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13300000003

第3章

三天以后,一个毕安云精挑细选的黄道吉日,张砖匠领着一千工人浩浩荡荡地前来开工。李铭英举着一把斧头站在毕安云量定的地基线上,愤愤地用斧头劈叉出一条又一条残忍而血红的弧线,她尖叫的声音使楼村历史的尘埃翻飞不已。“谁敢动手,老娘就跟谁玩命。”没人敢上前,包括她身后不远处急得团团转不停跺脚却无计可施的丈夫毛基顶。早晨九点钟的楼村仿佛静止了,楼村人不约而同地从各个角落里奔出来,沉默地观赏着这英勇的一幕。人们都兀立当地,心跳加速无比兴奋地猜测着事态可能的发展,包括毛天水,他憋红的脸不停地朝毛基顶张望,有者上去讲和的巨大冲动。只有一个人,从水田里被叫回来的毕安云,从容不迫地挑起门边的一把洋叉,冲到李铭英的对面,针锋相对。两个外姓女人在楼村历史上的真正对峙从此拉开序幕。

颇有威望的某个楼村人曾一语中的,这场出争其实与楼村无关,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确实,毕安云和李铭英只不过借了楼村的地盘来解决她们的私人恩怨。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私人恩怨其实不可捉摸,甚至根本不存在,因为如果它发生在毛基顶与毛天水之间,早就在他们蹲在一起抽烟时,随吞进吐出的缭绕烟雾一起淡于无形了。他们同是楼村人,他们的祖辈几代之前还在同一张床上睡觉,他们有着楼村人不计前嫌、万事摆开来说的良好秉性,但是,他们也有另外一个共同点,做不了自己女人的主。

这场战争十几秒内就结束了,以毕安云的失败告终。过程毫无新意,让某些个别楼村人大失所望,时间的长度、精彩性、结果的惨烈都没有达到他们的想象。李铭英用斧头砍断白色的地基线,毕安云吼叫着端起洋叉前冲,叉尖正对李铭英的肚子。李铭英敏捷地闪过,斧头直劈毕安云的两只胳膊。毕安云无奈,只得放弃洋叉,缩着胳膊朝后退。李铭英逼近,并用斧端重击毕安云肩胛骨,后者疼痛难忍,跌倒在地。李铭英一脚踏在其胸口上,高扬起斧头。毕安云紧皱起眉头瞪圆着眼睛,毫不畏惧。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尖叫声,最终李铭英只是用斧头架在毕安云的脖子上。她同样一句话不说,只是与毕安云四目怒视。几分钟后,她撤下武器,转身对张砖匠命令说,后退一米,改建地基,不然老娘取了你的狗命。久经世面的张砖匠也唯唯诺诺地说不出话来。

是这样的奇耻大辱而非那肩胛骨所受的重重一击,让毕安云在县医院里住了半个月。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时刻在医院照料她的毛天水,这次居然一反听命于她的常态,隐秘地让张砖匠按既定计划施工。于是,等毕安云出院回家,新房都已经拔地而起两米之高了。令老实而胆战心惊的毛天水意外的是,这次毕安云对他并无过多谴责之语,更令他不安的是,此后毕安云并不像从前一样一手揽下整个建造工程的规划及细节考究,她只是冷眼旁观不闻不问,偶尔,她会越过墙体,来到与李铭英家之间,用眼睛丈量尺寸,盯着那后退的一米线长时间发呆。

毛基顶专程到毕安云家来过一次,他伸着头,佝偻着背,在门口就张望着自己进屋后的落脚点,他一时还想不好自己站在哪里合适,正如他还没想好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来意一样。此刻,他已经有些责怪自己冒失的提议了。在昨天夜里十点多,毛基顶与李铭英窝在床上仍然听到那边传来搬弄东西和毕安云指挥毛天水的声音,毛基顶咽了几次口水,很细致地润润嗓子后,才小心翼翼地对李铭英说,你看,谁家造个房子也不容易。李铭英闷不吭声,毛基顶胆子壮了些,又说,他们也没过界,你看你弄的那些事。他觉得自己说得很在理,所以还意犹未尽地拍了几下李铭英身上的被子,借以传达他不好直接说出来但相信李铭英一定能明白的责怪意味。孰料李铭英蹭地坐起来,声高八斗地说,这我就听不懂了,这是你老毛家的基业,与我一个外姓女人何干,我拼着老命兵刃相见,保护基业,你却来说风凉话了。

毛基顶几句还想出口的话顿时噎在那里,他憋得满脸通红,但多年的生活早使他明白,在这个家,大事上绝没有他说话的份,他开始哆嗦着从床头柜的衣服里摸烟。李铭英朝那边看看,那里是白炽灯照不通透的墙壁,毛基顶巨大的影子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他那硕大的手指头正哆嗦着折成两截,在某处更黑暗的影子里扒拉。但李铭英却仿佛看见墙壁的那边,毕安云还在门灯下忙碌的身影,以及在黑夜里也清晰无比的地基线。

她是没过界,李铭英态度缓和了些,慢慢靠向床上悠悠地说,但她家的滴水会过界。幸好飞云是女孩,而且你这头笨驴的下一代居然都这么有出息,她在城里是不会回乡下住了。但我总还活个十年八载的吧。你要跟他们去城里我不管,我不去,我过不惯那种悠闲整日就吃饭睡觉的好日子,我可不想再天天买菜做饭伺候他们还听他们挑三拣四。再说,她是女人,还不一定当得了家呢。总之。我不想住因滴水时刻有可能倒塌的危房。

毛基顶咕噜着嘴说,你的女儿还有当不了家的。他这旬玩笑话并没有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明史演义》是“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的一本,讲述明代的历史事件与纷纭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是史学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经典书目。本书讲述从“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到“第五十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的历史。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登基,年号洪武,国号明。至此,元朝灭亡。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一系列的动作,历来受到众多评议:杀功臣、废宰相、建立秘密特务组织等。太祖崩,而后有仁宣之治、弘治中兴、隆庆新政……
  • 平水冲的风景线

    平水冲的风景线

    平水冲小青年李任中在元宵节的晚上,兴高采烈跟着村上的灯会队伍,游到全行政村最边远也是最有风景的河口村来了。李任中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因为他是平水冲文化最高家境最富的单身小汉子,他自认他是最能欣赏风景最能懂得美的,他认为在他的全行政村里,河口是最可以入画的地方,平时他只能偶尔在白天来,晚上他从没有来过。今晚不仅有灯会,还有满天的好月亮,还是一个温暖无风的使人心神愉悦的好气侯,他要在今晚仔细欣赏夜的河口和河口的夜的灯火。
  • 大营救

    大营救

    茶吧内忽然间波起了一阵骚动,许多男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刚进来的那个女孩子身上。女孩确实很抢眼,她穿了一身洁白的运动服,胸脯的轮廓恰到好处地凸显出来,苗条的身材,透出蓬蓬勃勃的气息。她推门走进来,就站在门口四下张望,像是在寻找座位。随门而入的阳光,打在她的身上,有点舞台追光的效果。大概由于刚从满把阳光的户外,一下子走进光线黯淡的屋子内,眼睛有些不太适应,她就站在门口长时间张望着。这时候,打量她的男人们,心里都巴望她能走到自己临近的座位上坐下来。其实,在自己临近的位置上坐下来又能怎么样呢?
  • 城塞(全集)

    城塞(全集)

    关原之战结束后,德川家掌握天下大权。丰臣家自丰臣秀吉死后,逐渐衰败,至此已如困兽。德川家处心积虑,想要一举扫平丰臣家的势力。小说主人公小幡勘兵卫以德川家间谍的身份进入大阪。丰臣家年轻的主公秀赖由母亲及其侍女团操控,对德川家怀有强烈的敌意。在德川家的蓄意挑衅和安排下,丰臣对德川宣战。对德川家心怀不满的各地浪人纷纷云集大阪城,其中不乏能征惯战的名将和勇士。历史的两股激流,终于在此遭遇,将裹挟着的各色人物推上风口浪尖。
  • 姐儿门前一棵槐

    姐儿门前一棵槐

    这是一部战争情感小说,是一个将军惊心动魄的情爱史,是一个女人感天动地的美德书。在战争中荣升为将军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她们是中国革命最高贵的牺牲。本书温婉细腻地讲述了将军(牛儿)和妻子郑秀云与前妻凤儿之间的恩爱情仇,在苦难和尊严的人性挣扎中,一番儿女情长,几多尘缘未了,母性的自尊和宽容之美,读来催人泪下,扼腕叹息,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
热门推荐
  • 美味主食花样600款

    美味主食花样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主食花样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芭茅坡记事

    芭茅坡记事

    近来卡谟支书心里很是受用,卡谟家安了一台电话,红锃锃的外壳,还有一个来电显示器,忽闪忽闪的。这是村子里的第一台电话,卡谟支书没理由不高兴,没理由不得意。县里实施电话“村村通”工程,芭茅坡虽然偏远了一些,也不能不装,卡谟支书不愿意比别的村落后,和老婆拗了几天劲,把家里那头才三岁口的骚牯子牵到场上卖了,乡政府又给补贴了一点,才装了这台电话机。电话是无线的,技术员说叫什么程控电话。卡谟支书压根不懂,可是卡谟支书觉得无线的就是比有线的好,电影里王成背着的就是无线的。
  • 长江三峡的前世今生

    长江三峡的前世今生

    课本里有许多科学知识。可是叫你天天啃干巴巴的课本,背着又大又重的书包,从早到晚啃得头昏脑涨也不行呀!丢掉大书包,从刘兴诗编著的《长江三峡的前世今生》里学科学知识吧!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穿越之特工不冷酷

    穿越之特工不冷酷

    “苏墨倾,有本事你给我站住!”“等你的小短腿追上我再说吧。”“苏墨倾你给我等着,这一包泻药下去不让你脱水我就不叫萱婉晚!”“婉晚,你怎么能谋害亲夫呢,要是为夫不行了,谁来满足娘子呢。”“婉晚,遇见你真是太幸运了,我愿用一生保你笑容常在。”“我知道你遇见我用了八辈子福气,但能不能先从我身上下来,滚回你自己的窝里去!”
  • 他从人间来

    他从人间来

    山外,是人间。去往人间万万里,不为长生。(不定期更新)
  •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回族谚语:回族智慧结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谚语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共收集了广泛流传在回族民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的一千余条谚语,内容丰富翔实,涉猎面广,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广大回族群众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生活实践赋予他们的高超的艺术天才。其中有些谚语看起来似乎和其他民族的相同,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一省、市、区往往聚居着好几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影响、互相渗透,于是出现了这一情况。
  • 孤烟凉

    孤烟凉

    玄宁九零一二年,漠翳国战败,嫡公主出使白胤国求和,一纸和约,将两人命运缠在一起。太子府遭遇血洗,新科状元宴会毙命,多年前的冤案真相浮出水面。三国鼎立的局面即将破碎,他们该将何去何从
  • 西舫汇征

    西舫汇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巫族少女

    巫族少女

    也许是命中注定,一次跳伞的失误闯入了被世人遗忘的古老部族,短短数月的相处,恍若伊甸园般的迷梦,白衣少女的身影成为了内心的永恒。祭天大典,梦醒时分,巨大的石柱应声倒下,是来自上苍的诅咒还是一种成全?古老的咒语缓缓吟诵,命运的罗盘渐渐开启,谱写了一段死生契阔的旷古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