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500000001

第1章 中国人一切靠关系

中国人复杂的人际关系

有一位美国青年,特地来到中国做有关“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的学术论文。他费尽苦心想要了解中国人常说的“有关系,没关系;没关系,有关系”的真相。他研究了整整一年,依然一头雾水,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样喜欢搞关系,而且搞好关系,真的在中国社会兜得转、吃得开,似乎无往不胜。

他最关心的问题,有下列三个:

首先,样样讲关系,对自由竞争的市场会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其次,讲关系的结果,还能够维持公平的法律制度吗?

第三,关系重于一切,怎么依法办事?对制度的破坏力、对法律的挑战性要如何因应?

这真是一位有心人,并且似乎抓住了问题的要点。相信这些问题也是现代中国人所亟待解决的。

首先,让我们想一想,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不是十分擅长搞关系?

请看我们对亲戚、朋友的称呼,除了六亲、九族、宗亲、乡亲之外,还有同学、同事、同行、同志,几乎稍微一牵连,便可以牵出一大堆关系(见图1-1),而且这些关系还有亲疏之别。不同的关系,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功能,牵来扯去,也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可见,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国堪称举世第一。

图1-1 中国人复杂的人际关系

中西方眼中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喜欢比来比去。有时候,喜欢比较也是知己知彼、进一步接近事实的好方法。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虽然二者都承认“个体”和“群体”的存在,但是彼此在“先后”的观点上截然相反。

西方人认为个体先于群体而存在,一切群体都是人为契约所造成的。所以,西方文化“个体重于群体”,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既具有自由意志,又拥有独立人格。比如,西方人吃西餐,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中国人看到西方人吃中餐,大家都点同样的食物,经常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不可以点不同的食物,大家交换着品尝呢?但是西方人的观点是:吃饭这一类的事情,完全是个人的行为,与别人无关。既不能对别人要吃什么表示意见,也不必关心别人到底要吃些什么。各自点餐,各自付费,与他人无关。

西方人认为:只有每个个体都自由发展,群体才可能自由发展。这正是中国人所不愿看到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各管各的,固然有高度的独立性,但是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淡薄了。

中国人认为“群体先于个体”,知道群体是天然形成而不是后天人为契约所造成的。远古时代,人的力气比不上许多动物,人的躯体也远比许多动物衰弱,但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完全是由于人能合群,有群体的思想。

有些人因此批评中国社会压制个体,侵害了个体的自由,妨碍个体的独立意志。其实,深一层想,中国人的观点是“在群体中完成个体”,通过群体的协助、提携和成全,个体才比较容易完成自我。

因此,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对中国人而言,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关系不好,大家不愿意帮忙,那么就算身处群体之中,也将得不到众人的协助。这时候群体等于一种形式,并未对个体提供实际的助益。若是人际关系良好,大家乐于帮忙,那么“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不但可以发挥集合的力量,而且“多人帮忙一人”,在众人成全之下,个体获益必然更大。有些人乐于享受群体的成全,却又抱持个人主义,吝于成全他人,有好处就想起个人,要求独自享受;有责任时想起群体,要大家一起分担,这种人只有独立性而缺乏自主性,受损最大。

这种“群体先于个体”的观念,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颇为重大(见图1-2)。

图1-2 中西方人际关系不同

群体既然是天生自然的,人际关系自然以“母子”这一最原始的血缘关系为起点。古代先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现代有许多家庭,由于父母离异,以致父子关系还不如兄弟姐妹关系来得密切而重要。父子关系再向外推,便出现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人,然后推及父族、母族、妻族等家族以及同一姓氏的宗亲,算是血缘关系的逐层开展。

血缘关系是中国人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环。中国人若是被骂为“六亲不认”,恐怕是十分不得人缘、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一人犯了大罪,按古法被判处诛灭九族,那就祸及父、母族及妻族,株连甚多了。

血缘关系再向外推,就涉及地缘关系。因地缘关系联系到一起的人,我们称为乡亲,意思是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在血缘和地缘关系之外,中国人还可以用同学、同事、同行、同志等关系,来拉近彼此的距离(见图1-3)。

图1-3 中国人的关系圈

中国人由近及远建立关系,目的在于通过团结、和合、融洽的精神,以获得众人的力量,来达成预期的目标。可惜现代有一些人,提起任何关系都是十分漠然,一副“又如何”的样子。这种人已经属于“六亲不认”而不自知,还有认为理所当然。和这种人交往,令人产生“一次已嫌太多”的感觉,希望下次不要再和他往来才好。

正当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催化剂

大家都追求成功,到底努力比较重要,还是机会比较要紧?我们认为二者都很重要。如果用公式可表示为:

成功=努力+机会

一个人想要依靠自己单独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当然可以通过努力和等待或创造机会以求获得成功。但是,努力还比较容易自主,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至于有没有机会、能不能创造机会,那就谁也没有把握,属于听天由命了。

如果获得了机会,自己也非常努力,是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在中国,个人能否获得成功还有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人际关系,它通常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

成功=(努力+机会)人际关系

假定努力和机会都为1,人际关系好坏会对成功的结果产生巨大影响:

(1+1)0=1

(1+1)1=2

(1+1)2=4

(1+1)3=8

从以上对比可见,人际关系良好,成功的概率会以几何倍数增加,真可谓事半功倍;反之,人际关系不好,会对成功造成巨大的障碍。

没有人完全依靠人际关系获得成功,除非他具有相当能力。但是,再高超的能力,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够顺利地成功,除非他痛定思痛,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改善。人际关系和成功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搞关系看成十分负面的东西,似乎好人从不搞关系,只有心术不正的人才搞关系。这样的心态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自然倾向于偏激和轻视。还有一些人,由于自己不擅长建造人际关系,眼见他人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获得利益,也可能基于嫉妒或不满的心理,对人际关系产生重大的反感。

与以上轻视人际关系的人相比,现实中,还有一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成功就是只搞关系,从而用心造成不正常、不正当的关系,然后用来营私舞弊、祸国殃民(见图1-4)。这种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弊端,的确使得许多人为之心寒,以致非常害怕人际关系,认为搞关系只有害而没有利,因此不重视也不研究人际关系。

图1-4 不正当人际关系的表现

关系有好也有坏,关系所产生的效果同样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际关系。有关系好办事,若是运用在合理的地方当然很好。自己人优先考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要不然有亲疏之别又有什么意义?但是,假公济私、因私害公,不能依法办事,那就是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绝对应该避免,以免危害公正的立场,违反自由竞争的市场法则。不过,在法的许可范围内衡情论理,仍有赖于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所以,要求别人对自己通情达理,仍需平日多多注意自己的人际关系。

不必小看自己,一下子就把人际关系及其效果都看成负面的东西。给自己一些信心,走向正当的方向,走上正常的途径。

同类推荐
  • 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智慧背囊)

    成长,是首特别的歌,从懵懂无知到情窦初开,从青涩少年到学有所成,一路走来,成长,带给我们多少感动与回忆,激情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当岁月流沙般泻过,当昨天已成为过去,多少如歌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徘徊,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受你喜爱的成长故事,以成长感悟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回味,有所感动…… 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与众不向的感受,带给你对成长的最美好的回忆!
  •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

    《18岁以后要上的人生觉醒课》通过一节节生动有趣的心灵瑜伽课,帮助18岁后的读者明白活在当下,必须掌握的人生道理,从而实现彻底的觉醒。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找回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情绪,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一本适应当下生活,不可多得的心理自助、个人修养读本。
  •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三十六计活学活用(25—36计)

    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的世界,人人者渴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人生顺遂。但想要在官场、商场、家庭和社会上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进而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一套高超的处世哲学与计谋是根本行不通的。三十六计是依据古代阴阳变化之理,以辩证法思想论述了战争中诸如虚实、劳逸、刚柔、攻防等关系,做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 社交女达人:交友建议,教你如何吸引男人找到男友

    社交女达人:交友建议,教你如何吸引男人找到男友

    本书将帮你找到自己,让你了解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男人,并在他们出没的地方遇见他们;让你做你热衷的事,同时又能认识好男人;帮你重树信心!简单四步,立即执行!让你成为社交达人!
  • 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

    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太树。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都要从孩童长成大人。每一个好故事,都会给孩子们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由李超主编,精选了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在交友、为人、处事中的种种表现,会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懂得去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友情就像是一粒种子,珍惜了,就会在你的心里萌芽、抽叶、开花,直至结果,而那绽放时的清香也将伴你一生一世。《温暖心灵的友情故事》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青少年最佳的课外知识读物。
热门推荐
  • 激战珍宝岛

    激战珍宝岛

    珍宝岛的气温到了零下30度。冰雪覆盖了乌苏里江,放眼看去,银装素裹,一片白色的世界,四周静谧。但就在这片静谧中,七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上,中苏双方都密集地部署了百万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最复杂、最严密的阵地。当苏联阿穆尔军区的部队强行侵入中方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珍宝岛后,中国军队的忍耐不反击,令他们判断上出现了失误,他们向莫斯科最高统帅部发密电:现在可以考虑进攻中国了。莫斯科犹豫着,中国人连世界老大美国人都敢碰,何况是作为老二的他们,何况老大还在一边对老二虎视眈眈。
  •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探索经济学的路径

    为了让读者深刻了解作者在经济、金融学科上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作者将过去同行专家对有些著作所写的序言、所写的书评、作者自己所写著作的前言、后记以及对有些学者理论观点的评价、政策建议集结出版,希望通过此书梳理作者在进行经济学学术探索以外的很多真实想法和看法。目的是让同行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这种做法对同行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 弃妃重生

    弃妃重生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每年的六月初都会有几天很热。响午火辣的太阳晒得园里的花草全弯了腰,柳叶坐在窗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手扇闭目养神。五天了,柳叶的心已从开始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逐渐平静如一潭死水。想起刚醒来看见眼前古色古香的一切时心很慌,但却没笨到问你们是在拍戏吗?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工作人员,白痴才认为是拍戏,所以她倒霉地穿了。没想到宿舍那些花痴整天泡在网上看的穿越小说是真的!……
  •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经典

    本书精选了22家世界著名企业的营销案例,并从中提取了使其成功的营销法则。这些企业无不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所选案例很具有典范性。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众多因素结合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因素所决定的,本书选取的正是支持这些企业成功的营销精髓。我们努力将市场营销的原理渗透到每一个案例、每一个法则之中,希望每一个法则都能昼通俗地体现营销理论,方便读者朋友的理解和掌握。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霸天武帝

    霸天武帝

    “紫色天机现,绝世神功出!”看着天空的十个大字,古风神色恍惚,却突然被吸进一个巨大的漩涡!这究竟是天才的陨落,还是传说的继续…………
  • 贩私酒的老回回

    贩私酒的老回回

    伏天的北京城,象个大蒸笼,热得人没处藏没处躲的!只有一清早才凉快会儿,可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不睡会儿舒服觉。不信您看看安定门外护城河北岸早已人影绰绰了。这里有梨园子弟对着城墙“啊啊啊”、“咿咿咿”喊嗓子的,有一步三晃提笼架鸟的老少爷儿们,有撇哧辣嘴胳膊上架鹰的,有围树转圈儿走八卦的,有两手划圈儿练太极的,也有舞剑耍大刀的……。等老阳儿一冒嘴,这些人就渐渐地散了。可那紧傍护城河边儿上的“雨来散”茶馆该座儿多起来!
  • 灯火燃起

    灯火燃起

    只需要点亮一盏灯火,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你以为会有很大的改变,不过其实没有什么改变。
  •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你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走入了职场,要怎样才能把事做好、把人做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社会、融入到职场?这里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所谓人情世故,是指与人交往中的博弈与礼数。这在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当今社会尤为突出。对于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而言,若想在人际交往中站稳脚跟并最终胜出,的确是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才算走好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才能迈好踏入社会以后的每一步。
  • 何处春风暖寒阳

    何处春风暖寒阳

    “萧仲川,你有没有爱过我?”曾经也有一个人这样问过薛嘉琪,她只觉得可笑,现在到她问别人了,她只觉得悲凉。萧仲川说:“没有,从始至终。”因为他的父亲害得他家破人亡,他可能会爱上仇人的女儿。可是,最后,他真的爱上了,她却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