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36300000001

第1章 楔子

来源:《最推理》2011年第17期

栏目:优子·夏

那是一把二十四骨的纸伞,伞上绘了一只羽翎纤长的彩凤,细雨沾湿了伞面。执伞人穿一双墨绿的绣鞋,在京城的朱栏玉栋下,缓缓游荡。

张铭不过是一个送菜人,他挑着沉甸甸的青菜,走在通往朱府偏门的石桥上,忽然,他看到了一个人,一个绝色美人。细风吹起了美人的面纱,张铭看到了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看的女人,虽然那女人的脸,自得透明。但那的确还是张铭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看的人,因为在那之后,张铭就死了,张铭觉得,自己死的时候,好像还闻到了那女人身上轻柔的香气。

刘连是一个文人,文人天生喜欢吟咏美人,刘连卷起了一幅仕女图,因为他看到了比画上仕女还美丽的女人,那个女人实在好看,她仿佛一尾透明银鱼,尾鳍滑过光亮的水面。可是刘连猛然发现,自己手里的仕女图,忽然插进了自己胸口。

韦典是个好官,但他更愿意别人叫自己清官,但清官却不会在妓馆里等一个妓女,所以韦典只承认自己是个好官。美人如玉,君子好逑,这并不是一件过分的事情,相反,对于正常男人来说,哪怕是一个当官的男人,追求一个美人总是件正常的事情。

韦典站了起来,因为他的面前正站着一位美人,这位美人的气韵实在高贵,韦典仔细端详着那位美人蒙着面纱的脸,忽然,面纱飘落,韦典想,如果自己还能发出声音的话,他一定会尖叫,因为那位美人透明雪白的面孔上,布满了青红交缠的血管,那些血管,好像马上就要从她脸上钻出来。

一剑,一人。

一把剑的好坏,不在于它价值几何,而在于他的主人是谁。

可是普通的江湖人,很难通过一把剑来认识剑的主人,这时候,阅读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了。

《很武林》是江湖中最出名的小报,而且,一旦你混江湖,你可以不知道这一届的武林盟主是谁,但你必须知道《很武林》的老板叫瑟琴。

瑟琴老板不仅是个生意人,还是个武功高强的生意人。正因为这点,《很武林》才敢写某某门主逛窑子没带钱被扒光了扔在街上而不怕被打击报复。

照理说,一个手握天下秘闻的人物,想当然该是个风流人物,但很可惜的是,瑟琴老板的的确确是个呆子,一个正直的呆子。

烟花三月,扬州的晴空阁暖光融融,水榭旁边,桃花勾人,粉淡香浓。

“瑟琴老板,这黄金千两算作定金,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紫檀木盘上堆了两层黄澄澄的金砖,晃得人眼花。

摇了摇头,瑟琴把盘子推了回去。

“林清,是我的朋友。”

医圣死后,天下第一的名头,或许不能如愿由医圣的师弟林清继承,因为在医圣的师弟成长之前,还有很多老资格挡在他的面前,比如南疆国师怀谷子。

想当年大齐军队深入南疆障谷毒林讨伐南人,死伤何止千万,这都是因为怀谷子驱虫用毒的本事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虽然屠杀齐国军人的血仇本都该记在这位阴狠的南疆国师头上。但怀谷子很会做人,不仅亲自救治大齐伤兵,更在大齐退兵之时,拉了十马车的解药,亲手奉上。

今日,怀谷子在南疆都城理州开坛讲道,吸引了大齐、南疆、晋国无数有志从医的青年儿郎。当怀谷子一身黑袍登上高十二丈宽五丈的汉白玉雕莲花讲坛的那一刻,千年古城理州刹那间便静了下来。

怀谷子望着坛下成千上万的民众,觉得很高兴。当然,对他来说,今天还有比开坛讲学更令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刚收到了一封信,那张信笺很薄,是藏在一本医书中送到他面前的,信里只有四个字:多谢国师。

同类推荐
  • 绣针

    绣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你怎么知道你的生命不是一场梦境

    你怎么知道你的生命不是一场梦境

    李静没事的时候还是会到楼上和王小米说体己话。她最爱说的话是,小米,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如果不是认识你,我和马构就不会认识,人家马构比我还小两岁呢,我这个年龄的女人不求什么惊天动地了,就是图个舒心,你表哥一下班就回来买菜做饭,家里活什么都干,你知道吗,昨天晚上他把我的鞋垫放到暖气上,他说女人最怕凉了。长这么大除了我妈,还没有一个人为我这么做过,我都感动得快要哭了。
  • 墙里的宝刀

    墙里的宝刀

    失败的抓捕西边的天际阴阴的,黑云只在天地相连的一条线上留下一丝淡漠的霞光。然而,毕竟只是六月的下午,毕竟大半的天空只有一层薄云,所以天还是很亮的。江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运动室里只有唐尧一个人,他赤着上身正挥汗如雨地击打着沙袋,每一次挥拳带动头部的摆动都会有汗珠甩出。他已经很累了,但仍没有停下的意思,依旧近乎疯狂地击打着。五分钟后,他累得倒下了。倒下的唐尧不停喘息着,除了紧盯天棚锐利的目光,他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疲惫的。
  • 山海经传奇:昆仑王朝(全集)

    山海经传奇:昆仑王朝(全集)

    少年艾昆突然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不仅能跟小课桌、小狐狸等说话,还在某一天一下子跳入了《山海经》的奇幻世界。在奇特的《山海经》世界里,艾昆摇身一变成了昆仑王朝的王子,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山海经奇遇记。他先后遇到人面兽身的笑面虎、坏脾气的盅雕、浑身着火的穷奇、会幻术的螺母娘娘、斗恶龙的琥珀蚁王、摄魂魄的蛇妖琴虫儿……由此引发出了一个个妙趣横生、超乎想象的故事。
  • 傻傻爱你(下篇)

    傻傻爱你(下篇)

    就在雪华认了娘的这时候,茂生跟爹打了声招呼,就走出了院门。他来到桃子家院门口的时候,上屋亮着灯,窗户纸上映出了几个人影。他马上从中分辨出其中一个是桃子的身影,心里像一潭似乎平静了的水面投进了一枚石子,掀起了阵阵涟漪……分别了那么长时间,他第一次看见桃子的身影,竟然还是这么冲动!他想冲进去,不顾其他人的眼神,仍然像在村西小树林里那样,把她抱在怀里,一边亲吻她一边说,你为什么不肯见我?害得我夜夜难眠!
热门推荐
  •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古代哲理诗词三百首

    该书选取了从汉魏到明清时期的近三百首富含哲理的诗歌,介绍创作背景,阐释诗歌主旨,重点突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所谓的“哲理”,既包含反映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哲学原理,也包括佛、道、儒家的教义,更多的是一些古人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中华名族创造的最高精神产物。相信今天的读者读来也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共鸣。
  • 早安,陆夫人

    早安,陆夫人

    【幻情+前世今生】前世,她是宁家用来换取利益的交际花。他是曾被她救过的现任燕北之王。宁家安排的订婚宴上,宁柠随意指向宾客,“他才是我此生非嫁不可的人!”被指中的某人立即宣布,“她是我陆少即将要娶的女人。” —— 今生,她避他,躲他,气他,怨他,只求换一身自由。他爱她,宠她,吃她,想她,只求每天能对她说一句早安。某天清晨,她终于受不了,“陆燊,我要跟你离婚!”“好,完事我们去离婚,只此一次,过期不候。”她咬牙,“一言为定!”事后,她却连大门都走不出去……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宙爱

    宙爱

    十九岁神秘少女撼动警界高层,身手竟在不经意中显现,如此强大的你,从哪里来?国际杀手联盟频现维城,名伶出笼,贵爵追后,是强敌争霸还是野气浪漫……警车之女轮番斗法,罗生之门好戏上演!背后的情人,同床的侩子手,谁在设计谁的人生?你要刺激,就给你一场酣畅淋漓的逃亡!
  • 帝皇征召之千古英杰

    帝皇征召之千古英杰

    今有吕布踏马而来,一戟斩灭星辰。古老的战车,一人手摇羽扇,挥手间布下绝世大阵。万古皇朝前,一人手持银枪,大喝“赵子龙在此,谁敢一战!”璀璨的星空古路上,一白衣青年缓缓而行,吟唱“今朝有酒今朝醉,好酒!好酒!”一位少年的崛起!一方盛世帝朝的时代!QQ群一(640227667)微信群天崖(1)微信群是作为一个福利群,节假日会不定期的发放福利,不过,在进群的时候,希望能够附带上一张订阅的截图。
  • 医只白鹤穿云来

    医只白鹤穿云来

    “芳泽立白鹤,清风逐流云”她叫楚鹤清,却不是楚鹤清遭天灾一朝穿越,青年教师异世成医者遇獠害一命呜呼,妙龄医才黎洛承异魂她,孙淼淼,本是二十一世纪大学文学教师,因一场意外来到架空的古代。这里獠害泛滥,尚医崇术,她以当世秘医奇才楚鹤清的身份,与身边的秘士一起历经人间悲欢离合,在战斗中收获感动。
  •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肝胆俱裂

    肝胆俱裂

    人人都知道城市的禁区里帮派斗争有多猖獗,就连警察都不会轻易踏足其中。本书是一个系列小说的开端,督察英雄·尼尔逊挺身而出,着手挑战这个难题。萨斯基亚·哈特利和她9岁的儿子在餐馆外被车撞倒,但尼尔逊督察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他接手的是一桩谋杀案,证据指向了凶残成性的克鲁团。正当他和警队一筹莫展时,两个妓女先后被杀,紧接着一起接一起的谋杀接踵而至……所有的这些似乎都指向了更大的罪恶,我们的主人公是否能把握手中仅有的线索,把疑案追查到底呢?
  • 素手倾天

    素手倾天

    她本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后,为他倾尽所有,将整个天下都送到他的面前。只为有朝一日,能与他并肩执手,共享江山。却被他亲口喂下毒酒,一剑穿心,投入井底。将本属于她的凤冠戴在了另一个女人的头上!众叛亲离,被心爱之人亲手出卖。她所受的苦与辱,定要他十倍偿还!
  • 姑父

    姑父

    我在浙江大学读书的第二年,刚开学不久,就收到父亲的信,照例是聊天,“你妈开始练剑——气功不做了,说是怕走火入魔,天天早上看她拿一支剑出门,我叫她‘亚马孙女战士’。”我笑了。在信的末尾父亲提到,“昨天姑妈来信,你姑父死了。”后面还有一句是说姑父死因的……我甚至不待看完后一句话,立刻把信纸往腿上一搁,为姑妈一家大大地松了口气。我只见过姑父三次。第一次是一九七三年,我十三岁,读小学六年级。那天我正和同院的月兰陶玲在我们住的那排平房前跳皮筋,突然见到有人站在我家门前朝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