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15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方文学》2011年第02期

栏目:穿越之旅

1980年10月的一天,我上班来到办公室,按照多年的习惯,坐在写字台后的椅子上,马上打开了收发员早已摆放在案头的报纸,这是一份当天的《哈尔滨日报》。当时的报纸,不像现在有几十版,平日只有四版。人们看报,也不像现在,只浏览一下大标题,而是从头到尾,几乎每一篇文字都会仔细看。那天,四版报面很快看完了,工作还没开始,我就开始看中缝里登的广告。忽然,一则公证处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

兹公告,无国籍俄罗斯人巴什卡·伊万诺芙娜,因病在外侨养老院去世,享年90岁,遗有沙曼街37号房产一处。请继承人持有效证件,在6个月内前来本处办理继承手续,逾期不办,此房产将作为无主财产依法处理。

公告中那难读的人名并不特别触目,因为外国人名字差不多的太多,但是那清清楚楚的“沙曼街37号”地址却像重锤敲在我心上,“咚咚”作响。我再次把目光投向公告前面的人名,轻轻读出了声,慢慢的,暌违了三十年的尘封往事,浮现在眼前……

“当啷啷啷……”

小铺厚重笨拙的门打开了。顿时,屋内的热气,和着浓烈的伏特加酒味,红肠、火腿的熏烟味,大黑列巴的麦酸味,喷涌而出,在寒冷的空气中,变成团团白雾,直升上小铺的房顶。

我迈进小铺屋内,使劲搓着被冻僵的手,后背靠着刚刚关上的橡木门。这门的外面钉着厚厚的牛毛毡子,开起来特别费力,门里面横挂着一大串茶杯大小,形状很像骷髅的铜铃,你开开门,铜铃就发出“当啷当啷”的声音,而且响个没完。我每次到小铺,进屋后,都会不自觉地靠在门上,用身子压住铜铃,这样它们就会住嘴。

“哦——,我的瓦洛佳,亲爱的,这么冷的天,不戴手套,啧,啧,啧……”

身材臃肿硕大的老板娘巴什卡,从杂物堆里冲了出来,一直冲到我面前,抓起我的双手塞到她的腋下。一种不可抵御的暖意,从四面八方浸濡着我的双手,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这暖意烘热了。当然,我是本地的中国孩子,不会叫“瓦洛佳”这么个俄罗斯名儿,我叫王若侠,但不知为什么,从我四岁第一次随妈妈到小铺买东西,巴什卡就这么叫,现在我七岁了,她也一直不改。

“巴什卡奶奶,妈妈叫我来买咸盐、松明和洋火。”

我把钱递给她,那时的钱,币面数字很大,这几样东西,要几千元呢。

巴什卡很麻利地包好了这几样东西,刚想递给我,突然又抽了回去。

“没有手套,拿到家,手会冻坏的。”说着回头向小铺后间屋喊道:“娜达莎,娜达莎——”

“达,达达……”随着一串尖利清脆的应声,一个穿着厚厚毛呢衣服的小姑娘跑了出来。

巴什卡用俄语朝她说了几句,她又转身跑回后屋,接着捧着一副小巧的毛皮手套送到我面前。

“我的,你穿上。”小姑娘也能说几句中国话,不过显然很不熟练,连“穿”和“戴”都搞错了,我暗自感到好笑。

巴什卡不容分说,把两只手套套在我的手上,还抬起我的手端详端详,说:“可以,很可以。”

我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抱着打了包的东西,推开那扇照旧“当啷”作响的橡木门,听到身后传来说话声:“回家,告诉你那红胡子爸爸妈妈,别这么狠心,冬天,孩子出来,要多穿衣服,有手套……”

只在小铺里待了那么一会儿,外面的天就全黑了。

这一带是哈尔滨最热闹的中央大街邻近松花江江沿儿的地方,此时正是人们下班回家的时候,街上商店橱窗的灯亮了,照在街面鱼鳞般的石头上,反射着温暖的黄光,与极度寒冷的空气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周围灯光的照耀下,巴什卡小铺显得非常特别。小铺不在街区楼房的行列里,它真正坐落在街头,就在中央大街与沙曼街的交叉处,小小空场的中心,不大的木头房子,木头墙面,木头窗格,木头尖顶,那形状、样式宛如我看过的普希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画书中,渔夫老伴曾经住过的木屋。中央大街上商家很多,可当时我经常进出的,就只有这间巴什卡小铺。

第二天,天还很早,我就被妈妈叫醒。

“小侠,起来。赶早把手套给巴什卡大婶送回去,要不,人家出门没戴的。”

“嗳。”我答应着爬起来,穿好衣服,擦了把脸,就想往外走。

“别忙,带上这个。”妈妈把昨天巴什卡给我戴上的小手套放在我怀里,又拿出了两副簇新的棉手闷子,就是那种只有大拇指和四指合一两个指套的厚手套。

“这两双手闷子,是我昨天连夜做的,一双给你,另一双给娜达莎。这时候,小铺还没开门儿,你直接送到巴什卡大婶家里去。”

“小铺不就是她家么?”

“不是。她们家住在37号。”

那时我家住在沙曼街203号院内的一间独立红砖平房内。妈妈说的37号,当然指沙曼街37号,那可是一栋阔气的洋房。我们这些整天在街头疯跑的男孩儿,经常在那房子的阳台下玩耍,但谁也没进去过。

我戴上新手闷子,抱着另外两副手套,半跑着出院,兴冲冲地沿着沙曼街向前走去。大半条街很快过去了,我来到那栋小楼前。直到这时,我才发觉,小楼临街的房门已经用厚厚的牛毛毡子封住了。于是,我马上又从大门洞穿过,绕到小楼后面。那里果然有一扇小门。

“巴什卡奶奶——”我推开门,一边试探着往前走,一边高声喊叫。

小楼里很宽敞,也很暖和,由于从后门进来,一时陷在黑暗中,看不清前厅里的情形。

“嚯,小东西,捣蛋鬼,这么早——”

一声粗重沙哑、膛音很重的男人话语,从前厅楼梯处传来。

我赶紧快步走到前厅,看见那里站着一个粗壮的俄罗斯老头儿。他只穿着一套蓝白竖条相间的睡衣裤,满脸络腮胡子,一双眼睛深陷,但在那深处却闪着可怕的不友善的光。

“我找巴什卡奶奶。”

“买东西?一会儿去小铺,到这儿干什么!”老头儿依旧用那可怕的眼神盯着我。

我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犹豫着想退出去,正在这时,楼梯上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接着响起欢快的叫声,“瓦洛佳——”

这是娜达莎。

我高兴起来,但仍旧固执地说,“我找巴什卡奶奶。”

“嗨,我在这儿。”

巴什卡终于出现了,她扎着亚麻布长围裙,两只手通红,显然正在厨房里准备早餐。

我把娜达莎的小手套还给她,又按妈妈的吩咐把那双新手闷子递给巴什卡,说:“这是妈妈昨天夜里做的,我一双,娜达莎一双。”

巴什卡在围裙上擦了擦双手,接过手闷子,翻来倒去看了又看,嘴里叨念着:“可以,可以,很可以。”

看到巴什卡真心地称赞妈妈的手艺,我非常高兴,立即回身想跑回家告诉妈妈。不料,我的肩头却被巴什卡宽大的手掌抓住,连同身子一下扭转过来。

“哪里去,早餐去吃。”

“不,不,妈妈在等我。”

“没关系,没关系。”

就这样,我被牵着进了前厅侧面的餐厅。

门厅里见过的老头儿,换了衣服,早已坐在桌边,巴什卡的对面。娜达莎坐在巴什卡的右边。

“坐在这里,这是瓦洛佳的位置。”巴什卡把我按在左边的高背椅子上。

巴什卡给每个人前面,摆放了牛奶、面包、香肠,还有酸黄瓜。这些对我并不陌生,因为爸爸妈妈忙起来没时间做饭时,我们也会吃从小铺里买来的俄式面包香肠酸黄瓜。接着,巴什卡又从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里给每个人接了杯棕红色的液体。那液体飘着奇异的香味,还冒着缕缕白气,我有些茫然,这东西我从未尝过。

“喝吧,瓦洛佳,咖啡,很可以。”巴什卡把一块方糖放入我杯中,搅动几下,催促着我。

我试着喝了一小口,一种尖锐的苦味立即充满我的口腔,舌头、咽喉都麻木了,我条件反射地张开口,咳嗽起来。

巴什卡笑了,娜达莎也笑了。

我端起杯,又喝了一口,觉得并没有开始那么苦,就接二连三地喝了三四口,还不自觉地学着巴什卡的口吻,说:“真的,咖啡可以,很可以。”

“哦,瓦洛佳,瓦洛佳……”不知为什么,巴什卡笑出了眼泪。

“哈哈哈……”

这次连刚见面时吹胡子瞪眼的老头儿也笑起来。后来,我知道了这个老头儿就是巴什卡的丈夫、娜达莎的爷爷,人们都叫他老伊万。

自从我进了沙曼街37号那幢小楼之后,巴什卡一家似乎就不把我当成外人了,我再去小铺,巴什卡总是亲热地拉着我,拍拍肩,摸摸脸,有时还会亲一下我的额头。而我们一群孩子在街头玩耍时,我也会叫上娜达莎。

有一次,整整下了一夜的大雪,第二天早上,地上的雪足有一尺厚。街上汽车、行人都在蹒跚,可我们这群孩子却高兴得像疯了一样。我们在雪地上摔跤、打滚,一边玩儿,还一边尖叫着,其中叫声最高最响的就是娜达莎。疯得差不多了,我们又跑到巴什卡小铺门前堆起了雪人。

雪人堆好了,娜达莎和我用双手细心地拍打,让雪人变得更光滑、更结实。这时有个男孩喊道:“啊?!你俩的手闷子怎么会一模一样呢?”

娜达莎毫不犹豫地说:“是瓦洛佳的妈妈给我做的。”

“哇,哇——”几个顽皮的鬼小子一齐喊起来,“你是他的什么人,柳芭还是芮西?”

在当时的哈尔滨,华俄混居的街区,流行一种汉化了的俄语,是把俄语那复杂的音节压缩,再用汉语发音转译过来,虽然很不准确,但时间长了,双方也就默认了。比如,把面包叫做“列巴”,把缝纫机叫做“马神”,把上大下小的圆水桶叫做“畏得罗”,把女孩子穿的连衣裙叫做“布拉吉”,等等。那时顽皮小子们喊的“柳芭”就是“情人”,“芮西”就是“老婆”。这我和娜达莎都明白。

“坏蛋,坏蛋——”娜达莎弯腰捧起雪团,追着男孩们抛掷。我站在原地没动,因为我实在不知该站在哪一边儿,当然不能帮男孩欺负娜达莎,可也不能跑去帮娜达莎,那不等于承认了他们的胡说嘛。

这时,小铺的门,“当啷啷”打开了,巴什卡那肥硕的身躯出现在街头,大概她在屋内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

“哦,我的上帝,多么漂亮的家伙!”

巴什卡并没有在意孩子们的纷争,倒是被刚刚堆起的雪人吸引了,大声地赞叹着。

看到巴什卡如此欣赏我们的“杰作”,大家马上忘了刚才的嬉闹,呼啦啦围到了巴什卡身边。

“呶,呶,”巴什卡伸手在雪人的脸上抹了一下,“没鼻子的家伙,太可怜了。”

巴什卡说着转身进了小铺,接着又出来,把手往雪人脸上一拍,像变戏法一样,雪人长出了尖尖的、红红的鼻子。

我们都惊呆了,凑上去细看,原来是一个长长的胡萝卜。

“好啊,好啊!”我们拍手欢叫着。

巴什卡站在雪人面前看着,看着,原来那欢快、开朗的脸色,渐渐地变了,变成一种叫人捉摸不透的凝重。她又回转身进了小铺。过了好一阵儿,她才出来,手里拿着长长一根木杆,和一个写着不少俄文词语的纸袋。

同类推荐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热门推荐
  • 超能战神

    超能战神

    这里是绚烂多姿的银河星空,这里是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这里是空前强大的人类文明,这里是异族纵横的宇宙时代。不同的文明在此汇聚与碰撞,不同的种族在此争斗。在这热血的时代,封印师罗阳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他仰望天地,环视诸界,在这个强者如林的星空下,凭借前世记忆,绝世功法,一步一步走上至强者的宝座。
  • 鬼马喜剧之王

    鬼马喜剧之王

    穿越到七三年的香港。 那一年,李小龙刚刚去世, 赵雅芝刚刚竞选完港姐, 林青霞刚刚出道。 成为许氏四杰中的许冠武, 开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代! ******** 新书上传,《劲歌香江》,希望大家捧场!
  • 冷少的小小宝贝妻

    冷少的小小宝贝妻

    他找到她时,她正骑在牛背上哼着小曲儿,望着蓝天,纯美的好像个小天使。就是这个画面,竟让他端详了许久。他无语的凝望,自己不是最不喜欢小孩子了吗?怎么今天竟会觉得这个村里长大的女娃娃这样好看?出于一种怎样的心理,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将她带回去的念头竟这样的强烈!他自我开脱的想:或许他就是想看看若干年之后,知道真相的那个老男人会是个什么表情?嗯,肯定是的!片段一:某男正睡得香,突然浑身一阵刺骨的寒凉顺着他的毛孔瞬间刺激到他全身的神经,他嗖的坐起身子。一个粉雕玉琢头发凌乱的小丫头正手提空空的小水桶笑嘻嘻的看着他奶声奶气的软绵绵的说道,“小爹,起床!你今天要赶飞机!”某男震怒,甩了甩头上的水珠儿,抡起枕头砸向她,小丫头手脚灵活的成功躲开攻击。紧接着,某男大叫一声恶狠狠的质问,“我有说过要你叫我起床了吗?我自己上了闹钟!”小丫头眨眨眼,摆弄着手指无比无辜的讲道,“你的闹钟我昨天晚上不小心灌进了水,不会响了,我已经帮你扔掉了。”“你…”某男无语…他怎么就忘了,凡是别的女人送他的东西,这丫头全部都会弄坏!片段二:十七岁的小丫头褪去了稚嫩的身躯变得玲珑俏丽,一天,她从学校回来兴冲冲的对沙发上的男人叫道,“小爹!今天又有男生对我表白了!”某男的视线从手中的报纸上抬起,胸腔中的郁闷一触即发,他站起身闷声的说,“每天不都有?”“嗯,这次不一样!以前那些是喜欢我,我却不喜欢的!今天这个他喜欢我,我也喜欢他!”她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仰起脸笑的天真无邪。某男彻底黑了脸,咬着牙齿瞪着眼睛恨声说道,“不准早恋!否则打折你的腿!”…谁能相信,这事业成功又骄傲俊美的男人却可以雷厉风行,可以对任何事情漠视,却异常的宠溺这个村里捡回来的宝贝丫头?简介无力,一切宠爱全部展现在文中,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喜欢请收藏,加入你的书架中,就能看到最新的更新状态哦~…本文一对一,宠文,爽文。温馨,浪漫,真情无下限。盆友们,快来跳坑昂!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倾国公主

    倾国公主

    一场“穿越”将景蓝带到这个离奇的世界,作为一位血统高贵的亡国公主,景蓝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面对亲情和爱情,又该如何选择?最纯净的血统,同时也是一切罪恶之源……景蓝:之前我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探索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一直都是局中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待你千年不悔

    待你千年不悔

    后悔?不!!!如果后悔,怎能许下对你千年的誓言?守你周全是我一生所求
  • 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相待

    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相待

    当我们面临难关,通常都会产生各种情绪:压力、不满、焦虑、沮丧、愤怒、难过,甚至躲到各种上瘾的行为中。我们仿佛觉得自己故障了,找不到归属感,开始与自己为敌,更陷入不可自拔的悲伤或恐惧中,甚至认定自己的生命有问题。所以,我们总会努力保护自己免于痛苦、恐惧、悲伤、不适、失败,并以为这是在增强抗拒生命的盔甲。但实际上,当我们努力保护自己免于痛苦、恐惧、悲伤、不适、失败之后,我们已经不算是真正地活着了。
  •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奇幻美文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奇幻美文

    据说,星座的故乡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在那里,牧羊人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到夜晚的时候,闪烁的星星便成了牧羊人最好的伙伴,牧羊人一边守护羊群,一边遥望着夜空中如街市上明灯一样的繁星,他们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将随意连接而成的形状联想成各种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为它们命名。在指南针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星星就是船员和冒险家最忠实的向导。人们将一年分成十二等份,然后给每个时间段都分得-位“守护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二星座”,也就是“黄道十二宫”。 除了这十二宫之外,其他星座则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出现的时间以及一年中的最佳观测时间,分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星座。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缥缈证仙路

    缥缈证仙路

    前世究竟经历了什么,让她身处十八层地狱,一怒重生!无灵根凡胎就真的无缘修道?面对讨伐双亲的道宗、佛门众人:“我不问因由,不管道义,犯我父母者,杀无赦!”面对进攻宗门的魔道宵小,她持剑而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虚天劫又能奈我何,看我一剑劈他个云开天裂!”//“渺渺,我心悦你。”他从破碎中跨越千年来表白。她历经万苦千辛救他轮回,却只是轻声回答:“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女人的人生都要经历爱情PS:女强,神佛魔同体共修,纵横八荒四海三千界!女主是自己的大腿!不小白,不圣母,不阴暗,三观正,不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