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3800000013

第13章 新甲应策

如果是其他人问,又或者是其他时候,陈新甲不会说实话,以免被人听到,传到那些有心人耳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现在他位置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会被下旨论罪,又是面对国本,未来的皇帝,所以他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微微一思索,拱手道:“殿下,恕臣直言,我大明开朝三百年来,鼎定九边,海晏波平,卫所制曾经功不可没,但实至今日,卫所制却已经是弊端多多,不合时宜了,全国在册的卫所兵有百万余,但真正存在的连五十万都不到,能战的就更是少了,不论面对关外的建虏还是中原的流贼,卫所兵都一塌糊涂,毫无战力,但偏偏朝廷每年在卫所兵上耗费银两众多,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因此臣以为,要想外抗建虏,内平流贼,卫所制必须有所改变。”

陈新甲所说,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却是一种态度的展现。

而朱慈烺要的就是这种态度。

“陈部堂以为该怎么改?”朱慈烺不动声色的问。

“去冗员,选精锐,信号令,责屯种!”陈新甲道。

朱慈烺微微点头,陈新甲所说还是很有章法的,这个兵部尚书也不是白做,还是有点才能的,于是再问:“如果朝廷决意整顿卫所,陈部堂,你能担此重任吗?”

陈新甲吃了一惊,太子此言可是有僭越的嫌疑了,陛下没有令,内阁没有拟,军制改革这么大的事情,太子怎么可能可以妄言?犹豫了一下,随即在马上拱手,朗声回答:“只要陛下有令,臣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陈新甲回答的四平八稳,朱慈烺却是暗暗叹口气,他当然知道自己刚才的问题有点僭越,正是因为僭越他才要向兵部尚书发问,兵部和其他五部不同,其他五部都可以是循规守旧之辈,兵部却不可以,现今内外兵事不乱,大明节节败退,非有睿智通达,能大破大立之人担任兵部尚书不可,如此方有可能挽回颓势,但看陈新甲将“陛下”顶在前面,显然是没有革故鼎新的决心,非“改革”之才。

也是,历史的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从商鞅到张居正无不如此,陈新甲并不是什么大才,有所忌惮业是正常。而且军制改革关乎大明国运,改好了,大明中兴,改不好,大明就玩完,如此艰巨的任务,确也不是平庸的陈新甲所能承担的。

“对于流贼,部堂又怎么看呀?”

对陈新甲有了清晰的判断,朱慈烺换了一个话题。

陈新甲不明白太子的话题变化为何如此剧烈?不过他也乐意改变话题,于是朗声回答:“殿下,流贼都是乌合之众,虽然势大,但却难以成势,我大明的心腹之患仍是辽东。”

朱慈烺笑一笑,陈新甲虽然有点干才,但终究是缺乏战略眼光,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帮忙,再过一百年,建虏也不可能攻破北京,在汉家江山上建立满清王朝。所以,大明的心腹之患并不是满清,而是李自成。但李自成并不是天生就是流寇,如果丰衣足食,国泰民安,鬼才愿意造反,所以归根到底,大明朝的问题还是两个字:民治。

至于建虏,只要紧守山海关,重兵屯于蓟辽,加强沿途长城要塞的防守,堵死建虏绕道蒙古侵袭大明的路径,再配合平辽三策,坚壁清野,不出五年,建虏必乱。

看来,陈新甲终究不是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见朱慈烺忽然不说话了,陈新甲微微忐忑,难道是自己说错话了?

想要问,但又不敢问。

“陈部堂对辽东又怎么看?”

朱慈烺问。

陈新甲精神一振,辽东才是他的强项,也是崇祯任用他为兵部尚书的原因。。

陈新甲滔滔不绝的讲。

朱慈烺静静听。

没有什么新奇的,无非就是扼守关隘,烽火示警,辽人守辽,空话大话一堆,没有提出一个有用实际的策略。

最后,陈新甲终于说到一个还算有用的策略。

那就是彻底关闭马市,不使一粒粮食,一斤生铁流入建虏。

这也是朱慈烺向父皇提出的建议之一。

不过朝堂之上却有朝臣提出异议,蒙古人虽然向建虏臣服,但因为有马市的存在,所以他们并没有全力帮助建虏,一旦断绝马市,就等于是彻底将他们推到了对立面,为了得到粮食和布匹,他们必然也要兴兵寇边,到时,建虏在山海关蓟辽,蒙古人在宣大,两路夹击,以朝廷现在的兵力,必然是左支右绌,无法应对。

再有,一旦关闭马市,朝廷的战马从何而来?没有战马,朝廷又何以剿灭流寇,收复辽东呢?

所以,彻底关闭马市之策在朝堂上讨论了好几次,始终没有定论,最后采取折中之策,决定缩小马市规模。

明末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员短视,相互扯皮,蒙古人既然向建虏臣服,就已经是大明的敌人了,又怎么能奢望他们看在马市的份上,跟建虏三心二意,不全力帮助建虏呢?

而崇祯也被朝臣们唬住了,这么明显的事情,竟然也下不了决断。

朱慈烺心里有火气,但他是太子,不是皇帝,朝政大策终究还是要听父皇的。

“蒙古人不足虑,他们已经安逸一百年了,没有建虏坚持,他们绝对不敢单独寇边,宣大府的精兵对付不了建虏,但对付他们还是不成问题的。”陈新甲说。

朱慈烺点点头:“但精兵需要良将,我忧心的是,曹文诏曹变蛟之后,我大明已经没有良将了……”

“殿下过虑了,我大明富有天下,英才辈出,只要悉心选拔,岂能没有良将?”陈新甲安慰。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说:“刘肇基倒是一员良将,可惜负罪在家。”虽然对陈新甲的个人才能没有太大期望,但兵部尚书这样位置却可以做很多事情,且陈新甲是父皇的心腹,说起来还是要拉拢一下的。

刘肇基,明末抗清名将。崇祯十三年,任辽东副总兵,与曹变蛟等人合兵击清军于塔山、松山,并率士卒千余人救吴三桂于杏山,但被人诬以临阵退却,被督师洪承畴罢官免职,历史上,一直到崇祯十七年,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才被朝廷重新起用,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衔。

1645年3月,清军包围扬州,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入城守北门,城破之后,刘肇基率部400人与清兵死战,格杀数百人,终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副将乙邦才、马应魁、庄子固等皆同死。

刘肇基不但良将,也是忠臣。

这样的人,不应放在家里。

“臣明白了。”陈新甲心思通透,立刻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

身为兵部尚书,他有举荐总兵的权力,只要不是有太大争议的人选,皇帝和内阁一般都会准许。

“本宫听说,蓟州总兵白腾蛟统军不严。”

朱慈烺淡淡补充。

陈新甲有点为难,但终究是点头:“臣明白。”

太子上一句是暗示起用刘肇基,这一句却是明示刘肇基使用的位置。

如果是空缺的职位,立刻就可以上任,但如果有在任,就只能撸掉或者调职了,太子说“统军不严”,暗示他撸掉白腾蛟,不得给白腾蛟调职,这样一来就比较麻烦,需要陈新甲动一番脑筋和手腕。

陈新甲不明白太子为什么对刘肇基如此看重?但太子既然提出了,他就不能拒绝,只能想方设法的完成。太子是国本,未来的皇帝,如非是有圣命,否则没有人敢得罪太子。对于太子的命令,能遵从是一定要遵从的。

朱慈烺为什么要把刘肇基安置在蓟州?很简单,今冬十一月,建虏将兵分两路,一路从界岭口毁长城边墙而入,另一路从黄崖口入寇,两路兵锋直指蓟州,历史上,蓟州很快就陷落,因为蓟州陷落的太快,援兵来不及组织,所以明朝的防御陷入被动,其后建虏经北京,分道南下,连克霸州、河间、永清、衡水,转攻山东,将河北山东掳掠一空。

今世要想避免这场悲剧,蓟州是重中之重。

现任蓟州总兵白腾蛟是无名之辈,没听说他有什么事迹,所以必须撸掉。

朱慈烺不奢望刘肇基能打退建虏,只希望他能多拖延几日就好。

“山西总兵李辅明还没有回山西吗?”沉思了一会,朱慈烺又问。

李辅明,参加松锦之战的九边总兵之一,松锦决战前夜,他随着王朴吴三桂一起败逃至塔山,历史上,他和其他败逃的总兵都受到了皇帝的斥责,崇祯十六年冬天建虏进犯宁远,李辅明被任命为援剿总兵,星夜驰援,最后力战死于阵中。崇祯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

李辅明虽然在松锦败逃了,但他知耻而后勇,宁远血战挽回了自己的声誉。

朱慈烺想:李辅明不是名将,没有赫赫战绩,但是忠臣,放在宁远久后必死,既然是山西总兵,就让他回山西最好,李辅明回了山西,就可以把周遇吉调回京师,等到今年冬季,建虏绕道蒙古寇边的时候,我手里就能多一张牌。

“李辅明还在宁远修整,收编败兵。”陈新甲回答,心想这我可办不了,松山败了,塔山杏山撤了,宁远已经是山海关外唯一的大明城池,宁远城城池坚固,非塔山杏山那样的小城所能比,皇帝不会轻易放弃,李辅明也不能离开宁远。

朱慈烺知道这一点,所以只能轻轻叹口气。

大明忠臣烈士众多,虽然他竭力全力,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救的。

就如汪乔年。

同类推荐
  • 世界帝国史话 拿破仑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 拿破仑帝国

    本书讲述了拿破仑·波拿巴从普通的科西嘉岛民到建立拿破仑帝国的传奇故事。他是无与伦比的军事家,创造了无数大小战争奇迹;他又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展自己的帝国,但最终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帝国之业。拿破仑的军旅历程虽然是悲剧性的,但这从来就没有掩盖掉他杰出的军事才华,掩盖掉他那令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都望尘莫及的众多军事奇迹的伟大价值,更没有减少人们对拿破仑的缅怀和敬仰。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本书QQ交流群:672482759。
  • 天藏

    天藏

    《天藏》的故事从贾二太爷疯癫开始讲起,记载了一个满载华夏农耕文明的富有村庄,几年内变成万户萧疏的过往。整部小说不但鞭挞了封建社会贪官误国的丑恶行径,而且向读者揭示了千年秦商衰退的历史原因。书中人物十三爷,为救村庄舍生取义;二夫人知书达礼,一心保村却受到官府迫害收监,最终加入反清的义军;山匪舵主羊拴儿为爱情千里北上,从打家劫舍走上反清之路。
  • 九洲之魔临天下

    九洲之魔临天下

    这个是乱世的时代。属于英雄的时代。属于枭雄的时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只在谈笑之间,。。。。。。。。。。。。。
  • 我的抗战

    我的抗战

    揭开密封的岁月档案,重现罕知的中国炼狱,60年来真实惨烈的抗战口述,300位亲历者全景还原历史真相。
热门推荐
  • 寻仙少年

    寻仙少年

    杨通莫名从地球来到一处修仙的世界,这里有未知的旋律,音符,要想修炼竟然要靠杨通带着的那块螺形助听器,且看他是如何用这块东西吸收那些音符,成为一代人祖!
  • 七彩就业路:大学生求职历程纪实

    七彩就业路:大学生求职历程纪实

    本书记录了云南农业大学32名学生代表在就业路上的心路历程,通过他们的切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所想所悟。
  • 付二代

    付二代

    父母是出身平凡的一代,而我是要学着付出的第二代!付裕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学毕业后在某机械公司做机修。他生性乐观开朗却又满足于现状,谈吐幽默风趣却又安静不喜言表,除了抽烟无不良嗜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富二代钱少炜,钱少炜看似是一个无知莽撞其实聪明且感情细腻的青年,他喜欢付裕的直白和幽默,从第一次相遇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两人之间的友情却因唐雨的出现发生了变故,在爱情、生活、工作中该如何取舍,付裕做出了如何的抉择,敬请看《付二代》!
  • 布萨文等

    布萨文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有毒:甜妻,请小心

    豪门有毒:甜妻,请小心

    身为个孤儿,似乎前半生的好运气都用来攒着,为了遇见顾同泽。他,神秘忧郁多金;他,热情宠溺又敏感疏离富丽阴暗的庄园,暗流涌动,遍布杀机。揭开真相,是令人难以承受的泥泞过往……离开了他,我才开始成长。吸你吸过的烟,品你品过的酒……改名换姓,仍旧抹不掉你给我留下的痕迹。“我本来所求不过是一段安稳的婚姻,却不料搭进去了一颗真心……”“婚姻中或许还有平等可讲,而爱情,真的是成王败寇。”再次相见,抛去所有粉饰,能否再续前缘?
  • 鸾凤成鸣

    鸾凤成鸣

    顾韶光被他捡回去之前,是个多灾多难的乱世顾孤女。傅余年是个白切黑,看似儒雅矜贵,实则诡计多端。从落魄到富贵,顾韶光都没能逃开傅余年的掌心。宅门深院,因为有了你,才有了光。先生,论喜欢你,我可是天下第一呀!投桃报李,庶女嫡女,她只坐看风卷云舒,花开花落。佳偶天成,鸾凤成鸣。
  • 兽妃不当宠

    兽妃不当宠

    世人皆道,将军府嫡长女其貌不扬,更是无知暴躁。却不知,那副丑陋的皮相下又是何等的倾城妖娆。他是神秘的地下皇帝,却甘愿折服于她的裙摆之下。他以师父之名将她囚禁于身旁,她说:“师父,待我长发及腰你娶我,可好?”“待你长开,为师必定以这天下为聘。”当他不再是原来的他,她与他又该在这茫茫人海中何去何从……
  • 步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步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名剑之死(二)

    名剑之死(二)

    前面就是通往家中的路,中午的阳光刺眼地打在灰白路面上。家门就在眼前,艾小梅三步并作两步闯进去,无论是前院还是后院,所有地方都寂静无声,只有慢慢咀嚼草料的骡子,和自然盛开的花朵在空中摇曳,艾小梅习惯性四处张望了一下,她什么也没看到,所有的摆设都如离开时摆放妥当。艾小梅打开衣柜准备换衣服,下意识地看了柜底一眼:那是她放捡来的烧焦残肢的地方。它不在那里。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