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13600000079

第79章 公车私用

“庶子敢尔!果真是通敌之举,来呀,速去拿人!”

边上的李文定听后,嗷一声便窜了起来,马上就要叫人去捉拿奸细了。

通敌?怎么就变成通敌了,顶多也就一个窝藏包庇嘛,王浩赶忙开口辩解,“陛下……”

“文定稍安勿躁,此人不会通敌。”还是赵老大了解自己。

“王浩,跟朕说说你与那杨延昭的事吧。”

赵老大的语气极为平静,仿佛一点都不惊讶,甚至还让自己坐下来说。

看来小命是没有问题的,王浩也不藏私,从和尚带回杨延昭后藏在家里说起,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连还玉是如何替杨延昭做手术的事都说了一遍。

“哦?子正家那女娃竟还懂歧黄之术?”这个大宋朝的第一位女官,赵匡胤是很有印象的,这小子随军出征之后,诺大一个义学便由她负责管理了,是个有能力的女娃。

据说她家还藏了个神童,那日演出之时在舞台上指挥数百人毫不逊色军阵的小不点,至今想起仍让自己赞叹不已。

王浩听赵老大把注意点转到了还玉身上,心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作个铺垫,哪天也好将白衣天使这个职业介绍给你。

听完王浩的陈述,赵匡胤沉思良久。

这刘无敌也算是自己一生的宿敌了,后周与北汉国结怨颇深,因此从自己跟随周世祖帐下效力之时,便记下了刘无敌这个名号,说起来,自己也算是战功累累了,而在这个刘无敌身上似乎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时光荏苒,这一转眼便差不多有二十年了,想到此处,竟油然而生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来。

“陛下?”王浩见赵老大迟迟不表态将如何发落自己与小六子,不禁提醒道。

“将那杨延昭唤来,朕想见……不,还是朕亲自过去一趟。”

说着,便起身朝朝帐外行去,“文定同去吧。”

王浩闻言心中大喜,这明显是不准备处置的语气呀,难道是赵老大想亲自出马前去劝降?好事好事。

屁颠屁颠的随在赵匡胤身后朝着自己营帐所在的方向行去,李文定也一并前往,方才在帐外受刑的俞振倒是不见了踪影。

“浩子?这赵官家会不会把六子给宰了?”

帐外,和尚一脸担忧的看向身边的王浩。

“你想多了,观这情景,最多也是送回京城杨家软禁起来,我估计连押至城下为质这样的事,官家也是不屑为之的。放心吧。”

就在刚才,随着赵老大进到自己营帐,进去一句话还没说完,便被李文定轰了出来,想听些内幕消息都是不能。

只能等会自己问小六子了,想不到自己也有向他打听内幕消息的一天,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应该不会被马上带走吧?

赵老大进去了大概两刻钟便出来了,脸上并无异样表情,更没跟王浩交待什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就那样离开了,离开了……

难道已经劝降成功了?王浩一阵激动,赶紧窜进了营帐找小六子问个究竟。

“赵官家只是问了袭截辽国援军的一些事,其他的没问什么,只说到太原城下后便放小六离去。最后还让小六替他向爹爹带句话。”

“啥话,快说。”

“赵官家说,我们汉人的宿敌在北边。”

“没了?”

“嗯。”

“就这么简单?”

“嗯,王大哥,你们大宋的赵官家人还真不错。”

“那到了太原城你打算回去不?”

“自然是要回去的。”

“嗯,不错好样的,有骨气!哥支持你!”

嘴上这么说,王浩心里早就打定主意了,一到太原城就把你捆起来,想要回去送死,门都没有。

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王浩总算松了一口气,这赵老大果然够男人。

“陛下为何不趁此招降北汉的刘继业!”

回去的路上,李文定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朕何尝不想呐,刘继业刘无敌,此人有勇有谋,若朕得此人,胜得十万雄兵呐。然如刘继业那样的人,胸中忠义重如山岳,又有前朝旧怨瓜葛,要招降,难呐。”

赵匡胤蔚然一叹,继续道,“放其独子归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刘继元此人,生性暴戾,猜忌心极重,若得知此事,心中必然生疑,或能因此使得君臣失和。”

“可是陛下……”

“行了,此事便这么定了,还是先议一议如何堵截辽人援军之事吧。传令下去,令河东道行营马步军都监郭进,右千牛卫上将牛思进前来中军大帐议事。”

赵老大与几位将军商议军事去了,这自然没王浩什么事,放下心事的王大人感觉整个身子都轻松不少,早早的上了床,继续没有写完的情书……

所谓情书,只不过是用一堆华而不实的优美辞藻堆砌起来的废话,而且是通篇的废话,洋洋洒洒数千字,概括起来其实就三个字。

很久没写这玩意了,尤其是有了手机之后,从短信到微信,传递情话的方式越来越方便,而口中情话却是越来越短,也越来越直白,哪像以前,一句我爱你前面不写个千儿八百字的铺垫,是断断说不出口的。那种通篇洋洋洒洒一大堆废话的情书,现在的小年轻怕是不曾收到过的。

水了一大段废话的王大人略有得意之色,很久没写,功能有些退化了,不过拼拼凑凑,总算也是水出了不少字,就如现在。

只是不知道这书信写完了该怎么寄出去?据说军中有专卖的军邮使,明天去打听打听。

还有,不知道这情书会不会被老徐那家伙偷拆!尤记得前世自己写给老婆的第一封情书就是被老丈人偷拆的!

不知不觉,这身体变年轻了,心似乎也年轻了不少,都几十岁的人了,大半夜的,竟然在琢磨这样的事。

次日,赵老大又差海公公过来传话让自己过去一趟。

这些日子,似乎一下子面见老板的次数急剧增加了,这几日更是大宝天天见。

“王浩,将你那日在义演时用的那个,那个……那个什么画个图出来。”

赵匡胤说不清楚那玩意儿叫啥,半握拳头在嘴上比划了两下。

“陛下说的可是喇叭?”

“那玩意儿叫喇叭嘛?”自从上回的中秋义演上第一次见着那东西,赵匡胤就暗暗记下了这种东西。

拿个罩子扣在嘴上,虽然形象略有不雅,却能将说话的声响扩大数倍,这东西用在军阵上还是很有用处的。

尤其是战阵之上,若阵中有人以此为号,能将军令传达至每一位将士耳中,必能让阵营更为稳固紧密。

另外布置疑兵之时,用来扰敌之用也是一利器。之前喊话,都知道将双手拢于嘴边,怎会没人想到制作这么一个小玩意儿呢。

听了赵老大说要将这喇叭用到军阵上,王浩是有些小得意的,没想到连这么个小玩意到了这里,也能受到如此待遇。

战争,是一个复杂度极高的多人组织综合协作项目,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关系到一场战事的成败。

几千人的军阵崩溃,可能只是因为其中一个士兵行进的脚步慢了一拍,一场战役的失败,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掉了一枚马蹄钉。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战场之上尤为突出,用无数微不足道的细节,就是能堆积出一场战争的胜利,这一点也不夸张。

因此,尽管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喇叭,尽管心中有些小得意,然而,对赵老大的为人,却在此刻更加敬重了几分。

这个皇帝,虽然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得位不太正,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欺负了人家孤儿寡母,黄袍加身说着是被迫无奈,然而这种话估计也只能骗骗自己,大过年的带着军队出去溜达了两天,回来就是皇帝了,这种事,没有事先周密的安排计划,谁信呀。

不过这个缺点也用太过计较,像五代这种乱世,幼帝临朝的不稳定因素太多,赵匡胤有想法,不能保证其他人没有想法,至少这一次朝代更替是很温和的一次更替。

其次便是压制武将压过头了,可能是由于自己也是武人出生,深深知道武人势大对国家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太多,因此对武将实行了一系列的制约措施。

这其中包括杯酒释兵权,实行地方将领轮换制,以文抑武限制武将的升迁途径等等。

以压制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来维护稳定的统治,却没有想到长远的利益发展,不得不说,眼光是十分有限。

还有就是继承人的问题上,太过优柔寡断,这其中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然而不得不说不够果断,这也直接导致了自己死的不明不白,自己的两个也跟着死的不明不白。自己最小的弟弟也同样死的不明不白。

这么说来,赵老大这个人呐其实有点可怜,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算不上善始,烛影斧声死的不明不白,算不上善终,唉……

虽然高高在上,也是有诸多不如意呀。

至于优点,便不一一赘述了,可以说符合了一个作为帝皇身上所能具备的大多数优点。

伟人曾经在一首诗中将他与秦皇汉武唐宗并列,很多人不服气,说赵老大何德何能,只是为了诗词的押韵,完全是凑数的。

这点不作争辩,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没什么好争执的。

综上,尽管自己的专利,又被赵老大拐走一样,不过这次是心甘情愿的。自己能做的贡献也就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了。

不过也不能白给,事后,王浩隐晦的表示自己给家里写了封信,希望老大能够顺便给捎带一下。

王浩打听过了,用军中普通士兵的给家中捎信的信使,一来一回有时得走上小半年。

而赵老大不一样,每日都有专用的六百里加急,这几乎是朝发夕至呀。

尽管赵老大佯怒自己是个不肯吃亏的,尽是一副小商户的嘴脸,但最后还是召唤出了海公公……

同类推荐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未央觉得登州太穷,于是登州成为天下第一富庶府州。未央觉得皇帝太仁慈,于是赵祯横刀立马,操刀来到了前线。未央觉得辽国太欠,于是辽国被狄汉臣帅大宋铁骑灭了。未央觉得西夏太嚣张,李谅祚立刻去除国号,俯首称臣。不一样的宋时明月,不一样的晓风残月。新书《唐司命》,请大家收藏一下。
  • 大明东北军

    大明东北军

    落日寒鸦泣,血满英雄泪。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特种兵陈金穿越到鸟不拉屎的古代。
  •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日本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中国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血沃朝鲜半岛。万历抗日援朝的胜利,对亚洲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开历史迷雾,条分缕析,直击万历战争“命门”,并对其前后中日朝三国的历史走向等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深邃而富有新意。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带领读者领略历史风云变幻,并蕴含对于历史的精细解读和理性成因剖析,还原历史的真相,深刻的现实关照更是令人感慨深思,颔首称道!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本书QQ交流群:672482759。
  • 暗暗情生

    暗暗情生

    前世她一心训练,做任务。不了解人心险恶,以为渣男真心待她,却被渣男毒害。临死前方知一切都是假的,她才明白她的心给了谁。一朝穿越,现代的搏斗,古代的武功合二为一。冷漠的性子,坚定的心,却在看见他俊颜的那一刻全部瓦解。倾心助他!不管你是不是他,今生只为你!――穆灵雪
热门推荐
  • 霸道天子第一妃

    霸道天子第一妃

    重生一回,她只想安静的生活,可他的出现,却分明的告诉她,一切都已经不可能。既然注定成为帝妃,那前世欠了她的,害了她的,统统拿命来偿还!后宫三千,她不是最美貌,不是最贤良,不是最聪慧,偏偏却是最懂他,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男人,沉沦在她的温柔乡;看着害过她的仇人,一步一步被逼上绝路;看着自己走上权利的巅峰——她笑了,然而满手的鲜血,满身的罪孽却再也无法洗净,她再也不是那朵盛开在彼岸的白莲……然而,他却对她说:“你的罪孽,有我来扛!十八层地狱,有我陪你……”可他并不知道,他是她最后一个敌人,面对挚爱的仇敌她该如何逃脱?两人之间可还有继续的可能?
  • 一个人的行走

    一个人的行走

    情在左,爱在右,转身进入婚姻却左右不是。林槿平淡却矛盾的婚姻生活,芳子欲罢不能的婚外情,而晓秋执迷于感情的是非之中......她们该如何走过这一段尴尬人生?简单平实的岁月一点点地淡去铅华,曾经的至情真爱在指间却日趋单薄与尴尬,细想来,这一路行去,彼此之间流失的岂止是语言与情感,也许更有的是营营役役的人生里你我的疼惜与眷恋。
  • 斩法灭世

    斩法灭世

    诸教混战,三界崩离,法分万象……典籍散秩,传承没落,圣人不存,斩法灭世……传承不死,何人证道?新人新作,求支持,求收藏,求推票……
  • 奉子逃婚,绯闻老公太傲娇

    奉子逃婚,绯闻老公太傲娇

    六年前的一次意外让沈墨的人生彻底的颠覆,那一夜,她失去了一个女人最宝贵的东西,失去了青梅竹马的爱人,失去了最好的闺蜜,却神奇的多了一个生父成迷的儿子,直到萧氏的太子爷萧北回国……萧北以为自己今生今世都不会喜欢上任何一个女人,直到回国后的某天他在街头发现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小男孩,心头有了悸动,顺着线索查下去,惊讶的发现,原来当年那件事的背后真相竟然是那么一场盛世闹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幻想中的游戏世界

    我幻想中的游戏世界

    如果有一天你有了个系统,你会用来干什么,孟凡就会回答你,更平淡更安静的生活,因为人生百态我在系统里都体验过了。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 张太史明道杂志

    张太史明道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深情史

    深情史

    《深情史》一书收录了七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丰富,尤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同时,这也是一本阅读之书或重写之书——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作者身兼古典文学博士、新生小说家、诗人的三重身份,博古通今,涉笔成趣,具有极强的化古为今的能力,其以简洁、细腻的语言对它们进行了重写。
  •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上)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上)

    小燕子和永琪之间出现了第三者?这对欢喜冤家与江南才女知画间的三角难题要如何解开?晴儿和萧剑相爱却不能相守,两人痛苦不已,他们要选择分手,还是不顾一切地私奔,从此亡命天涯?……