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000000007

第7章 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7)

翻翻爱因斯坦年表,立即会发现,这位科学史上最繁忙的人,竟参与了那么多与“人类事务”“生命事务”“良心事务”紧密相连的事:1914年,为反对德国文化界为战争辩护,在《告欧洲人书》上签名,并参与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1915年,写信给罗曼·罗兰,声援其反战立场。1927年,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当选名誉主席。1928年,当选“德国人权同盟”理事。1932年,与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心理问题,全力反对法西斯。1933年,撰文指出科学家对重大政治问题不应沉默,文集《反战斗争》出版。1950年,发表电视讲话,反对美国制造氢弹。1954年,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国人同麦卡锡势力作斗争,抗议对奥本海默的迫害,为此他被污蔑为“美国最大的敌人”。1955年去世前,同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问题,并在宣言上签名……

科学家通过其内心自由、通过其思想和工作的独立性所唤醒的那个时代,那个曾使科学家有机会对同胞进行启蒙并丰富他们生活的年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吗?(爱因斯坦《科学家的道义责任》)

若知识带给知识者的信仰与人格保险不足以成为他们关心“人类事务”最有力的武器和驱动,那么,科学和艺术究竟有何用呢?她用什么来答谢人间寄予的期冀和伟大赞誉?仅仅是产品、技术和娱乐吗?仅仅是在细节上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吗?

若真这样,若知识者以为自由地算出“2加2等于4”就算有自由的话,那就太可怕了,也将意味着哈维尔斥责的那个“自由时代”的降临:“一种自由地选择何种型号的洗衣机和电冰箱的自由”,“生活陷入了一种生物学的、蔬菜的水平”。

从“蔬菜”到人,宇宙耗费了多少亿年光阴,可如今,仍有多少人被当蔬菜一样来栽培和管理?当然,并非他们自愿留在那种水平上,而是权力者绞尽脑汁使之匍匐在那条红线上,稍有挣扎,便是呵斥和棍棒。

4

“你可以不做一个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涅克拉索夫说。

费希特在论述学者的职责时称:“基督教创始人对门徒的嘱咐实际上也完全适用于学者: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

文学、艺术、理性精神……绝非插花一样的装饰,它包含着人类文明系统中最宝贵的元素:自由、梦想、人道、平等、秩序……它应保持对一切灵魂事务和生命原理发言的习惯,这是专业外更大的责任。连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它的起点是理性精神,即力求公正、客观、逻辑、不捏造、不撒谎的真相精神。这同属人道精神,科学与艺术一样,同是呵护生命、服务公共的事业。

而在我们的地盘上,尤其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何少有甚至没有诞生和世界文明同步的大师级人物?

何为“大师级”?这是个专项成就问题,更是个生命业绩和精神体量的综合考核问题。二者从来即胶和、共生的。在大师级人物那儿,无论哲学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你都会发现一共征:他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能量大得惊人!除学术成就或艺术贡献,其身上总有众多的“外延”,比如反极权、反恐怖、反战争、反迫害、反种族歧视、反言论限制……总之,凡涉及人类生存的根本性、日常性问题,他们很少缺席。其精神之浩瀚、视野之辽阔、生命行为之丰富、人格之璀璨与专业成就是成正比的。荣格说:“学术的最终成就是人格成就。”大概也是这意思。

而我们,早已养成处处缺席的习惯、仅仅服务于单项的习惯。

我们的眼皮底下,从不乏学富五车的学者、著作等身的作家,可著作之外呢?他们参与了什么?是怎样的生命格局和灵魂状态?

尽是些单向度的专业户,尽是些领门户风骚的圈内练家、把式艺人、文化操盘手,连高大点的人影也难寻,连古代清流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也只剩下了“研究生”……

我们的生命关怀力、精神爆发力、信仰执行力远远不够,不够高亢,不够辽阔,不够硬朗和健正。我们缺乏生命投入的完整性和彻底性,缺乏“必须”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宗教般的虔敬和行动,精神松散、灵魂懈怠、气力不济,对什么都睁只眼闭只眼……说到底,病灶仍出在信仰文化和生命习惯上,我们习惯了坐壁式的旁观、蒲团式的打坐、倒立式的修身,在我们的文化传统和国民精神中,对“自珍”“清虚”“无扰”的标榜与消费一直高高在上,自保性、私己性、妥协性、附庸性稍有挣扎和反叛,即视为越位和另类。人类的普世价值从未正式指导过我们的生活。现代公民意识和自由理念,除了流萤般的照面(这要感谢胡适、储安平们的引入和传播),几乎从未在我们的文化卵巢中着床过。缺少普世价值观和公共信念支撑的中国文人,能为自己确立的对立面小得可怜,他们很少树敌,很少被真正的文明之敌所重视、所忌惮。

到处是缺席、失语、噤声,自宫自阉,根净叶除。其状况正像托尔斯泰当年愤怒的那样:“只是一些散发着懒散气息的作品,其目的是取悦同类的懒散……它什么也没有告诉人们,因为它漠视人们的幸福。”在无数涉关人权、自由、公正的问题上,听不见表态,看不见表情,似乎那已真的和科学、艺术无关,远在他们的优雅的学术和“德高望重”之外。

总之,一个精神干瘪、灵魂舞弊的人,是尽可以借艺术“内外”和学术“内外”,为自己找到一间舒适的隐蔽所的。较之域外和历史上的大师,我们对生命的投入、使用和付诸程度远远不够,良心份额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神受孕的机会自然极低,也就无法分娩出真正的大师级艺术和思想。

五四后的自由知识分子运动是个例外,是个惊喜,它本是最有“新纪元”“新中国”气象的一支精神急流,但生不逢时,很快被战乱腰斩、被政治拦截了,剩下个孤零零的上游,供岁月追溯。

2002年

(第十一节 诗人与公民

你可以不做一个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

——涅克拉索夫

人生的两个地点

五四前夕,陈独秀发表《研究室与监狱》一文:

“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1919年6月9日,作为五四运动的领袖、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他亲自在楼顶抛散传单,结果入狱。青年毛泽东在湖南振臂高呼:“陈君万岁!”“我祝君至高至坚的精神万岁!”在各界营救下,陈独秀于9月16日获释。此后,他又分别于1921、1922、1932年三次被捕,最后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被判刑13年。1929年,这位5届总书记被他亲手缔造的政党除名。抗战爆发后,获释的他拒绝出任国民政府劳动部长,拒绝蒋介石的资助,拒绝胡适的赴美邀请,拒绝谭平山要他出面组织“第三党”,用他的话就是:“我的意见,除陈独秀外,不代表任何人。我要为中国大多数人说话,不愿为任何党派所拘束。”1938年,他流落四川江津,继续自己的社会政治学研究,终于得出“深思熟虑六七年”的结论(即后来《陈独秀的最后见解》一书的内容),被胡适叹为“大觉大悟”之洞见。尤其他提出的把民主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或反动的标尺,而民主的关键又在于反对党之自由等观点,已远远领先了他的同志和同胞。“‘无产阶级民主’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其具体内容也和资产阶级民主一样,要求一切公民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没有这些,议会或苏维埃同样一文不值。”

这些声音,可谓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深刻最卓越的思想之一。大陆知识分子再次遇到并思考同类问题,已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了。

1942年5月,陈独秀在贫病和孤独中死去。他的一生,正应了自己的话:“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

这是时代对一个自由理想者的命定。他“终身反对派”的角色,他超前的清醒和决绝的独立,使之失去了所有可依傍的政治势力。这纯粹是一个人的战斗,他有的是敌人,有的是朋友,唯独没有同志。读他、懂他的人,要待半个世纪后才稀稀拉拉来到他的墓前。

整个20世纪,论对乌托邦政治的反思和先见,论生涯命运的跌宕与悲怆,这都是个绝无仅有的个案,也正应了他的名字:一枝独秀。

在坐牢一事上,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可谓熙熙攘攘。国学大师章太炎一生7次被追捕,3次入狱。最轰动的两次“逆举”是: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为邹容的《革命军》呐喊;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北上痛骂袁世凯,且携被袱宿其门下。鲁迅感叹:“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亦无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一个人的生命走向,取决于时代大势对他的召唤和录用,即便像陈独秀这样对语言学和教育大业情有独钟者、像章太炎这样精湛于国学经史和中医者,不也把生命的大部能量倾注于了社会变革吗?

前一方面是个人的事业,后一方面是人的事业。

世界历史上,如此往返于监狱和书房的例子比比皆是。托马斯·莫尔、雨果、左拉、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左琴科、茨维塔耶娃、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托马斯·曼、伯尔、黑塞、何塞·马蒂……

陈独秀的性情和命运,常让我想起另一个人:托马斯·潘恩。这个被誉为“世界公民”和“两个世界的英雄”的人,不仅投身美国独立战争,以《常识》点燃了新大陆的自由浪潮,还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的拟定。但其身世却多舛,正像有人感叹的:“他有《常识》,反抗那时的政治传统;他有《人权论》,反抗社会传统;他有《土地正义论》,反抗的是经济传统;他有《理性时代》,反抗的是宗教传统……这样一来,他就把那个年头能得罪的权势都得罪了。”(朱学勤)故其一生,除了写作,就是坐牢和流亡。

而俄罗斯,更是支持陈独秀的人生公式。从19世纪到20世纪,它的赤子,一个高尚而勇敢的人,不是在地牢里,就是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说:“在俄国,所有暴君都把诗人看作死敌。他们恐惧普希金,在莱蒙托夫面前发抖,害怕涅克拉索夫——正是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你可以不做诗人,但必须做一个公民!’……我在斯大林死前一直躲在抒情诗领域,但现在我要离开这个避难所了。我觉得没有权利再去开垦内心诗这种日本式的园地。当周围的人都抬不起头来时,谈论自然、女人和内心的呻吟,在我看来这不道德。”

这正是伟大的俄罗斯传统。自“十二月党人”以来开创的知识分子传统。“十二月党人”起义时,普希金正在外地,一接到通知,立刻奔赴彼得堡,但还是迟了。他的朋友遭绞杀后,尼古拉一世故意试探:“假如十二月你在彼得堡,会在哪里?”诗人严肃道:“在造反者行列中,陛下。”

没有责任,艺术即无法受孕

1885年6月1日,巴黎凯旋门,一辆黑柩车缓缓行驶,街道上涌动着近百万法国人,大家自发追随它,拱卫着它。城市上空飘着一面面旗幡,上面赫然题着“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秋叶集”等一部部书名,路灯全部点燃,即使在白天,灯上罩着黑纱……整个法国在为一个人送葬。

维克多·雨果!

罗曼·罗兰说:“在所有作家和艺术家当中,雨果是唯一得到永远活在法国人民心中这种荣誉的人。”

在雨果的遗产里,除享誉世界的著作外,更有广泛的生命行为,即知识分子良知与责任的外化,对权力的反抗和为弱者的辩护。“诗人是暴君的裁判者。”“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我恨压迫,恨得刻骨铭心。”他说。

1839年8月,共和党人的巴黎暴动失败,起义组织者巴斯贝斯将被处死,雨果连夜致函国王,请求赦免,终于挽救了对方。23年后,雨果突然收到巴斯贝斯的亲笔信,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而此时的雨果,已被自己的祖国流放了。

1859年,美国废奴运动领袖约翰·布朗被捕,地方法院以叛乱罪判其死刑,拟于12月2日执行。雨果闻讯时,已是执行当日,但有消息说,死刑将推迟至26日,雨果立即发表《致美利坚合众国书》,警告美国政府:“如果12月26日竖起绞架,今后,在无法更改的历史面前,新大陆庄严的联邦就将在它所有的神圣责任上添加一项血腥的责任,共和国之耀眼的集体就将由约翰·布朗的绞索捆扎。”

此外,英国、比利时、瑞士、土耳其、爱尔兰、俄罗斯等地的受害者,都得到过这位素不相识的法国人无私而慷慨的援手。这是一位真正巨人的手,之所以巨大,是因为他的慈悲、信仰、精神视野、同情心和关怀力之大,他为自己确认的责任和义务之大。

临终前,他在遗嘱中写道:“将我的5万法郎留给穷人。用穷人的柩车把我送进公墓。”

是啊,谁会嫉妒雨果享有的这份举国拥戴呢?谁会不记得他因反对路易·波拿巴独裁而流亡19年呢?谁会忘记他以70岁高龄投身巴黎保卫战呢?

雨果的文论中,我最喜爱的即那篇《伏尔泰百年忌辰讲话》,尽管其使用了世上最华丽的辞藻和暴雨般的激情(对一般写作来说这是显矫情的),但我每次读它总忍不住隐隐动容,这种盛赞放在伏尔泰身上,非但不为过,反成了一种准确,一种旷世的传神——

“一百年前的今天,有一个人死了。他虽然辞世,却是不朽的。他走的时候满载着岁月,满载着最赫赫有名、最令人生畏的责任感!”为了解释“责任”一词,雨果帮众人回忆了两件事:一是1762年3月9日,一位叫让·卡拉斯的无辜老人被当局粗暴处死;一是1765年6月5日,一个19岁的年轻人被宗教法庭割下手臂、舌头和脑袋,扔进燃烧的柴堆里。“那时,伏尔泰,你发出愤慨的喊声,这是你永恒的光荣……先生们,让我们向这段回忆致敬吧!伏尔泰获胜了,伏尔泰进行了辉煌的战斗,一个人对所有人的战斗,也就是说,伟大的战斗!精神对物质的战斗。理性对偏见的战斗。正义对非正义的战斗……仁慈的战斗,温柔的战斗。他有着一个女人的温柔和一个英雄的愤怒。”“向正义法庭揭露法官,向天主揭露教士,这正是伏尔泰做的事……卢梭代表人民,伏尔泰还要宽广,代表大写的人。”

“耶稣与伏尔泰相隔1800年,但在人道主义上,两人不谋而合。”“实施自己的权利,就是说要做一个人。履行自己的职责,就是说要做一个公民。伏尔泰这个词的含义就在这里。”“只有一种伟力,那就是为正义服务的良心,只有一种光荣,那就是为真理服务的天才。”

说到底,伏尔泰之所以让雨果敬仰,在于他高举的责任,比学术、艺术、体系和巨著更重要的是“人”的声音,是一个大写的人的日常责任、生活责任、良心责任。

那些让雨果赞美的特征,在他自己身上一样不少。他热爱这些东西,说明他本人即属于这些东西。

同类推荐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文中对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对于有卓越眼光的创造发明的支持者,对于有首创精神和坚韧毅力的黄河大桥的设计者,对于气功大师神秘的功法及魅力……进行了一个一个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这本报告文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那样,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个体热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写人物,为一个一个东方奇人塑像,将他们神奇而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动人故事活现于纸面,因而有相当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处的。编辑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玉民倾情力作!塑造了东方奇人群像!打破长篇小说的局限!看作者如何用另一种文学形式深入生活!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 重生之前妻逆袭

    重生之前妻逆袭

    简介:王牌特工魅蝶死后重生却不想再次遇到前世素未谋面的死敌,还被迫和他隐婚,而她的作用只是一个棋子,而且是一颗必死的棋子,暗杀、嫁祸、车祸、爆炸,不断的有人想至她与死地,而他只负责冷眼旁观,不断的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可那又如何,游刃有余之余,她还可以乘机报复利用一下,想要自己为他卖命,他就得付出相同的代价。与虎谋皮,斗智斗勇看谁才算是最后的赢家!!!!!
  • 单色旋律

    单色旋律

    一届不如意的高考过后,色盲少年威廉遇见了分手以久的恋人——林旖旎,引起了一段悠长的记忆。现实终究还是现实,他与早就在网络上认识的人慕容遥上了同一所大学并相恋了。失踪音信多年的夏羽绯与威廉本身就颇具渊源,而知道了夏羽绯与威廉相爱的林旖旎,却与其反目成仇……
  • 贤圣集伽陀一百颂

    贤圣集伽陀一百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对于青少年而言,文理分科,大学专业填报,毕业选择工作,青少年往往不知所措,作家余闲面对这个迫切的时代命题,磨剑六年,再推力作,对青少年人生规划给出了与时俱进、更加清晰的指导,本书的主人公杨略意外遭遇车祸,人生随之陷入迷茫:是优游卒岁,得过且过,还是重整志向,重新出发?爱子心切的杨父用了十堂课告诉他:人生意义在于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人生目标。通过了解自我的优势、兴趣、价值观和个性,了解社会的需求,知己知彼,合理规划人生,加以坚韧的意志、和谐的心态,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杨略和身边的朋友收益匪浅。通过测试与实践,他们逐渐确定了人生目标,为日后大学专业的选择做好了充分准备。
  • 儿子的选择

    儿子的选择

    丈夫去外地打工,没有给家里寄回一文钱。她靠卖水果抚养着可爱的儿子。他回来了,变成了大款。欢喜之后,他告诉她:这次回来,是要和她离婚。因为他在那个城市,又找到一个小他十余岁的女人。站在判决厅里,法官问儿子:你跟谁?由你自己选择。儿子毫不犹豫地说:我跟爸爸。她流泪了,儿子,妈妈对你那么好啊…儿子跟爸爸走了。她孤独度生活在屋子里。母亲病了,她把钱花光了。还是城管人员帮她度过了难关…..她收到了一笔钱,落款是:我爱你….她迷茫了,仿佛看到那个人…..
  • 古董局中局(大全集)(夏雨、魏晨主演)

    古董局中局(大全集)(夏雨、魏晨主演)

    由夏雨、魏晨、阿丽亚主演的《古董局中局2》正在热播。这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古董的一切,必读《古董局中局》! 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一个突然到来的访客,把平凡的古董店店主许愿带进了一个做梦都想不到的阴谋中,一件坊间传说的稀世珍宝,竟然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几十年前做的局,竟然已经编排进自己的命运。
  • 云仙笑

    云仙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久情深,慕少的妻子!

    婚久情深,慕少的妻子!

    为求打赢官司,她签下一纸契约,成了他名副其实的妻子。他以夫妻之名,步步紧逼,一场无爱的婚姻博弈,她把一颗心输给了秦慕北。秦慕北,S市最负盛名的金牌律师,被誉为最具商业价值的男人。以爱之名,将她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当冰冷的手术刀剖开她的肚子,那一刻她泪如雨下,“秦慕北,我一定会让你血债血偿!”三年后,她作为神秘嘉宾出席他的订婚宴,以袁太太的身份羡煞旁人。他将她抵在墙上,恨不能将她囚禁,“江暖心,只要那张契约还在,你一辈子都只能是我秦慕北的女人!”“你错了,我们之间的交易三年前就已经结束,”她伸手,轻抚男人的脸颊,曾经的最爱,如今变成蚀骨的憎恨,“你也不想让人知道,大名鼎鼎的秦律师竟然犯了重婚罪吧。”“那又如何!”他精心布局,为的不过是要她堕入地狱,却不曾想,看到她与另一个男人谈笑风生,那一刻,有一种痛,深入骨髓。如若不是一开始的阴差阳错,再见也不过形同陌路。——江暖心
  • 武逆三界

    武逆三界

    混沌初开,盘古开天辟地?然而,所有人对这一句话皆理解错误。是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还是万世之前早已留下的种子?一名普通白领,修仙术,战百年海盗,斗僵尸之王,与魔界部族称兄道弟,当以为见到曙光之际,竟发现原是一个天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