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8000000001

第1章 “蛟龙”科考开门红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6年第03期

栏目:时代广场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航行,“向九”船乘风破浪向前进发,7月15日凌晨到达预定海域:北纬15度32.627`N,东经155度18.852`E,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附近。现场指挥部之前召开例会,听取了气象预报员向勇的天气、海况和各部门准备情况汇报,综合分析,决定16日早7点各就各位,实施“蛟龙”号本航次的首次下潜,也就是从走出水池试验之后,历年来的总第75潜次。

现场总指挥刘峰说:“成绩已经过去,一切从零开始。这是‘蛟龙’号今年第一潜,一定要发扬严谨求实的载人深潜精神,力争首战必胜。”

精心筹备了大半年,又在海上漂泊了20多天,终于可以下潜了,全体科考队员十分兴奋,绷紧了战斗的弦。全天各部门都在抓紧时间检查、备料,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特别是负责潜器本体的工作人员安装压载铁,是一场精细严谨的工作。“蛟龙”号设计为无动力下潜上浮。为了适应不同深度不同海域,将根据潜航员体重和潜器自重,精确计算安装压载体的配重。

晚饭后,我来到后甲板上,看到灯火通明,许多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年轻人正在忙碌着配重。只见他们将“蛟龙”号沿轨道车后移,来到装载的位置,用专用铲车把一块块紫红色的铸铁块推过来,按照指挥者的要求,一点一点地升高,推进,慢慢地把压载铁装进“蛟龙”号的下腹两侧。

首次任务是工程下潜,即检验、试验潜器性能、状况等等。这是通常做法――每年的首次下潜,都是以检验熟悉性能为主,而后才是科学下潜,即海洋科考工作。此次下潜人员由叶聪、傅文韬、何震组成。小傅为主驾驶,叶聪总负责,何震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负责试验新近研制的一台小型ROV,也就是无人潜水器,取名“龙珠”,搭载“蛟龙”号坐底后施放出去,探测狭窄空间,也可对“蛟龙”号拍照,等于延长的机械手。这还是为日后开发利用海洋提供的深海装备。

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16日早晨7点钟,总指挥一声令下:准备下潜的人员各就各位。我也连忙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拿着相机来到后甲板上。按照布放程序和指挥部简洁而清晰的命令:各部门工作人员正在“蛟龙”号身旁忙碌着。

傅文韬、叶聪、何震沿着扶梯走到舱口旁,笑着向大家挥挥手,依次走下小梯子,进入“蛟龙”号舱内。两名助手赶紧撤通风管、撤小梯,盖好舱口盖。同时,另有人按动控制器开关,“蛟龙”号从轨道车上缓缓向后移去,在高大门状的橘黄色A形架下停住,挂主吊缆,四个类似吸盘样的止荡器紧紧扣住。而后,一阵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响起,A型架向船艉外面摆去。整个场面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与此同时,左舷一侧的“蛙人”小分队整装待发。其实他们是帮助科考实验的水手,因需下水工作,俗称“蛙人”,与某国用于水下作战的蛙人部队是两回事。他们早早穿好橘黄色的救生衣——这种颜色在蓝海上十分显眼,便于发现,放下一只同样颜色的橡皮摩托艇,四个人沿着晃晃悠悠的软梯下到小艇上,发动了机器,轰一声,摩托艇箭一样驶离母船,绕了一个圈子,在船艉数十米远处停下待命。今天海上浪高近两米,约是四级海况,属于“蛟龙”号布放下水的上限了。小艇在波浪中忽上忽下,像一片树叶随波逐流。

随着A形架摆动到位,约有45度角的样子,“蛟龙”号上的止荡器脱离,只留一根吊在腰部的主缆,绞车开动,慢慢地将其布放入海。这时,等候一旁的“蛙人”小艇立即靠了上去,一人操作机器稳住小艇,两人伸手抓住“蛟龙”号上方的把手,另一人巧妙地利用涌浪一跃,爬到蛟龙身上,敏捷地摘去主吊缆和前面两根龙头缆(即拖曳缆),迅速回到艇上,远远驰去。此时母船与“蛟龙”号完全脱离了,在船长指挥下迅速移开,避免碰撞。我们无关人员一般不允许到现场去,站在二层甲板上观看整个下潜过程。

此时,只见一片碧蓝碧蓝的海面上,上红下白两色的“蛟龙”号在沉沉浮浮,风浪打来,溅起一团团白色的浪花,如同鲸鱼下水时不断喷出的水柱。在水面上对它做最后的检查,建立水声通讯。“蛙人”小艇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按规定必须等待蛟龙顺利下潜后才回归母船。终于,一切就绪:“蛟龙”号2014—2015年航次的首次下潜开始了。它最后“喷吐”出一丝白浪,隐隐约约,转眼不见了,蓝色海水又覆盖了一切……

这个潜次从布放到回收十个小时,指挥部里大屏幕在随时监控着。“蛟龙”号在水下的状态——包括下潜速度、深度、方位以及母船围绕着“蛟龙”号行进的航迹、速度、航向等信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一切来自后甲板上的工作室,里边安装着两台柜式计算机,担任着收集和发送信息的任务,大家习惯地称其为“炮楼”。我觉得十分形象:整个海试和科考不就是如同打仗一样嘛!这里就是前沿指挥所,而指挥部会议室则是大本营司令部。

整整一天,我一会儿待在指挥部里观看,一会儿跑去“炮楼”里感受,就如同自己下到深海一样,祈祷着“蛟龙”号好好表现,可别出一丁点儿问题。刘峰总指挥看出我想了解又不愿打扰大家的心态,便主动邀我来到“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大屏幕前,指点着不断变化着的种种数据和图表,向我细致而全面地介绍“蛟龙”号下潜情况。总之一句话,目前一切正常,“蛟龙”号按计划潜到了2500多米的海底在工作,而后沿着“采薇”海山斜坡向上升。搭载的小型ROV也进行了三次试验,放出去又平安收回了,还拍了视频。

这样我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蛟龙”号按部就班地在水下作业……

下午两点来钟,我又来到“炮楼”里与值班的技术人员攀谈。沈自所的副研究员、项目组长祝普强是个热情聪慧的年轻人,也是跟随着“蛟龙”号成长起来的科技人员,受到过国家的表彰。这套“蛟龙号水面显控系统”就是以他为主研发成功的,给指挥部和各个研发单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耐心细致地向我讲解了许多有关“蛟龙”号的知识,使我如获至宝。

蓦然,我注意到隔一会儿就听到一阵“嗡嗡”的声音,像是机器里的噪音,可值班员似乎习以为常,都不去管它,便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声音?不要紧吧?”

小祝笑了:“没事,许老师,要是不响,我们可就顾不上说话了。”

原来,这是水声通讯机传来的数据声,大屏幕上显示的高度、深度和舱内氧气、温度等等信息都是在“嗡嗡”声中传来的。每隔64秒钟响一次,说明潜器正常工作。“这么说,它是幸福的噪音了。”

“呵呵,差不离吧。我们听到它就感到幸福、踏实。”

时间刚过了三点钟,分管潜航联络的唐嘉陵用对讲机与水下通话:“‘蛟龙蛟龙’,我是‘向九’,请注意时间,按时抛载上浮。”对了,按计划,“蛟龙”号要在三点四十五分结束工作,返回海面。

不一会儿,传来了海水下叶聪的声音:“蛟龙收到,蛟龙收到。”我看看表,说马上到甲板去迎接蛟龙回家。

一位值班员说:“来得及,现在开始抛载,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上浮到海面。”是啊,我这才沉下心来,继续观察“蛟龙”号在海里的动静。

五点半左右,在海底奋战一天的“蛟龙”号首潜成功,安全上浮了!如同早晨出征时的回放一样——海面上露出它那红色的头背部,早已等候的“蛙人”小艇驶过去,力压涌浪,依次挂上龙头缆、主吊缆,由A形架平安地回收到甲板上,安放轨道车移动就位。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先用淡水冲洗一下潜器,再细心地帮助打开舱盖,放下小梯子。外边,等候欢迎的人们和随船记者摆开了“长枪短炮”般的照相机、摄像机,对准了凯旋的潜航员们。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摆出了四大桶海水——按照国际深潜界的传统,第一次从海底回来的人要接受泼海水的迎接。此次的叶聪、傅文韬都是获得深潜英雄称号的老“深潜”了,也早就品尝过海水的滋味,唯一的目标就是初次下海的何震。

哈!或许是为了让他享受这样的待遇,他俩特意让何震第一个出舱。当他笑着挥手面向大家,兴奋地走下扶梯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桶桶欢笑的海水。刹那间,小何的全身都湿透了,只得不停地抹着满脸水珠儿,企图抽身而逃。年轻的同事们不依不饶地追着他浇,如同过了一个快乐的泼水节。

时间已是晚上六点多了,指挥部成员都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召开潜次汇报总结会。各部门依次汇报,尤其是听取三位下潜人员在水下的情况。我与几位记者也列席了会议。总体上看,总指挥刘峰、临时党委书记刘心成和几位副总指挥们对首潜是满意的,“蛟龙”号经过一年的休整,稳定可靠,首战必胜的目标达到了,打了一个开门红!尤其对小ROV的表现,大家给予了鼓励和期待。虽说它初次深潜有些不足,但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与“蛟龙”号相辅相成,征战深海。就像大导演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一样,载人潜器到达不了的地方,可以施放无人潜水器进去完成。

很快,中国大洋协会和国家深海基地相继发来贺电:欣闻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首次下潜圆满成功,特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航次指挥部和临时党委的精心组织下,你们克服恶劣天气海况等不利条件,团结协作,精益求精,达到了首战必胜的既定目标,为第一航段和全航次奠定了坚实基础。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再接再厉,确保安全,不断取得佳绩。

刘峰总指挥在会议室宣读完贺电,一片欢呼。虽说“蛟龙”号已经多次成功下潜了,但每年的第一次还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如今我是作为一名科考队员亲临现场的,感受与过去看电视新闻和听事迹介绍大不一样。“蛟龙”号在海底的一举一动、一声一响,都令我几乎屏住了呼吸。看到总指挥、临时党委书记和工作人员们坦然自若、沉着镇定的面容,才会长长地舒一口气。

我知道:正是他们付出无数辛勤的心血和汗水,从海试50米起步,直至今天,为“蛟龙”号的茁壮成长、走向成功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同类推荐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所收主要是老人百岁前后之作,而兼收的零篇作品,最早是1985年《美国归来话家常》、1987年《漫谈“西化”》,以及1989年初的《两访新加坡》和《科学的一元性-一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从中已可看到后来一些观点的端倪。而先生最可贵的思想贡献则似主要见于20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形成文思泉涌之势,多半首发于《群言》杂志,正是资深编辑叶稚珊女士主持编务的时候吧,我也是在那前后才于浏览有关周有光夫人张允和女士报道的同时,特别注意或日“发现”了周有光这一支健笔老而弥坚的锋芒。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热门推荐
  • Main Street and Other Poems

    Main Street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农家乐悠悠

    穿越农家乐悠悠

    为什么世间最惨绝人寰的事情偏偏发生在她的身上,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她告别了高楼大厦,一朝醒来睁眼看到的是茅屋破房.她不甘,不愿,不想接受这样的现实。跳河,上吊,绝食,还是割腕,她一样都没有勇气尝试,最终只能无奈放弃。还好,爹娘疼,兄弟爱,姐姐宠,重生来此也并非一无所有。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洗衣,做饭,绣花,种田,经商,且看她小小人儿在古代如何一步一步金钱爱情双丰收.
  • 重生之富一代

    重生之富一代

    这一世她势必要活的逍遥自在,可怎么走向越走越崩,原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怎么就成了玄幻世界……
  • 重逢竹马,单身萌妈太难追

    重逢竹马,单身萌妈太难追

    周氏服装位居业界龙头企业,而名下服装专卖店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也。杨央——高中毕业就出来打拼,凭着自身坚韧,十二年后已经合伙开了三家专卖店。奈何一夕之间被人毁于一旦……事业不成,就该转到谈婚论嫁地步,她乖乖听老娘安排,找一米虫“嫁”了就行!可为什么!“一觉”醒来就是这个害她失业嫁人的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老公!……“你什么时候和我去办离婚手续?”杨央眼中掩饰不住的期待,错误的开始还是早早结束为好。“嗯……”男人沉吟,“下辈子!”“你什么时候才可以把我的身份证,驾驶证给我!”杨央略恼。“唔~”他不慌不忙,“等你不会跑的时候!”
  • 毒王鬼妃

    毒王鬼妃

    简介:大婚当日,祖母离奇死亡,她被当庭休弃。不堪羞辱,她撞墙而亡,再次醒来,她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夺命鬼女。何谓‘鬼女’?那就代表阎王来索命的,克夫克子克全家。既然如此,她不坐实了这名头,还真不行。一克父亲官运,父亲要做丞相了,家风不严。二克嫡女婚事,大姐要做新娘了,放荡成形。三克百子千孙,各房姨娘陷害了,假戏成真,一红花井水搞定!四克国运昌盛,天公作美降旱灾,将她祭天,封闭粮仓潇洒走人!就是这样的女人,已经让人躲闪不及,可是却又让人惦记上了。原因为何?要来齐国求娶的人正是与她有一样‘好’名声的毒王殿下。传言中,毒王全身是毒,一出生就毒死了父母,旁人不得靠近。传言中,毒王性情乖张,不喜欢看到女子,连杀好几任王妃。传言中.嫁过去,她才知道她的毒王夫君并不是如同外界传闻一般。她的夫君身子单薄,不仅身中奇毒,而且月圆之夜还需要童子血泡浴,压制那锥心之痛。而男子日益的宠溺与关怀让她放下戒备,其实有个妖孽老公也不错。片段:大婚当日,她大笔一挥,修书与休书一并备下。修书曰:无侍妾,无通房,下嫁。休书曰:三从四德,若有不从,自取休书离去。那孱弱的如同一张白纸的男人,终于在看到那两封书信之后,会心一笑。也不过是个小女生的心思,好好安置着便是了。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一心想要安置的王妃招的桃花朵朵开。“王爷,三王爷来了,说是将院子全散了,为博王妃一笑!”“轰出去!”“王爷,世子爷来了,说是要抛家弃子,与王妃逍遥天下!”“抓起来!”“王爷,皇上来了,说是要遣散后宫,要独宠王妃!”“逼宫!”这一个个的,都瞎了吗?他才是正房,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他决定死守严防。宠文一对一,求收!
  • 向红军学习

    向红军学习

    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翔实的史料,真实地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与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豪迈精神。它不仅是一部出色的纪实作品,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 末世重生之女王宠夫记

    末世重生之女王宠夫记

    苏戈从小就是一只小哭包,直到遇见了余烟,然后,他哭的更惨了。上辈子余烟就是顾及苏戈的心情,才让他发生了意外,在末世早早的退场了。一朝重生,余烟决定要把苏戈禁锢在身边,寸步不离的看着他,绝对不能对他的眼泪心软!
  • 嘉义管内采访册

    嘉义管内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道当时已惘然

    只道当时已惘然

    苏依在一个不能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再次邂逅她生命中最为厚重的两个人。多年前,一个许了她十年之约,却以最决绝的方式舍她而去,一个以爱之名,却带给她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再相遇,物是人非,一个满腔怨愤誓要她感同身受,一个满腹悔恨却让她无所适从。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想着淡忘便能释怀的,再回首,却只道,当时已惘然。
  • 神龙归来

    神龙归来

    武修、道修、法修、文修、丹修、阵修等等诸多法门,不管你修于何道法,只要能够经历天劫都可飞升。然而,飞升成仙成神之后,就真的是修士的最终归途吗?再次破空历劫,将遁入新天道,在那里仙神佛魔成了最为低级的修士。想要知道这一切是为何吗?就请用您尊贵的手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