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延河》2007年第08期
栏目:小说天地
如果霍桂梅不出租房子,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了。
过了清明,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风一刮,树就绿了,花也开了,猫了一冬的人们也开始跃跃欲试,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那天,霍桂梅下班回来,看到邻居家把朝向建设大路的木框窗户改成了对开的铝合金门,门下还砌了台阶,不解地问,刘姐,你家这是要干啥?刘姐说,出租。霍桂梅说,出租就出租呗,干啥还要开个门?刘姐说,这你就不懂了。不开门,只能当民房出租,一个月租金也就二百,白瞎了这临街的房子。开了门就可以当门市房子出租,一个月的租金就是一千一。霍桂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时老百姓的工资都不高。霍桂梅在红旗制药厂水针车间当灯检工,月工资加奖金只有二百多一点。刘姐家租出去一个十几平米的旧单间,就能顶自己五个月的收入,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吗?霍桂梅半信半疑地问,真有这种好事?刘姐说,这还能假?你姐夫找的主,那家要在这开美容院,就看中咱这个地方交通方便,又临大街。昨天签的合同,房租钱当时就给了,一次就交了半年的,六千六。霍桂梅眼睛立马就红了,说,那我这单间也开门租出去。明天就让钱玉奇找人干。刘姐说,开门不是随便就可以开的,要托人办开门手续,城管部门批了才行。我同学正好管这事,你家要办,我可以帮忙。
丈夫钱玉奇下班一到家,霍桂梅就把这事说了。钱玉奇也在红旗制药厂工作,是厂变电所的电工,月收入也是二百多一点。钱玉奇听说把自己家的单间租出去,一个月能挣一千一,眼睛立马也红了,心比霍桂梅还急,放下饭盒就说,我现在就去找刘姐。霍桂梅说,你急啥,也不差这一天,明天办也赶趟。钱玉奇说,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晚一天就损失三十六、七块,是我五天的工资。这话说到了霍桂梅的心里,她也急了,说,是呀是呀,一天也不能等,咱俩一起去刘姐家。
刘姐是个热心肠,马上就带着霍桂梅和钱玉奇去她的同学家,路上让霍桂梅买了两条红塔山。刘姐的同学是个男的,见到好烟就乐了,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明天上班带二百块钱来我办公室办手续。
熄了灯,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钱程很快就睡着了。霍桂梅和钱玉奇却亢奋得不行。两个人都处在如狼似虎的年龄,床上运动一连做了三次。然后喘口气,抱在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霍桂梅说,房子租出去,一个月的收入顶上咱俩两个月的工资。钱玉奇说,一年就是一万三千二,干挣啊!霍桂梅说,十年就是十三万二。到那时想买啥就买啥,比厂长都牛!钱玉奇问,房子租出去,咱三口人住哪?霍桂梅说,租房子呗。钱玉奇问,租一个单间要多少钱?霍桂梅说,听刘姐说,要二百。钱玉奇说,这样算,那一个月的收入就只有九百了,一年就少了两千四。两千四呀,赶上我一年的工资了,白白的没了,这钱花的也太大头啦。霍桂梅想了想说,要不就去双方老人家里住,咱们自己委屈点,把租房钱省了。钱玉奇说,我看行。霍桂梅说,先到我娘家住。明天我就和我爸、我妈、我弟弟说这事。钱玉奇说,我明天请假,先去办手续。然后找人干活,同时把出租广告也贴出去,争取后天就把房子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