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300000007

第7章 他是宗月大师

老舍的成长得益于两位伟大老师的教育,一位是在贫困中养育他,教他自立自强的母亲;另一位就是带他走进私塾,教他读书达理的宗月大师。

到了幼年入学的光景,老舍没有表现出名人传记中惯常记载的“幼怀大志,寡言笑,囊萤刺股……”的超常行为。和无数穷人的孩子一样懵懂无知,“见别人吃糖馅烧饼就馋得慌”(《自传难写》)。年幼的老舍并不知道读书是怎么一回事,甚至差点儿因为家庭贫困而错失上学的机会。因为穷困而无力上学,在那个年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老舍的哥哥舒庆瑞就因此而错过了念书的机会。老舍回忆说:“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做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做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宗月大师》)“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这就是现实生活,残酷然而真实。

就在这个时候,在老舍母亲贫困无力供他上学,老舍自己又年幼不知上学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宗月大师雪中送炭般地“从天而降”。

之所以说宗月大师是“从天而降”,因为来得十分偶然,他与舒家的关系并不密切,也很少往来。宗月大师,俗名刘德绪,字寿绵,满族人,是京城粤海刘家的独生子。刘家是内务府人,因祖上曾在广东负责海外贸易,所以冠以“粤海”二字。宗月大师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富家子弟,他有大大的宅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除此之外,他还有几处铺店的产业,家境十分殷实。这样的贵人,舒家自然是高攀不上。但宗月大师的降临又近乎必然。宗月大师在出家前,人称“刘善人”,为人心地善良,好施舍,济困救贫,广办粥厂,舍棉衣、钱财、棺木,办义学,是远近闻名的一位慈善家。

总之,宗月大师来到舒家,并一眼瞧见了老舍。“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老舍的母亲。老舍多年后还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情景,宗月大师的声音是那么洪亮,衣服是那么华丽,眼睛是那么明亮,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一切的一切都令舒家破桌凳、土炕的小屋相形见绌。听到母亲的答复后,宗月大师当即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就这样,短短几分钟的谈话改变了老舍的命运。在宗月大师的资助下,8岁的老舍得到了难得的上学机会!

老舍上的其实是一所“改良私塾”,私塾的开办者是当地的另一位“刘善人”——刘厚之。刘校长是宗月大师的师弟和朋友,在宗月大师等人的资助下办起了这所私立慈幼学校。私塾设在正觉胡同的一座道士庙里,距离老舍家大概半里地远。老舍还记得庙不甚大,而且充满了各种气味:一进山门先有一股大烟味,紧跟着便是糖精味,因为有一家熬制糖球、糖块的作坊在这里,再往里,就是厕所味儿和其他别的臭味儿。教室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30多人。说它是“改良”私塾,因为一方面在形式上还遵循着老式私塾的模式,不分年级,没有毕业期限,修业结束也不发肄业证明;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又有明显的改革,除了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样的主科外,还开设了修身、写字、作文、算术、珠算、图画、唱歌和体操等课程。所以,老舍称其为“改良私塾”可谓恰如其分了。宗月大师把老舍介绍给刘校长,并特别说明他虽然家境贫寒,但聪慧、伶俐,又很懂礼貌。老舍因此得到了刘校长的特别关照,不但不收束修,而且还由学校供给书籍和纸墨笔砚使用。就这样,老舍成了一名幸运的学生。

此后,老舍与宗月大师的接触越来越多。宗月大师是阔大爷,但却不以富傲人,从不因为老舍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他,只要到他家,他必招呼老舍吃饭,或给老舍一些没有吃过的点心,他的平和近人使老舍与他变得亲近。宗月大师不仅在物质上资助了老舍,给予了老舍求学的机会,而且以高贵的品格为老舍做出了表率。宗月大师乐善好施,甚至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就算自己和家人受苦,也要帮助穷人。如此以来,再殷实的家产也慢慢散尽,到了老舍中学毕业的时候,宗月大师已经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老舍说,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

后来,宗月大师出家为僧,依然“痴心”不改。有关他出家后的善行,他的师弟悟性法师,曾讲述了两件平凡的小事,很有代表性。

有一天,宗月大师的徒弟们凑钱给他缝了一条新棉裤,宗月大师早上穿着新棉裤出门,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却又穿着破单裤回来了。

徒弟们十分奇怪,就追问师父,师父说,坐车回庙时,发现拉车的汉子没棉裤,冻得哆嗦,便和他换了穿。

还有一件事,大年三十,徒弟们好不容易弄了点白面,精心在意地包了饺子端给师父吃。师父问:“好吃吗?”徒弟齐声回答:“好吃,好吃”。岂料宗月大师心里惦念的却是城根下,没吃上饺子的一位大妈,让徒弟们按照门牌号快快趁热送去,自己没有吃上一个饺子。(悟性法师:《散金碎玉集·梦》)在宗月大师的影响下,老舍后来也尽自己所能地去做义务教师,或是帮忙调查和散发粮米,从帮助他人的慈善中找到了乐趣与意义。

与宗月大师的特殊机缘可以说成就了老舍的一生,如果当年不是宗月大师拉着他走进学堂,任凭老舍再怎么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多年后也注定像其他的许多穷旗人的孩子一样,去店里当个小伙计,或是沿街做些小买卖,或是当车夫、裁缝、木匠,那么,中国文坛还会有老舍吗?宗月大师改变了老舍的人生轨迹,老舍一辈子铭记着、感激着这位恩师。在《正红旗下》中,他化身为笑声“比雁声更清亮”、行走间“彩虹光芒四射”的定大爷。老舍还专门作了《宗月大师》一文怀念这位恩师,老舍这样描述宗月大师对自己的重要影响: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

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

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宗月大师》)

随着老舍踏上求学之路,他的人生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同类推荐
  • 回望云蒸霞蔚里的高峰:徐志摩解读名人(再读徐志摩)

    回望云蒸霞蔚里的高峰:徐志摩解读名人(再读徐志摩)

    《再回望云蒸霞蔚里的高峰:徐志摩解读名人(再读徐志摩)》主要收录了徐志摩所写的有关世界各国文化名人的文章。《回望云蒸霞蔚里的高峰:徐志摩解读名人(再读徐志摩)》内容涉及名人的家世、个性、经历、爱好、情爱、治学以及一与徐志摩的交往等诸多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当时中外思想文化界真诚交流的生动情景,同时也为了解徐志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名人群落”提供了多种视角。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朝堂之上,大奸大忠者都差不多,唯有曹操大不同!曹操一直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这样一个官宦子弟,却趁着时代之机,于黄巾起义时崭露头角,统一北部中原,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曹操,一个惯用计谋,权术的人,往往将对手整得焦头烂额,他做事不虚伪,敢作敢为,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有情怀的人;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猜忌心极重的权臣,也是一个柔情万丈、诗才横溢的普通男人和诗人。
热门推荐
  • CRESSY

    CRES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壶中人

    壶中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逆者死。浩瀚星球、人神兽魔拼死相争。
  • 破冰2:风云再起

    破冰2:风云再起

    《破冰(第2季):风云再起》是“破冰系列”的第二部。一个天价订单横空出世,是馅饼,还是陷阱?各路豪强摩拳擦掌纷纷加入战团,围绕天价大单合纵连横。荣尊是否依然能如从前那样无往不胜?它的宿敌连胜为挽回曾经的败局,这一次又将如何出招?小文回归荣尊,拉开了公司人事大洗牌的帷幕,他与号称“打单王”的朱源明还能如昔日那般心心相印、在激烈的抢单大战中双剑合璧吗?作为总裁的陶瑞峰,与居功自傲的李海山,表面的信任与服从,却掩饰不住拥抱身影背后涌动的暗流,谁将是那最后的王者?这个故事,用利益、冷酷、背叛……演绎着现代商战中的人性。
  • 江城夜泊

    江城夜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 毒医狂妃不好惹

    毒医狂妃不好惹

    她,特工之首,因公殉职,魂魄散尽。她,苍茫山的废物嫡小姐,被家人所害,魂断山中。当强大冷漠的她,附身一无是处的她的身上,将会绽放出怎样耀眼的风华!“白洛烟纵使你有通天的本事,本世子也看不上你这样的恶毒女!”前未婚夫恼羞成怒,言语羞辱,她傲然一笑,他日,纵使他跪地求饶,放弃满身骄傲,她亦不会回头!“烟儿,纵使这世上优秀的女子万千,但我心中只有你一人,我心悦你。”他是本领通天的强者,但却愿为她折腰,江山虽美,却不及美人笑靥,若是能陪在她的身边,他可放弃一切。
  • 重生之军神嫡妃

    重生之军神嫡妃

    玉馨,玉家年轻一代中的最强者,继承了玉家的传世宝物——玉剑。但是她没有想到自己却在一次阴谋算计中殒命绝境天涯。重生战国,玉馨只想平平静静的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她没有想到,那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师兄竟然是未来的军神!她更没有想到,一群山贼妄自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好吧,那是玉剑出鞘,生灵涂炭!他,赫赫军神,征南伐北,未尝败绩!一柄镇秦剑更是让六国闻风丧胆!而便是这样将整个天下掌控在手中的强者,却无法掌控这一副天真烂漫的笑容……他宠她,只要是玉馨想要的,就是我白起要得到的东西!。他宠她,只要是伤害玉馨的,无论是不是人,就要死在我白起的剑下!她爱他,无论黄泉碧落,只要白起在,我玉馨便在!她爱他,为了白起不至身死,我玉馨宁愿逆天改命!强强联手,在六国之内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而在长平古战场,阔别了两千多年的恩怨,也该做个了结了……
  • 花镜

    花镜

    临安城,天水巷。名叫“花镜”的神秘花铺位于小巷一角,店主名叫白螺,她常年身着白衣,左眼角边那颗朱红色的美人痣宛如伤心的泪滴。更奇异的是,她的容颜永不衰老。“花镜”里,永远散发着氤氲的香气,曼陀铃盛放、六月雪凋零,每个走进“花镜”的人,都将付出今生最昂贵的代价,才能买下那盆宿命中的花儿……
  • 曼珠沙华之半生浮沉

    曼珠沙华之半生浮沉

    09年夏,收到刘子华短信的杨兰忆起尘封往事。5岁才被接去纪州的余兰,在一场变故后又再次回到了乾江,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从此判若两人,改名杨兰。因误会分开的刘子华杨兰两人,因刘子华的再次出现又在了一起。找工作时偶遇了儿时的玩伴刘美雪,并和张漫妮张梦洁成为了姐妹。生活似乎回归了正轨,一次聚会却让杨兰险些再次出事,美雪被误会,刘子华再次消失,恋情再次无疾而终。而期间遇见的陆永浩,罗云天,阮若凡,何光宇,彭辉,刘子铭,和三个女孩间的情感交织,让张梦洁和张漫妮产生隔阂,杨兰和张漫妮也分道扬镳,张梦洁离开,杨兰也去了别的城市。当杨兰再次接起刘子华的电话,一切,却早已物是人非…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