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100000008

第8章 毛泽东再留傅作义(3)

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在11月17日即向中央发报,谈到以下一些问题: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因为东北解放后,部队思想发生很大波动。东北籍战士(按:东北部队中,东北籍战士占绝大多数,当年各路大军开进东北时,只去了约11万人,后来东北军区的各种部队有103万人,野战军主力是84万人,所以东北野战军中绝大部分都是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怕走路太远,甚至某些干部已开始生长享受情绪,需要大力解决这一问题。过去因忙于战争,还未正式向战士解释此问题,正布置通过各种方式解释此问题。同时新兵与俘虏战士的补充还未就绪,争取工作也要有相当时间,否则逃亡减员会更为严重。

此外,部队冬大衣、棉帽、棉鞋均未发下。由于有这些具体情况,他们的意见是在东野四纵与十一纵已经入关的基础上,分批入关,首先是位于海城、营口的九纵和在黑山的十纵,然后是在锦州的三纵和在沈阳的一纵。

也就在同一天,经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改的军委电报也发给了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军委根据全局的情况发展,决定将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而全歼,所以仍然要求东北野战军在25日入关,不过不是用命令的语气,而是用“望你们慎重考虑”的语气。

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第二天即11月18日,由于中央得到了傅作义有可能起义的最新消息,所以毛泽东下决心让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并在这天立即向林彪等人发出了十分明确的命令:

望你们立即令各纵以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日或22日全军或至少8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3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此种可能很大)。

当林彪等人接到军委的电令后,也立即在11月19日回答军委:“18日18时来电敬悉。我们决遵来电,于22日出发,详细部署另电告。”在经过更进一步的策划之后,东北野战军于23日出发,而且是秘密出发。

毛泽东对东北野战军的入关做了很明确的部署,他在11月21日给东野的电令说:

20日15时电悉。你们可将位于锦州、打虎山、营口等地之5个纵队于23日出发,取捷径夜行晓宿荫蔽迅速行进,以3个或4个纵队担负隔断北平与天津两地之敌;以一个纵队隔断天津、塘沽两地之敌;以一个纵队加程、黄兵团(按:指已经先行入关的程子华、黄志勇指挥的东野二兵团)担负隔绝唐山、塘沽两地之敌;其余在新民、打虎山、营口地区之各部则可于23日或24日出发。以上各部均走热河境内出冀东,不走山海关。沈阳地区各部及总部大行李则应缓若干天出发,走山海关附近出唐山。如林、罗、刘决定先走,则携带轻便指挥机构先行,并于走后一星期左右在沈阳报上登出一条表示林尚在沈的新闻,并经新华社广播(请陈任陶注意)。各部行进均注意荫蔽。

这样,东野大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在11月23日黄昏开始了入关的秘密行动。大军出发时兵分北南两路,北路的先头部队是从义县出发的五纵,南路的先头部队是从锦州出发的三纵。出发之后,80万大军又由中、右、左三条道路入关:中路走冷口,右路走喜峰口,左路走山海关。行动的初期都是以夜行晓宿的秘密方式用以迷惑敌人,当几十万大军的行动暴露之后,就不分昼夜高速疾进了。

12月1日,我新华社和《东北日报》发出的消息说:11月30日林彪在沈阳参加庆功祝捷大会,《东北日报》还刊登了林彪和罗荣桓在会议上的照片。当时暗藏在沈阳的国民党特务立即向南京发出了密电,报告说林彪还在沈阳。蒋介石和傅作义据此判断,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尚在关外。其实这时我东北野战军已经向关内急行军一周,前锋已经进入喜峰口。不过林彪和罗荣桓11月30日在沈阳出席会议这一点并不错,但这些都是有意为了麻痹敌人而安排的。就在11月30日晚上,经过事先准备好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就离开了沈阳,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人也都在这天晚上乘吉普车离开了沈阳直奔锦州方向。这支完全没有被敌人发觉的车队经义县、朝阳、喜峰口入关。12月5日到达遵化,12月7日到达预定地点蓟县以南10公里的孟家楼。孟家楼是个只有百来户人家的村子,距北平、天津、唐山都是90公里,是事先预定的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后的指挥部所在地。

林彪等人的入关行动,也是根据毛泽东的全盘部署进行的。毛泽东在11月26日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曾经明确地指出:“你们大军入关,敌情必有变化,作战计划部署必须适时决定。因此,希望你们数日内处理完毕后方事务,在主力到达冀东之前,你们乘车赶过部队先到冀东。此点甚为重要。”

东野的提前入关,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也完全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关于这一点,当时担任天津防守区司令的陈长捷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说过:

傅作义决定坚踞平津、主力保持海口的策略后,我曾和他谈到,最可顾虑的是东北解放军的入关。但估计经一度大会战后,需要一段时期的休整,从战争史实看,都得3个月以后才能举行另一次会战。现在东北解放军要消化辽沈的大战果,从事扩展,或者需要半年才能大举行动。当此隆冬严寒,难作远程行军,预计到明春化冻后,应准备一场大会战。还估计,东北解放军进关至多为50万人左右。因此在量上要争取平衡,急速扩军,应即接受美械,在三四个月时间内,扩军20万左右,以应付明春的决战。

可是,东野不仅未做3个月的休整,连一个月的休整也没有就在天寒地冻之时提前入关了,而且入关人数不是50万而是80万。可以这样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使华北的傅作义集团没有了任何得以苟延残喘的希望。

12月11日,聂荣臻根据中央军委的安排,带着少数随行人员,也离开了阜平城南庄的华北军区司令部,经石家庄、涿县、北平石景山等地,在21日这天来到了孟家楼。林彪和聂荣臻这两位在红军时期共同指挥红一军团,抗日战争时期共同指挥八路军一一五师的老战友、老搭档又走到一起,又要共同指挥大战了。他们在研究之后决定,中央已经部署的平津战役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为了方便指挥,林、聂二位还做出了如下决定:(一)为了加强各方面的通信联络,将原来负责无线电通信工作和侦缉敌情工作的华北军区二局并入东北野战军二局,华北军区二局局长彭富九火速率领全局工作人员到孟家楼报到。(二)为了加强对敌工作,更好地让我党的地下工作配合部队作战,决定将华北局城工部(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调到孟家楼。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华北局城工部,因为它在解放北平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华北局城工部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1944年扩大为晋察冀分局城市工作部。1948年5月华北局成立之后,就成为华北局的城市工作部,在刘仁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华北敌占区城市地下党的工作。城工部的办事机关设在河北沧县南的泊镇,对外挂的牌子是永茂公司。这时,仅在北平市中,就有地下党员约3000人,有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青(即中国民主青年联盟)、民联(即民主青年联合会)等成员约5000人,成立了学生、工人、平民、铁路、文化等委员会分别领导各条战线的斗争,形成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反对蒋介石政权的“第二条战线”。

在当时地下党的队伍中,以学委系统的力量最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是因为,多年来很多地下党员都是在学委系统加入共产党的,以后也就长期在学委领导下工作。1948年11月,为了迎接解放北平和天津,城工部将原来地下党的南系(按:指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重庆、昆明等地的地下党组织,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来到了北平、天津)和北系(指原来在平、津的地下党组织)合并之后,成立了统一的学委。学委除了联系各大中学校外,并通过进步学生的各种关系,在各条战线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工厂、报社、铁路、邮电,以至国民党的党、政、军、警、宪、特等机关中,都有他们的人员。单在北平,就有三部地下电台、三家地下印刷厂。正因为学委有这样强的力量,所以城工部把联系傅作义起义的重要任务,交给了学委。

在我城工部领导下的“第二条战线”中,有很多杰出的战士,也有很多特殊的战士。连傅作义的亲生女儿傅冬菊,也是在华北局城工部领导之下的我党地下党员。

同类推荐
  • 放牛娃从军记

    放牛娃从军记

    迷糊大兵石闷宝,怀抱黎倩倩的白骨,走出野人山,前往西南联大,他要把心爱的姑娘,亲手交到未来岳父岳母的手上……
  • 古代军事典籍

    古代军事典籍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典籍》生动介绍了《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尉缭子》、《三略》七部经典军事古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枪管之国土防线

    枪管之国土防线

    戰爭,是一部发作的绞肉机,粉碎的是文明文化,历史,践踏的是躯体,鲜血,骸骨。警世钟也被世人所敲响……
  • 向解放军学习

    向解放军学习

    本书所说的解放军,是特指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开始后到今天对中国人民军队的称谓。本书所概述的向人民解放军学习的方面及其内容,尽管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和选定,但也只是一孔之见,是不全面的,有的只是点到为止。好在本书是“向解放军学习”系列丛书之一,它所阐述的方面及其内容是建立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基础之上的,主要反映的是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精神风貌与特点。
  • 抗战之血战华中

    抗战之血战华中

    当日军的铁蹄已经迈入华中土地当武汉的上空飞过数百架战机当宜昌的军舰沉没于浩浩长江之中川军喊出誓不还乡的口号桂军会师东进湘军严阵以待华中之地,早已不分派系,不论老幼,不辨男女只有中华子孙和荒岛倭奴!抗日的斗志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华中之地,战斗一触即发!书友群:701738477
热门推荐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②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

    每天都是你的代表作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生命有多长,但我们却可以按排今天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环境,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尽管我们可能收获成功,也可能遭遇失败,但只要每一天都地得充实,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天给自己一点希望和信心;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和理想;每天付诸一份切实的行动;每天就都会获得一份精神的充实和心灵宁静。 每天早晨醒来,你都是全新而特别的,让我们伴着清晨的朝阳迎向新的挑战,让此后的每一天都成为你的代表作。
  • 朕本倾狂

    朕本倾狂

    风云起,帝星现。一代修真界女帝渡劫时竟栽在了天劫手里成了懦弱无能,容颜丑陋的丞相府嫡女凤倾歌从此大杀四方面对着父亲不喜,庶妹欺凌,天下耻笑。女帝大人果断的弃家族,虐白莲。废材?身怀混沌灵体,修炼事半功倍。告诉他们什么叫天才。前有妖孽凤凰保驾后有腹黑魔帝护航。凤逆六界,朕本倾狂。[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爽文欢迎入坑]
  • 独统中宫

    独统中宫

    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非小白文!』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亡者的终焉

    亡者的终焉

    不傲天、不装x、还原真实性的世界OL,详情请收藏后观看。
  • LADY CHATTERLEY'S LOVER

    LADY CHATTERLEY'S LO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宠倔妈咪(全本)
  • 觅仙

    觅仙

    渺渺觅仙路,悠悠问道心。一个既不是废材也不是天才的追梦少年,和一面铜镜一起来到异界,开始他奇遇不断、荡气回肠的觅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