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0100000006

第6章 弟媳偶像

弟媳宋琴悄悄告诉堂哥:她收集了堂哥发表在报上的所有文章。有篇文章,她能从头到尾背出来。捧着弟媳那本精致的剪贴本,李猛为“粉丝”弟媳怦然心动。

这是一个令人嘘唏不已的情殇故事。

李猛与宋琴是内亲。李猛和宋琴丈夫李富贵是同曾祖的堂兄弟。李猛大李富贵五岁,今年38岁,是哥。一米七五的李猛,带着一副金边眼镜,五官棱角分明,风流倜傥。他虽已过了而立之年,却仍不失一个白面书生的模样。十多年前,李猛在老家江阳市永宁县城读了高中。不久其父母因车祸双双身亡。李猛离开老家,来到蜀江市打拼。李猛语文成绩优异,自幼喜好写作,有写作天赋。他一边打工一边自修大学中文专业,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文凭,很快在《蜀江商报》当上了记者,成了“无冕之王”。在美女如云的媒体界,心地善良的李猛选择了儿时的邻家女孩杏花为妻。将她接出大山,在离李富贵家不远的一个农民安置小区里,购买了一套“小产权”房子。后来小有积蓄的李猛还买了一辆二手捷达。

相比堂哥,33岁的堂弟李富贵则命运多舛。他中等个子,敦实、皮肤黝黑、沉默寡言,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李富贵18岁就出来投奔在蜀江市开大公司的叔叔,在公司里当了一年的财务主管后,因为犯挪用公款罪被判刑蹲了七年监狱。刑满出狱,李富贵在虹桥劳务市场,碰上了也在那里找工作的当年公司的美女同事宋琴……

两人恋爱后,李富贵随宋琴回到位于蜀江城郊的柑橘村。

宋琴和爸爸妈妈原本住在邛崃市。外公死后留下遗嘱:将蜀江城郊柑橘村的那两间旧房,让当年下乡吃了不少苦头的小女儿李秀芳(宋琴之母)单独继承。由于宋琴的爸爸死得早,妈妈不想离开生活多年的邛崃。就让渐渐长大的宋琴到蜀江闯荡,住进了外公留下的那套旧房。

两间老屋实在太破旧太简陋,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结婚后,李富贵在建筑工地拼命打工挣钱。晚上和周末两天,他也不休息,一大早就揣上两个馒头骑着人力三轮车出发了,去城里的汽车总站一带接送客人。为了将来能过上幸福的日子,李富贵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总是停不下那勤劳的腿脚。午后,他实在饿得不行了,也舍不得花两元钱吃一碗面条,就这样一分分地攒,又一分分地省。两年后,李富贵硬是挣足了十多万元,将旧房清除,在原址上重建起了这座两楼一底的小洋楼。在柑橘村方圆几十里,李富贵这个外来女婿算个能干人,他对这个家庭立下的汗马功劳有目共睹。和街坊邻居一样,宋琴对丈夫的吃苦耐劳和踏实能干由衷地肯定。她内心感动不已。

由于李猛和李富贵在老家是族亲,出来后安家又隔得很近,他们常有往来。

杏花是个典型的村姑。虽然她个子不高,模样不算俊秀,右腮上还不合时宜地长有一个硕大的黑痣,但她心地善良,有内涵,是那种让男人感到“有嚼头有味道的女人”。杏花在老家读了高中,这在当地也算个“知识分子”了。出来与李猛结婚后,在蜀江市图书馆从事图书登记造册和管理工作。她平时酷爱读书,还让丈夫从单位带书回家给她看,古今中外,广为涉猎。此外,杏花一有空就泡在网上,阅读网络小说,也涉猎了各方面的知识,因此相貌平平的她,知识面却比较广,谈吐不凡,有层次。不仅如此,经过几年努力,杏花还考取了某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修大专文凭。生了女儿惠惠后,杏花辞职在家相夫教女当起了全职太太。

宋琴称杏花为嫂子。相比杏花,宋琴从小生在大城市边缘,个儿高挑,颇有几分姿色,且见多识广,谈吐和装扮都要洋气妖艳得多。

李猛有才,气质不凡。他反感嫖娼,却尊崇成年人之间的那份纯美的感情。或因为他的记者职业,或因为他的能说擅写,宋琴对这个堂哥平添几分敬佩。宋琴称堂哥是自己心中的“偶像”,李猛听了一阵脸红。多年前,堂哥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让弟媳难以忘怀:那天参加亲戚家一个老人的生日寿宴,李猛从厨房里端出来一碗米汤正要喝,被一个调皮的小孩鲁莽地一撞,整个儿泼洒在刚好路过的宋琴的屁股上。宋琴那天穿的是超短的黑色迷你裙,乳白色酽糊糊滑溜溜的米汤附在上面,如画了一张地图一般,很是扎眼。幸好米汤已经不烫了,不然会烫伤她那凝脂般的皮肤。闯下大祸的李猛十分紧张,他一边道歉,一边忙不迭地掏出纸巾擦拭宋琴的屁股和大腿上的米汤。宋琴被闹了个大红脸。饭后,客人们呼朋唤友纷纷去打麻将了。因两人都不打麻将,他们便在园子里闲逛。

他们来到河边的茶廊上漫步。小河沿岸的草木没有打理,小树杂草丛生,自然没有客人涉足。他们点了两杯素茶,端来竹椅,落座河边闲聊起来。一个是堂哥,一个是堂弟媳,因为一碗米汤,两人坐到了一起聊起了龙门阵。彼此都有一种愉悦的感觉。宋琴主动要了他的QQ号。

第二天一上班,李猛的QQ上就有一个名为“香香草”的人申请加好友。李猛同意了对方的申请,一搭话竟然是宋琴。一番寒暄问候之后,宋琴告诉李猛:“哥,上月你在李校长葬礼上读的那篇祭文,写得太好了。我当时用手机录了音,回家后,把那些句子都听写出来,至今都还背得。”

李猛很意外也很感动:“真的么?”

“真的。你的非凡才气和逆向思维,让我这当妹儿的好佩服啊。给死人写祭文,别人写出的都是悲剧色彩,可你却倒好——偏偏写出了乐观主义!我们在台下低着头,本来很悲伤,听到你祭文中有的句子,感觉很大胆,很经典。想笑呢。”宋琴将用手机录下抄写出来的祭文内容,整个儿拉进了对话框——

《你,就这样去了天堂》: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送别你——我们最尊敬的李文豪校长。大家都不许哭,要笑着送你。我们看你静静地躺在冰棺里,睡着了一般,那样的安详,那样的恬静。我尽量把声音压得低些、再低些,不要惊扰了你。

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躺在这里升向天堂的那一天。所以,你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或者后天。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生前,要精彩地活好每一天。所以,当活期已满,就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芸芸众生,生前,无论他是怎样的显赫尊荣,抑或怎样的穷困卑微,都会走向同一个结果,死亡。走的时候,过程大都一样。你先走,不断有人跟着来。黄泉路上,前赴后继,你不会孤独。

李校长,你走得没有遗憾。你儿女成器,一个在政府当了官,一个经商发了财。生命是一种美丽的延续。你儿孙绕膝,在享受天伦之乐中,完成了生命的传承。在生时,你在单位风光无限了一辈子,当领导时呼风唤雨,众人俯服。退休后,你用五年时间,游遍了我们没有走过的名山大川,尝遍了我们不曾品尝的山珍海味,玩遍了我们不曾玩过的东西。你在不同的景区租房三个月,全国所有的风景名胜,都成了你的后花园。

李校长,你这一辈子,值了。

你的殁年是65岁。若再往后“长寿”,也许,你就会渐渐地咬不动,吃不下,不消化,走不稳,看不明,听不清,裤子掉下来也不知道。把你一生中最灰暗最悲怆的那一面,无奈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所以,你在这个年龄走,最好。你没有老态龙钟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没有儿孙们翻着白眼为你端屎接尿。没有绝症的中期晚期,没有化疗放疗痛苦折磨和天价药费,也没有痛苦而徒劳的器官移植。你的人生,只有精彩。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无疾而终。就像你,活到点位的时候,不等油尽灯枯,不要濒危抢救。中午,你吃饱喝足,躺在藤椅上,在和煦的冬阳下打个小盹,只三五分钟,你就去了天堂。一切的一切,都免了。你走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省略了人们好多徒劳的、或者作秀的折腾,以及自己无谓的痛苦。所以,我们不为你的离去哭泣,我们为你平静地走向天堂,感到欣慰。

师说,天堂是个极乐世界。李校长,愿你一路走好!

……

天啊!宋琴你真的把我写的全文都录下来保存至今?!妹儿,我李猛此生有你这样的知己,足矣!李猛内心涌起一股热流,往对话框里发了一个“拥抱”的图标。

李猛进入宋琴的QQ空间,一抬眼就赫然撞见一张她的大幅玉照。在QQ相册里,有她数十张不同季节的单人照和与别人的合照。其背景有本地的高楼大厦,也有不知名风景区的奇山异水。她那吐露心事的“说说”里,有不少网友的留言……

让李猛怦然心动的还有一件事情:宋琴那天悄悄向他展示了她珍藏的一个有些发黄的精致的剪贴本。剪贴本上面收集张贴了几十篇李猛早年在各家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原来,这女人一直暗中关注着欣赏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堂哥,她是李猛的“铁杆粉丝”!李猛的心,被这个细腻执着的漂亮弟媳搅成一团乱麻。

那天宋琴在QQ上说:“哥,你的文章写的太好了,让人感觉好真实啊。”

李猛问:“你指的是哪一篇?”

宋琴:“《红枣林》。堪比冯德英的《迎春花》。”

“我有自知之明哈,哪敢跟冯大作家相比啊,妹儿在讽刺我哈。”

“真的。哥哥的文章里的有些情节,写得真的很美很美。它会勾起读者的同感(通感),让人想象丰富……”

“那你说具体点。”

“看了后,会心跳得慌……”宋琴随后发了个害羞的图标。

“哥哥,我能够把你的《红枣林》背诵下来,一个字不漏。你信不信?”

……

宋琴在一家中型食品集团公司当办公室副主任。随着阅历的递增,见多识广且青春靓丽的宋琴对丈夫的木讷老实颇有微词。那天公司老总发出悬赏令:重金征集公司生产的“苞谷酒”的电视广告。李猛接过宋琴手中的宣传单,将文中内容和要求仔细看了一遍,装进了夹包里。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李猛约宋琴共进晚餐。领她去蜀江市南门的“泰和号”餐厅,要了个包间,点了几个宋琴喜欢吃的菜肴,他们品着红酒,十分开心。李猛突然指着墙上的电视让她看。屏幕上正在播出宋琴所在公司的“苞谷酒”广告:

三国街亭,秋风瑟瑟,战马嘶鸣。身披红甲的狱吏身背长刀,押着西蜀大将马谡从莽原深处走来。诸葛亮神情凝重地走上前,含泪抚着他的脸,良久,问:兄弟,你最后一个要求是甚?马谡望着远方,从嘴里吐出三个字:“苞谷酒”。诸葛亮命人拧开一瓶“苞谷酒”,马谡仰脖一饮而尽!仰天长啸:“喝了苞谷酒!此生无憾!马某知足唉!来吧!”话语间,狱吏的长刀凌空一挥,天地间一片血光。

李猛让宋琴闭上眼睛,拿出一枚他用两万元奖金的一部分、专门给她购买的精美华贵的手镯,轻轻地戴在她的手上。

饭后,他们开车到了一家大茶楼的包间喝茶。

话题自然离不开各自的家庭和配偶。宋琴说,她的老公李富贵,在大多数女人的眼里,应该算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公。平日里对她照顾有加,呵护备至,唯命是从,百依百顺。她每天回家看到的就是老公拴着围布挽着衣袖,围着锅边忙乎的身影。家务事根本就不准宋琴做,苦活、累活更不让她沾手。平日里,富贵对她一脸的憨笑,唯唯诺诺。在宋琴看来,丈夫似乎并没有什么过错,对她好得连她自己都没话可说。可是,无论李富贵怎么努力,却始终走不进宋琴的心里。相反,李富贵越是这样,宋琴的心里越是别扭。慢慢地,宋琴的心里生出一种可怜来,她既可怜丈夫李富贵,也莫名其妙地可怜起自己来。

“哥哥,我宁愿要那种下班回家后翘起二郎腿,让我侍候的老公,宁愿要那种对我的不成熟和臭毛病,吆喝训斥的有脾气的老公。”宋琴可怜巴巴地说。

“为什么呢?”李猛问。他的脸上有一种很凝重的表情。他看着宋琴,认真地听着,眼睛充满了困惑。

宋琴的声音很是哀婉:“哥哥,我再能干,可首先是一个女人。我不需要武大郎对潘金莲似的百依百顺。我需要的是一个有阳刚之气的男人;我要的是一个比我强势让我自己佩服、让我的姐妹们都称道的真男人。比如,事业上他有地位有平台,生活中他有脾气有魄力,社会上他有血性。这样的话,我心服口服地归顺他,心甘情愿做他的小女人。李富贵没有血性,唯有顺从,我看到都想哭。”

说到这里,宋琴嘤嘤地哭了起来:“哥哥,我是个女人,我累了我困了我委屈了,我需要一个男人的肩膀靠啊。他李富贵根本不懂得自己的女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李猛没有出言劝慰,默默地递上一张纸巾。宋琴接过擦拭着眼睑,不停地叹息:“也许,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贱’吧。树上掉下的梨儿吃着不甜,非要自己爬上树去,亲自动手,辛辛苦苦摘下来的才甜。”

……

夜已深,两人都不看表,谁也不提“走”字。他们就那样静静地坐着,望着对方。他们坐得那么近,近得仿佛能听到对方的心跳。李猛感受着来自对方身体的特殊芬芳,宋琴几乎被眼前这个男人粗犷的气息晕倒,这气息有如一股强大的不可抗拒的麻醉迷幻剂,使她窒息紧张,全身酥软,胸腔里像揣了个兔子,扑扑乱跳……

近午夜时分,李猛费力地果断起身,拉开了包间门,开车把宋琴送回到她家的竹林边。

这一夜,没有故事。

宋琴的心里却泛起了一阵涟漪。夜里,她梦见了李猛。

几乎一夜无眠的宋琴,次日上班后,她就接到实验幼儿园蔡园长打来的电话。她迫不及待地在QQ上对李猛说:“哥,谢谢您!我儿子、您侄儿上实验幼儿园的事情搞定了。蔡园长刚才亲自打电话给我,让下周就去办手续。还是你行啊!”

那是上一周前,宋琴对李猛抱怨丈夫李富贵无能,儿子只能读教学质量一般的东街幼儿园,而她想找关系让儿子读市实验幼儿园。这样不仅离家近好接送,儿子还能在全市最好的幼儿园接受高质量的起步教育。李猛听了,表示愿意帮忙问问。事后,他使出全身解数,找到曾经采访报道过的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张涛,声称军军是自己亲妹妹的儿子,无论如何要请他帮个忙。没想到短短一周,这事儿就有了眉目。

“没事儿,这是我应该做的。”李猛用“雷锋式”的语言幽默作答。

宋琴回复:“唉,哥,可惜军军又不是你的儿子,凭什么是你应该尽的义务啊?还是我哥哥有本事,哪像我家那个窝囊废。军军要是有你这样一个爸爸,就是他的福气了。”

宋琴在QQ上留言:哥,下个周日,我休息。

李猛立马打出一行字:青城山,可是个放松身心的天堂啊。

宋琴回复一个“OK”的手势图标。

同类推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4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4卷)

    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孩子们的眼中,我已老了。可我不信。我真的老了么?我才71岁,比起我90多岁的爷爷奶奶,我还年轻着呢。我还能啃骨头,还能嗑榛子。我的牙齿一颗也没脱落。可这还比不上额特沃呢。她嗑起榛子来,比我厉害,连续嗑上一碗,也不皱皱眉头。别看她脸上淌着河流,站着山坡,心可年轻着呢。体格比我还要结实。她也才70整岁。我们在一起走过了那么多的岁月,彼此的血液都快融到一块了;彼此的长相都相像了。有时候从她的身上能看到我的影子,从我的身上又能看到她的样子。我们一同走路,一同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没觉得累。她常爱说的话是,人上了年纪,能吃能睡能走是福,有个伴儿陪着走路,更是福分。
  • 我是你的克星

    我是你的克星

    “听我说!从你进公司就注意到了你,把你带到身边做事也是因为不想你离我太远。你可以把我的表白当作一个项目预案,好好考虑!过几天答复我也行的,但是不要让我等太久!”
  • 北大路宾馆

    北大路宾馆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五子登科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1947年8月17日连载于北平《新民报》的“画刊”,作者因病未写完,1956年将书续完。小说描写了日本投降后,接收大员到北平,贪污、舞弊,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揭露了“五子登科”的“劫收”秘闻。所谓“五子”即:金子、女子、车子、房子、馆子。
热门推荐
  • 山海经传奇:昆仑王朝(全集)

    山海经传奇:昆仑王朝(全集)

    少年艾昆突然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他不仅能跟小课桌、小狐狸等说话,还在某一天一下子跳入了《山海经》的奇幻世界。在奇特的《山海经》世界里,艾昆摇身一变成了昆仑王朝的王子,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山海经奇遇记。他先后遇到人面兽身的笑面虎、坏脾气的盅雕、浑身着火的穷奇、会幻术的螺母娘娘、斗恶龙的琥珀蚁王、摄魂魄的蛇妖琴虫儿……由此引发出了一个个妙趣横生、超乎想象的故事。
  • 闪婚娇妻:总裁大人请离婚

    闪婚娇妻:总裁大人请离婚

    一不小心订下半年的假结婚合约,到期了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国集团继承人,却追着她要负责。她终于忍无可忍:”总裁大人,请离婚!“他挑眉:”看来我没有说清楚,结婚合约的期限是——一辈子。“
  • 临危受命

    临危受命

    战争中的洪学智将军洪学智说:“人的一生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贡献,干了哪些好事。”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他未曾退缩,始终迎难而上,坚守着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信念,他的出色战绩不仅使他名垂后世,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不负众望坐落在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的安徽金寨,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这个令人敬畏的地方,诞生了59位将军,其中就包括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
  • 神厨大小姐:夫君太贪吃

    神厨大小姐:夫君太贪吃

    云浅浅从小跟着厨神老爸学厨艺,好不容易学成了,参加了国际厨神争霸赛,结果因为比赛场上的一次爆炸,不幸穿越到了异世空间中的周国,变成了一个厨师的女儿,她的爹爹有个大酒楼,生意红火,可是她的三个哥哥两个只知道学武,一个一心扑在科举大业上,就在她的便宜爹爹愁的一身厨艺无人继承的时候,她挺身而出,爹爹,你的厨艺,女儿帮你发扬光大。于是,十六岁的浅浅,在她爹紧皱的眉头下,开始了“学厨”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神童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神童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天才小神医

    天才小神医

    她是误打误撞的穿越,却被一个凶狠的摄政王带了回去。她身为医生,原本只需要治病救人。但是现在怎么还有对付那些妃子呢?当她丢了心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当她需要被利用的时候,他居然能够狠下心。多年不见的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还能像以前一样吗?当她不在在乎的时候,他们之间又能够怎么样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哈佛教授的心理咨询课

    本书是哈佛大学多位著名的心理专家针对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咨询课,能为每个身处逆境的人打开另一扇窗户,找到希望和阳光。对于每个人来说,学生时期都是奠定人生基础和储存成长所需养料的重要时期,而处于这个时期的人却很容易被自我击败。人们在确立是非标准和重新自我定位的时候,对于从前所接受的理论和观念会重新审视,这个时候学会自我调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时代是自信与困惑并存的时期,针对很多人在心态上出现的盲点和误区,本书给予指向标一样的牵引。例如对于青少年的学习问题、交友问题、早恋问题、追星问题等,给予良性的、循循善诱的开导。
  • 云南风土记

    云南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丁玲的历史问题

    丁玲的历史问题

    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与当时的丈夫冯达一起软禁在南京,直到1936年9月离开南京。丁玲的“历史问题”,就是指丁玲这三年软禁期间的气节问题。丁玲的历史问题,从1940年到1984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六次审查,产生了六个结论。1940年,丁玲历史问题的第一次审查1936年5月,丁玲从南京到北平寻找党组织,未果,又回到南京。1936年6月,上海当时的中共负责人冯雪峰派张天翼在南京联络丁玲,之后,丁玲来到上海。丁玲说:“两三天后冯雪峰来,他很简短地问了我几句南京情况。我没有向他交代我在南京的错误。”
  • 最初的修仙者

    最初的修仙者

    新的时代来临,两世为人的张长空,在新时代作为修仙者的创始人,大道独行,张长空修仙是否独行?无数的修炼体系,一个个的职业在新时代争锋,谁能笑到最后?优胜劣汰,自然选择又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