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8900000004

第4章

天下分为九州,其中豫州界居中,而又最小,南北往来七万里,凡夫百姓若是驾乘马车只是单程,马不停蹄也要走上一年两载,从前赤壁与青泉在淮叶河隔江而治,赤壁在南,大肆兴建佛寺,招揽外地各个州界僧人,便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说法,现今赤壁一统豫州界,寺庙便只多不少。

许上林不好百家之中任何一道,只对他们的学问教义有些感兴趣,昨日去越林书院,送走诸葛松与何长敬后,便听了下午一场佛说,听闻一句“行直何用修禅”,现在便以小篆写在宣纸上,引得身旁孩童拍手叫好。

孩童正是陈郭之子陈开道,今日是许上林要去水井处讲学的日子,陈开道早早起床来到酒铺,便看到许大哥在提笔写字,看到宣纸上一句后,陈开道抬头问道:“许哥哥,禅是个什么东西?”

许上林将宣纸铺在桌子上,道:“我也不知道啊。”

小男孩哦了一声,不再多想,许哥哥都不懂,自己不懂也不丢人啊。

陈开道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伸手小心翼翼摸了下宣纸一角,道:“许哥哥,这纸要很贵吧?”

许上林笑道:“不贵,三文钱一张,算不上中等材质,李松经家的铺子就有的卖。”

陈开道又哦了一声,孩童们从小受教便跟着许上林,对一些书上必知古人还是有所了解,五千年千年前仓颉造字,两千年前蔡标造纸,便将宣纸造出了三六九等,而六百年前顾铭改纸,使得人人用得起也能用的到宣纸。

先前问许上林,只是孩子想与许哥哥多说上两句话罢了。

许上林站起身来,到破旧柜子边,翻出来一本用竹简所作书籍,封皮写有《论语》二字,转过身来,以竹简轻轻拍了下正在专心看宣纸上字迹的陈开道,轻声道:“时间到了,走。”

陈开道猛地站起身来说了一声得嘞,像个跟屁虫一样屁颠屁颠跟在许上林身后。

刚出酒铺关上门,转过头来就能看到巷子入口处人头攒动,不少孩童蹲在第一户人家院墙边聊天或是嬉闹,看到巷子内许上林,便赶忙站起身来,拍了拍屁股上灰尘,找到私下里各自划分的位置坐下,各个表情肃穆,称得上是严阵以待。

有些来此陪同儿女的妇道人家点头赞叹,许小夫子真是教学有方,自己家的烂泥都能被扶到墙头。

陈开道在许上林身后大摇大摆,趾高气扬,鼻孔朝天,别提有多狐假虎威。

许上林手握竹简,让陈开道自己找好位置坐下,来到水井前面,双手持书,丝毫没有倨尊神态。

许上林略微扫视一圈,笑道:“今日讲《论语》,若是觉得哪句话不对,便提出来。”

孩童们一一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只是心中不以为意,许哥哥从书里念的,那能有错?

他们只觉得许上林写的错字也是个新字,毕竟许老师学问通天嘛。

周遭行人不少,又是点相台问道时分,便有不少人驻足观看,若是京城本土人士还好,大多听过一个去年夺得亚元的越林书院学生,家住穷市崇文巷,每月中旬在巷子入口处讲学,也多少有些优越感。我京师书生,便是弱冠也有为师之姿。

当然也有些外来人士,不乏被称作仙人大能的人物子弟后裔,心里暗暗嗤笑,一届书生,能提的动二尺半的长剑?若真有那了不得的学问,怎么点相台问道没听过有人来自这穷市?

不远处城头上,守城将士手持长矛,笔直伫立,大多都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修为,站在城墙上俯瞰下方人流。

南门统领曹隽是四道府左首卫弟子,三年一轮换,今年开春便从长右山皇宫御林军副统领的位子上来看守京城南门,前几年便传闻修为已到通魂境。

一位时刻手持折扇的公子哥总是面带和煦笑脸,从下方拾阶而上,来到这城头,与曹隽并肩,正是昨日与诸葛松一同行走的何长敬。

曹隽对京城普通官绅家子弟并无恶感,好感当然也谈不上,但对类似青囊府医师,便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何长敬见到依旧绷着一张脸仿佛夹着沙砾的曹隽,笑哈哈上前,勾着曹隽肩膀,道:“曹老哥,过些时日我要去游历,途径冀州与兖州两界,听说冀州界臻雷府铸剑各个都是神兵利器,到时候给曹老哥买几个过来。”

曹隽熟悉这个何公子脾性,皮笑肉不笑道:“莫非何太史给了公子好些钱财?那臻雷府兵器价值天高,若何公子非要相赠,曹某也能收下,到时哪怕被师父骂上两句,曹某人也能忍了。”

何长敬嘿嘿一笑,收回搭在曹隽肩膀上的手臂,向前一步,走到城头边缘,居高临下,能看到崇文巷口,一人身着灰衫,手持竹简,面前不远坐着十几名稚童,摇头晃脑。

倒是曹隽来到何长敬身边,开口问道:“何公子此次游历,走的是文路还是武路?又或者是仙家修士的路数?”

何长敬轻笑一声,回过眼神,习惯性折扇拍打手肘,道:“我们青囊府这些穷酸郎中啊,走文武如何?仙家修士又如何?不还是给人看病救命再收钱嘛。”

曹隽点头,目光一同看往城下,道:“皇帝将大内长右山让出六峰给青囊府当衙门,又给了一峰给何太史当作私宅,确实能当的上穷酸二字。”

何长敬讪讪一笑,道:“皇命难违,皇命难违啊。”

曹隽呵呵一笑,故作感慨道:“确实当的上皇命难违四字。”

何长敬反倒不说话了,由着这个以往嘴巴同样能杀人的武夫说着,只是看向城下。

曹隽也一同凝视下方许久,道:“水井处讲学,若是让我来,周遭这么些人看着,膈应的慌。”

何长敬哈哈一笑,用折扇轻轻敲打曹隽肩头,“所以曹老哥是个修行路上练家子,许上林才是能与人解惑受多人青睐的小先生啊。”

曹隽点头,似乎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家师前些时日说让我与他去越林书院寻阎祭酒,求个与许上林游历半载的机会。”转头看向何长敬,“莫非他身上真有什么不可告人?”

何长敬装傻乐呵,笑道:“能有啥秘密?只是曹老哥你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何老弟我一个青囊府穷酸郎中,府制严禁尊崇书经,但总不能禁了我结交好友吧?”

身为四道府二把手大弟子的曹隽问道:“好友?有多好的交情?”

何长敬挺起胸膛,伸出一根手指,朗声道:“一天。”

城墙下。

许上林在此讲学,每月一次,每年十二次,持续三年之久,最开始时不过十四岁的年龄,从前阎师告诉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士皆可以为孔孟”,又怀着想让穷市周遭孩子们能有个书念,一来二去也就开始在此讲学,自打去年乡试得了举人,人才开始猛地多了起来。

总之京城下到百姓上至官绅,都知道穷市外有这么个读书人,各有各的看法与心思,但总的来说,还是夸赞要多些。

此时许上林手持竹简,走在孩子们座位间的缝隙,嗓音清和,念道:“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之后便能传来一句重复声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君子贞而不谅。”

期间能有半炷香时间歇息,便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时间,其实很多孩子在讲学散去后,在家中未曾看过一书写过一字,有的只是不想,有些就是家中长辈不愿了。

一位肤色黝黑的女孩约莫七八岁的年纪,自己不知从哪找来的石砖不舍得坐,便蹲在一旁,现在或许是蹲的腿脚麻了,便站起身,双手抚着膝盖摇晃双腿,见到许上林走到自己身边,便麻利停下动作,嘿嘿一笑,伸手指了指脚边的石砖,尽是炫耀的神态。

女孩身边隔了约莫两三尺距离的男孩见状,兴许是觉得许哥哥看向那个臭黑蛋,自己也想让看上两眼,难道自己的长相还不如一个羊角辫黑丫头?

当下也站起身来,伸出手轻轻扯了扯许上林一角,后者侧过身,面带笑意,表情询问,“屏北,有事便问。”

被叫做屏北的男孩眼珠子不停转动,精明的很,问道:“许哥哥,我昨天下午与父亲去往城内,路上都能听到越林书院的孩子在讨论学问,什么向阳花木易为春,再有过刚易折,过卑则安之类的,但我还听到他们说,越林书院大老师新教了一句话,好像叫什么真…”

说道这里,梁屏北便停下不说,在最后方坐在土地上的一个男孩双手向后撑着地,脑袋后仰,大腿压着小腿,大声接道:“叫做‘真他娘的有辱斯文’!”

说完这句话后,引得围观百姓哄声大笑,还有些外来驻足观看的士子微微一愣,也跟着笑起来,一个年纪不小但风韵犹存一两分的妇人脸色可就有些难看,想必便是这个男孩的母亲。

男孩反而颇为得意,若有若无轻轻哼了一声,只觉得自己比那个整天吹嘘自己相貌的梁屏北厉害的没边,前几天看到过个什么话来着?叫做矫矫不群!

许上林同样一愣,很快反应过来,伸手轻轻点了点两人方向,笑道:“话尾巴可以私下使用,后面有辱斯文几字可以与人言说,阎祭酒只是一时口误,当学生的,最是忌讳有样学样。”

孩子们心思纯澈,最后一句话当然能听得进去,但当然也做不到,谁要是不让他们学许上林,可是会跟他们发脾气的。

城头上方的何长敬在那个孩子说完后便捧腹大笑,好容易才缓过劲来,拍着曹隽的肩膀笑道:“看到没,我这好友交出来的朋友,学问可不差吧?”

曹隽答非所问道:“我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可真不是瞎说,饶是我这么粗浅眼光,也能看出那些孩子们多少沾了些那小子的光。”

何长敬猛然打开折扇,轻轻扇风,但时至深冬,城头上风刮的厉害,哆嗦了一下便默默收回扇子,唏嘘道:“人比人气死人啊。”

曹隽瞥了一眼他,道:“这话本府太史令能说,唯独你青囊府嫡子可不能说。”

豫州界青囊府医师为天下医师魁首,而豫州界居九州中央,因此青囊府郎中别称中医,曾有青州界大儒称赞“妙手回春何家子,悬壶济世医苍生”,因千年前九州大疫,豫州界医师何青囊腰悬青色葫芦下山,半旬时间便寻到苗头,而后四月时间,便彻底解决了当时九州各朝医师束手无策的瘟疫,后世便有了悬壶济世的说法。

因此曹隽才会对何长敬说,四道府太史令说得,唯独你青囊府嫡子说不得。

何长敬苦兮兮答道:“老祖宗太给人压力了啊。”

曹隽眯眼笑道:“听闻镇南将军府陆卿,昨夜去青囊府,差点跟何公子干起来?”

何长敬难为情道:“哪里哪里,在下让府里客卿拦住了那家伙,想必他应该没看到青囊府正门牌匾。”

一直笔直站立在两人旁边的守城将士下意识撇了撇嘴。

瞧见没,咱们陆大公子吓得青囊府嫡子连门都不敢出。

曹隽正要继续眯眼说话,何长敬忽地伸手指了指城下,笑道:“讲完了讲完了。”

曹隽顺眼看去,许上林正笑着与周围孩子长辈说话,孩子们等许上林回到水井前方后,一起弯腰作揖,模样很是恭敬,尤其是陈开道与之前那开口说话的孩子,恨不得以头触地。

最后,许上林将带过来的《论语》送给了梁屏北。

周遭孩子们虽有些眼馋,但却并没有一丝妒忌,毕竟每个人都是得过许哥哥送书的,这梁屏北不过是最后一个嘛。

周围围观人群逐渐散去后,许上林坐在水井边缘与一些不愿随长辈回家的稚童说话,回答一些别人听来觉得可笑的问题。

比如“我从此不敢看观音”这句话,那佛祖还能不能看?比如“君子行事当如青天白日”,若是碰上了阴雨打雷天当怎么办?又比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要是真真切切办不到又当如何?

许上林都有一一笑着作答。

京城南门门口一位方才豆蔻之年的姑娘急匆匆跑出城门,到了崇文巷附近后赶忙放慢身形,见到正在散去的人群后懊恼不已,重重跺脚,像是后悔今天晚来了这么久。

当她看到笑容和煦如春风的许上林后,两处月牙似的眉毛轻轻弯曲,衬着剪水双瞳便是最好看的风景。

可惜许上林正低头与孩子们说笑,未曾看到。

同类推荐
  • 九龙奇案录

    九龙奇案录

    辰御天代替天子,带着一幅虎画,去凌州府替老献王祝寿,却不想从此卷进了一连串的离奇迷案之中......
  • 他来自青城.A

    他来自青城.A

    清幽一出寒光闪,天下寻亲孝感天。锄强扶弱威严立,自古英雄出少年。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有谁能够说得清楚,权力上的阴谋诡计有谁能够看得穿。只道青城豪侠笑傲江湖,且看少年英豪叱咤风云。
  • 我和圣女有个约定

    我和圣女有个约定

    十二年前,一个小男孩救了一个小女孩,十二年后小女孩成了武林第一门派的圣女,名动江湖。多少江湖青年俊才想要一睹圣女仙容,可都一一遭到拒绝,圣女只说了一句话,我哥哥不同意。新书,请多多支持。(粉丝群:825503492)
  • 逸剑惊澜

    逸剑惊澜

    金皇统九年,完颜亮弑君称帝,改元天德,秣马厉兵,欲统天下。南宋王朝危如累卵,乞和不得,迁都临安,高宗更欲趋海避难。天下动荡,江湖风起云涌;深山少年,书写侠骨柔情;一人一剑,北拒金寇,南服大理,西枭夏首,东慑扶桑,中兴宋室!金熙宗、金海陵、金世宗、宋高宗、宋孝宗……粉墨登场;唐岛海战、采石之战……次第上演;惊天动地,力挽狂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宋辽英雄野史

    宋辽英雄野史

    从前有一个女孩,跟着父母远游祭奠先祖,遇见一个男孩,遭遇血雨腥风。终于三五好友,结伴勇闯江湖,又遇昔日故人,竟是江湖魔头。英雄血,女儿泪,终淡去,难道异日醉酒舞剑,旧情只能梦中寻……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

    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
  • 沙城年少

    沙城年少

    年少时光总是令人怀念,纯真无知而又快乐的年代总是让人回味。成长了,那些童真,那些欢乐也远离了。我所要讲述的是在一所乡镇中学历发生的故事,小镇少年的故事。90年代出生的我们,没有出生在城市里,而是在乡村出生,或许幸运亦或不幸,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童年的精彩。一直以来的文学大都是都市文学,讲述的是都市里的读书、恋爱时光,鲜少读到关于农村学子奋斗、恋爱的故事。其实,中国的农村真的有很多很好的题材,很多故事值得书写,值得发掘。我的这篇小说就是想反映一下中国90年代出生的农村学子的生活、恋爱故事,不同年代人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我想把很多人所不知道的农村学生的初中时光表现出来,谨以此致我们逝去的年少时光......
  • 九岁小女的田上人间

    九岁小女的田上人间

    一睁眼,便看到一农妇抱着自己一边走一边在傻笑!旁边的观众哧之以鼻:“这疯女人的女儿都丢人五六年了,不知道从哪里捡回来个野种。”九岁的离玉从小被家族的那帮混蛋关实验室里当小白鼠灌输了太多成人的思想!身小,心不小~!“玉,叫娘啊!”疯娘笑呵呵地捏着她的小脸流口水。她木然地叫了声娘!虎毒不食子!还了解到这疯娘本来有一位如意郎君,哪知一日飞黄腾达撇了糟糠,娶了富家女,成了一方商贾!家徒四壁?!那咱就白手起家!家族排挤?!等你山穷水尽!贪官不仁?!赌你抄家灭门!疯娘前夫不义?!让你一败涂地!疯娘不疯,还是俏丽佳人?!那咱就给你招夫,丞相行不行?啥?不行?那就王爷!王爷也不要?!疯娘莫非想要招皇帝?片段:3少年看着眼前所谓的“全自动插秧机”,他只是好奇研究一下!结果拆得七零八落,耳边是女孩稚嫩的声音,却异常的寒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不好……”很显然,这八十顷农田,在少年的眼里那是一片领兵的战场……本来拿刀拿剑的军人,个个一脸污泥,笨拙地跟着一帮农夫插秧种田!锄禾日当午!那日“当午"们,被“锄禾”日得很惨烈!在柴晞的眼里,喜欢就是喜欢,你不喜欢没关系,我喜欢就成了,况且我一定会让你也喜欢我!”
  • 消弭冲突:解决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

    消弭冲突:解决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剧烈变动,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也随之深刻调整,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日益增加,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且其频率和烈度仍在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成果,以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研究为主线,以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保障为视角和切入点,以田野调查为重要手段,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诉讼法学的严谨和周密,对这些事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相关机关处置措施的利弊得失,挖掘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性及引发这些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并从群体性事件的事前法律预防、事中法律化解控制到事后法律处置三个阶段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符合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需求的法律机制。本书以社会法学的广袤视野、人文关怀的博大胸襟和宽厚理论的坚实基础探讨和拓宽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思路,力求从根源上消弭社会冲突,达到解决个案兼惠及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
  •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1分钟打动领导说话术

    进入职场后,除了待人以诚,有一副好口才也是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面对上下级关系,如何用最简洁的话语既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而又能够让他人第一时间理解你的意思,这样的说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孩子健康成长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的100个细节,具体为:做人的16个细节、做事的15个细节、学习的26个细节、交往的16个细节、生活的27个细节等。每个细节的开头是点睛之笔,接着用经典故事做导引,并对故事进行深度解析,让孩子能更进一步认识细节的重要性。同时,每个细节后面都有一个“身体力行”板块,为广大的孩子提供了落实细节的具体指导建议,这些建议非常直观、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在很多细节的最后,还有“智慧背囊”和“小贴士”,不仅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每一个细节中所蕴含的不朽的智慧。
  • 欧琳达历险记

    欧琳达历险记

    本书创作于17世纪,为书信体小说之先声。写信人欧琳达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无数男子拜倒在其石榴裙。
  • 走出自己

    走出自己

    小小说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林华玉编著的《走出自己》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让你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李四说,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哪一年她总是一句,好像她已经习惯了,她无所谓了,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泡面人生

    泡面人生

    冲泡面被泡面冲到未来世界。尚呈扬,男,S城某工业大学大三学生。相貌平平,表情懒散,不肥不瘦,不高不矮,班级活动时,属于扔到人群里就找……得着,但是却不认识的那种人。简称:逃课专业户。逃课这事在大学里是个普遍现象。尚呈扬本身就具有二次元属性,再加上工科学校身边基友遍布,妹子寥无,上课积极性也受到了不小打击。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直接导致了他越来越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