不如我们合兵救援田绪,打败朱滔,他哥哥就失去后援,等到皇帝还都长安,论功行赏,你就是第一功臣。”李抱真的谋士一席话说到王武俊心坎上。于是,王武俊率军南下,与李抱真会合,双方联营而进,攻击僭伪称帝的朱氏家族。

王武俊巧妙布阵,正面冲击和伏兵策应相结合,大败朱滔的军队三万多人马,不到一个时辰,斩杀一万多,逃走一万多,只剩下数千兵入营死守。幸亏天降大雾,王武俊、李抱真才停止追杀。半夜,朱滔焚烧营垒,丢下辎重兵器,带着残兵出南门向德州逃遁,不久就连病带气死在幽州府中。

王武俊与李抱真联兵打败朱滔,深得朝廷厚赏。王武俊从一个骄横的叛将一下子成了朝廷平叛的功臣,被朝廷封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爵位高到极致,还建庙京师,他的子弟在襁褓中都有官封。

这个藩镇头子弓马绝伦,晚年以游猎为乐,最高纪录一天射鸡兔九十五只。此人兴风作浪一辈子,竟得善终,活了六十七岁病逝。他死后,长子王士真袭位,尊奉朝廷,平安无事。可是后来,王士真的儿子王承宗,也就是王武俊的孙子袭位,此人骄横跋扈,非常猖獗。

一代枭雄,王承宗为何胆敢派刺客袭扰京城?

秘不发丧,他死后家人为何要刻意隐瞒实情?

走马上任,枭雄兄弟如何说服家人归顺朝廷?

元和十年,815年,赵郡赞皇出身的唐代名相李吉甫病逝。唐宪宗把军政大事交给丞相武元衡和裴度。武元衡、裴度与李吉甫一样,竭力主张消除藩镇势力,维护朝廷尊严。因为藩镇割据势力实在是狂妄到了极点,他们不仅在藩镇说一不二,而且直接威胁着朝廷安全。

由于武元衡力主削藩,王承宗和山东的一个藩镇头子密谋,居然派刺客到长安城行刺,残杀一品大员,制造了两位丞相一死一伤的重大恶性事件。

冬天一个早上,天还不亮,武元衡骑马上朝,王承宗派去的刺客从暗处用利箭射击武元衡,由于天黑,没有射中,武元衡的随从吓得狼狈逃跑。刺客抓住武元衡,一刀就把他砍死了,还取了颅骨而去。接着,刺客又跑到京师通化坊,到丞相裴度的府第继续行刺。结果裴度命大,由于帽子很厚,脑袋被砍了一下,他掉到了路边沟里,才幸免一死。裴度的仆从叫王义,这小伙子很勇敢,他上去抱住刺客,大声呼号,刺客砍断了王义的胳膊才逃跑了。这件事令京师震惊。连一品丞相的性命都难保,这唐王朝的京城还有什么安全可言?这件事引起朝野共愤。因此,王承宗也遭到唐王朝大军的一再征讨。

虽然唐朝的征讨没有取得胜利,但是王承宗不久病死了。他的下属效仿当年李惟岳的做法,秘不发丧。因为王承宗的两个儿子都被送到朝廷作为人质,他的部将们还想自立藩帅,所以王承宗的几个部将就怂恿王承宗的祖母也就是王武俊的夫人下命令,传令亲军将领,立王承宗的弟弟、二十岁的王承元接管成德军节度使。将士们跪拜着求他接受帅印,他坚决不要。王承元说,朝廷已经派监军到了镇州,藩帅任命要请朝廷定夺。

等到监军到来,王承元告诉众将领:“既然你们都不忘我家祖宗先德,不因我年少而推举我主持军务,我就要尽一下忠孝之志。”

将领们都表示听命。王承元非常明智,他熟读儒家典籍,目睹了父兄杀害上任节度使和将领的行径,感悟到藩镇割据给地方和国家造成的伤害。他深刻反省,上表朝廷,请求交出兵权,入朝归顺。朝廷大力褒奖王承元的行为,下诏任命他到河南滑县出任义成军节度使。面对这种局面,成德军的将领官僚们都坚持阻拦,哭号不止。王承元拿出家里的财宝安抚将领们,军中才稍微安定下来。

最后,王承元总算脱身出了真定城,按照朝廷旨意,到河南滑县赴任去了。

这个契丹家族,从王武俊杀了李惟岳而控制兵权开始,先后三十八年,传了三代,到此而放弃藩镇割据,结束了契丹王氏家族割据的局面,王承元也是成德军历史上唯一一个主动放弃割据的节度使。

这正是:

契丹悍将王武俊,弑主叛乱为逆臣。

反戈一击建功业,传位三代交藩印。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根源。穿越战国,齐国太子,神级系统,无所不能。战国的转折点来自于他,改兵制,握兵权,废贵族,谋发展,新科技,扫文盲,举兵灭国,统一中原我为帝!结束了吗?没有!灭匈奴,平百越,战罗马,一统全球我为王!蓝星科技,灿烂辉煌在战国,宇宙文明新方向!最新签约新书《诸界最强搬运工》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大家收藏阅读。
  • 重生盛唐

    重生盛唐

    一场意外,大学生李承谦携带着天意系统重生成为太宗长子李承乾,夺嫡之争,天命之争,明争暗斗,阴谋阳谋,王道霸道,一切都随着系统的参与变幻莫测,妙趣横生。当然,自然缺不了美女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热门推荐
  • 千岩和尚语录

    千岩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地理知识博大精深,地球广袤无边,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这样丰富多彩,值得大家多多了解和探索。《趣味地理:激起你的冒险欲望》这本书是广大读者了解地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俏狐狸:误惹腹黑殿下

    俏狐狸:误惹腹黑殿下

    她是小狐狸,顽皮,淘气,胡作非为,因为娘要闭关修炼,只好变成人形身子,回到人族爹的大将军府里呆上三年时间。他是六殿下,长了倾城倾国,绝色无双,妖魅,腹黑,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心狠手辣。人族的美男,遍地开花:二殿下暴躁,四殿下狡猾,五殿下洒脱,六殿下腹黑,七殿下文雅,八殿下率真……到底,谁是自己的菜?诸殿下既爱江山,又爱美人。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 龙凤

    龙凤

    不一样的游戏赛场,不一样的争霸战场,不一样的无敌天下,尽在龙凤……
  • 祖先图腾故事

    祖先图腾故事

    远古时候,世界混浊一片,没有天,没有地。那时候,只有创世主——迦萨甘。迦萨甘四肢兼具,五官齐全,长相和人差不多,有耳能听,有眼会看,有舌头可以讲话。迦萨甘先创造了天和地。最初,天只有圆镜那般大,地只像马蹄一样小。迦萨甘把天地做成三层:地下层、地面层和天空层。后来,天和地各增长为七层,而且在慢慢地长大。
  •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道德真经集注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秀丽江山如画

    秀丽江山如画

    怎么回事啊?她只是在好好品尝一顿美味的海鲜盛宴而已,居然就穿越了?!穿也就穿了呗,这个小小的萝莉身子是怎么一回事啊?那些只会发生在小说里,以及电视剧里的玄幻情节,难道真实发生了,还是在自己的身上?!OH,MYGOD!
  •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外人生名言录

    中外人生名言录

    名言是人类思想花园中的一束奇葩,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它寓意深远,极富哲理,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从名人的著名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奋斗历程。本书收录了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我们围绕着“人生”这个总命题,选编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军事家等的名言。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拼搏进取。
  • 风小叶游记

    风小叶游记

    老师说了,不能浪费粮食,当初要是能有这点东西,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不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