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0700000003

第3章 在海口,韩少功丢文稿

没想到,这诸多来信中,最早的一封是来自遥远的海南作家韩少功兄。

他写道:

必胜:

近好。

回北京一路可顺利?寄来五百字以内的散文观,你看能不能用。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认识你很高兴,对你木讷之下深藏着明敏和幽默有很深印象。还盼以后在什么好玩的地方重聚。颂顺适。

少功

93.3.6

另:你为贵报约写散文一类的事,我找了找,寄上一篇未曾公开发表的,不知是否合用。不用掷还,不必客气。

少功的字是用海南省作家协会的三百字稿纸写的。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单位公用稿纸。字写得秀气流利,还有点行书味。坦率地说,从书法角度看,不是很有特色,当然,这十多年后,他,包括这篇文章所涉及的诸位,可能潜心或不经意地成为书法高手,也未可知,在这里,仅以当年的书信文字解读和诠释。若有不妥或不恭,包涵了。

信写得很家常,看出他是个很细心的人。少功对我的几句评价,也没客套,令我感动。更主要的是,这寥寥百十字,却是这一组书信的开篇。

与韩少功兄相交,是在海南后的一个笔会上。那是1993年2月21日,当时从安徽到海南的作家潘军,在海口经商有了点实力后,以他们公司的名义举办了一个“蓝星笔会”,其阵营较为庞大,约二十多人,记得领衔的是汪曾祺老及他的夫人施老师,还有文坛上甚为活跃的诸才子们,以北京、南京、武汉、广州方面的为多。那天我从上海飞到海口时,作家刘恒到机场去接我时穿一白衬衫,而我从北边来,一身厚实的皮夹克,极为反差,至今记忆如昨。有何志云,他和我同住一屋。这两位仁兄,在北京就熟悉,海口几日多有相处。还有南京的苏童、叶兆言、范小青、赵本夫、俞黑子、范小天、王干、傅晓红;北京除刘恒、何志云外,还有王朔、陈晓明;上海有格非;海南有韩少功、蒋子丹等;广州有张欣、范汉生、田瑛等;武汉的方方前半程参加,后去了另一个会,提前离开;吉林宗仁发;天津闻树国;安徽沈敏特。真正是天南海北,群贤毕至。为写这篇文字,想查找当时参加笔会的人名,可没有原始的记录,只凭印象,大约还有几位。

那几天,作为东道主,潘军用他能够想到的办法,让这些来自各地的作家们,坐镇海南谈文学,把这个蓝星笔会弄得像模像样。对这个会议,印象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作家们感叹这变化之快,有点出乎意外,会上,就文化的商品性与市场化也多有涉及,记得开了两个半天的会,在一个圆桌似的会上,大家都认真,说三道四,有大言滔滔,有随意即兴,对当时商品经济和市场化的社会现实,有着较为敏锐的感悟。会议好像没有太集中的主题,也没有形成什么统一的结论,有点神仙会的味道,其本意是主办者想借此活动,让大家聚会海南。无论怎样的初衷,这有点民间味道的笔会,在当时以较大的阵营和规模,形成了影响。日后几天到三亚发生的小插曲,更是让这次笔会增加了谈资,让人难忘。汪曾祺老先生那时酒量很在状态,酒后多有妙语,他几次同范小青、张欣等女士比试酒量,虽有夫人在旁管束也无妨,常常是兴味盎然,酒意阑珊。最可记忆的是,在三亚一个好像叫唐朝或是唐都的酒店,凌晨时分,在睡意沉醉之时,同住一屋的叶兆言、格非,突然被闯进的蒙面者喷了迷药,眼睁睁地看着被抢走了两块手表,所幸人没有什么伤害。这样一个正规酒店却被人拧开门锁盗窃,闻所未闻,虽然获赔了,但凌晨惊魂,让笔会结尾时有了高潮。

在这次笔会上,也是地主的韩少功,几天的会都参加,记得还邀请大家去他家做客。那时候,他从湖南到海口,住在海南师院。可能以前在什么会上,我们见过,却没有深入交往,但在海口一见如故。在他家我向他索稿,他答应要挑出文章在我回程时带走。过后,在宾馆的会上,他说好拿来文章的复印件,可是,不小心放在摩托车后面弄丢了,他说是在上楼的一会儿工夫,被小偷当宝贝顺走的。

这样,本来当面给我的文章,被小偷拦劫后,改由他邮寄,就有了这封信件。因祸得福是也。让我感动的是,他重新把那感言文字回忆下来,随信寄来了三百字的“散文观”。可惜的是,当时排版印刷都是手工,原稿送到车间拣字后了无踪影了。

少功写的“感言”,还有个题目《不敢随便动笔》。文字不长,照录如下: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是最迫近日常生活和最不讲究法则的文体,也就是说,是技术帮不上多少忙的文体。散文是心灵的裸露和坦示。一个心灵贫乏和狭隘的作家,有时候能借助技术把自己矫饰成小说、电视剧、诗歌、戏曲等等,但这一写散文就深深发怵,一写散文就常常露馅。如同某些姿色不够的优伶,只愿意上妆后登台,靠油彩博得爱慕,而不愿意卸妆后在乱糟糟的后台会客。

造作的散文,无非就是下台以后仍不卸妆,仍在装腔作势,把剧中角色的优雅或怪诞一直演到后台甚至演到亲朋戚友的家中。

这样看来,散文最平常也最不容易写好,成败与否完全取决于心灵本身是否具有魅力。

我本庸才,因此从来都不敢随便动笔写散文。

韩少功提供了两篇作品:《作揖的好处》《然后》。这两篇散文风格各异,前者以说理为主,从五个方面来论及作揖这个当时被热议的一种礼仪的“好处”,行文犀利明快,简捷思辨。后一篇是怀念莫应丰的文字。“然后”,是他的同事作家莫应丰在弥留之际“冒出的一句疑问”。而这个“然后”的疑问,包含了什么,对此,少功追问:“然后什么?逝者如川,然而有后,万物皆有盈虚,唯时间永无穷尽,……岁月茫茫,众多然后哪堪清理,他在搜寻什么?在疑问什么?”从莫应丰与命运的抗争,到他不幸染上重病,到最后的归去,他感叹:“命运也是如此仁慈,竟在他生命的最后的一程,仍赐给他勇气和纯真的理想,给了他男子汉的证明。使他一生的句点,不是风烛残年,不是脑满肠肥和耳聩目昏,而是起跑线上的雄姿英发,爆出最后的辉煌。”少功对莫应丰的“然后”,进行了解读,也是对亡友的怀念与纪念。虽是人生的几个片断,而一个耿直纯真的小说家,跃然而出。这就是少功散文的力道。

散文可说是韩少功的副业,他认真,“不随便动笔”,却成绩卓然,仅列举篇名就可知他的收获,计有:《面对神秘而空阔的世界》(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夜行者梦语》(上海知识出版社,1993年)、《圣战与游戏》(1994年)、《心想》(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灵魂的声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韩少功散文》(两卷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完美的假定》(昆仑出版社,2003年)、《阅读的年轮》(九洲出版社,2004年)等。

少功的散文作品,我以为,当年的《灵魂的声音》《完美的假定》以及晚近的《山南水北》几部,较突出地反映了其散文特色。他多是以思想性见长,从日常生活、平常故事写人生,有人文精神的贯注,信手拈来却含英蕴华。他的语言讲究,精致而不干涩,典雅而不浮华,有张力,多智性,重文气,不太引经据典,也不掉书袋。可以说,韩式散文已有某种特定的范式,换言之,大众情怀,人文视角,理性思辨,构成了其散文底色。散文于今,乱花迷眼之中,多有诟病,无论如何,期待散文的知性和理性,识见和文气,是当下散文界的共识。而这恰恰在少功的作品中相当充盈。这多年来,如果将小说家散文排行,他的创作,不仅是蔚为大观,也是名列前位的。

之后,与少功兄也是在某个会议上打照面,见面很少,但他这些年每有动静,还是很关注的。他小说创作中继续着先锋的锐气与寻根的厚实,两条路数并立而行,常有佳作,并时不时有较大声浪。90年代初他较早翻译的米兰·昆德拉,成为一时话题,日后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更是有争鸣与争议,以及他到湖南汩罗乡下有如梭罗式的田园耕读生活,都曾在我的视野中捕捉。近十年来,每年我们都编一套年度优秀散文随笔,他的作品也常在选中,偶或与他打个招呼,或者也先斩后奏,以为是熟人就没多介意,自作主张他也不计较,默默中感受到他的美意。

只是这年头电脑挤兑了笔,人也懒了,好多美好,只能在回味和怀想中重复。

同类推荐
  • 竹枝词(中国好小说)

    竹枝词(中国好小说)

    小说写了一个陷入中年危机的男子童济,一旺死水的生活窒息了他的生命和创作活力,突然撞入其生活的小姨子梁枝让他内心深处涌动着某种说不清的情愫,精神上的相通让他们相互之间有了某种暖昧的情感却又各自游荡在边缘。其妻梁竹与梁枝之间又因家庭原因,相互之间冷漠隔阂,小姨梁枝又因丈夫的性无能而陷入崩溃的边缘,试图挽救别人、证明自己、弥补姐妹裂痕的童济在种种矛盾交杂中,何去何从?
  • 科幻世界(2015年1-12月)合集

    科幻世界(2015年1-12月)合集

    科幻世界杂志社创立于1979年,目前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其中,由四川省科协主管主办的《科幻世界》月刊,以倡导创新思维,展示科学魅力为发展目标,主要刊登国内外一流的科幻小说和最前沿的科学动态,以及优秀的科幻画作和实用的写作指南,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读者崇尚科学、热爱幻想的热情,多次荣获国内期刊出版最高奖项。
  • 那年夏天

    那年夏天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我又在听这首歌了,听到这旋律,我就想起你家巷子里那棵梧桐树,站在树下透过花墙正好看见那排落地窗,窗玻璃永远一尘不染,你就站在窗前,抱着一本书,白裙子,黑头发,脸颊浮起的酒窝……这一切真像昨天的事。绍琪站在思清路21号门牌下,打量着铁栅门后这个没有任何标志的小院,紫藤花架下的滑梯、跷跷板、秋千。
  •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她,是有名的律师,黑色紧身西装,一步裙下双腿修长,外套一件米色双排扣军装式风衣。记住,请叫她女王,这个称号非她莫属。女王是怎么炼成的?普通女生要经历懵懂初开——少女梦幻——惨遭欺骗——自欺欺人——恍然大悟——发愤图强——自我升华直到最后到达终点。感情,今天是虚幻的人间,明天是地狱,后天可能会是天堂。但是大部分人死在明天。什么?你问我怎么才能到达天堂?眉毛挑一挑,很简单啊。变成女王就可以!
  • 真假亨特

    真假亨特

    美洲大陆正上演奴役、征伐和仇杀的悲剧。通过与印第安尤马部落的联手,老奸巨猾的梅尔顿把一批德国劳工诱骗到一座古老的神秘矿井劳作,同时还传闻他绑架了一些神秘人士。此时,梅尔顿的侄子与大富翁之子亨特,二人长到难分彼此的相似程度,由此引出一场争夺家族遗产的谜案……老铁手得知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难险阻找到了悬崖城堡,却阴差阳错救出了尤马部落的头领,以及美丽的犹太姑娘尤迪特,在救出遇难同胞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也穿插了着同样惊心动魄的爱情纠葛……刚毅智慧的老铁手和“丛林之王”温内图再度联手战胜邪恶力量,除了勇气的较量之外,还有正义、智慧的对决。
热门推荐
  • 毒日燃情

    毒日燃情

    欧阳小宝,张烙,林野,是活在三个不同世界里的人,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家事与生活背景,却因为种种的因缘际会成为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看似寻常普通的相遇,实则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那些青葱岁月的看似平常的生活交际背后却有着另一番的血雨腥风。从幼稚青涩走到了成熟担当。他们用血泪的苦痛演绎着自己的故事,用勇气和深情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向来缘浅,奈何情深,难得相守,青春逆流而上……
  • 掌九天

    掌九天

    传闻,这天有九重,束缚苍生。盛武时代,武学不再局限于凡间,练到巅峰,一样可以摘星拿月。意志,虚无缥缈;灵魂,神秘莫测。修为对应境界:练气境、真元境、元丹境、神魂境、王者境...练气十八层、真元有九重、元丹有三界、神魂分业位、王者为至尊...九重天对应的力量:意,势,奥义,域,规则,法则,道。到底第九重天的力量是什么?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记者(中篇小说)

    记者(中篇小说)

    上午,总编让刘依然到他办公室一趟。刘依然去了后,总编说让她马上动身去外地搞一个采访。总编有四十多岁,肚子鼓得不低,但一看还算是少壮派。总编确实是新提拔上来的,原来是副总编兼新闻部主任,一直是刘依然的顶头上司。现在虽然上下隔得远了点,但私人关系还是挺好的。总编跟刘依然说话也从不摆谱。总编问:“你知道李大中吗?”“李大中?”刘依然愣了一下,但马上想到了,“是不是昊天集团的那个董事长?”“没错。这家伙这几年搞得真火,那天中央电视台还给他晃了好几个镜头。咱们本行业的报纸不报报他也不合适。你这次就去采访他,回来写个大东西。”
  •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生要倾听的100个忠告 一生要坚持的100个准则

    一部让人脱胎换骨的处世交际全书,这不仅是一部做人做事、说话办事、经商理财的人生指南,更是一把收获幸福、迈出成功、开启致富之门的黄金钥匙。
  • 厉少,请节制

    厉少,请节制

    结婚的时候,她爱他入骨。离婚的时候,她恨他入怀。原以为离婚之后他们再无交集,没想到,这只是他们交集的开始。他打掉她的孩子,他说她是他“不要的垃圾”。可明明不爱,他为什么却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厉琛,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了,请你以后不要再打扰我的生活!”叶青青忍无可忍。“没有关系?”厉琛淡然一笑,拥她入怀:“前妻也是妻,有些义务,非你不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大反派

    我是大反派

    一觉醒来,她就成了没活过三章的炮灰,勇猛地朝着反派的道路上头也不回。一般套路书中穿,不是炮灰就反派。炮灰为了不被宰,巴结主角成真爱。反派为了不被踹,一朝醒来就洗白。唯有老娘成炮灰,必须要去当反派。别人笑我不可爱,我笑他们都太菜!“你被选中了,成为大反派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察时势之变、误决策得失、学领导智慧。古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领导智慧,从文化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延续性,从应用上有着极具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领导学的角度开掘《二十四史》这座智慧的宝库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 花斑

    花斑

    这人一上了岁数,更年期一到,光景就是不一样。何美兰在镜子前匆匆抹完脸,往手里沾点嫩肤霜,准备搽上额头的时候,眼睛一扫,看到自己左脸颊上有那么深深的一块斑渍。她拿了毛巾擦,擦来擦去都擦不掉,这才确信自己的眼睛都花了,看不见脸上长花斑了。话说人到中年,可总有操不完的心。眼看着总算将儿子毛毛送进了大学,老公却不能省事。何美兰想着就叹出一声气,收拾好盘盏,拎了皮包,就出了门。老公徐怀义住院了。五十出头的年纪,却得了心脏病。这也难怪老徐,厂里一沓子的事情要处理,长年身心疲劳,这病上身也不意外。
  • 威尼斯之死

    威尼斯之死

    《威尼斯之死》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